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如何形容美丽宁静的庭院
1、沉沉庭院莺吟弄,日暖烟和春气重。
——欧阳修2、绿荫庭院燕莺啼。
——元好问3、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晏几道4、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
——晏几道5、永日绿阴庭院静,最怜紫燕翩翩。
——程文海6、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
形容一个人美好的句子是什么
1、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3、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4、青山绿水:青的山,绿的水,泛称美好山河。
5、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
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6、繁华胜地:繁华热闹,繁盛;胜地有名且风景优美的地方。
热闹的名胜之地。
7、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8、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
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9、别有天地:天地境界。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10、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11、争奇斗艳: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
亦作“争奇斗异”。
12、观山览水:观:游览;山、水:指风景。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13、月朗风清:月光明朗,微风清爽。
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14、奇峰罗列:形容山,奇形怪状,罗列在这。
15、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16、水阔山高: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17、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18、风月无涯:极言风景之佳胜。
同“风月无边”。
19、良宵美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
亦作“良宵好景”。
20、水木明瑟:瑟洁净鲜明的样子。
形容风景清 ......
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
琵琶行 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妬。
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什么季节的景物以首联为例加以简明
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早春的景物。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
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选自《白氏长庆集》。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5、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6、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7、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8、暖树:向阳的树。
9、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
渐:副词,渐渐的。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10、行不足:百游不厌。
11、阴:同“荫”,指树阴。
12、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13、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
14、没(mò):隐没。
15、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
16、不足:不够。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
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
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编辑本段译文 春天,我走在西湖边。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 用。
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
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
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
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
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
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
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
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
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
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钱塘湖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
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
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
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
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
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
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
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
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
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
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
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
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
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白居易这诗名字很有寓意,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京师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这个名字就是说他的才高八斗,可以白住在长安,也说明了他的骄傲。
编辑本段结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
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编辑本段词语解读 初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
常指动作行为的第一次或发生后最初的那段时间。
1.常用在动词前,有时用在形容词前,可译为“开始”“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本诗“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乍) 2.用在动词前,表示事情是头一回这样做。
如《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3.用在句子(或短语)开头,表示对往事的追溯。
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初,4.表示“从来”“素来”一类意思。
如《汉书·盖勋传》:“群臣初无是言也”。
)初:素来,从来。
) 云脚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又可指器物的支撑,如椅脚、桌脚。
还可指器物的下端,如山脚、墙脚。
又可指残余的滓末,(现代汉语中有“下脚料”之类的词语)由此引申为末端。
如日脚、雨脚,杜甫《羌村三首》:“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本诗“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云脚”,指云层的最低处。
渐 “渐”在古汉语里常用作副词,意思是“逐渐”,表示情况的逐渐变化或程度的逐渐加深。
可译为“逐渐”“越来越”“渐渐”。
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即用此义。
“渐”在诗中表达效果:逐渐表明是早春时节。
“渐”用作动词时有“加剧”“疏导”“沾湿”等许多义项。
如《书·顾命》:“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
”(渐:加剧。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
”(渐:疏导。
