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都被怎么形容,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经过这些年努力,各级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然而,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
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
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
”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出的“治党三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事实上,现实情况诚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些地方和部门还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一些领导干部眼中,抓党建同抓发展相比要虚一些,不容易出显绩,一年开几次会布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上心用劲。
不是吗
在有的地方,党委书记大会小会公开宣扬,GDP才是“硬道理”,其他工作都是“副业”,党建也不例外;在有的地方,除了“七一”前夕例行开一次表彰会,党委整年都没开展过一次专题党建活动;在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抓党建会影响业务工作,要党建活动给业务工作‘让路’”……也有一些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严治党面临两难选择:过宽没有威慑力,会导致越来越多人闯“红线”,最终法不责众;过严会束缚人手脚,影响工作活力,干不成事,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选票。
“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
”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历史和现实特别是这次活动都告诉我们,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
”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
党建工作责任制,关键人就是各级党组织“一把手”。
只有抓“一把手”,实现“一把手”抓,才能一级带一级、层层落实到位。
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机制,一个共同特点是,十分突出党委(党组)书记的主体地位,把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点放在党委(党组)书记上。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党建工作的倒逼机制,譬如通过党建专项述职制度,倒逼党委书记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是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自觉承担起抓党建的责任。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只有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起来,在落责、追责机制方面健全起来,党建工作责任制才能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二、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连日来,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反观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把经济发展指标搞上去就是最大政绩”的思维在很多地方依然“惯性滑行”。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GDP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的领导干部对“数据”十分敏感,满脑子“跨越式”、言必称“增长率”。
结果呢
经济发展指标虽然上去了,但能耗也跟着上去了,环境更是严重污染了,有的产业附加值不高,有的甚至还欠下一屁股债。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如果经济发展“一条腿”畸长、党建工作“一条腿”畸短,还会进一步对当地的政治生态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催化”腐败现象的发生。
以最近颇受关注的山西省委常委“大换血”为例,虽然山西近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但是,“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在9月1日召开的山西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要求全省广大干部,“贯彻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一论断清醒而深刻,值得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时深思: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
”道理易懂,行之却不易。
也正因为如此,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受访党建专家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这些新论断,必将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到鲜明的指引作用。
三、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问题自去年以来颇受高层重视。
特别是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一新政虽只有短短8款条文,但透出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口吻,譬如“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导向,让人印象深刻。
“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
”如今,在谈到如何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时,总书记又进一步着重强调增加了“党建”的权重。
值得注意的是,将党建的实效排在其他任务之前,并成为党委(党组)书记优先于其他责任的首要责任,这是一个重大改变。
“可以预见,这必将对干部考核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戴焰军认为,落实总书记的这一要求,相关的新政制定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使‘首看党建实效’具体化、可评价。
”“考核的目的全在运用。
”辛鸣表示,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相互衔接、配套的综合性党建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将抓党建工作情况与干部的提拔任用和考核等硬指标挂钩,做到考核干部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
形容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得好的语句
1楼说的是“五好”基层党组织的要求。
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必须是党员吗
恳请您帮忙查到有关的规定或范例依据。
谢谢
1.什么是党务工作根据红版社出版的《新编党务工作手,党务工概念和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党务工作是指党内一些事务性活动,仅限于党的文秘工作的范围。
主要包括新党员入党材料、党籍证件、党员登记和调动表格、党费交收单据、党员人事案卷的管理工作,以及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党委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及各级党组织会议的记录,上级党的机关下达的文件,人民群众来信、申诉及其材料的管理工作等;广义的党务工作是指党内各项业务活动和事务活动的总和。
包括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纪律检查工作、政策研究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办公厅(室)工作等各项业务性工作。
平时我们所讲的党务工作主要是指广义的党务工作。
2.党务工作者的范围和条件。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8号)第十二条“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含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第二十九条规定界定了党务工作人员的范畴,即党务工作人员必须是本支部的党员。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机关党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党性强,作风正,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情况,得到群众信任,工作能力较强,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3.预备党员到底能不能从事党务工作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除党内领导干部需要通过选举程序之外,党内事务、事项由支部或党委通过“决议”形式确定,而预备党员处于考察期内,且没有决议的表决权,不符合党务工作者的基本条件,虽然无明确条文说明不能担任党务工作者,但上述党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让预备党员从事党务工作是不妥当的。
