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树木茂盛的成语(10个以上)
枯枝败叶 [kū zhī bài yè] [解释] 败:衰败。
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
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出自] 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枝繁叶茂 zhī fán yè mào释义①形容枝叶繁密茂盛,枝叶茂密。
②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
出处出自 明·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
形容树木茂密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3有关树的歇后语 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蒂固 汽车爬大树——瞎来 蜻蜓撼树——纹丝不动 牵牛花上树——顺杆爬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风声。
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
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须臾:一会儿。
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
缲:抽茧出丝。
草缕:如线的嫩草。
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
粼粼:清澈的样于。
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
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
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
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宋·吴亿《南乡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他日:过去。
差池:参差不齐。
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
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
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
清·王士祯《秋柳》橘逾淮而北为枳淮:淮河。
逾:越过。
枳:亦称“枸橘”,果实肉少而味酸。
《周礼·冬官考工记》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北地无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木:树。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惊飙拂野,林无静柯飙:暴风。
柯:树枝。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南朝梁·萧纲《折杨柳》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柯:树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宋·姜夔《长亭怨慢》老树春深更著花著花:开花。
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在。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唐·王维《书事》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短:矮。
拆:开。
唐·柳中庸《幽院早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清 ·刘禹锡《陋室铭》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游丝:昆虫吐的长丝,因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离离:茂盛的样子。
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才能:只能。
没:遮没。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绿缛:繁密的绿色。
葱笼:繁荣。
宋·欧阳修《秋声赋》 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一川:满地。
宋·谢逸《蝶恋花》 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索索:风吹树叶声。
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风声。
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
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须臾:一会儿。
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
缲:抽茧出丝。
草缕:如线的嫩草。
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
粼粼:清澈的样于。
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
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
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
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宋·吴亿《南乡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他日:过去。
差池:参差不齐。
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
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
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
清·王士祯《秋柳》橘逾淮而北为枳淮:淮河。
逾:越过。
枳:亦称“枸橘”,果实肉少而味酸。
《周礼·冬官考工记》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北地无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木:树。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惊飙拂野,林无静柯飙:暴风。
柯:树枝。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南朝梁·萧纲《折杨柳》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柯:树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宋·姜夔《长亭怨慢》老树春深更著花著花:开花。
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在。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唐·王维《书事》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短:矮。
拆:开。
唐·柳中庸《幽院早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清 ·刘禹锡《陋室铭》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游丝:昆虫吐的长丝,因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离离:茂盛的样子。
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才能:只能。
没:遮没。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绿缛:繁密的绿色。
葱笼:繁荣。
宋·欧阳修《秋声赋》 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一川:满地。
宋·谢逸《蝶恋花》 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索索:风吹树叶声。
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
描写树林里刮大风时的句子,连树木都晃动起来。
一阵阴凉的秋风,把已枯萎的楸树叶吹下来。
残叶不高兴跟着风走。
于是,风就旋转起来,从山上冲进村中,从街上卷到院子里来。
树叶发出萧萧飒飒的响声,像是 在悲哀地哭泣。
形容树木枯黄的成语
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
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
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草衣木食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
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
”尺树寸泓泓:水深。
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樗栎庸材樗栎:不成材的树木。
比喻平庸无用的人。
常用作谦词。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匠者不顾。
”粗枝大叶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
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错节盘根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
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
①比喻事情纷难复杂。
②形容人坚韧不拔。
出处:《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刀耕火耨耨:除草。
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
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出处:《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
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
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焚林而猎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
”《淮南子·主术训》:“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
冲上云霄,挡住太阳。
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
