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聪明的成语有哪些夸人聪明的成语有哪些
冰雪聪明 聪明绝顶 闻一知十 聪明伶俐 机智过人 聪明伶俐 点头会意 见经识经 见精识精 精明能干 精明强干 伶俐乖巧 伶牙俐齿 巧捷万端 千伶百俐 手疾眼快 手急眼快 四清六活 别具慧眼 百伶百俐 辨日炎凉 冰雪聪明 聪明绝世 聪明伶俐 聪明一世 聪明正直 大巧若拙 福慧双修 好汉不吃眼前亏 慧心妙舌 慧心巧思 好行小慧 绝顶聪明 精明能干 精明强干 绝圣弃智 敬谢不敏 谨谢不敏 锦心绣肠 口齿伶俐 兰质蕙心 目达耳通 敏而好学 卖乖弄俏 冥顽不灵 明昭昏蒙 弄巧成拙 弄巧反拙 偶变投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七行俱下 千虑一失 七窍玲珑 识时务者为俊杰 时势造英雄 上智下愚 投机取巧 剔透玲珑 万物之灵 小时了了 秀外慧中 小黠大痴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 颖悟绝伦 颖悟绝人 予智予雄 抓乖卖俏 抓乖弄俏 自作聪明 足智多谋
求十句经典上海话
No.10老克“克勒”源自英语单词carat(钻石等的重量单位--克拉)、color、classic引申为时髦的、衣着光鲜现用于形容上海小资人士。
例:定制西装就是上海老克勒们最耀眼的时髦标志
No.9差头源自英文单词charter(出租、包车),是出租车的常用口语说法。
例:上班要迟到了
拉差头去
No.8洋泾浜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即今天的延安东路。
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英语,意思可以理解为:不标准
例:那个人英语说得好洋泾浜哦
No.7轧山河上海话读“噶散户”,来自英语单词“gossip”,闲聊、聊天的意思。
例:王奶奶又在院子里和老伙伴们噶散户。
No.6香面孔这是情侣间的小甜蜜,吻脸颊的意思啦
例:这个电影太甜蜜,里面有好多香面孔的镜头欸
No.5老面皮但也是生活中很常用的一句口语。
原指长不大的孩子,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厚脸皮
例:到别人家里吃饭,不要客气怕难为情——面皮老老,肚皮饱饱No.4混腔势来源于英文单词chance,机会混枪势就是混机会,也引申为浑水摸鱼,等等。
例:这个人一直在混腔势,其实什么本事都没有。
No.3窝色来自英语单词worse,意为心情很不好、很郁闷的,跟上海话另一个词“吼嘶”一个意思。
另外,它跟大家很熟悉的伐开心也是同义词
例:小编辛辛苦苦码的稿子居然没保存
心里老窝色额
No.2门槛精“门槛精”源自英语中的“monkey”,猴子。
猴子给人的感觉就是精、聪明因此,门槛精就是形容一个人精明的意思啦
例:这个小娃娃一点都伐肯吃亏,门槛真精啊
No.1脑子坏脱了
按字面理解的意思就是——智商已下线。
用于开玩笑、自嘲、或其他多种场合,也是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句口语
中国古代小时候聪明长大平庸的人
世说新语有个典故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的就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却不怎么样,故事是说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
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
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
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
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也是师生关系(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 ,那么,我和你也是必定世交呀
”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不假思索地说道: “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
”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可爱是什么意思
读音:可爱: [ kě ài ] 可爱卡通形象释义:①天真无邪②令人喜爱。
③形容心灵单纯的意思。
④ 单纯有点幼稚却富有爱心。
文言文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意思
祝小宝宝,健康成长,人爱,活泼,将来考个名牌,前途无量!宝宝降生,我前来贺喜新生的小宝贝给你们带来数不尽的快乐,祝小宝贝身体健康,茁壮成长,祝新妈妈您甜蜜美满!希望你的宝宝健健康康成长。
前途无量,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抹夏日为新生宝宝送来祝福,一缕清风为美丽的新妈妈送来甜蜜,愿新妈妈、乖宝宝健健康康,幸福无极限!茶,有人生的滋味;酒,有心情的体会;过去与未来的交替,迷失的是岁月的相会;不是没人陪,只怪咖啡喝不够;路一走就累,雨一碰就碎,只有孩子最珍贵!千金是个宝,女儿是贴心小棉袄,今后你们的日子不再有黑暗,不再有寒冷,因为她就是你们生命中的阳光,祝贺喜得千金。
恭喜喜得千金,恭祝弄瓦之喜,明珠入拿,增辉彩悦,衷心祝愿贵千金建健康康,快快乐乐,聪明灵秀,幸福无边,美丽无比!闻君喜得贵子,甚是欢喜,真乃天赐石麟,德门生辉,特来恭祝弄璋之喜,真诚祝愿贵公子健康成长,快乐幸福,前程无量!
