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朋友圈拉票词怎么写,一句话拉票宣言技巧
1、请大家支持我,支持**吧主竞谢谢
2、投票,我张晨宇3、投票,一切皆有可能4、投票,你好,好5、投票,请认准张晨宇大品牌值得信赖6、投票的保护,体贴又周到。
7、投票无极限8、平价投票 万无一失9、投票就是那么自信
朋友圈很小,该怎么找男朋友
国民党五大王牌军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曾有五支能征惯战的抗日“王牌军”(也是国民党引以为豪的五大主力)。
他们作战顽强,屡屡挫败日军的疯狂进攻,打得日军闻风丧胆,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令盟国刮目相看,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这五支抗日王牌军就是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第5军、第74军(即整编74师),第18军。
他们中,建军最早的是第18军,建军最晚的是新1军和新6军。
然而抗战胜利后,他们被蒋介石当作发动内战的本钱,再也没能续写辉煌,先后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歼灭。
其中,被歼灭最早的是整编74师,最晚的是第5军和第18军。
“种子军”——第18军 第18军之所以叫做“种子军”,是因为该军建制最早且多变,许多师、旅进出该军。
该军是陈诚一手栽培起来的。
1930年中原大战后,陈诚因作战有功升为第18军军长。
但当时,第18军实际上只有第11师。
到1931年,第18军才初具规模,辖第11师和第14师。
后陈减以种种借口不断收编杂牌军,故第18军规模最大时曾辖有8个师。
陈诚之后,继任军长先后有罗卓英、黄维、彭善、方天、罗广文、胡琏、杨伯涛。
由于陈诚深得蒋介石的宠爱,第18军也就备受青睐,其装备在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是最先进的。
这支军队训练有素,以能征善战著称。
全面抗战爆发前,第18军驻守广州。
1937年8月,军长罗卓英率部由广州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为不辱使命,陈诚严令部队,只要完成任务,第18军打光打尽也在所不惜。
会战初期,第18军曾四次血战罗店,双方伤亡惨重,罗店也因此战而闻名天下。
第18军最著名的战绩是石牌保卫战。
1943年4月下旬,日军调集7个精锐师团10万兵力、上百架飞机,发动鄂西会战,意在打通长江上游航线,抢夺洞庭湖畔之粮食,并击破陪都重庆的门户。
会战中,第18军第11师坚守“曾被重庆统帅部比作中国的斯大林格勒”的石牌要塞。
在战斗紧张进行之际,陈诚电话询问师长胡琏有无把握守住阵地,胡琏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第11师官兵英勇作战,死守要塞,为鄂西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淞沪会战、鄂西会战外,第18军还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枣宜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战功显赫。
1944年冬,第18军换成美式装备,并有美国联络官担任教练,实施美式兵器教育和训练方法,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抗战胜利后,第18军于1946年5月年改整11师,1948年9月恢复第18军番号。
内战中,该军为蒋介石冲锋陷阵,最后在淮海战役中被歼灭。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
11月8日,以第18军为主力的黄维12兵团军(两月前组建,由武汉驰援徐州)解救被围于陇东的黄百韬第7兵团。
第12兵团在遭到我军的不断骚扰、截击下,只能走走停停,直到14日才到达阜阳(辎重还在后面)。
18日,其主力进抵蒙城以西地区。
到11月22日,黄百韬第7兵团被歼灭时,第12兵团仍被我中原野战军困于浍河南岸地区。
后被我军诱至宿县西南东西不到10公里、南北5公里左右的双堆集地区内团团包围。
虽几度突围,但是没能成功,黄维只得死守待援。
到29日黄维兵团被进一步压缩至东西15华里、南北4.5华里的窄小地区。
时值冬日,粮弹俱缺,外援又被我死死盯住,致使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军队减员严重。
12月5日,我军发动最后总攻。
12月14日,黄维兵团被压缩在纵横不足1.5公里的地域内,第18军一部被歼。
15日,黄维见末日来到,只得招来第10军军长覃道善和第18军军长杨伯涛,决定孤注一掷,拼死突围。
然而我军早已有所防范,趁敌不备直接捣毁了黄维的兵团指挥中心,残敌只得分散突围。
当晚12时,黄维兵团4个军11个整师10万人,除兵团副司令官胡琏、14军副军长谷炳奎等少数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消灭。
至此,第18军大部被歼(它的一个骑兵团和第49师在包围圈外而得以逃脱)。
虽然1949年该军重建,但已风光不再。
重创“钢军”——第5军 第5军是国民党最早的机械化兵团,其前身为陆军装甲兵团。
1936年3月,蒋介石接受徐庭瑶考察欧美军队现代化装备后所提出的建议,在南京成立陆军交辎学校。
1937年,在交辎学校基础上又扩编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的两个连参加淞沪会战。