)《诗·卫风·氓》:“淇水汤汤(shāngshāng),渐车帷裳。
”(渐:沾湿。
) “孤山寺北贾亭西”。
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
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
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
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
“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接下两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
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
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
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为人传诵,正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这诗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似。
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
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
结构之妙,诚如薛雪所指出: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诗话》)。
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
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
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
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
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方东树说这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
”(《续昭昧詹言》)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
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
形容宁静的成语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形容美好的高级词
【一饱眼福】:眼福:看到珍奇或美好事物的福份。
形容看到了不易见到的美好事物。
【玉山倾倒】: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懿范长存】:懿范:美好的风范。
美好的风范永远留存下去。
多用于称颂妇女的品德好。
【月光如水】:月光皎洁柔和,如同闪光而缓缓流动的清水。
形容月色美好的夜晚。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月白风清】: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悦目赏心】: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谈霏玉屑】: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
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
【】:至:最。
最完善,最美好。
【玉山自倒】: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酒酽春浓】:酽:味厚,味浓。
酒味醇美,春意盎然。
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山辉川媚】:辉:光辉;媚:美好。
形容风景非常优美。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
也指美好的岁月。
【年高德劭】:劭:美好。
年纪大,品德好。
【】:前程象锦绣那样。
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天假因缘】:假:借。
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
也指难得的好机会。
同“天假良缘”。
【德荣兼备】:品德贞淑而且仪容美好。
旧时对女子的褒美之辞。
【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
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三牲五鼎】:原形容祭品丰盛。
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
形容美好的月夜。
【盛筵难再】:筵:酒席。
盛大的宴会难再遇到。
比喻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
【阐扬光大】:发扬光大。
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如花如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如同花朵、锦缎一般。
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景星凤皇】: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
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月朗风清】:月光明朗,微风清爽。
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稚齿婑媠】: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
指年轻的美女。
【余味回甘】:甘:甜。
余下的味道越回味越觉得美好。
形容文学或艺术作品深刻含蓄,耐人寻味。
【誉满寰中】:寰:世间,天下。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
【康庄大道】:康庄:平坦,通达。
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
比喻美好的前途。
【留芳千古】:一个人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
形容菜肴丰盛。
【大煞风趣】: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
同“大煞风景”。
【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
邵,亦作“劭”、“韶”,美好。
【满目青山】: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盛筵必散】: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景星凤凰】: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
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同“景星凤皇”。
【洒酽春浓】:酽:味厚,味浓。
酒味醇美,春意盎然。
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休声美誉】:休:美好。
美好的声誉。
【锦片前程】:象锦绣那样的前程。
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月明如水】:月光皎洁柔和,如同闪光而缓缓流动的清水。
形容月色美好的夜晚。
【绍休圣绪】:绍:继续,接续。
指继承祖先圣哲的美好事业。
【美景良辰】:良:美好;辰:时辰。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满眼韶华】:韶华:美好的时光,一般指春光。
比喻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夜月花朝】:美好的时光。
多指男女情事。
【京兆眉妩】:用以称女子眉样美好。
【苦尽甘来】:甘:甜,比喻幸福。
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独擅其美】:独擅:独自占有。
指对美名或其他美好的东西独自垄断。
【美不胜收】:胜:尽。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袅袅娉娉】: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韶光淑气】: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
春天的美好景象。
【人面狗心】:①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
②犹言人面兽心。
【千娇百态】:娇:美好。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黼蔀黻纪】:指锦绣美好的年代。
【巫山一段云】:形容女子。
也用来形容女子美好的身材。
【烧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寻幽访胜】:搜寻幽僻美好的地方。
【良时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同“良辰美景”。
【春宵一刻】: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
【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分花约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亦作“分花拂柳”。
【乘鸾跨凤】:乘鸾:求得佳偶。
比喻结成美好的佳偶。
【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同“分花约柳”。
【衣冠甚伟】:伟:壮美。
人的仪表神态端庄美好。
【旭日东升】:旭日:。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
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天假良缘】:假:借。
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
也指难得的好机会。
亦作“天付良缘”、“天假因缘”、“天假其便”。
