形容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
繁花似锦源长 底蕴深厚 深奥不测1、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2、蹶角受化: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
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
形容声威极大。
3、知文达理:知、达:懂得。
有文化,讲道理。
形容有教养。
4、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5、美雨欧风:欧:欧洲。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6、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
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7、胸中无墨:胸中没有墨比喻人没有学问,文化水平低。
8、卖弄才学: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9、一穷二白:穷:指物质基础差;白:指文化和科学落后。
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10、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11、黄金时代: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
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12、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13、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
14、衣冠文物: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这里借喻文人众多。
比喻太平盛世,文人众多,文化兴盛。
15、识文断字:识字。
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16、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
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17、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18、粗识之无:粗:略微。
略微认识“之”“无”二字。
指文化程度很低。
19、能写会算: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20、欧风墨雨: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21、未识一丁:丁:“个”的讹字。
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
22、粗俗之辈: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23、知书达礼:知、达:懂得。
有文化,懂礼貌。
形容有教养。
24、横僿不文:僿,粗鄙。
粗鄙没有文化。
25、知书识字:指有文化修养。
26、欧风美雨:①比喻欧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②比喻欧美的侵略。
27、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28、百年树人:树:种植,栽培。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29、谈吐风雅:风雅:风流儒雅。
指有文化修养和生活风度。
30、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31、博大精深: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32、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
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33、传道受业:受:通“授”。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34、敏而好古:敏:勤勉。
指勤勉钻研古代文化。
35、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
36、斯文委地:犹斯文扫地。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37、兴文偃武:偃:停息。
振兴文化经济,停息军事武备。
38、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39、裂冠毁冕:①比喻背弃王室。
②比喻绝意仕进。
③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
40、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41、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字正腔圆炉火纯青古色古香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要写个文章,形容一个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很深的成语有哪些呢?
1、走在成都的大街上都似曾相识,每一个笑容似乎都含有深2、一个眼神,一次不经意的回都会使记忆的闸门汹涌翻开,往事滔滔泻落。
3、成都的山是静默的,成都的水是隽永的,成都的美在它的“闲看云卷云舒”的从容;每一个成都的茶馆里都会有高山流水的意境,会有沁人心脾的茶香,会有古香古色的风格,这就是成都。
4、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5、成都是个“温和”的城市。
那是因为这个城市无时无刻不透着一种闲适和温和,城市人的生活不紧不慢,松弛而有乐趣。
6、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7、“好烦”、“飞飞儿”、“日不拢耸”“惊风火扯”、“耙耳朵”、“雄起”……类似这样的成都方言,一方面让我好奇,一方面感觉这语言如唱歌一般有抑扬顿挫的美。
8、经历“汶川大地震”的悲痛,成都的城市性格必定会悄然变化。
或许,它会更加的团结,更加的友善,更加的坚强不屈与从容。
9、落差近5000米的成都,是大自然的两个最深的成都,是鬼斧神工最精心的雕刻。
这座落差最深的大都市,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这是大自然对成都的偏爱。
10、成都的文化名人,英雄将士,纷纷芸芸,如浩瀚的星海,飞流直下,是他们创造了成都乃至中国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11、成都风景实在美,山映斜阳天接水。
12、成都,一座想走又忘了走的城市。
13、成都海棠千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是成都的雍华;忘却成都数十载,因君未免思量,是成都的印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成都的生机。
14、成都若一场千年的流水,流尽文人墨客的情韵,风骚才子的惆怅,三国蜀地的纷战,离人游子的思乡。
成都,也似一份千年万古的缘,牵系了古今多少人的思绪,只为驻足留步看一眼她秀丽的笑靥。
15、成都或因树木森森,草叶丰茂而绿肥天青,便如竹映纸窗,天光也会微浸一点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