1938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后扩编为第200师。
同年冬该师又扩编为新编第11军。
1939年1月,番号改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辖第200师,荣誉1师和新22师,至此第5军正式成军。
在杜聿明统率下,该军注重训练,士气旺盛,号称新军,一时蜚声全国。
该军最出色的战绩是昆仑关大捷。
1939年11月,为打通西南的交通线,第5军向驻守在昆仑关的日军发动攻击,战斗中全军将士奋勇搏杀,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坂垣征四郎所部的第5师团第12旅团,歼敌4千余人,取得重大胜利,是抗战中一次影响极大的战役,也是该军最耀眼、最辉煌的战绩。
战后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调升并带走该师。
后来,第5军由广西移驻云南,调第96师归其建制。
1942年3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及英方请求,国民政府令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赴缅甸对日作战。
3月上旬,第200师到达同古,接着便在此与日军发生第一次恶战,歼敌5000余人,在中国远征军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由于孤军深入,日军凶悍,第200师被迫撤退。
新22师继而在斯瓦战役中重创日军第55师团。
4月中下旬,第96师又在平满纳抗击日军两个师团的猛烈攻击,虽伤亡甚重,但阵地始终未被敌人突破。
尽管远征军作战英勇,但因中美英三方在战略上的矛盾及指挥上的混乱,导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人缅作战失利,于4月底开始撤退,并招致惨重的损失。
第5军的第200师、第96师历尽磨难撤回国内;第5军军部、新22师及第66军的新38师则撤退至印度。
这次撤退损失惨重: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指挥部队撤退中不幸中弹,壮烈殉国;第5军在出国作战前共有42000人,战斗中死伤7300人,而在撤退中死伤竟达14700人,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在穿越缅北野人山中丢掉性命的,当时情景惨不忍睹。
第5军的第200师和第96师撤回国后进行了大休整,并补充了大批兵源。
1943年初,第5军扩编成第5集团军,邱清泉接任军长,辖第45师、第96师、第200师,驻防昆明城郊。
同年10月,该军开始接受美式装备。
1944年5月,为打通滇缅公路,邱清泉奉命率第200师赴滇西作 战,并于次年元月配合友军攻克畹町城,打通了滇缅公路。
抗战胜利后,该军进驻华中。
1947年改整5师,1948年扩编,后恢复5军,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被歼灭。
1948年9月,第5军扩编为第2兵团,邱清泉任兵团司令,熊笑山接任军长。
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
第2兵团星夜向徐州集中,企图坚守。
11日,黄百韬兵团危急,向徐州求救。
邱清泉遂指挥第2兵团的第5军、第70军和李弥的第8、9军组成“东进兵团”,向碾庄攻击前进,企图解黄百韬兵团之围。
在遇到我军坚决阻击下,17日前进到大许家一线后就再难突进。
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全军覆灭,邱、李兵团已经失去东援意义,遂于23、24日以攻势手段掩护本部向徐州撤退。
11月25日,徐州陷入我战略包围,固守徐州更加困难。
杜聿明集团决定放弃徐州。
11月30日,杜聿明集团开始撤离徐州城。
仓促撤退中,殿后的第5军第45师被围。
在主力解救下,该师死战两天才得以突围。
然而就在这两天里,我军于12月4日在永城西南堵住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并于5日完成了战役合围。
至12月6日,杜聿明集团完全被堵截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地区。
杜聿明妄图率部突围,然虽各级严厉督战,仍屡攻屡挫。
第5军第45师与第4引币先后缴械投降,熊笑山只能指挥第200师负隅顽抗。
12月16日,我军停止攻击,在对杜聿明劝降无效后,于1月6日发动总攻。
此时,杜聿明集团处境困难。
因为自12月20日始,淮海战场雨雪交加,气温骤降。
国民党军二十万人补给中断,饥寒交迫、宰马为食,掘棺为薪,军心涣散,相继投降。
所以,总攻开始后仅两三天,国民党3个兵团就被全歼。
第200师在毒气、战车配合下企图强行突围,被全歼。
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熊笑山化装成伤兵逃脱。
蒋介石最后一支“王牌军”覆灭了。
“抗日铁军”——第74军 第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的,由第51师和第58师合编而成,俞济时任军长(继任者有王耀武、施中城、张灵甫)。
该军在抗战中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并取得许多重大胜利,战绩极佳。
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安战役(又称万家岭战役)、上高战役、常德战役。