【悦目娱心】: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
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月地云阶】:月做地,云做台阶。
指天上。
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珠璧联辉】:比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
【锦绣山河】: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
形容美好的国土。
【如花似玉】:像花和玉那样美好。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甘脆肥浓】:甘脆:指味甜、松脆可口的食物;肥浓:肥美的肉食和浓郁的酒。
泛指美好的酒食。
【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明月入抱】:抱:怀抱。
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
【如花美眷】:象花一样美的眷属。
形容姻缘十分美好。
【英华外发】:英华:美好的才华。
美好才能表现出来。
【袅袅婷婷】: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翩翩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
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玉山将崩】: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良辰媚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同“良辰美景”。
【庸中皎皎】:庸:平庸;皎皎:美好。
指平常人中特别出众的。
【甘脆肥醲】:甘脆:美味;醲:指酒性浓烈。
味美的食物。
泛指美好的酒食。
【完美无疵】: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铄懿渊积】: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
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婀娜妩媚】: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
轻盈柔美的姿态。
【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
原指北宋哲学家死后影响深广。
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千娇万态】:娇:妩媚可爱。
形容女性容貌极其美好。
【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
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
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不朽之芳】:朽:腐朽;芳:花草。
永远不腐朽的花草。
比喻美好的名声万古流芳。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爽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葱葱郁郁】: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亨嘉之会】: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
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荣谐伉俪】:祝人夫妇和谐美好。
【留芳百世】:美好形象,不会被忘却。
【流离琐尾】:流离:枭的别名;琐尾:细小时美好。
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二八年华】:二八:指十六岁。
十五六岁的好年华。
指人最美好的。
【两全其美】:美:美好。
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千娇百媚】:娇、媚:美好。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时节。
②好时光,好日子。
【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
同“良宵美景”。
【芳年华月】:芳年:妙龄。
指美好的年华。
【怜贫敬老】:老:年老的人;怜:怜恤。
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
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昆山片玉】:昆仑山上的一块玉。
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良质美手】:心灵美好,手艺精巧。
【遗珠弃璧】: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令仪令色】:伭仪:和善美好的仪表;令色:和善的面容。
美好的仪表,和悦的面容。
【良辰美景】:良:美好;辰:时辰。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风清月明】:微风清凉,月光明朗。
形容夜景美好。
同“风清月朗”。
【令闻广誉】:令:美、善;闻:名声。
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
【一竿风月】:风月:,指美好的景色。
比喻忘却世事,在的美景下行乐。
【绿鬓朱颜】: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天付良缘】:付:给予。
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
也指难得的好机会。
同“天假良缘”。
【观止之叹】:观止:看够了,不必再看别的了。
含赞美意。
指称赞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韶华如驶】: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比喻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逝而过。
【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年高德邵】:邵:美好。
年纪大,品德好。
【妖妖娆娆】:指女性娇艳美好或有诱惑感。
【悦心娱目】:使心里高兴,使眼睛快乐。
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意。
【柳莺花燕】: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
指美好的春景。
【苦尽甜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庸中佼佼】:庸:平庸;佼佼:美好。
指平常人中特别出众的。
【卖俏营奸】:俏:容态轻盈美好。
卖弄媚态,以便做坏事。
【誉满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
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韶颜稚齿】:指年轻而容貌美好。
【瑶环瑜珥】:瑶:美玉;环:玉圈;瑜:美玉;珥:玉制的耳饰。
比喻美好如玉的子弟。
【人间天堂】:指人世间极美好的地方。
【别有风味】:风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为事物的特色。
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
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如鼓琴瑟】:琴瑟:古代弦乐器。
好像弹奏琴瑟一样。
比喻夫妻间像弹奏琴瑟那样和谐美好。
【抱宝怀珍】:怀:藏有。
比喻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能。
【康庄大路】:康庄:宽阔。
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阶柳庭花】:阶:台阶;庭:庭院。
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
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尽美尽善】:尽:极。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形容事物完无缺。
同“尽善尽美”。
【好景不常】:景:光景,时机。
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浮岚暖翠】:浮岚:飘浮在山林间的雾气;暖翠:青翠的山色。
形容山林美好的景色。
【佼佼者】:美好、突出的人物。
【锦绣前程】:象锦绣那样的前程。
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踵事增华】:踵:追随,继续。
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人间天上】: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
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
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如花似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如同花朵、锦缎一般。
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锦绣江山】: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
形容美好的国土。
【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同“花朝月夕”。
【花朝月夜】: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无疆之休】:无限美好;无穷幸福。
【和和美美】:指和谐美好。
【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琳琅触目】:原指所见皆名流。
后指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
【迷魂淫魄】:迷人魂、乱人魄。
