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天空灰蒙的句子

形容天空灰蒙的句子

时间:2015-08-11 00:19

关于冬天动物的古诗词

冬天,选择在这一年中的第三百一十八天里,停下了她美丽的脚步…… 这天,当天还未全亮的时候,我就被忽然来临的冬天给唤醒了.那只属于冬天的特别气味,悠悠地掠过了我每一条敏感的神经.其中,还混合着一点点清新的花的香味儿.我就像是在冬天中,正要违背时节而苏醒的一个生命. 我慢慢地睁开了眼,翻开了盖在身上的被子.只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冷风边迎了过来,围着我不停地跳着、舞着.我两脚离开了暖和的床铺,迅速地穿上鞋子,走到衣架前随手拿了件厚衣服披在身上.一会儿后,那些不停跳舞的风,已经有一部份到别的地方欢快地跳舞去了. 我走出房间.四周都弥漫着宁静与安详的气氛,令我不得不放轻脚步,生怕打破了这种少有的、仿如走进了天堂般的幻境. 我来到了阳台,盆上的植物依旧沉睡着,金鱼睁着眼睛但一动也不动,甚至连天空都是迷迷糊糊地看不清晰……一切,都好象被冬天施了法术一样,就象童话故事《睡美人》里的宫殿那般,都安静的睡着了.它们的沉静,换来了一个完全没有虚伪的世界.这样清澈的世界,是我所向往的.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鼻腔中,口腔里都被灌满了冬天独特的清凉.我着迷了,为这短暂的时光所创造出来的幻境.是的,他就是一个幻境,一个容易破碎的的幻境.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又或者只是一声鸟的鸣叫,都足以把这个迷人的幻境打碎. 太阳那刺眼的光线,终于穿透云雾,直射到人间. 清晨,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荣的景象.阳光衬托着我眼下的车水马龙,更是把“繁荣”一词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只能对这感到无奈: 哎.在下一年的第三百一十八天里,我能否得到上帝的怜悯.请让我再去一次那个我向往的天堂,让我再看一次那个天堂的清澈. 南方的冬天 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末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末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澍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桠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的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和倓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之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有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之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 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 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的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 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 描写冬天的句子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冬天到了,寒流也来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送走了五谷丰登的秋天,雪花飞舞的冬天终于来临了. 下雪了,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了. 春天的早晨是温馨的,夏天的早晨是热烈的,秋天的早晨是宁静的,那么冬天呢? 天刚见明,我背着书包,徒步走在上学路上.天和地的界限是那么朦胧:山是白的,天是白的,水上也飘着白雾.我想摸摸这奇怪的雾,可它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逃向东,一会儿逃向西…… 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街上的商店已陆陆续续地开门了.我顾不得去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也顾不得去品尝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食品,加快脚步,到学校去寻找冬天的早晨. 旭日东升,灰蒙蒙的雾似在不停地滚动,我在操场上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人头:一个、两个、三个……操场上逐渐热闹起来.瞧,那边走来了一位老教师,几个少先队员正在向他行队礼,老教师笑容满面地点头微笑……

描写灰色的句子有哪些

冰凉,滴落手心,我昂起视着灰蒙的天空,有些感动。

是的寂的清秋,只我一人,唯一陪伴的是这场迟来的秋雨。

我松了松衣襟,让雨水同我嬉戏。

他是那么的顽皮,轻弹着我的发梢,轻点着我的鼻尖,轻轻地把我引入他的世界。

清香的,我呼吸着这花香似的空气;甜蜜的,我吮吸着这乳汁般的雨。

为何你也一人,却如此清香,如此甜蜜

或许生命就该这样吧,哪怕一人奋斗,也要进步;哪怕再多困难,也要乐观。

我微笑着,看着我头顶的天空,心底默念,谢谢你,教我如何面对坎坷的人生。

关于冬天的景物描写

蕴华流转,过了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的秋季,紧接着就入了初冬。

  北方的秋天是短暂的。

在秋叶还未谢尽、秋风依然固守阵地的时候,突然来一个叫寒流的很寒冷的东西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掩杀了过来,所到之处尽皆萧条。

于是乎在寒霜冷冽,冬月凄凉的北方,雪似落羽纷纷扬扬来到人间。

窗外的树影红墙被厚厚的雪点缀得充满了中国画的韵味。

不经意中,冬天又和我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我望着雪,莫名的,只觉得一丝感动涌上心头,心在这个季节被雪灼伤。

  户外雪花依旧犹如舞动的精灵漫天飘洒,时而落在脸上,淡若飞鸿,凉如微冰。

当冬天的第一场雪洒落时,干燥的气息似乎在瞬间湿润。

洁白的世界就在我的视野间铺开,一片片晶莹的雪花,就是一首首隽永的小诗。

,漫天翩翩飘落着洁白六角形精灵般的雪花,这一切都实在太美了,冬实在令人心醉。

我在这自然之景中找寻着心灵的释放。

虽然我也知道这一切都可以拿一个简单的词汇“自然规律”来解释,但我还是为她们感慨无限。

冬天是幸运的,是属于那些面对了才知道自己尚有勇气的人的。

冬天是美妙浪漫的。

但冬天同时也是非常严酷的。

冬天让人伤感,一年之冬对应人生之冬。

漫漫人生路上,低谷、飞扬就如四季轮回阴阳消张一样,客观存在,不是主观能够予以否决的;非人力可以左右。

但洞察其规律,因势利导,即可获益非浅。

冬季是人生困窘的象征,一旦进入人生之冬季,不气馁、不坐以待毙就是一个勇敢者所必需具备的素质。

成功的人就是这样,往往需要渡过寂寞和独孤的人生冬季,而内心还仍然年轻着,他就会挫败严冬拥抱暖阳。

  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

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是北方的冬天,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万里荒漠,悄无人声。

