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巴洛克风格的句子

形容巴洛克风格的句子

时间:2015-04-29 12:21

要一些关于巴洛克风格的绘画,代表作,最好每幅画要一些介绍和讲解,不是服装,就是画作

贝尼尼的《大卫》《阿波罗与达芙娜》《圣德列萨祭坛画》

巴洛克风格建筑特色

巴罗克风格是17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现象。

巴洛克(barogue)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rocco,意思就是奇形怪状、矫揉造作;还有说法认为这个词源于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规则形状的珍珠。

在18世纪,一些古典主义理论家用这个词来嘲弄具有奇特风格的艺术。

巴洛克艺术具有以下特点:无论是建筑、雕塑、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甚至神秘感。

巴洛克建筑是最能显示巴洛克艺术风格特点的一个艺术种类。

运动是巴洛克艺术的生命,巴洛克风格表现在文学上主要就是夸张、繁艳、风雅,而且充满了宗教的狂热,人的情绪被夸大,形式则为混乱和破碎的。

Baroque style is a new phenomenon in 17th century. Baroque comes from the Italian word barocco, meaning bizarre, artificial; also say that the word originated from Portuguese or Spanish, meaning irregular pearl. In the 18th century, some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to a mockery of the word home has a peculiar style of art. Baroque art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whether it is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have stressed a sense of movement, space, luxury, passion, feeling, or even Mystery. Baroque architecture is a kind of best art style features show of Baroque. Movement is the life of Baroque art, the performance of Baroque style in literature is mainly an exaggeration, Fan Yan, elegant, and full of religious fanaticism, human emotions are exaggerated, and it seems confusing and broken in the form .

简述巴洛克风格的产生背景及理念

一、洛可可风格与巴洛克风格的区别1、时代不同巴洛克风格是十七世纪的艺术及其独特的风格。

是文艺复兴后为教皇建筑形成的一种风格。

巴洛克风格于17世纪盛行欧洲,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

洛可可在巴洛克之后,是十八世纪初形成的,指路易十五时代的庄饰艺术,特色是采用许多优美的小弧形。

法国洛可可艺术在十八世纪初期形成。

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室内装饰艺术。

2、风格不同洛可可风格与巴洛克的显著差别是小巧、精致、甜美而优雅。

其爱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欧洲的皇宫贵族都偏爱这个风格。

洛可可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更偏重一点欧洲宫廷风格,多运用贝壳的曲线。

3、象征手法不同巴洛克是奉献给王权的,是富宗教与贵族之威严的象征。

洛可可是致力于各人快乐的寻求,更加彻底现实化的。

画家擅长描写轻浮而逸乐的贵族生活。

主要画家有华陀、布雪、弗雷哥纳尔。

二、洛可可风格与巴洛克风格的各自特点1、洛可可风格的特点:(1)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2)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3)色泽柔和、轻盈、华丽、精致、细腻。

(4)崇尚自然。

2、洛可可风格的特点:(1)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

(2)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

不重实用性。

(3)色彩鲜艳。

(4) 放弃古典形式。

(5) 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

洛洛可 巴洛克风格

是洛可可吧~太长了,把网址给你:巴洛克:

巴洛克时期时的风格特点

详见百度百科  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巴洛克风格的在绘画方面的最大代表是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建筑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尔尼尼。

  自十八世纪以来,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们特别重视风格的研究。

所谓风格 意味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的组合方式而构成的,它本身有着的内在谐和一致,但又明显地区别于其它的风格,故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风格的形成,当然是某一个时代和作者艺术发展成熟的表现。

  不过,巴洛克作为一种风格,却一直是美术史家们有争论的问题。

巴洛克一词的原义,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大约是十八世纪古典主义者奉赠给自己不太赞同的前辈艺术的一个称号。

从时间上说,巴洛克流行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

所以有人把整个十七世纪各国的艺术--意大利、西班牙、弗兰德尔、荷兰、法国。

都列在巴洛克范围之内。

  发展影响  巴洛克成为独特的风格,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文艺复兴可以归为古典主义,巴洛克可以归为 浪漫主义。

它是在封建天主教复辟后,随着贵族统治的巩固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巴洛克艺术和它的代表们,称谓反的,倒退的艺术。

个人固然受制于历史,但个人又反射着各种历史因素(包括一切以往的传统),而给当代的历史带来新的东西。

这才形成了历史的变化多端、丰富绚丽的形象。

  编辑本段  音乐上的巴洛克  产生与早期发展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

  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他出生于1567年,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但现如今他似乎被我们所忽视,起码在国内普通音乐爱好者当中,熟悉蒙特威尔蒂以及他作品的人不会很多。

维瓦尔弟是大家很熟悉的作曲家,其实他和蒙特威尔蒂一样,也是意大利人,但是他却比蒙特威尔蒂晚出世一百多年

所以蒙特威尔蒂堪称巴洛克音乐的祖师爷。

另外,巴洛克时期的法国音乐不可小视,库普兰是其中的代表者,同样出生于法国的拉摩也是同期著名的音乐家,他曾被誉为“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作曲家”。