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妍皮裹痴骨】:妍:美好;痴:同“媸”,丑陋。
美丽的皮肤,包裹着丑陋的骨头。
比喻外表虽然美好但实质却很鄙陋。
【长娇美人】:娇:美好。
身材修长容颜娇好的美女。
【梦熟黄粱】:黄粱:粟米。
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至德要道】:至:极,最。
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
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劲骨丰肌】:劲:强有力;丰:丰满美好。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而丰润。
【迷魂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同“迷魂淫魄”。
【淑性茂质】:淑:和善;茂:美好。
形容性情和善,品质美好。
【誉满全球】:美好的名声,全世界皆知。
【玉山倾颓】: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珠联璧合】: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
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
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韶光似箭】:韶光:美好的时光。
美好的光阴像飞箭一样流逝。
【荡心悦目】:荡心:心情纵荡,欢快;悦目:看着舒畅。
形容美好的事物给人的舒适感受。
【好景不长】:景:境况,光景;长:长久。
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敬老恤贫】:老:年老的人。
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
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休明盛世】: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
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誉塞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
【柳媚花明】:媚:美好、可爱。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
形容美好的春光。
【皓齿青蛾】:皓:白的样子;青蛾: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比喻美女或美好的人才。
【肥肉大酒】:肥:富饶,富足;大酒:美酒。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猗欤休哉】:猗欤:叹词,表示赞美;休:美好。
多么美好呀
原为古代赞颂的套话,现多含讽刺意味。
【金玉良缘】: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
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
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
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
【虚美薰心】:虚:虚假;薰心:迷了心窍。
指被表面上的美好假象所迷惑。
【瑰意琦行】: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
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好衣美食】:美:美好。
指吃好的,穿好的。
【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
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
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黄金世界】: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破璧毁珪】:璧、珪:均为玉。
比喻破坏美好的东西。
【敬老怜贫】:老:年老的人;怜:怜恤。
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
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月夜花朝】: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
【掩映生姿】:掩映:互相衬托。
景物互相衬托而更加美好。
【似玉如花】:似:似乎,好像。
像美玉和鲜花那样美好。
形容女子姿容美艳。
【落花芳草无寻处】: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经过去。
【风月主人】: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景色。
清风明月的主人。
比喻悠闲的官员。
【温香艳玉】:比喻妇女的美好姿质。
【臭腐化神奇】:腐败臭恶的转化为神奇美好的。
比喻坏事变为好事,无用变有用。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沾沾自炫】: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西颦东效】:西施捧心、东施效颦。
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窈窕淑女】:窈窕:美好的样子。
美好的女子。
【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大好山河】:山河:指国土。
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
【穷极其妙】:形容极其美好。
【焚琴鬻鹤】:犹焚琴煮鹤。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袅娜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
亦借指美人。
【肥醲甘脆】:醲:指酒性浓烈;甘脆:美味。
味美的食物。
泛指美好的酒食。
【珠璧交辉】:比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
【形夸骨佳】:夸:柔软,美好。
形容女子外貌美丽,体形优美。
【不吝金玉】:吝:吝惜。
不吝惜宝贵美好的东西。
【休征嘉应】:吉利的征兆,美好的回报。
【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妍皮痴骨】:妍:美好。
指外表虽美,内心却不聪明。
【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
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
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清辞妙句】:妙:美好。
清新美妙的词句。
【盈盈在目】:盈盈:美好的样子。
指美好的形象犹在眼前。
【虚美熏心】:虚:虚假;熏心:迷了心窍。
被美好的假象所迷惑。
【天外有天】: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
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
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
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酒酽花浓】:酽:味厚,味浓。
酒味醇美,花香浓郁。
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佛头著粪】:往佛像的头上拉粪。
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蠲敝崇善】:蠲:免除;敝:破旧;善:美好。
指革除敝政,崇尚雅道。
【花晨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同“花朝月夕”。
【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好梦难成】: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
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蓝田种玉】:原指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得到美好的婚配。
后用来比喻男女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美好姻缘。
【沈腰潘鬓】:形容姿态、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穷妙极巧】:形容极其美好。
【盛宴难再】:筵:酒席。
盛大的宴会难再遇到。
比喻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
【吉日良时】: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光。
同“吉日良辰”。
【连珠合璧】: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肥肉厚酒】:厚:浓味,指淳正。
肥美的肉,味浓淳正的酒。
比喻美好丰盛的饮食。
【楚楚动人】: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
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百媚千娇】:媚、娇:美好。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描写月亮动态美的词语
皓月当空 洁白无瑕 众星拱月 花好月圆 众星攒月 〖解释〗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众星拱月 〖解释〗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同“众星攒月”。
忠贯日月 〖解释〗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
形容忠诚至极。
云堦月地 〖解释〗指天上。
亦指仙境。
同“云阶月地”。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解释〗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
