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情话 > 带有风的情话句子

带有风的情话句子

时间:2017-06-27 01:42

求关于花的唯美句子

1、那盛开的花朵儿,不正像一张张美丽可爱的脸儿吗

2、学校的春天,那真是太美了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急似的聚拢起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3、您瞧那盆水仙花,花盆里的水清亮亮的,叶子绿盈盈的,花儿白丝丝的,恰似凌波仙子在水上漂浮。

4、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5、雨中的桃花,那么娇嫩,那么可爱,仿佛刚刚从睡梦中醒过来的小女孩,稚气地望着你;那些湿润的小花蕾,好象婴儿们的小嘴唇,红艳艳地咧开着。

6、一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

7、蝴蝶花的叶子长而宽,又是那样多,颜色是深绿色的,面上有不明显的叶脉,叶子的边缘是波浪形的。

蝴蝶花有的才展开两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淡黄色的小花蕊。

花朵是黄色的,一朵花有四片花瓣,两片大两片小,每一片花瓣上都有黑黑的大圆点,只有两片花瓣上的黑点是爱心形的,组成了蝴蝶形,蝴蝶花因此而得名。

如果有一只蝴蝶飞到上面,就会分不出哪个是花哪个是蝴蝶了

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爆裂似的。

8、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9、那株紫丁香到了暮春,满树便开出字色的小花,那话并不艳丽,想笔尖大小,绽放开来,却纯净雅洁,犹如一片紫色的迷离的雾。

10、在那浓密的绿叶丛中,盛开着一簇簇娇小的丁香花,它们互相偎依,竞相开放,细嫩的柄托着五六片浅绿色的花瓣,片片都小巧纤细,尽力向外舒展,时而露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蕊。

从远处看,这些小花就像在碧空中的一颗颗星,它们挨挨挤挤,闪烁着亮光。

要是在远处看,夜丁香的花五颜六色,一丛丛,一簇簇,真像一位高明的画家用各种颜色画出来漂亮的画。

夜丁香的芳香,不像蝴蝶花那样浓郁刺鼻,也不像喇叭花那样清淡无味,而是香中带有甜味。

文言知识阅读理解(23分)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

100句古的情话: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悴。

-柳永栖梧》2死生契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24相思XXXXX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陈陶《陇西行》4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杨柳枝》62忍把千金酬一笑

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豆词》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冯小青《怨》69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彝尊《高阳台》70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8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8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83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8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8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韦庄《应天长》8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8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卢仝《楼上女儿曲》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9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9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曹雪芹《红楼梦引子》9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鹊踏枝》9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白居易《长恨歌》9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陈端生《寄外》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本事诗》9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9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鹊踏枝》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10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带有周字的唯美的句子有哪些

【不言不语】不说闷声不响【谗言佞语】中人和奉承讨好的话【出言吐语】犹言谈吐。

指说话。

【多言多语】指不该说而说。

【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讹言谎语】讹言:诈伪的话;谎语:不真实的话。

指造谣说谎。

【恶言泼语】泼:蛮横。

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

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风言俏语】风流之言,俏皮之语。

【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

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甘言蜜语】甘:甜,甜言蜜语。

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

【寡言少语】言语很少。

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罕言寡语】罕、寡:少。

很少开口说话。

形容沉默寡言。

【话言话语】犹谈话。

【胡言汉语】犹言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

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黑言诳语】犹言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

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秽言污语】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

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尖言尖语】指言语尖酸刻薄。

【酒言酒语】酒醉之后的胡言乱语。

形容胡说八道,语无伦次。

【隽言妙语】指才智过人,语言幽默。

【尖言冷语】指言语尖刻。

【快言快语】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空言虚语】不实在的话语。

【诓言诈语】诓:欺骗;诈:骗人。

欺骗人的话。

【绵言细语】绵:柔软。

绵言:柔和的语言。

细语:低细的语句。

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流言风语】犹言流言蜚语。

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流言飞语】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同“流言蜚语”。

【流言混语】毫无根据而且不明事理的话。

【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冷言冷语】冷:意含讥讽。

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冷言热语】犹冷言冷语。

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你言我语】言:说,讲。

指人们互相议论或争论。

【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语。

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七言八语】形容人多语杂。

【轻言轻语】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轻言软语】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同“轻言细语”。

【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轻言细语】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穷言杂语】指各种各样的说法。

