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汤圆的句子
1、汤圆小巧玲珑,做工精致,个头圆圆的,像十五的满月,模样如小核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装着香喷喷的猪油芝麻馅,它不仅外形吸引人,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
吃起来滑爽细腻,伴着一股浓浓的猪油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口中。
2、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做汤圆。
我吵着也要包汤圆。
正巧妈妈提着一大袋糯米粉进门来,我高兴得直拍手。
3、只见老爸熟练地揪起一团面,搓圆、拍成饼状,老妈在面饼上放一小团芝麻馅,老爸用面将馅裹起,搓圆。
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诞生了。
4、妈妈拿来一个大盆子,往盆子里倒了一些糯米粉,然后用温开水搅拌好。
奶奶捏一小块糯米粉,搓搓圆,又往里面塞些芝麻馅,再搓搓圆,成了!我一看,啊,圆圆的,大大的,真想咬一口解解馋!5、今天,晚上妈妈从店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三全凌汤圆”,雪白的汤圆就跳到我的眼帘。
它是用糯米粉做的,一个个被搓得滚圆滚圆,特别惹人喜爱,我真想一口把它吃掉。
6、到了晚上,妈妈领我出去看礼花,礼花好美啊!有白色的、蓝色的、绿色的、浅紫色的、黄色的、金色的等,都绽放在天空中,把漆黑的天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如此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7、做汤圆开始了。
我拿起面团,把它搓圆了,我一边看着大人做,一边搓汤圆。
看着看着,我竟忘了自己的汤圆,结果,汤圆搓成了一个大饼。
8、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妈妈大叫:“小心点,别烫着。
”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粘粘的。
甜甜的味道好极了!9、我先把锅洗干净,再放水,我就把火开起来了,过了一会,水烧开了,我就从冰箱里拿出一包汤圆,倒进锅里,汤圆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
汤圆下了锅后,先是藏到锅底下不肯上来,后来逐渐浮出水面,像个淘气的小孩一样上跳下窜。
汤圆好了,我就把汤圆放进碗里,再加一点点白糖,汤圆就完成了。
10、又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爸爸还没有动手的样子,心想还是主动出击。
可是,爸爸抢在我的前面,揭开锅盖,取出汤圆让我吃。
我拿了一双筷子,一只大碗夹起汤圆放在碗里,然后,我端着碗到饭桌前坐下来吃了起来。
11、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12、过这次比赛,吃了这些美味的汤圆,我觉得:其实里面的馅并不是芝麻,而是家长们和同学们的汗水、努力和付出!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温馨的爱,也但愿我们的祖国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永远幸福!用爱,荣耀中国!13、我最喜欢吃汤圆,一个个圆圆的小白球,咬一口软软的,那感觉实在妙极了,可是,汤圆怎么做呢?那天上午,我终于学会了怎样做汤圆。
14、我拿起筷子夹起一只尝了一口,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我不顾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这时,我觉得爸爸和我做的汤圆真是太好吃了,简直比店里卖的还要好吃。
15、老师叫我们把做好的汤圆纷纷放进了锅里,几分钟后,汤圆新鲜出炉,大家一起笑着,边吃边说着,感觉就象在月光下与家人幸福的团聚。
16、刚出锅的汤圆,热腾腾,胖乎乎、圆溜溜,晶莹透明,就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脸,有时还会有几个调皮地咧着嘴巴,冲着我笑,笑得里面的馅都流淌出来。
趴上前去闻一闻,顿时,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要是用调羹舀起一个放入嘴中,甜滋滋的,软绵绵的,嘴里吐出来的气里也仿佛带了一丝芝麻香。
17、我将汤圆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软的汤圆在口中蹿来跳去,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芝麻就立刻钻了出来。
那比蜜还甜的芝麻和那柔软如布的汤圆皮一起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仿佛吐出来的气也带来了一丝芝麻的清香。
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让人怎么也吃不厌。
18、汤圆全部做好了,妈妈就去煮了。
不一会儿,妈妈就把煮熟的汤圆盛出来了。
我立刻吃了起来。
我吃着汤圆心里甜甜的,因为这里面有我的一份功劳。
19、妈妈揪一小块面放入手心,慢慢搓,一会儿一个小汤圆就做好了。
不过,妈妈刚开始做的汤圆两头尖尖的,很像一个小梭子。
20、过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
