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鲁班智慧的句子

形容鲁班智慧的句子

时间:2020-08-23 10:53

照例子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鲁班造出了伞。

历经千辛万苦,鲁班终于凭借自己的智慧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伞。

夸鲁班的词语有哪些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鲁国人,今山东滕州人。

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鲁国人,今山东滕州。

“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

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强行说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求一篇赞美鲁班的稿子

鲁班和墨子一样都是春秋战国之交颇负盛名的能工巧匠,如果单纯从技术来看,鲁班胜过墨子。

这不仅符合中国丰富多彩的鲁班传说,即使依据墨家弟子在《鲁问》中的记述也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

上文我们提到《鲁问》中的两次班墨“比巧”,表面上结果都是墨子胜过了鲁班,实际上,从技术的角度看,公输根据战争实践的需要发明“舟战钩强”以及“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与墨子在须臾之间削成“三寸之木”的“车辖”在创新性和技巧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墨子每一次的取胜都是胜在义理,而非技术。

由于二人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也有较大的差别。

墨子虽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但实际上处于地位较高的士阶层,鲁班则只是一个技术高超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

这就决定了二人对技术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墨子偏重从功利论伦理的立场评价技艺,强调技术的社会道德价值,鲁班则似更看重技术的提高并认为技巧本身就有价值。

鲁班是一个刻苦钻研技术,有创新精神的实干家兼发明家,政治上比较幼稚,但并非不辨是非,助纣为虐,而是心地善良,坚守道义原则,决不乱杀无辜;它善于根据实践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找到应对的策略,但并不是一个不择手段,习惯于搞阴谋诡计的人。

按照著名墨学专家孙中原的观点:“鲁班和墨子同辈同时,也基本上同专业,两人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鲁班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精益求精,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而墨子崇尚科学,以人为本,兼通工匠技巧,是著名的哲学理论家。

班墨二人,一个善于实践,一个善于总结,才使得当时的许多发明创造流传于后世。

”鲁班是个敬业爱岗、技艺精湛的巧匠;极具智慧、创造发明的能手;为人正直、坚守道义的长者;知错能改、从善如流的君子。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