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的心情句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
苏轼描写夏季西湖景色的古诗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拓展阅读】 杭州西湖是和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有着密切联系的。
西湖的美,首先是被历代文人认识并逐渐开发的。
可以说,没有众多文人的描绘歌咏,西湖是不会如此受人推崇的。
仔细想一想,这其中,与西湖关系最为密切的算是苏轼先生了。
苏轼一生两次赴任杭州。
第一次是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任杭州通判。
他当年36岁,历时三年。
苏轼一到杭州,就被这里的秀山丽水所深深吸引:“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比好湖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酔书》其五)。
苏轼饱览了西湖的美景,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早晚、阴晴、晦明,西湖都有自己的美,苏轼都一一捕捉在了自己的笔下:“西湖三面环山,中涵绿水,松排青嶂,草满平坡。
泛舟湖中,四面瞻视,水光山色,竞秀争奇,柳岸花汀,参差掩映。
已而峰衔翠霭,月印波心,画舫徐牵,菱歌晚渡,游人俨在画图中也。
”(《题西湖诗卷》其一)。
这是对西湖美的总体真实写照。
那时西湖的春景,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西湖春景,霁晓最宜,柳带朝烟,桃含宿雨,芳草沿堤,与湖柳映碧,更见渔舟来往,今人疑武陵源。
”
描写西湖夏天荷花的诗句
小池荷叶雨声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张复亨】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描写西湖的好听句子20字
描写西湖的好句:1、来到西湖边,荷花一朵朵,有的还是花骨朵儿,不想露出美丽的笑脸,有的只张开了一两朵花瓣,有的把全部的美丽展示给我们看,美极了。
2、到了西湖,四面到处是花朵,湖中央开满了荷花。
远近都长满了桂花树。
高低都长满了树。
我坐在池边,想着这是自己的天地。
也许现在是吧
在这里,无论我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
都没人管,也没人能听到。
似如人间仙境也
3、白天我们坐在船上看西湖的风景,到了晚上,天黑了,虽看不清西湖旁边的美景,但我们看到了更美丽的景色,那就是三潭映月,把月亮分成了三个,倒映在水里那可真叫美。
古人说把西湖比作西施,我看一点也不假。
4、“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西湖有如西子,淡抹浓妆,神采不同;阴晴雨雪,风韵万千。
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
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桃红柳绿,青山含翠;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西湖四时景不同。
5、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
”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的画卷也不上的美丽风景画。
6、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
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
柳荫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
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
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的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7、阳光温柔地撒在涟漪粼粼的湖面上,闪着道道耀眼的金光,“三潭印月”就淋浴在这霞光里。
三座古塔,三足鼎立,露出水面约两米。
塔的腹部有五个圆孔,据说每当中秋之夜只要在圆孔里点上一根蜡烛,光束透过圆孔倒映在水面上,可以同时出现真的、假的、虚的、实的几十个月亮。
8、一颗颗星星嵌在天空上,星星还是那么耀眼,湖面还是那么平静。
月光静静地泻在一片花朵上,犹如刚刚洗过的牛乳一般,清晰,动人。
9、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
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
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
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
《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