《呐喊》中的故乡讲了什么
动物学分类动物界 Animalia动物门 Chordata哺乳纲 Mammalia偶 Artiodactyla猪次目 Suina猪科 Suidae猪属 Sus Sus scrofa亚种包括:欧洲中部野猪(Sus scrofa东南亚野猪(Sus vittatus)和印度野猪(Sus cristatus),一般认为这三个亚种构成了家猪(Sus domesticus)的培育。
概况介绍英文名称:pig, swine, hog猪为杂食类动物,一般多指家猪。
猪是十二生肖之末,也称之为亥。
我国养猪至少也有5600-6080年的历史。
猪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
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
猪的平均寿命为20年。
一种家养的肥胖的用以食用的动物,小时候很可爱,长大很恐怖,大鼻子,大耳朵,吃的多,增的快。
猪好像总是被人以为很笨,这可是误解,猪事实上是种很聪明的动物,看似憨厚,其实很有点小脾气呦。
现在已经出现了专职做宠物的小猪猪了,实在很可爱。
由于猪的形态与动作很笨拙,所以人们用猪来形容笨拙的人。
但是最近,有人对猪的生活习性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之后,证明猪是一种善良、温顺、聪明的动物。
它既不像牛、马那样俯首贴耳,也不像山羊那样蛮横凶狠;既不像猫那样忘恩负义,更不像狗那样谄媚乞怜。
在很多方面,狗还不如猪聪明呢
猪经过训练后,不但能像狗一样掌握各种技巧动作,而且猪的受训时间比狗要短。
经过专门训练的猪,有的会跳舞、打鼓、游泳;有的会直立推小车;有些比较机灵的猪还可以当“猪犬”使用;有的甚至还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里的地雷。
猪也能像狗一样担任警卫工作。
在美国有的农民用猪来保卫庄园的土地,还咬伤过误入庄园的陌生人。
还有一位农民为了防止牛在池塘边饮水时被蛇咬伤,养了两头猪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猪不仅能防蛇,而且还喜欢吃蛇。
科学家已用实验证明,养猪防蛇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因为猪有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进入血管。
还吃屎。
猪还有极其发达的嗅觉。
在法国的一些地区的地皮下,生长着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食用菌类植物——黑块菌。
当地的农民把猪当作收获黑块菌的有力助手。
猪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嗅到长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块菌。
狗虽然也可以担当这一工作,但训练狗要比训练猪困难得多,而且还得天天让狗去搜寻,如果间隔几天,它就要忘记。
而猪在这方面要比狗能干得多,即使每星期只搜寻一次,它也不会忘记学会的本领。
还有美女猪,要认真观察呀
或许你就能见到美女猪呦
此外,猪还是运动场上的选手呢
前几年,在美国召开的全国农场展览会上,举行过一场别开生面的跑猪比赛。
裁判员一声令下,那些戴着标号的猪就你追我赶地跑了起来,快到终点时,它们还会做最后冲刺呢
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老爷”。
《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
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
”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图形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春节前,人们一般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猪,二十六日为封刀日,就不能再动刀了。
浙江一带在杀猪时讲究“一刀清”,即一刀杀死,否则认为不吉利。
进刀时屠户要讲一句“出世入身”的话,小孩妇女不能观看。
杀后要将粘有猪血的利市纸压在室角或猪栏内,以示猪未死。
猪毛要用吹火筒盛,开水全入桶后,把吹火筒的下端浸入汤桶,上端用口吹气,沿桶吹一圈,一示以后养猪长得又快又大。
乔猪毛时,要在猪头和猪尾各留一快毛,意为“有头有尾”,然后将整条猪放在凳上,先是猪头朝外,养主烧香及猪毛谢天地,将猪剖成两片,除新年食用外,其余的腌入缸中,以备年后再用。
天津、河北等地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是用黑色蜡光纸剪成。
猪背上驮一聚宝盆,张贴时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
陕西一带有送猪蹄的婚俗。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称“礼吊”,女方将“礼吊”留下后,还要将猪前蹄退回。
婚后第二天,夫妻要带双份挂面及猪后蹄回娘家,留下挂面,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表示今后往来密切。
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在婚礼的当天,男女两家要杀猪请客。
除请客外,还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竿串起来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亲”之意。
过去汉族有一种“打母猪鬼”的民间驱邪活动。
凡家中有病灾不幸之事,家中长者便设香案,以打母猪鬼来祭,向神灵许愿,求得驱邪。
祭时,要选黄道吉日,杀老母猪,闲、蹄、肝、肠、肺等放在一个筐里,摆在堂屋中间,主持人燃香祝拜,祭完后,将内脏煮熟后分吃掉。
民间认为“杀死一母猪鬼,驱除一个邪”。
云南佤族有“猪胆卦”的占卜风俗。
杀猪后,根据猪胆判断吉凶。
如果胆纹上下行,胆内水分多,为吉卦;胆纹左右行,胆内水分少,为隐卦。
一般在举行重大活动时使用,由巫师占卦。
求 世说新语十篇+十个注释(每篇)+原文(每篇)
一【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①
”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若令:如果。
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译文】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
”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二【原文】,随父到洛①。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②;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④。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⑤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⑥。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⑦。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⑧,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⑨。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⑩。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历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曾多次反对曹操,被曹燥借故杀害。