74军组建后不久就参加了凇沪战役。
第51师在罗店,第58师在蕴藻滨(这两处都是战线的关键之所在),浴血奋战,尤其是第51师无论在阵地防御还是在撤退中,均表现出色,首战便名震凇沪。
在1938年7月的德安战役中,第74军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几乎全歼日军106师团17000余人,战果辉煌。
战斗中,第58U币付出了巨大代价,全师经过两天激战,仅存500余人。
最让人感佩的是,万家岭战役既无平型关八路军奇袭之利,又无昆仑关火力之优,全靠将士奋勇拼杀。
1940年,俞济时升职,王耀武接任军长。
王耀武感谢蒋介石的提拔,立誓要将第74军训练成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服从指挥的军队。
1941年5月,王耀武指挥第74军作为“决战兵团”参加江西上高会战,恶战25天,击毙日军第34师团岩永少将指挥官,重创日军第33师团,使第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伤亡高达70%以上,共毙伤日军15000人,并击落敌机一架,取得抗战以来空前大捷,被誉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国民政府特颁第74军以军中最高奖旗——飞虎旗一面,以彰其功。
第74军从此获得“抗日铁军”美誉。
在1943年11月12日的常德会战中,该军表现也极为英勇。
当时,第57师固守常德,与日军3个主力师团二万人血战16昼夜。
日军先后使用飞机、大炮、毒气轮番进攻,第57师官兵伤亡殆尽,最后该师所有勤杂政工人员全部上阵,师长余程万亲率卫队参战。
战至弹尽后,官兵只好肉搏,但仍誓死拼杀,战况惨烈空前。
此役仅第57师就毙伤日军万人以上,但自己也伤亡惨重,全师八千多人只有师长率180人突围生还,再次打出了“抗日铁军”的声威。
1945年8月,第74军空运到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
后改编为整编74师。
蒋介石挑起内战后,该师成为内战急先锋。
在华东战场上,该师凭借其强大兵力、火力、机动性,为蒋介石集团立下很多战功,师长张灵甫因此多次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接见。
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该师打头阵,企图对我实施中央突破,将我军压入鲁南地区进行决战。
5月11日,急功近利的74师急切地脱离了其左邻右舍,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气势汹汹地向坦阜扑来,企图一举击溃华野指挥中心。
我华野部队抓住战机,于5月14日将74师团团包围在孟良崮,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歼灭该师近3万人,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后74军重建,但再次被歼灭。
扬威海外——新1军和新6军 这两支军队是在异国他乡建立起来的,并在海外奋勇杀敌,名震中外。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人缅作战失利后,一部分部队辗转撤至印度。
1942年6月,蒋介石批准史迪威关于在印度训练10万中国军队、在滇西装备训练30个师及反攻缅甸的计划。
新38师和第22师奉命于6月底和8月开赴兰姆伽军营,改换美式装备,实施美式训练,于是兰姆伽军营成了新1军的摇篮。
1942年10月,蒋介石下令在印度部队改编为中国驻印军。
1943年初,中国驻印军改编为新1军,郑洞国任新1军军长,辖新38师和新22师。
1943年3月,新38师开出兰姆伽军营,重返前线。
是年秋,该师被调往中印缅边境的列多地区驻防,并于12月打通了入缅的门户。
驻印军为迅速打通中印公路,随即向缅北推进,新38、新22师分别担任左右冀,进军胡康河谷(在当地被称为死亡地带)。
1944年3月,我驻印军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主力,继而两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前,由国内于1944年春先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30师(归新1军建制)、第14师、第50师,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其发动进攻。
第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
自从我驻印军开出兰姆伽后,连续作战,屡创强敌,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
他们弄不清楚这支两年前曾败在自己手下的中国军队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猛之师。
1944年8月,入缅作战的中国军队休整扩编,成立两个军:新1军(军长孙立人、潘裕昆继任)——辖第38师、新30师和新6军(军长廖耀湘、李涛继任)——辖新22师、14师、第50师。
至此国民党五大主力前身全部诞生。
蜜支那攻克后,中国军队休整了约两个月,随后新1军、新6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的日寇发动最后攻击,势如猛虎下山,一路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1944年11月,日军进犯独山,贵阳告急,蒋介石匆忙把新6军军部及新22师、第14师空运至云南沾益,以保卫重庆(后新6军空运至湖南芷江,参加雪峰山战役)。