【殊言别语】指方言土语。

【三言二语】三两句话。

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少言寡语】指平时说话不多。

【三言两语】几句话。

形容话很少。

【私言切语】私下里的情话。

【散言碎语】犹言闲言碎语。

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

【三言五语】三两句话。

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伤言扎语】方言。

指说讽刺话。

【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

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甜言媚语】甜蜜温柔的话。

同“甜言软语”。

【甜言美语】指说好听的话。

也指好言好语。

【甜言软语】甜蜜温柔的话。

【污言秽语】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妄言妄语】妄:虚妄,不真实。

指胡言乱语。

【污言浊语】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闲言长语】议人长短的唠叨话。

【闲言淡语】①无关紧要的话。

②犹闲言冷语。

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

【闲言冷语】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

【闲言泼语】指与正事无关的话;废话。

【闲言碎语】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

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

【闲言闲语】指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涎言涎语】厚着脸皮胡言乱语,撒赖。

【闲言赘语】无关紧要的话;多馀的话。

【一言半语】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淫言媟语】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

【淫言狎语】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

同“淫言媟语”。

【只言片语】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詀言詀语】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作言造语】指编造虚诞的言辞。

沈从文结过几次婚姻

一、张:情书里的爱情我行过许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情书在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中,这是最动人心魄的一个美丽句子。

因为这句深婉有风致的情话,我曾相信了爱情的纯美,誓言的忠贞,水会流走云会散去,而所爱是唯一的。

1931年的夏天,在中国公学教书的沈从文,跌入了那场无药可救的暗恋。

张吉友家的三小姐张兆和,名门才女,聪慧美  一、张兆和:情书里的爱情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情书  在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中,这是最动人心魄的一个美丽句子。

因为这句深婉有风致的情话,我曾相信了爱情的纯美,誓言的忠贞,水会流走云会散去,而所爱是唯一的。

  1931年的夏天,在中国公学教书的沈从文,跌入了那场无药可救的暗恋。

张吉友家的三小姐张兆和,名门才女,聪慧美丽,演话剧,跳芭蕾,有如一只姣好傲然的“黑凤”,飞入了沈从文多情的相思梦中。

沈从文疯狂地给自己的女学生张兆和写了一封又一封情书:“我不知怎么忽然爱上了你!”“你是我的月亮……”情思如月华痴惘,言辞如流水唯美。

张兆和对这个腼腆乡土的老师心生不耐烦,终于告到校长胡适那里去了。

胡适看了信笑笑说:“沈从文先生固执地爱你!”张兆和回答说:“我固执地不爱他!”  张兆和在日记里抒写了自己的爱情观:“胡先生只知道爱是可贵的,以为只要是诚意的,就应当接受,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他没有知道如果被爱者不爱这献上爱的人,而光只因他爱的诚挚,就勉强接受了它,这人为的非由两心互应的有恒结合,不单不是幸福的设计,终会酿成更大的麻烦与苦恼。

”  在这场爱情追逐的最初,显然,张兆和是骄傲的,高高在上的,带着名门淑女的矜持与优越感;而沈从文是谦卑的,俯首并仰视的,是一个“乡下人”的自卑的多情。

两人的位置处于女神与奴仆的倾斜角度,沈从文的爱充满了一种求之不得梦寐思服的美与哀愁。

  “每次见到你,我心里就发生一种哀愁,在感觉上总不免有全部生命奉献而无所取偿的奴性自觉,人格完全失去,自尊也消失无余,明明白白从中得到是一种痛若,却极珍视这痛苦来源。

”  “我把你当作我的神。

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

”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

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  沈从文痴迷的情书一封封不停地写去,一直写出自己的灵魂之美,真情之挚,赤子之心。

沈从文的忧伤感染了张兆和,他终于渐渐打动了少女那颗矜持的心,“我虽不能爱他,但他这不顾一切的爱,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因拒绝他而难过。