②李元礼:见第4 则注①。
:官名,掌管监察京师和所瞩各郡百官的职权。
③诣(yì):到。
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
中表亲戚:参第18 则注②。
④府君:大守称府君,太守是俸禄二千石的官,而是比二千石,有府舍,所以也通称府君(二千石的月俸是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是一百斛)。
⑤仆:谦称。
⑥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著有(老子)一书。
师资:师。
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⑦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⑧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官。
陈韪(wěi):《后汉书·孔融传)作陈炜。
⑨了了:聪明;明白通晓。
⑩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译文】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
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让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
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经通报后,入门就坐。
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佯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
”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下赞赏他的聪明过人。
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
”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
”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三【原文】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①。
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作色②。
先生何为颠倒衣裳③
”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④
”【注释】①边文礼:边让,字文礼.陈留郡人。
后任九江太守,被魏武帝曹操杀害。
袁奉高:参见第3 则注①。
失次序:失顺序,不合礼节。
即举止失措,举动失常。
②“昔尧”句:尧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许由是传说中的隐士。
尧想让位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
尧又想请他出任九州长,他认为这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去洗耳。
怍(zuò)色:羞愧的脸色。
③颠倒衣裳:把衣和裳掉过来穿,后用来比喻举动失常。
衣,上衣;裳,下衣,是裙的一种,古代男女都穿裳。
这句话出自:“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④“明府”句:明府指高明的府君,吏民也称太守为明府。
按此,袁奉高似乎曾任陈留郡大守,而边文礼是陈留人,所以谦称为贱民。
尧德,如尧之德;大德。
按:袁奉高说到“尧聘许由”之事,所以边文礼也借谈“尧德”来嘲讽他。
【译文】边文礼谒见袁奉高的时候,举止失措。
袁奉高说:“古时候尧请许由出来做官,许由脸上没有愧色。
先生为什么弄得颠倒了衣裳呢
”文礼回答说:“明府刚到任,大德还没有明白显现出来,所以我才颠倒了衣裳呢
”四【原文】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①
”答曰:“偷,那得行礼
”【注释】①“何以”句:酒是礼仪中必备的东西,所以大儿说饮酒前要拜(行礼)。
下文小儿以为偷东西就不合乎礼,而拜是一种表敬意的礼节,所以不能拜。
【译文】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
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
”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五【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②。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③
”寻亦收至。
【注释】①“孔融”句:这里叙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
中外:指朝廷内外。
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
了:完全。
遽(jù)容:恐惧的脸色。
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
完:完整,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株连。
【译文】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
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
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
”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
”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六【原文】刘公干以失敬罹罪①。
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②
”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网目不疏③。
”【注释】①刘公于:刘桢,字公干,著名诗人,之一。
曾随侍曹操的儿子曹丕(后即位,为魏文帝)。
在一次宴会上,曹丕让夫人甄氏出来拜客,座上客人多拜伏在地,独独刘桢平视,这就是失敬。
后来曹操知道了,把他逮捕下狱,判罚做苦工。
按:刘桢获罪一事,发生在曹操当权时期,这里说成曹丕即帝位后,不确。
罹(li):遭受。
②文宪:法纪。
③庸短:平庸浅陋。
陛(bì)下:对君主的敬称。
网目:法网。