拉摩与库普兰一同构建了法国巴洛克音乐的辉煌,两者都是拨弦古钢琴领域出色的作曲家。

巴洛克时期德国音乐家的代表是泰勒曼和J.S.巴赫,其实亨德尔也是德国人,但他的创作大多在英国完成,而且还入了英国国籍,所以通常被视为英国作曲家。

泰勒曼这个名字或许显得比较陌生,但在十八世纪他在世的时候,声誉甚至超过巴赫,但作品流传却不是很广泛。

  大家最为熟悉的巴洛克音乐家是维瓦尔弟、J.S.巴赫以及亨德尔。

他们属于同一时期的伟大音乐家,维瓦尔弟最年长,出生于1678年;而巴赫与亨德尔都出生在1685年。

维瓦尔弟的名字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应该是最通俗的巴洛克音乐,甚至堪称流传最广泛的古典曲目。

虽然其贡献远不如后面二人来的大,但知名度却非常之高,他所作的协奏曲也具有一定的品质。

巴赫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

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

  最后简要谈谈巴洛克音乐的演奏。

对当今的指挥与乐团而言,演绎巴洛克音乐有两种主要的方法。

其一是采用现代乐器演奏,但是缩小乐团规模,以符合巴洛克作品的特定需要。

其二则是采用古乐器或者仿古乐器演奏,甚至成立专门的小编制巴洛克乐团或者古乐团。

两种方法相比,显然后一种演绎更能贴近巴洛克音乐的本质,近年来这种本真的演奏方式也已经成为演奏巴洛克音乐的首选。

  巴洛克音乐作曲家  意大利:  D.斯卡拉第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A.斯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阿尔比诺尼(Tomaso Giovanni Albinoni, 1671-1751)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D.斯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  德国:  帕赫贝尔(Johann Christoph Pachelbel, 1653-1706)  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巴赫(John Sebastien Bach, 1685-1750)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法国:  吕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  F.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英国:  普塞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  巴洛克时代的终结  1750年,对位法(音韵学术语)超级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

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barroco,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

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

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

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用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历史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音乐,巴洛克不复有粗陋和毛糙的含意,但是比之巴洛克前后的音乐作品,它确实存在着夸饰和有些不太规律化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

但至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

  在音乐上我们也早已从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以及道伦德的古歌曲中看出端倪,而他们的下一代则更往前发展了。

要制造出这些强烈的效果,必须发展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一般地说,文艺复兴时期平稳的复调音乐已不适合新时期所需要的特色。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对比”的概念。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进行流畅,各个声部(通常为四至五个声部)相互交织,同步进行。

1600年以后这种织体日渐少用,只有在教会音乐中才能见到,这是因为教会音乐受传统及固定的礼拜礼式所束缚,因此是最为保守的。

  “对比”可以表现为各个不同的方面: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快与慢的段落对比或快慢声部间的对比);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独奏(唱)与全奏(合唱)等等。

所有这些都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中存在,各有它们的地位。

许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使用协奏曲或复协奏曲形式(此词本身意味着明显的对比因素),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织体的变换,有时用一个声部(独奏)或几个声部,有时用较大的群体合奏。

最明显而强烈的对比是当时出现的一个新的体裁叫做“单声部歌曲”(monody),它是一种独唱歌曲,大致是在上面有一个流畅的人声声部,配以琉特琴或羽管键琴的伴奏,伴奏的进行较为缓慢,这一体裁的代表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创造者)是作曲家兼歌手卡奇尼(Caccini,约1545-1618)在他划时代的作品《新音乐》(Le nuove musiche)歌集中,人声的旋律依循歌词的意义,变化极大,在节奏和织体上可以从很简朴到非常富有装饰性;而且又与几乎固定不变音型的伴奏声部形成对照。

  卡奇尼属于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会社”(一个由音乐家、诗人、贵族组成的团体)成员,他在十六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接触到将古希腊音乐中表现感情的观点加以再创造的概念,这个团体遵循这个概念采用了“单声部歌曲”的形式。

上述“伴奏”这个词,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几乎不用考虑,作为一个观念,它属于巴洛克时期,它意味着乐器声部之间的地位不同。

  事实上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伴奏部分即通奏低音。

通奏低音演奏者在羽管建琴或管风琴(或拨弦乐器琉特琴或吉它)上奏出低音声部,上面标出数字指示他应演奏的填充和弦。

通奏低音经常由两个人演奏,一人用大提琴(或维奥尔琴或大管)一类可延长音响的乐器演奏低音声部,另一人演奏填充和弦。

  这种使用通奏低音的织体是:上面一个人声或乐器的旋律声部,底部是一个低音乐器,中间填以和声,这是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风貌。

上面的声部也常有用两个的,有时是为两个歌手写的,有时是两把小提琴(此时即称三重奏鸣曲),此种结构在巴洛克音乐中也很典型,特别是通奏低音不能或缺,说明由低音产生和声的概念对于巴洛克音乐是如何重要,是它的中心。

这个概念的出现并不突然,在十六世纪中已有将低音声部区别于复调音乐中上面其他几个声部线条的,但只是到了巴洛克时期这种风格才清楚地确定下来。

  与上述的变化一起,而且是有关的,是放弃复调(更精确地说,复调音乐成为一种老式的方法,几乎只用于教会的某一类音乐中)。

重视和声必然导致在一首乐曲中出现和声进行的若干终止点,这些终止点称终止或收束,是由于某一种标准的一系列和声进行而形成的。

与此相关的是节奏的进行,在声乐中,旋律要表达歌词的情感,必须按照(甚至夸张)语言的自然节奏;在器乐中(包括一些声乐,特别是合唱曲)有用舞蹈节奏的。

由于低音用了舞蹈音乐的节奏型,加速了调性感觉的发展以及向某一个特定的音进行的趋向性。

巴洛克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

建筑师有贝尔尼尼(Bernini),圣保罗大教堂有一半是他的杰作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