”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感动即是接受爱的开始。

不过,与其说是张兆和因被爱而产生了主动的爱,不如说,她一点点的不自觉地跌入了沈从文温柔的文字陷阱。

是情书之美与情书之幻带来的催情作用,让一个少女的情怀开始微醺,讶异爱情的滋味,可能是她从未碰及唇舌的一杯甜酒。

她蠢蠢欲饮。

  在古典而纯真的年代,文人追求爱情的杀手锏便是情书。

如同佐罗用剑与迷人的吻征服了无数贵妇的芳心,文人用他天生擅长的利器——文字,编织美丽的谎言,催开了一座座玫瑰园。

文字制造的想象之美,最容易惹出一场爱情的祸。

看看我们的祖先,红叶题诗,必定会引出一场以身相许的相思;西厢的张生托红娘夜递几首情书,矜持而犹豫的莺莺小姐就与他“小楼一夜春风”。

《爱眉小札》亲啊爱啊浓得化不开;连最讽刺恋爱的鲁迅,写起《两地书》也有几分温柔。

难怪乎最骄傲的张兆和,在沈从文谦卑而深情的情书攻势下,终于投下了她感动的一瞥。

  1933年的初夏,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一隅的海边捡起一枚螺蚌,轻轻拭去金色的细砂,把它装入信封,寄给了千里之外的爱人(螺蚌有女性生殖器官的隐喻意义):“我不仅爱你的灵魂,而且要你的肉体。

”这只拾来的螺蚌“无意中寄到南方时所得的结果”,是“一种幸福的婚姻”。

  那年暑假,阳光炽烈而清白,苏州寿宁巷的骄阳下,千里迢迢赶来见三妹的乡下人沈从文,脑门上冒着晶莹的汗水,脸上写着赤诚,不安,又有幸福将至的兴奋。

一向拒人千里之外的三妹,终于回信给他,叫他暑假来她苏州的家。

这是一个柳暗花明的答复,幸福此刻就在扣响门扉的那一端。

但等门打开,站着的是二姐允和,三妹兆和还是回避了他。

这个赤诚的乡下人惴惴地回去了。

幸好,热心人二姐给他拍来了一语双关的电报:“允。

”而不放心的三妹又补拍了一封:“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这是*史上第一封白话文电报,也是沈从文的爱情福音。

  1933年9月,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京结婚。

沈从文拒绝了岳父张吉友的钱财馈赠,新房里几乎家徒四壁,除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送的两床百子图床单。

院子里有一棵槐树、一棵枣树,沈从文把他的家称为“一槐一枣庐”。

  从此,张兆和成了沈从文生命里亲爱的“三三”。

沈从文是个居住在纯美世界里的有情人,他以对妻子之爱,创作了《龙朱》、《月下小景》等如梦如幻的化境小说。

他们的两个儿子,分别如他的小说人物取名为龙朱与虎雏。

张兆和则是他小说里黑而俊的“黑凤”。

  二、高青子:幻想里的“偶然”  “我想,那是一个庇护在爱神与美神羽翼下的家。

沈从文为人忠实纯洁,又少与世结交,除了沉醉于小说世界,收集坛坛罐罐花花朵朵,他对妻子的爱,如月之皎皎,纵使渐渐归于平淡,却始终至深而唯一。

张兆和融为了沈氏温柔世界里静美生存的一员,直至沈去世。

”  后来发现,这是我的一种误读。

至少是对沈氏情感世界的认知狭隘而造成的片面化误读。

一个朋友指出一个事实:沈从文的生命中,隐约地划过好几次“偶然”的星子,并分明有过一段闪亮天际的婚外恋情!  忙翻阅沈从文记录“偶然”的那篇《水云:我怎么创造了故事,故事怎么创造了我》,惊讶地走进了沈氏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他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挣扎,他对婚姻的审美疲劳与他的“婚外情感发炎史”。

  情书里的爱情与现实里的婚姻,毕竟有着天上与人间的落差。

在情书与恋爱的罗曼史里,“女子是一个诗人想象的上帝”。

张兆和在婚前,是在天上的,需要沈从文做梦向上飞才可以抵达;在婚后,张兆和却成了堕落到凡尘掌管柴米油盐的主妇。

  早年顽劣高傲好扮男装的张兆和,自从跟随了沈从文,越发地朴素而家常起来,她曾写信给沈从文:“不许你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张家小姐的妇德真是了得,当沈从文一味沉醉在创作中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时,“家务全靠妈妈打理”(沈虎雏语)。

从当初的被爱的荣耀到进入妻子角色后的情感反哺,张兆和步入了每个女人那样的嫁夫随夫的宿命。

  而在惯于做梦耽于幻想的沈从文这里,却是另一种落差。

在得到爱情之前,他把张兆和奉为女神,圣洁美丽,望之叹息;在得到爱情后,当这个女神实实在在地来到他的生活中,为他生子、操持家务,他反而发现女神的光环褪去了,先前因距离产生的“惊讶”和“美”也逐渐消失。

