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古人要马车而不要牛车
现在汽车的时速一般为40公里\\\/小时,自行车18公里\\\/小时,步行速度5公里\\\/小时,一个时辰为两小时,所以古人马车的速度一个时辰在30~45公里之间.汉时公卿宰相用牛车的多,马车的少,唐朝马车一般为一匹马,战车为两匹马或四匹马,以后的马车一般都是这样:除了战车为两马,驷马,或者五匹马拉以外,平常都是一匹马拉.
中国古代的马车有哪些
名字叫什么
跪求,一定采纳
中国古代的马车用于战斗之中。
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
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
其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
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
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彩绘铜车。
前面的一号车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
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
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车时立于车上。
古人攻城门用木牛车撞城门,为什么不火烧城门
个人认为不好实施,因为首先大多数城门应该并不是完全的木制,有部分金属,加上火烧需要考虑到天气湿度等众多不确定因素,而且要知道古代大多数城墙周围都是护城河,取水方便,而且就算烧掉,估计战士们也犯困了,还打什么仗...
中国古代时期牛车的轱辘直径是多少
因为汉初刚刚经历完大战争,国家百废待兴,马的数量已经不多了,所以只能用牛去代替马。
之后经过“文景之治”,国家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马车才重新开始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