综上所述,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上级党组织党务工作培训过的本支部的正式党员。
备注:关于支部建设可参阅的资料和网站:中组部机关党委编制的《党支部工作手册》,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编写的《机关党支部工作手册》,人民出版社编写的《新编党支部工作手册》。
中直机关党建网资料库和党内规章选编。
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
党建工作主要包括党务、组织活动、宣传、学习、办公、党群服务、绩效考核、互动监督、等工作。
智慧党建平台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党建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党建平台打破了以往党内活动相对封闭和自循环的状态,让党员和党组织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触控一体机、数据大屏等终端设备,随时参与组织生活、学习交流讨论等,让广大党员用户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参与组织生活,真正实现组织生活“无处不在”。
奥远智慧党建平台系统,专注智慧党建研究7年,目前超过200个项目成功落地, 1000多家组织机构正在应用。
奥远智慧党建平台系统包括10大平台,5大版本,5大应用场景,拥有20+业务模块,200+功能应用。
从基础党务、党建宣教、组织生活、党群服务、监督考核、日常办公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全面推动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智能化。
四个字 形容党建工作
争先创优
什么是党务工作
一、党务工作的概念。
党务工作是个广泛的概念,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等各项内部的事务性和业务性工作统称为党务工作。
实际工作中,党务工作就是围绕党的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具体的党内管理活动。
比如,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工作、党员管理工作、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党内监督工作、党的组织宣传工作。
二、党务工作与党的工作、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之关系。
党务工作与党的工作、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有联系,又有不同。
党的工作,是外延最大的概念,它是指党所从事的全部活动,除包括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以外,还包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军事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以及处理与外国政党关系的外事工作等。
当然包括党务工作的全部,而党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小部分。
党的领导,是从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地位讲的,是指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
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党务工作,而党务工作又是为了党的更好领导服务的。
党的建设是指党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做到执政并长期执政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
党务工作是党的建设的过程,党的建设是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两者联系紧密,离开党的建设,就不存在党务工作,党务工作就是围绕党的建设展开的。
党建工作
用学习思想引领 (一) 确立学习型党支部的理念,支部成员高度重视学习,以态度促学习。
一直认为学习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有助于社会发展的进步,关乎人类整体的发展。
他曾特意提出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与谦逊的态度”。
并且认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
”学习型党支部的构建,需要全体支部成员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化为共同的学习行动。
支部成员应该首先具备式的学习态度,才有可能外化为学习动力,学习型党支部才有构建的可能。
(二)搭建支部学习平台,完善支部学习机制,以机制促学习。
自青年时期便将自己大部分经费购置书报,并以组建读书会的方式吸收一批志趣相投,胸怀远大的青年采取自学与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促进共同进步。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首先需搭建支部的学习平台。
应有适当的经费投入,购置书报并拥有固定的党员学习室便于党员开展学习活动。
在网络时代,则可以以支部博客、网上党校等平台来整合各种学习资源。
平台搭建过后便需要机制的督促来使成员真正的去运用平台。
支部应完善学习机制,以机制促学习。
建立系统的学习制度安排,保障全员学习、持续学习、创造性学习。
1、支部应定期为党员推荐书目,安排阅读,开展讨论,检查读书笔记。
便曾为干部开出阅读书目。
2、鼓励自学,并开展研讨交流。
党支部由于人数稳定,又有固定的组织生活会时间。
支部成员之间有成为“学友”的先决条件。
以支部制度强化彼此之间的研讨和交流,形成学习的氛围,推动每一个学员的进步。
(三)拓展支部学习内容,把握理论学习,以内容促学习。
非常重视时事的学习,读报的习惯伴随自己一生。
他同时认为“不重视学习理论,天天搞事务,一定要迷失方向”,主张青年人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哲学素养。
作为信息时代的今天,各类信息爆炸式的呈现,认知主体极易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无法自拔,难以保持正确的方向感。
人生时常陷入虚无迷茫中。
这时理论学习尤为重要,理论学习往往抽丝剥茧,能够深入认知世界同时克服快餐式阅读带来的浮躁。
理论学习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但是不应忽略时事的学习。
时事学习保证认知主体能与时俱进。
立足于理论学习去进行时事学习,认知深刻而又使认知主体在急剧变化时代保持心灵平衡。
学习型党支部应当重视引导成员学习理论与学习时事并重。
(四)开阔支部学习视野,具备国际视野,以视野促学习。
1946年,接受斯特朗的采访,斯特朗十分感叹:“我发现他对许多在美国发生的事情比我还了解。
”斯特朗赞赏总是把他的党放在中国和世界的范围之内进行考察。
事实上自己一直在坚持学英语。
1958年1月,他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一种外国文,争取在5-10年的时间里达到中等程度,1959年庐山会议重申了这一建议。
在七十年代,他还提倡六十岁以下的同志要学习英语。
的国际视野,使其具有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敏锐的预见性。
今天全球化已经渗透日常生活,学习型党支部的创建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才有可能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党支部也应该时刻提醒帮助成员顺利掌握一两门外语,树立国家化视野:立足于全球来思索中国问题,放眼于世界来寻求中国发展。
(五)创新支部学习方法,深入中国实践开展调研,以方法促学习。
提倡对中国进行全面认识,找到真正问题所在,然后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开展踏踏实实的调查研究。
他认为对于中国问题一直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希望全党能够全面深入的认识中国问题。
这种思维逻辑在今天学习型党支部的构建中尤为重要。
各级党组织应深入中国实践开展调研,然后基于问题选择性学习。
学习型党支部学习方法应该是调研式即“调研--问题--课题--解题”。
学习型支部应密切关注现实,通过调研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支部的课题,支部成员一起攻坚克难,解决问题。
调研式学习方法,以其积极入世的精神,激发支部成员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的实效性,避免学习流于形式。
在抗日战争时期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专门有《学习》这一章,指出: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而今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
继承和发扬学习思想,用其引领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以此为切入点必能扎扎实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