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解释〗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
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羞花闭月 〖解释〗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啸傲风月 〖解释〗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
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笑傲风月 〖解释〗犹言吟风弄月。
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岁月不居 〖解释〗居:停留。
指时光流逝。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解释〗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日新月著 〖解释〗日日更新,月月显著。
形容蓬勃发展。
日省月修 〖解释〗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日迈月征 〖解释〗日月不停地运转。
比喻时间不断推移。
日渐月染 〖解释〗濡:浸润。
染:熏染。
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
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
同“日濡月染”。
秋月寒江 〖解释〗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旷日引月 〖解释〗引:迁延。
历时长久。
同“旷日引久”。
积岁累月 〖解释〗指经过的时间长。
同“积年累月”。
积日累月 〖解释〗指经过的时间长。
同“积年累月”。
花晨月夕 〖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同“花朝月夕”。
花辰月夕 〖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同“花朝月夕”。
壶天日月 〖解释〗指道家的神仙生活。
同“壶中日月”。
寒冬腊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风情月意 〖解释〗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
同“风情月思”。
风清月明 〖解释〗微风清凉,月光明朗。
形容夜景美好。
同“风清月朗”。
风清月白 〖解释〗微风清凉,月色皎洁。
形容夜景幽美宜人。
同“风清月皎”。
宾饯日月 〖解释〗迎送。
多指岁月流逝。
宾,通“傧”,指迎接。
饯,指送别。
樽前月下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
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捉风捕月 见“捉影捕风”。
整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
形容时间长久。
云容月貌 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云阶月地 以云为阶,以月为地。
指天上。
亦指仙境。
云窗月帐 犹言云窗月户。
云窗月户 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月坠花折 月亮落下,鲜花夭折。
比喻美女死亡。
月中折桂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
比喻科举及第。
月值年灾 谓时运不济而遭灾祸。
月晕础润 比喻事情将会发生的先兆。
月圆花好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
比喻美好圆满。
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月盈则食 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
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月异日新 同“日新月异”。
月夜花朝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月下老儿 见“月下老人”。
月夕花晨 见“月夕花朝”。
月缺难圆 比喻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挽回。
月缺花残 缺:少。
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也指美女之死。
月明星稀 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月没参横 见“月落参横”。
月貌花容 如花似月的容貌。
形容女子美貌。
月满则亏 月圆则缺。
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月落乌啼 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月落参横 亦作“月没参横”。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夜深。
参,二十八宿之一。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宋秦观《和黄曹忆建溪梅花》:“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消尽令人老。
”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家之阍人王叟,时 月露之体 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
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 月朗星稀 同“月明星稀”。
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
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优游岁月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有年无月 谓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咏月嘲花 指创作诗歌。
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咏嘲风月 同“咏月嘲风”。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淹旬旷月 淹:滞留。
旷:荒废。
拖延时日,荒废岁月。
烟花风月 指男女情爱之事。
旬输月送 形容赋敛繁苛。
雪月风花 ①代指四时景色。
②喻男女情事。
悬若日月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
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星月交辉 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格外明亮。
亦作“星月皎洁”。
星前月下 指月夜良宵。
亦作“月下星前”。
星离月会 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
霞姿月韵 比喻俊美清雅的仪态和风度。
霞裙月帔 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
借指仙女或美女。
五月飞霜 借指冤狱。
枉费日月 枉:白白地。
费:浪费。
日、月:时间、光阴。
白白地浪费时光。
玩岁愒月 同“玩岁愒日”。
岁月峥嵘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突出。
比喻不平凡,超越寻常。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亦作“峥嵘岁月”。
岁月如流 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水中捉月 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水月镜花 水中月,镜中花。
比喻虚幻景象。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
见《法华经·普门品》。
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
水底摸月 同“水中捞月”。
水底捞月 同“水中捞月”。
梳云掠月 指妇女梳妆。
“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参辰日月 参、辰,二星名。
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 如花似月 见“如花似玉”。
日朘月削 见“日削月朘”。
日朘月减 见“日削月朘”。
日滋月益 见“日益月滋”。
日征月迈 喻指时间不断推移。
日增月益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增月盛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兴盛。
日月逾迈 见“日月逾迈”。
日月无光 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
比喻极其黑暗。
日月如流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日月其除 日月流逝。
谓光阴不待人。
日月经天 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
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日月合璧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
“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日月不居 形容时光流逝。
日堙月塞 一天天堵塞,不通畅。
日引月长 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
语本《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
”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 日益月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异月新 见“日新月异”。
日异月殊 每天每月都有差异。