元宵又叫汤圆,它的名子还有个故事呢!很久以前人们把汤圆叫元宵。
袁世凯知道了觉得很不吉利。
“元宵”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下令把元宵改做汤圆。
从此元宵又名汤圆。
元宵的馅有很多。
有红豆的。
芝麻的。
还有绿豆的。
四字词语来形容汤圆的外表和味道的
球状食品、搓成圆形、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香甜可口、饶有风趣、细腻爽滑、甜滑润爽、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香甜味美
可以用什么什么的四字词语来形容元宵节的气氛
张灯结彩、流光溢彩、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火树银花、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擦踵、人满为患、水泄不通、车水马龙、载歌载舞、
元宵和汤圆口感的区别
元宵在制作工艺上要比汤圆更为繁琐,用时更久。
首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薄片,再切成小立方块。
然后把馅块再扔进盛满江米(南方叫糯米)粉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滚成圆球才算完成。
做成的元宵糯米粉表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表层粉末由于吸收水致汤水变糊。
元宵一般采用甜味馅料,如猪油豆沙、黑芝麻、枣泥、果仁、山楂等。
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吃起来的口感要比汤圆更为粗糙,软糯且富有嚼劲,饱腹感比汤圆更强。
南方人通常都在元宵节这天只吃“汤圆”,而对“元宵”的了解较少。
汤圆的做法则是像在包饺子,简易快捷。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待数小时“醒面”完毕后,掐取一小团挤压成圆片形状,然后把准备好的馅料放入,揉成兵乓秋大的圆球即可。
煮好后的汤圆表皮光滑发亮,因此汤水清淡,口感细腻柔软。
汤圆的馅料相比更为丰富,酸甜咸辣皆有,食材花样也百变。
如水果汤圆、粗粮汤圆、肉丁汤圆等品牌速冻汤圆都热卖于各大超市。
但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本义与形状都与“团圆”紧密结合,寓意着人们团圆幸福的生活。
七个煮元宵\\\/汤圆好吃的秘诀轻轻捏:在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外表上略有裂纹,这样下锅煮透后的元宵里外皆熟,不会夹生,且软滑可口。
开水下:待水煮开后,把元宵慢慢放入锅内,同时立即用勺将其轻轻推开,朝同一方向略作搅动,使其旋转几圈,不粘锅。
慢火煮:旺火煮上片刻,等元宵浮起后,立即改用小火慢煮,否则会使元宵在锅内翻滚,煮出的元宵外熟里生不好吃。
点冷水:在煮元宵的过程中,每煮开一次锅应同时点入适量的冷水,使锅内的元宵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
开锅两三次后,再煮上一会儿,便可出锅食用。
元宵跟汤圆的口感为什么不一样
从外观上看来,元宵和汤圆的区别似乎并不大。
同样是雪白色的球体。
只不过汤圆看起来比元宵更大一点。
如果从口感上分别,元宵比汤圆要硬一点,而且里面的馅儿不如汤圆水多。
这都是由于两者在制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差别。
相比之下,元宵原来在北方更为盛行,而汤圆原先则盛行于南方。
元宵与汤圆做法的区别,一是在馅料,二是在外面的糯米粉。
元宵的制作方法是以馅料为基础,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再把馅料做成球状,最后加潮湿的米粉一层一层滚起来的。
元宵的制作诀窍在于馅料是固体的,最后把糯米粉一层层的裹在上面。
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有点像包饺子。
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
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需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
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就是原因。
包汤圆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
湿糯米粉粘性极强,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
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由于汤圆表皮含有足够的水分,很粘,不容易保存。
所以我们看到的汤圆都是速冻的。
而说到两者馅料,也有小小的差别。
元宵多使用“桂花、白糖、蜜饯”等馅,而汤圆则以黑芝麻等著称。
客观说来,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汤圆都比元宵更受老百姓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在元宵节这一天吃汤圆。
所以,汤圆和元宵的界限不是很清楚了,经常混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