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根株结盘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恭敬桑梓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
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古木参天参天:高入云天。
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出处:金·元好问《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闲,颇思尊酒慰愁颜。
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黄杨厄闰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
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
比喻境遇困难。
出处:宋·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集苑集枯集:栖息;苑:茂盛的树木;枯:枯树。
有些鸟栖于茂盛的树木,有些鸟栖于枯树。
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趋向各异。
出处:《国语·晋语二》:“暇豫这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敬恭桑梓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
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枯木发荣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
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枯木再生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
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宋·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枯枝再春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
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明·无名氏《白兔记·团圆》:“姻缘本是前生定,故令个白兔来引,艰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枯株朽木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朽:腐朽,腐烂。
枯死的树桩,腐朽的树木。
比喻衰朽的,没有多大用处的人或物。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连理之木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
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出处:《晋书·元帝记》:“一角之兽,连理之木。
”落叶归根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
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
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末大必折末:树梢,末梢。
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
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出处:《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木已成舟树木已经做成了船。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墓木拱矣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意思是你快要死了。
这是骂人的话。
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墓木已拱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意思是你快要死了。
这是骂人的话。
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浓荫蔽日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
盘根错节盘:盘曲;错:交错;节:枝节。
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
比喻事情纷难复杂。
出处:《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乔迁之喜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
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出处:《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青枝绿叶①青绿色的枝叶。
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
②比喻年轻。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琼枝玉树指披上冰雪的树木。
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人非草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同“人非木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山木自寇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
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出处:《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死灰槁木冷了的灰烬,枯槁的树木。
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对世事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童山濯濯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心如木石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出处:《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君不以异类见薄,故为悦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
”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
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容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
②比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出处: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异木奇花珍奇的花草树木。
雨膏烟腻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出处:宋·柳永《剔银灯》词:“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玉树琼枝①形容树木华美。
②比喻贵家子弟。
出处: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斩木揭竿揭:举起;竿:竹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
比喻武装起义。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枝末生根树木的枝梢上生根。
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出处: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起承转收以诗……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虫相衔成青竹蛇而何
两间万物之生,无有尻下出头,枝末生根之理。
”直木必伐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
成材的树必被砍伐。
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出处:《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直木先伐直:挺直。
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
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
亦作“直木必伐”。
出处:《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冢木已拱坟墓上的树木已很高大。
比喻已死多年。
出处:《毂梁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
’泰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
’”范宁注:“子之辈皆已老死矣……言其老无知。
”铸木镂冰指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块(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
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中》:“卖浆贩麦,利辄失时,铸木镂冰,初无成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出处:《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
什么成语能形容树木拙见成长
形容树木茁壮成长——生机勃勃;古树参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描写树木很多的成语有哪些
葱葱茏茏、密层、严严实实、郁郁葱葱、枝茂、绿树树木旺盛高大雄直插云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木已成舟 草木葱茏 树木旺盛,高大挺直百年树人 刀山剑树 耕耘树艺 撼树蚍蜉 暮云春树 蚍蜉撼树 琼林玉树 瑶林琼树 万木吐翠、万古长青、枯木逢春、岁寒松柏、枯枝败叶、青翠欲滴、郁郁葱葱、古木参天,佘云锋 参天 巍然 高大 粗大 粗壮 茁壮 苍劲苍翠 挺立 笔直 挺秀 挺拔 繁茂 茂盛浓密 旺盛 葱绿 葱笼 葱郁 俊秀 青翠绿涛 墨绿 飘洒 飘零 婆娑 摇曳 摇摆倒垂 盘曲 合抱 舒展 蔽日 败叶 零落万木吐翠 万木峥嵘 古木参天 林木青翠 林海茫茫 林海浩瀚 漫林碧透茂林修竹 铁树开花 绿色长城 绿色长廊 竹树环合 松涛阵阵 枝叶婆娑枝叶繁茂 苍翠挺拔 青翠欲滴 根深叶茂 荫翳蔽日 遮天蔽日 枯木逢春杨柳依依 杨柳含烟 垂柳依依 轻烟柳影 果树飘香 虬枝龙爪 傲然挺立俊秀挺拔 高大挺拔 高大伟岸 高耸入云 耸入云天 盘根错节 饱经风霜千姿百态 炯娜多姿 迎风斗雪 生机勃勃 亭亭如盖 密密麻麻 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