  沈从文的人生,始终是需要审美的,他的一生,是用美来装饰理想的一生。

而婚姻的种种现实,往往是与审美相悖的。

1936年,在他们结婚3年后,沈从文创作了小说《主妇》,分别剖析了男人与女人在婚姻中的不同心理:“作主妇的始终保留着那幸福的幻影,并从其他方式上去证明它。

”而对于男人,“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与调整我的生命,我需要一点传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

”  因此每天大清早,在“一槐一枣”掩映下的院落,细碎阳光洒在红木方桌上的一叠白纸,沈从文一面觉着一种“闷热中的寂寞”,将他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面用身边新妇作范本,取得性格上的素朴式样,于是有了《边城》与翠翠。

  刘洪涛说:“《边城》是沈从文在现实中受到婚外感情引诱而逃避的结果。

”  沈从文也自述:“这是一个胆小而知足且善逃避现实者最大的成就。

”除了一种湘西理想的构筑即社会意义上的逃避,沈从文还在逃避谁?——“在这时候,情感抬了头,一群‘偶然’听其自由侵入我生命中。

”“岁暮年末,偶然中之某一个,重新有机会给了我一点更离奇的印象。

”  在写《边城》之前与之后,已然有一个“偶然”的星子萦绕在沈从文的情感隐秘天空,让他陷入一种幻想。

甚至可以揣摩,《边城》里那个望着黄昏中的汩汩长河,怀着心事叹息的女孩,她之所以被取名为“翠翠”,是不是也与沈从文默想中的这个“偶然”名字相应——高青子。

青者,翠也。

  沈从文与高青子的初遇,是在他大名鼎鼎的凤凰同乡熊希龄家的客厅。

“主人不曾出来,从客厅一角却出来个‘偶然’。

问问才知是这人家的家庭教师。

”  据张兆和晚年时回忆,高青子长得很美。

一张白白的小脸,一堆黑而光柔的头发,一点陌生羞怯的笑,给人一个幽雅而脆弱的印象。

  高青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女青年,更是沈从文忠实的读者,熟谙他的每部作品及作品里的人物。

初次见面,就有很默契的谈资,谈沈从文作品里的故事,谈青岛的海与樱花。

于是,当两人告别时,高青子躬身下去寻找她丢落在地上的发簪时,那个优美的身姿,完全符合了沈从文一贯以来对美的孜孜追求与细腻体验,刹那间,沈从文情感微妙,“仿佛看到一条素色的虹霓”,挂在了他的天空。

  沈从文与高青子的再遇,是一个月以后。

见面后,高青子说自己一个钟头以前还正看着沈从文写的故事《八骏图》,并为这个故事难过,“譬如说,一个人刚好订婚,又凑巧……”说时眼中带点羞怯,与一点不便启齿的探询(在小说《八骏图》中,达士先生有了未婚妻瑷瑷,又在青岛海边被黄裙子姑娘吸引。

达士先生有沈从文自己的影子,而高青子未免把自己也想成了是那个“凑巧”)。

  再次相遇的高青子,又以一种美的密语启开了沈从文的心扉。

那一天,高青子特意穿了一件绿底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缘了一点紫。

沈从文看着而心会,这衣着,显然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明投暗合,“‘偶然’穿的那件夹衫,颜色花朵如何与我故事上景物巧合!”在沈从文小说《第四》中,“我”与一个女子邂逅于车站并相爱,那女子,“优美的在浅紫色绸衣包裹下面画出的苗条柔软的曲线”。

