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形容家庭和睦和谐的语句
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形容家庭和睦的成语
有:其乐融融、父慈子孝伦之乐、和睦相处、宜室宜家。
一、其乐融融 [ q lè róng róng ]: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
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译文:庄公进入隧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里和乐自得
”二、父慈子孝 [ fù cí zǐ xiào ]解释:父:指父母;子:子女。
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自:春秋·孔子《礼记·礼运》:“何谓人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译文:什么叫做人的义理
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兄长善良,兄弟敬爱,丈夫守义,妻子服从,长辈慈惠,晚辈孝顺,国君仁爱,臣子忠贞。
三、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译文: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四、和睦相处 [ hé mù xiāng chǔ ]解释:彼此和好地相处。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译文:在桃花芬芳的花园里,序天伦乐事。
五、宜室宜家 [ yí shì yí jiā ]解释: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译文: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家庭和睦的诗句
万事顺,合家欢,愿君如意喜满门 朱门北启新春色;紫气东来大吉祥。
衣丰食足戌年乐;国泰民安亥岁欢 富也罢,穷也罢,幸福不靠金钱架。
豪华恬淡各千秋,富者辉煌,穷也清雅 丰年富足人欢笑;盛世平安犬不惊。
犬守家门门有喜;毫敷毛笔笔生花。
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家和万事兴
关于家庭和睦的诗句有哪些古代
万,合家欢,愿君如满门 朱门北启新春色;紫气东来大。
衣丰戌年乐;国泰民安亥岁欢 富也罢,穷也罢,幸福不靠金钱架。
豪华恬淡各千秋,富者辉煌,穷也清雅 丰年富足人欢笑;盛世平安犬不惊。
犬守家门门有喜;毫敷毛笔笔生花。
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形容家庭和睦的四字词
阖家美满夫妻之间:琴瑟和谐秦晋之好伉俪情深就叫宜家居吧。
一语双关,既套用了《诗经》中的典故,家居又和家俱谐音。
我认为不错呢。
你看呢?1伯埙仲篪bó xūn zhòng chí成语典故: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
埙篪合奏,乐音和谐。
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2和睦相处hé mù xiāng chǔ成语典故: 彼此和好地相处。
成语出处:例句: 邻里之间应当团结友爱,和睦相处3和气致祥hé qì zhì xiáng成语典故: 致:招致。
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成语出处: 《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例句: 田家因不分家,那棵紫荆又活转过来,岂不是“和气致祥”的明验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4讲信修睦jiǎng xìn xiū mù成语典故: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如埙如箎rú xūn rú chí成语典故: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
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6笙磬同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成语典故: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7埙篪相和xūn chí xiāng hè成语典故: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8宜家宜室yí jiā yí shì成语典故: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9宜室宜家yí shì yí jiā成语典故: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例句: 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10其他_和睦\\\\和美家和万事兴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唱妇随天伦共享天伦之乐
关于家庭和睦的诗词
古往今来,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恐怕要数婆媳和继母养女间的关系最难相处了。
往往就因这两种关系处得不好,弄得一个家庭人心不安、四分五裂。
现介绍两副耐人寻味的妙联。
清代有个女诗人,她曾作过一副处理婆媳关系的对联:女常可爱,媳常可憎;劝天下婆母应拿三分爱女之心以爱媳。
妻每为顺,亲每为逆;愿世上人子能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这副对联既规劝偏爱女儿而虐待媳妇的婆婆,应像疼爱女儿一样去爱儿媳;同时也劝告了那些只顺从妻子而不敬重父母的儿子,并希望世上做儿子的也要像顺从自己妻子那样去孝敬父母。
对联寓意深刻,被誉为融洽婆媳关系的劝世箴言。
另有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沈葆祯的妻子,自幼知书达理,可惜年轻早逝。
临终前,为丈夫和女儿留下对联: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若他年重结丝罗,莫对生妻谈死妇。
汝从严父戒哉!小妮子终为有母;倘异日得蒙抚养,须知继母即亲娘。
该联上阙嘱咐丈夫今后应如何对待生妻和亡妇,下阙是教育女儿怎样处理继母和亲娘的关系。
在今天,这副对联也不失其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