按:这里说“网目不疏”,实际是法网过密的婉辞。
【译文】刘桢因为失敬受到判罪。
魏文帝问他:“你为什么不注意法纪呢
”刘桢回答说:”臣确实平庸浅陋,但也是由于陛下法网不够稀疏。
”七【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②于是敕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④。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⑤。
”【注释】①钟毓(yù)、钟会:是兄弟俩。
钟毓,字稚叔,小时候就很机灵,十四岁任散骑侍郎,后升至。
钟会,字士季,小时也很聪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后累迁镇西将军、司徒,因谋划反帝室,被杀。
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钟繇(yáo):任相国职。
③敕(chì):皇帝的命令。
④战战惶惶:害怕得发抖。
浆:凡较浓的液体都可叫做浆。
按:惶、浆二字押韵。
⑤战战栗栗:害怕得发抖。
按:栗、出二字亦押韵。
【译文】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
”于是下令赐见。
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
”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八【原文】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①。
既成,自行视,谓左右曰:“馆当以何为名
”侍中缪袭曰:“陛下圣思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
闵②。
此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③。
”【注释】①魏明帝:即曹睿(ruì),文帝曹丕的儿子。
馆:华丽的房屋。
甄氏:明帝的母亲姓甄,这里指甄家。
②圣思:皇帝的思虑。
哲王:贤明的君主。
罔极:无极;无穷无尽。
这里用“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之意,指父母的恩德象天那样无穷无尽,难以报答。
曾、闵(mīn):曾指曾子,名参(shēn);闵指闵子骞,都是孔子的学生,是古时著名的孝子。
③钟:集中。
渭阳:渭水北边。
语出:“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我送舅舅,送到渭水北边)。
这首诗据说是春秋时秦康公为送别舅舅(晋文公重耳)而思念亡母时作的,后人以此说明舅甥之情。
明帝之母甄氏被文帝曹丕赐死,明帝为舅家建馆,也是为纪念亡母,因此缪袭以为应该根据这两句诗的意思来起名。
按:记载,魏明帝给舅母修了一所楼馆,并不是给外祖母修的。
【译文】魏明帝在甄家给外祖母修建了一所华丽的住宅。
建成以后,亲自前去察看,并且问随从的人:“这所住宅应该起个什么名字呢
”侍中缪袭说:“陛下的思虑和贤明的君主一样周到,报恩的孝心超过了曾参、闵子骞。
这处府第的兴建,感情专注于舅家,应该用渭阳来做它的名字。
”九【原文】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
”①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
如斯而已②
【注释】①诸葛靓(jìng):字仲思,他父亲反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
他入吴国,任右将军、大司马。
吴亡,逃匿不出。
朝堂:皇帝议政的地方。
孙皓:吴国末代君主。
“卿字”句:仲思的思,字面义是思考,考虑,所以孙皓才这样问。
②如斯:如此;这样。
【译文】诸葛靓在吴国的时候,一次在朝堂大会上,孙皓问他:“你字仲恩,是思什么
”诸葛靓回答说:“在家思尽孝,侍奉君主思尽忠,和朋友交往思诚实。
不过是这些罢了
”十【原文】蔡洪赴洛①。
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厌陋,采贤俊于岩穴②。
君吴楚之士,亡国之馀,有何异才而应斯举③
”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④;盈握之壁,不必采于昆仑之山⑤。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主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⑥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⑦”【注释】①蔡洪:字叔开,吴郡人,原在吴国做官,吴亡后入晋,被认为是才华出众的人,西晋初年太康年间,由本州举荐为秀才,到京都洛阳。
②幕府:原指将军的官署,也用来指军政大员的官署。
群公:众公卿,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辟命:征召。
“求英”两句:这两句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要造成对偶句,增强文采。
仄陋,指出身贫贱的人。
采,搜求。
岩穴,山中洞穴,这里指隐居山中的隐士,也可以泛指山野村夫。
③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
两国都在南方,所以也泛指南方。
亡国:灭亡了的国家,这里指三国时吴国,公元280 年为西晋所灭。
④夜光之珠:即夜明珠,是春秋时代隋国国君的宝珠,又叫隋侯珠,或称隋珠,传说是一条大蛇从江中衔来的。
孟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盂县南。
周武王伐纣时和各国诸侯在这里会盟,是一个有名的地方。
⑤盈握:满满一把。
这里形容大小。
壁: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
昆仑:古代盛产美玉的山。
⑥大禹:夏代第一个君主,传说曾治平洪水。
东夷:我国东部的各少数民族。
文王:周文王,殷商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封地在今陕西一带。
西羌:我国西部的一个民族。
按:这里暗指大禹、文王都不是中原一带的人。
常处:固定的地方。
⑦“昔武王”句:周武王灭了殷纣以后,把殷的顽固人物迁到洛水边上,派周公修建洛邑安置他门。
战国以后,洛邑改为洛阳。
得无:莫非。
表示揣测。
苗裔(yì):后代。
【译文】蔡洪到洛阳后,洛阳的人问他:“官府设置不久,众公卿征召人才,要在平民百姓中寻求才华出众的人,在山林隐逸中寻访才德高深之士。
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国遗民,有什么特出才能,敢来接受这一选拔
”蔡洪回答说:“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中,满把大的壁玉,不一定都从昆仑山开采来。
大禹出生在东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圣贤的出生地,为什么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呢
从前周武王打败了殷纣,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邑,莫非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