高青子以沈从文笔中人的衣着形象走进了沈的内心。

当这点秘密被发现时,高青子有轻微的不安,而沈从文的心则跳得颇有些不正常了。

  此时,沈从文审视了自己的婚姻。

“一种幸福的婚姻,或幸福婚姻的幻影……你以为你很幸福,为的是尊重过去,当前是照你过去理性或计划安排成功的。

但你何尝真正能够在自足中得到幸福?”  而环境中,到处是年青生命,到处是“偶然”,“偶然能破坏你幸福的幻影”。

  “岁暮年末时”,沈从文与高青子有了一次电光火石的相对。

冬日阳光稀薄,寒风冷冽,房中的炉火照得人温暖而暧昧。

火光催生了一种叫爱情或情欲的菌,“一年余以来努力的退避,在十分钟内即证明等于白费”。

两人为刹那间的交会感到惊喜。

这个在火炉旁理智决堤、情感放任的情景,后来被沈从文写进他的“艳情小说”《看虹录》。

在小说中,沈从文释放出被压抑的热情,极写被冬日炉火煽动的男女情欲,细绘两人为彼此献出的身体。

  这场肉体上的交往,是沈从文与高青子的真实写照还是沈从文的笔下幻想?不得而知。

浪漫派幻想家沈从文,惯于在艺术世界里完成他在现实世界里未敢做的。

“世界上不可能用任何人力材料建筑的宫殿和城堡,原可以用文字作成功的。

”而因这篇《看虹录》,沈从文被郭沫若贴上了“桃色作家”的标签,解放前夕,沈从文被贴大字报批判,曾一度精神惶惶,选择过自杀,这是后话。

  沈从文的婚外恋终于引起了一场家庭风波。

彼时,张兆和正躺在医院产完子不久。

曾发誓过自己是易折的芦苇,被张兆和的风吹过就“永远不做再立起的希望”的沈从文,却在妻子怀孕生子身心虚弱的时候,给了她一记重创。

张兆和一时难以接受沈从文的别恋,气愤之下,回到了苏州老家。

而执迷天真的沈从文,偏偏日日写信给张兆和,抒发自己对高青子的爱慕,并坦白自己有“横溢的情感”,“天生血液里多铁质因而多幻想的成分”——唉,做一个视生活如小说、混淆了现实与虚构,并极需情感抒发的文学家的妻子,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作家离开北京。

1938年4月,沈从文经贵阳到达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

11月,张兆和携二子来昆明与沈从文团聚。

1939年5月,为躲避昆明空袭,沈一家搬到呈贡乡下。

  就在此时,高青子也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大图书馆任职。

到职时间为1939年6月,离职时间为1941年2月。

这条“偶然”的“虹霓”,落花随着流水,于乱世迁徙中,又挂在了云南的同一片天空中。

两人在一处共事,来往自然频繁亲密了,沈从文此时“放弃了一切可由常识来应付的种种,一任自己沉陷到一种情感漩涡里去”。

沈从文后来把它称之为“情感发炎”,而联大校园内一时流言四起。

  在本质上,沈从文是个温雅而优柔的人,幻想多于行动。

“有些年青温柔的心在等待着你,收容你的幻想。

为的是你怕事,你于是名字叫做好人。

”  那几年,张兆和在呈贡乡下的一所难童小学教书,并含辛茹苦操持家务。

而沈从文每周在西南联大上完课,急匆匆挤上一小时的火车,再跨上一匹秀气的云南小马颠簸十里,回到呈贡与家人团聚。

事实上,张兆和对沈从文的交游与创作一直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甚至,出于一种恋爱时即产生的惯性,她也一直在与沈从文之间制造一种距离与空间。

《沈从文家书》那么篇幅浩繁,尺素情长,便也是这个原因。

  在家庭与理智面前,在一个好太太和两个生龙活虎的儿子面前,沈从文终于如一只“云雀,经常向碧空飞得很高很远,到一定程度,终于还是直向下坠,归还旧窠”。

  而那个“偶然”,思索及一个人应得的种种名分与事实时,当然有了痛苦。

想来想去,又明白了自己终究是个人,并非沈幻想世界里的神,承担不起艺术家想象中的完美角色,于是在梅花飘落的季节,给沈从文一个苦笑,带着一点悲伤,终结了这场情恋,到别的地方去了。

  沈从文曾写过一篇散文《云南看云》,当高青子如霓虹散去,他说:“自从‘偶然’离开了我后,云南就只有云可看了。

”  三、两种对立的人格:生命之静美,内心之野马  “沈从文是一个居住在纯美世界里的有情人,生命之静美,人世之温柔,在他汩汩流水般静谧的文字里得到极致的阐释。

他构筑的湘西理想国里,自然与生命,人情与人性,都达到了一种消解了力量的纯美境界。

沈从文以其静的内心世界,缔造了静的人生,静的文学。

  后来发现,这也是我的一种误读。

至少是对沈氏内心世界与人性的认知狭隘而造成的片面化误读。

我们惯于从边城的月梦如水,从天保、傩送们谦让的爱,从少女翠翠的静默秀丽,来给沈从文的生命贴上“静美”的标签;却忽略了这个在土匪出没于山林的凤凰出生、自小闹学逃课好玩耍、在行伍中目睹过血腥与暴力的湘西人,他的内心里,其实还有一匹“无从驯服的斑马”。

