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两个人晚上在海边的句子

形容两个人晚上在海边的句子

时间:2016-01-18 05:23

描写海边风景的句子

1、那碧绿的海面,像一样柔和,微荡猗。

从高处看,浩渺,一望无而有时,海水就在你的脚边,轻轻絮语  2、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3、屹立在岸边的沙滩上,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

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

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远处的海水,在娇艳的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向岸边跳跃  4、难忘那清爽的潮湿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

就像艳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

  5、大海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种色彩,它所拥有的是一种精神,是生命。

所以,我面对的是大海博大的胸怀。

  6、渐渐走近海,真的好象拥进了大海的怀抱。

海水一沉一浮,我也随着海水一上一下,偶尔海水溅到口中,啊,好咸

偶尔一阵浪涛涌来,把我推到岸边。

偶尔海浪退下,把我带回海中。

我在海中拼命地游着,搏击着,真的好刺激。

  7、大海,她有气吞山河之势,有包容万物之量;她承载历史,托起巨轮,孕育生命,传承文明。

可是,又有谁能知道,大海也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忧愁。

  8、绚丽的朝霞映在那辽阔的海面上,犹如仙女剪下的红霞,把大海装点得格外美丽。

休息了一夜后的大海,显得更有精神了。

一层层波浪不断地涌来,像个活泼的孩子在玩水嘻戏。

  9、面向大海,就好象人的心灵面向着无限辽远。

它的宽阔宁静汹涌奔流一如人生必需走过的道路。

有辛苦的付出就会得到幸福的拥有;有执着就会收获云开见月明的喜悦;有真情就会找到相溽以沫的那份情感;有无私的奉献就会拥有温暖的力量;有梦想就会有不倦追求的渴望……  10、太阳把大海映红了,好像得大海披上了一层红纱。

海面上闪烁着一串一串五彩缤纷的光圈,就像我在家用肥皂沫沫吹的小泡泡。

  11、海潮开始上涨,在太阳将她最后一丝力量用尽的时刻,一浪接着一浪,携卷着白色的泡沫,海水攒足劲却又优游的向岸边涌。

远处的海面中心似乎有一支无形的巨大的手,想将这些海水全部都推上岸,于是,不管海水们愿意不愿意,就推挤着它们朝这里涌来了。

  12、晨看大海,旭日从海面喷薄而出,将碧波荡漾的海水染得金碧辉煌,大海就像张开了羞红的笑脸,迎接初升的太阳,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暮观大海,当夕阳悄无声息地沉入海底,带走最后一抹余晖,大海变得一片昏暗沉寂,让人生出丝丝伤感,惆怅;当风暴雨急,台风骤起,大海潮汹波涌,惊涛骇浪,昏天黑地,山呼海啸,让人产生恐惧,唯恐躲避不及,在心中留下一片阴霾。

  13、大海啊,你时儿像白兔一样温柔,时儿像雄狮一样威严凶狠,让人捉摸不透,却不忍离去。

我爱大海,真想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海,思绪遨游在广阔无垠的海边。

  14、守望大海,或浓光粼粼,或汹涌澍湃,倾听大海,或温柔细腻或震撼人心。

不再观望,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大海的声音……  15、看

晚上的还是深蓝色的。

在圆圆的月亮闪闪的星星远近船上的灯光海边楼上灯光的映射下,大海更加迷人。

我跷着脚,踩着水,注视着微波粼粼的海面,听着哗哗的海浪声,沿着沙滩走着,后面印下我迷离的幻想……  16、我爱海,爱它那波涛汹涌磅礴的气势;爱它那无边无际的胸怀;爱它那深不见底的宝藏;更爱它那蓝蓝的,咸咸的,深深的,永不停息的海水。