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

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末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

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

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末一份特别的湿润。

小澍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桠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

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的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

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

寒风轻摇,枯和倓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

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北方的山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之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

默守着一份寂静。

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有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

  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

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

  是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

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

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的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

  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

  雪是冬天的最精彩表现。

它的故乡是彤云密布的天空。

雪是气温降到0℃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汽凝结而成的六角形的白色结晶。

每当铅云压城、北风呼啸时,雪花就开始在高空孕育、绽放。

雪花不愿一花独放地在高空招展,而愿千朵万朵地飘落大地开放。

它的飘落是前赴后继的,可歌可泣的,其生命的起点就是生命的制高点。

雪花的飘落不看方向,不择地势,入山则突出山的高大,入水则成就水的阔远。

随着第一片雪花的飘落,成千上万朵雪花都争先恐后地自天而降,直到实现一种伟大的覆盖为止。

正是由于雪花有了千朵万朵的活力,有了前赴后继的精神,才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丰满了自己。

它覆盖了高山,覆盖了大地,覆盖了森林,覆盖了草原,当然同时也覆盖了污秽和荒芜。

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有如此巨大的神力么

雪花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世人之乐为乐,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最佳境界,以超然的平凡之心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体。

古往今来,雪花飘得最盛的时候,就是农人最高兴的时候。

瑞雪兆丰年。

它所蕴涵的实际上正是农人的一种殷殷的希望。

  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一派天寒地冻,万物萧瑟肃杀的景象。

北方的冬天很有冬天的特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茫茫乾坤尽是粉装玉砌。

南方的冬天却是别有风味:霜雪尽往高山上攀缘,雨水尽往平地上洒落,寒风尽往衣领里注灌,沉沉大地尽是荒草疏烟,落叶无边

  威严肃杀,冬天以残酷无情剿灭一切危害人类的病虫。

寒风吹落叶间毛虫;寒冷驱灭人间蚊蝇;严霜冻杀丛间蝴蝶;冰雪湮灭地间螟顽。

冬天以摧枯拉朽之势,以风暴激荡之威,以雷霆万钧之力,无情地绞杀着一切自然界的害虫。

  每一次隔开是一篇哦

我和沙漏一起回忆500字

用景物烘托悲伤的心情【篇一:用景物烘托悲伤的心情】悲伤:一夜秋风过后,院子已经充满了萧条息,落叶满地,竟也无人像黛玉般怜惜它们.南飞的大雁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乐土,去开辟另一片陌生的天地.轻轻地踏上铺满落叶的小径,沙沙声时断时续,哭诉着着它们悲惨的命运.天空不再像春夏那样透露着水的灵性,干燥的季节,无奈的风景.一只乌鸦在头顶的树枝上叫个不停,乱了节奏,扰了人心,此刻,竟也无力理会它的晦气,独自低头,在这悲伤的秋景中越陷越深.【篇二:用景物烘托悲伤的心情】一抒情方式(一)、总论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

其它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

一般是情与景配合。

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

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

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它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

这叫做金陵就是南京。

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借景抒3滁州西涧《菊》、《画菊》都是通过对对比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怎样

求失望、伤心的环境描写的句子

求失望心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具体点:环境是在上的。

想象thank you very much!!!!展开我来答涵涵510yuki1LV.2 2018-12-121、天蒙的,好象被世界抛弃了的压抑 2、天灰蒙蒙的,十分得冷,小草低下了头,树枝弯弯曲曲,抬起头,发现乌云密布,没想到雨竟已静悄悄地下了起来。

3、眼前的景色瞬间在我的面前变得黯淡起来。

旁边的那朵月季花蔫蔫的,无力的搭拉在旁边的叶子上,像一个因为悲伤过度而无力直身的妇人。

看着看着,禁不住与它同病相怜起来。

有些冷,有些凉,心中有些无奈,我一个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颤抖,身体瑟缩着,新也在抖动着,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从,感觉迷茫,胸口有些闷,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无人的街头显得冷清,感到整个世界都要将我放弃。

脚步彷徨之间,泪早已滴下……

求几个形容蒙蒙细雨的词语和句子

去看一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还有刘湛秋的《雨的四季》雨都描写的很精彩绝对有帮助  《听听那冷雨》听听那冷雨  作者: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

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

还是香港的谣言里

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

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

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

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

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

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

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

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

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

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

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

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

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

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

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

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

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

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

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

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

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

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

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

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

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

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

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

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夫工也去了。

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

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

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

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

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

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

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

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

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

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

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

握着雨伞。

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

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

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

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

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

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

听听那冷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