  沈从文自述:“谁也想象不到我的生命是在一种什么形式下燃烧的。

”他是水,也是火。

在《水云》中,沈便是设想了自己的两种对立人格在进行一场情感与理智的对话。

  这个湘西人——  心情骄傲;性格孤僻。

受得住人的冷漠糟蹋;也载得起忘我的狂欢。

  他写信给张兆和:“我很安静,我似乎为爱你而活着。

”但他又觉得那场爱情的体验充满着痛苦的挣扎,灵魂下压着一个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

  他摘星一样摘到他梦寐中的爱情,却在名誉与爱情都得到之后,说:“这件事,我却认为是意志和理性做成的,内容虽近于传奇,由我个人看来,却产生于一种计划之中。

”  他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但又任凭“偶然”闯入,说过“什么人能在我生命中如一条虹,一粒星子,在记忆中永远忘不了?……这些人的名字都叫‘偶然’”。

  他终生怀着对妻子的深爱;但他又另外追求过几个女人。

  他是纯情的;又是多情的。

(看小说《八骏图》)  他是清澈的;又是暧昧的。

(看小说《灯》)  他是节制的;又是放纵的。

(看小说《看虹录》)  他是安静的;又是狂想气质的。

(看《水云》)  他到老了还抿着嘴笑,一生腼腆羞涩,内心单纯如婴儿;他又是雄性气血、佻*的,说“打猎要打狮子,摘要摘天上的星子,追求要追漂亮的女人”(贝多芬也说过类似的话:恋爱就要跟漂亮的女人谈,女人不漂亮,还不如爱自己。

呜呼哈哈)。

  他的情书写得真挚如赤子;但他又曾对作家孙陵说过:“女子都喜欢虚情假意,不能说真话。

”  当他执拗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乡下人,走到任何地方便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于是,他的整个人生便和普遍社会不合,进行着他固执的价值对抗。

  都市充斥着声色犬马,他也曾为声色诱惑;而他用一支笔保留着最后一个浪漫派在20世纪吟唱最后一首牧歌的生命形式。

  老C说:一个好的作家,都是分裂的!诚然如此。

  人性是一瓶水里滴入一股血,水是澄澈的,而血溶入水后,就血水交融,复合难辨了。

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他的灵魂注定要迷踪在纷繁复杂的人*叉路口,并苦苦探索出路;他的血液里天生充满了野马式幻想;他的荷尔蒙由于过分旺盛,往往倾注在两种事物上:不停地创作,不停地爱上不同的女人。

  如此,便不难理解沈从文在摘到张兆和这朵深爱的白玫瑰之后,又撷取高青子这朵红玫瑰。

作为一个永远需要偶然因素的小说家,沈从文顺从了人性的迷航,幻想的野马。

更何况,高青子处处细心思地模拟沈从文的小说人物,以一种有预谋有寓意的笔中人形象,巧妙地进入了沈的艺术世界,从而深深地赢得了他的心。

  再看看张兆和,在情书里,居于被爱的高度;在婚姻里,居于具体生活的中心;在两人的情感生活中,她更多的是被动。

作为一个文学家的妻子,在一定程度上,她一直坐在了沈从文的内心世界之外。

张兆和在沈从文去世后整理《从文家书》时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

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  这当然也是一个未亡人的忏情之话。

做一个艺术家难,而做一个艺术家的妻子,又何岂容易!张兆和、高青子之于沈从文的生命,让我想起王菲唱的那首歌:“等到风景都看过,我依然和你细水长流。

”那么,那点路上划过天际的风景,又何足道。

  沈从文被“下放”前,一个人生活,孤苦伶仃,当张允和来看他,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封从红卫兵手下劫后余生的信,攥得紧紧的,像哭又像笑地说:“二姐,你看!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

”他把信举起来,快70岁的老头,面色还羞涩而温柔。

接着又吸溜吸溜哭起来,伤心又快乐……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