形容变化大。
日异月更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
形容变化快。
日新月着 日日更新,月月显着。
形容蓬勃发展。
日新月盛 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
形容不断发展。
日销月铄 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日省月课 见“日省月试”。
日濡月染 濡:浸润。
染:熏染。
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
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
亦作“日渐月染”。
日陵月替 谓逐渐衰落、弛退。
日累月积 见“日积月累”。
日来月往 见“日往月来”。
日久月深 深:长久。
指时间长久。
日角偃月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
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日积月聚 同“日积月累”。
日锻月炼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日程月课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课试。
形容因循守旧,无所创新。
清风朗月 见“清风明月”。
迁延岁月 犹言拖延时间。
迁延日月 见“迁延岁月”。
披星带月 顶着星月奔走。
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批风抹月 犹言吟风弄月。
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弄月吟风 谓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年头月尾 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
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
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年深月久 见“年深岁久”。
拈花弄月 玩赏花月。
年该月值 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拿云捉月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沐日浴月 谓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 面如满月 脸盘白白的、圆圆的像满月一样。
形容相貌白净丰满而有神采。
驴年马月 不可知的年月。
临风对月 面对清风明月。
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朗月清风 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
霁月光风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
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花朝月夜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华星秋月 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
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烘云讬月 见“烘云托月”。
河斜月落 见“河倾月落”。
河倾月落 表示夜将尽。
海中捞月 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风月无涯 见“风月无边”。
风月无边 极言风景之佳胜。
风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
亦作“风情月意”。
风光月霁 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
亦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
飞霜六月 旧时比喻有冤狱。
调风弄月 调弄风月。
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雕风镂月 刻意吟风弄月。
待月西厢 谓情人私相约会。
带月披星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撑霆裂月 形容声气惊人。
步月登云 步上月亮,攀登云霄。
形容志向远大。
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 冰壸秋月 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宋史·李侗传》:“愿中如~,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
” 宾饯日月 迎送。
多指岁月流逝。
宾,通“傧”,指迎接。
饯,指送别。
众星捧月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
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止谈风月 止:只,仅。
只谈风、月等景物。
隐指莫谈国事。
月下花前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
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
也比喻白费力气。
月落星沉 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
指天将亮时。
月下老人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
后泛指媒人。
简称“月老”。
峥嵘岁月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月里嫦娥 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
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月夕花朝 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
形容良辰美景。
咏月嘲风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月露风云 比喻无用的文字。
月白风清 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月章星句 形容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月地云阶 指天上。
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
月黑风高 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
比喻险恶的环境。
月旦春秋 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语出月胁 出语惊人,非同寻常。
月晕而风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
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
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吟风咏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
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吟风弄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
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晓风残月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
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
也指歌妓的清唱。
五月披裘 比喻清高廉洁。
五月粜新谷 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
比喻十分贫穷。
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五黄六月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无边风月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
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
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跳丸日月 跳丸:跳动的弹丸。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田月桑时 泛指农忙季节。
岁月蹉跎 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日东月西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日削月朘 朘:缩小,减少。
日日削减,月月缩小。
形容逐渐缩小。
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日月合壁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
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日月丽天 丽:附着。
象日月悬挂在天空。
比喻永恒不变。
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日月如梭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
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日月蹉跎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
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
指虚度光阴。
日月入怀 旧称生贵子的吉兆。
形容心胸开阔。
也比喻光彩夺目。
舌端月旦 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