形容静静的等待繁华喧闹城市的句子有哪些

我为你安排连云港两日游有如下路线:第一天早上到花果山,因为早上比较凉爽,到了中午在山下的饭店吃饭,或者到新浦吃饭。

下午到连岛、苏马湾等海边景区,下午气温相对热一些,可以洗海澡的。

晚上在连岛渔家吃海鲜,价格也不贵的。

(以上两个景区离的比较近) 第二天上午到,那里有连云港九寨沟之称,幽、静、清、雅,山水相依,值得一去,下午可浏览新浦区城西的孔望山、石棚山、桃花涧等景区。

住的地方很多,有宾馆,价格要贵一些,标准间淡季也要200以上,可以住渔家小宾馆,设施齐全,很干净的,标准间大约在100元左右。

岛上有沙滩排球场、海滨浴场、海上摩托艇、海上自行车还有苏马湾孔雀园等。

以上这些都是收费的,总共价格在200元以内。

费用:景点门票、吃饭、住宿、洗浴、市内县交等四天每人消费最多四百元左右。

有缘的朋友,景点门票我给他们景区的朋友打招呼,可省去一大部分。

我的QQ:359460381

怀念岁月的句子

1、时光在悄悄的流逝,岁月在偷偷的奔跑。

太阳也要回家了,夜幕拉近了海天的距离,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我找不到你了,任凭我的呼喊声划破了夜空……2、儿时的时光总是在往后无数个岁月年轮的缝隙里穿插交织,极惹人怀念,宛如许久以前心中那只远飞的纸鸢。

3、也许在以后长大的岁月里,我们从未改变,只是越来越清晰的成为自己……看着夕阳西下,有种莫名的伤感,看着眼前的这片在白天下温暖了一天阳光的草地,在夜色慢慢来临之际也开始拥有着秋天的凉意。

4、清水煮岁月,不悲不喜,做个远离尘世,安安静静的女子,是毕生的愿望,但凡尘浮华众多,怎也无法远离俗世,身处大染缸,脚怎有不湿的道理

5、岁月如一个少年,满怀欣喜,岁月又犹如一个长者,沉重和凝滞,在陌上花开的季节遇见你多好,可惜错误的时光遇见,在迟滞的光阴里,遇见是一朵花开的喜悦,却夹杂忧伤的氛围。

6、滚滚红尘,时光留不住我们的青春岁月,留不住我们人世沧桑,但唯一能留得住的是我们那些年最美好的记忆。

初三了,数学和英语都不好啊,怎么把成绩弄上去,考上重点高中。

谁有好的学习方法教我下 谢谢了。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通过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以及杨二嫂等人的刻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课文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后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别的。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由于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由于少年闰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现实中的环境已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理解.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

“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

走到了。

看见猹了,你便刺。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编辑本段]【课文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的闰土看瓜刺猹,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

最后写“我”和闰土的分别和友谊。

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面。

读了这段文字,少年闰土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从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

例如,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

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教学本课的重点一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三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素”,向来的意思。

“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

“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

“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③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2)词语的理解。

其间:其中。

其,那。

祭祀:节日或每逢祖先生辰忌日,人们向神或祖先献供品,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迷信的人利用五行相克相生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

课文一开始已经提到了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起名叫“闰土”,表示五行齐全。

(其实闰土的原型是章闰水) 许下愿心:即许愿。

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

也借指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以某种好处。

装弶:弶,捕鸟的用具。

装弶,就是把弶装置好,用来捉鸟。

竹匾:一种边较浅的圆形竹器。

秕谷:干瘪的谷子。

潮汛:一年中定期来的大潮。

跳鱼儿:指弹涂鱼,体长约10厘米,稍侧扁,浅褐色,栖息于海滨滩涂,常出水跳跃,上陆觅食,用最终弹出的水弹来捕食,可食用。

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出产。

[编辑本段]【拓展阅读】 故乡(节选) 鲁迅 ……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

闰土哥,——你来了

……”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

信是早收到了。

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

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

第五个

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

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原文(局部) 第一部分:回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仿佛也就如此。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第二部分 在故乡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

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

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

”母亲说。

“是的。

”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

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⑶。

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⑷,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 “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⑸也有。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管贼么

” “不是。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 “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电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我应声说: “这好极

他,——怎样

……” “他

……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

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 母亲站起身,出去了。

门外有几个女人的声音。

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

“我们坐火车去么

” “我们坐火车去。

” “船呢

” “先坐船,……” “哈

这模样了

胡子这么长了

”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

我还抱过你咧

” 我愈加愕然了。

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

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 哦,我记得了。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⑹。

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⑺,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⑻似的,冷笑说: “忘了

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

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 “我并没有阔哩。

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⑼了,还说不阔

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

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

闰土哥,——你来了

……”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

信是早收到了。

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

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

第五个

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

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

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我们终日很忙碌,再没有谈天的工夫。

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

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第三部分:离故乡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 “大伯

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 “回来

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

” “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