剩下的第50师仍与新1军配合作战。
新1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
驻印军和远征军会师后,在畹町城举行了中印公路通车典礼。
不久,为配合英军攻占曼德勒,新1军又先后拿下了新维、腊戌,第50师攻占了缅甸。
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
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1945年春,新1军在腊戌附近准备回国,第50师正式编人新1军。
新1军和新6军这两支在国外战场上诞生的“新生儿”,经过两年的辗转奋战,已变成一支能征善战的生力军,并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抗战胜利后,他们被蒋介石双双运到东北战场,就再也没有什么“光辉的传奇”了。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我东北野战军直取锦州。
锦州危急,蒋介石急令沈阳的廖耀湘组成“西进兵团”(由新1军、新6军等5个军组成)援驰锦州。
10月15,“西进兵团”被东北野战军围困于黑山、大虎山至沟子帮之间。
西进不成,南撤受阻,只好北返沈阳。
当廖耀湘兵团抑留在大虎山、黑山进退维谷之际,我锦州东北野战军主力9个纵队迅速北上,昼夜兼程,通过黑山、大虎山,于26日完成了对廖兵团的包围。
新1军、新6军等其它5个军被围在黑山、大虎山附近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
经过激烈战斗,至28日拂晓,战斗结束。
包括新1军(缺暂编53师)、新6军在内的廖兵团5个军12个师共10万人全部被歼。
几天后暂编53师在东北野战军3个纵队、6个独立师进攻沈阳时开出城外投降。
至此曾经战功卓著的新1军和新6军寿终正寝。
和好同学一起游玩拍的照片,发朋友圈怎么写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比较真实,套用一些别人的词语就算经典也会让别人觉得不真实,你觉得漂亮就写漂亮,觉得哪里漂亮就写哪里漂亮。
微信“朋友圈”应该怎么“触电”
微信产品中的一个交互模块“朋友圈”是非常火的一个社交平台,很多人对它有无限想象,特别是在微博的社交属性日益薄弱的这个阶段,“朋友圈”的未来发展就显得更加让人期待了。
那么今天,我就来说说我对“朋友圈”的几点看法。
1、用户对于“朋友圈”的价值定位 我们先说说朋友圈用户来源入口,现在被动推荐的入口是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的推送,这两个入口来源确定了朋友圈之间好友的构成是相对来说更加“密切”的。
还有一种添加方法是主动去搜索账号,但这个方法使用率是很低的(除非去找一些公众账号的时候是用搜索来获取的),因为连一个既不在你手机联系人里,又不在你QQ里的人,不太会是你多么要好的朋友的。
再看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
朋友圈里的交互有个很私密的规则:A与C是好友,B与C也是好友,A与B不是好友,那么A对C发布内容的动作(评论或者赞),B是看不到的。
有这种属性的私密交互方式,注定了朋友圈是一个以个人单位为中心的一对多的个人私密交互空间,它看的不是信息,是内容,是生活。
2、微信给朋友圈的定位 其实在我看来微信连自己是什么定位都还没想好,更别说它对朋友圈有什么定位了。
举个打牌的例子,微信就像是火拼双扣里的大王(大鬼),(这个大王是可以随便带替任何牌打的)。
现在微信就是腾讯手中的这张“大王”的牌,到底是带到顺子里,还是组成炸弹,或者是单打出去
不知道,反正是张王牌,先留好,不轻易出手,也不敢轻易试错。
从公众账号的一天一条推送量,到最近的新版本说一月推送一条,就可见腾讯是多怕别人坏了自己的场地。
那朋友圈呢,它对于微信来说呢
在最开始的时候,微信多是用来朋友间语音对话聊天的工具,但随着公众账号的不断侵入,这片净土又吵闹起来。
用户体验就不好了,这个时候,朋友圈的价值就出来了——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那些曾经号称微信营销成功案例的操操盘手(星巴克微信营销),也都深藏功与名了,原因很简单,微信自己都是在观望呢,你一个外来人哪那么容易就成功了。
所以很多后来入驻的公众账号刚扎进来,就发现这里开始冷场了。
So,朋友圈是微信在公众账号入侵后为个人用户提供的又一片交互净土,但具体的运营走向还没有想好,暂且先安顿在这里,至少不能让用户跑了。
3、朋友圈的价值所在 你可能读过这样的文章,在微信刚开始火那会,XXX品牌(个人)利用微信公众(个人)账号以微信为平台,销售XX产品,月入XX万;后来朋友圈火了,又看到XXX利用朋友圈为平台,销售XX产品,月入XX万。
我对于这样的商业模式就四个字看法:死路一条。
微信团队如果高于平均情商的话,也不会纵容有人这样在朋友圈里去搞。
之前的第一部分分析里我已经说了用户对于朋友圈的价值定位,用户要的不是(商品、信息)的推送,要的是生活,是原创。
哪怕我的好友只说一个字,“痛”,也比我看到他分享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类的青春文章要感觉的好。
再说这叫“朋友圈”,什么叫朋友
能形成买卖关系的能叫“朋友”
交易能借助于买家与卖家的情感基础而去作为
而一旦任这种状况发生和蔓延,那必定会影响用户的感受,从而是用户对平台产生重新的价值定位,进而社交属性降低,再而活跃度下降,最后完蛋。
不是交易有错,是最开始给用户用时,你不是这么答应他的。
朋友圈的价值是用私密的交互方式来拉拢和稳固这个平台的交互关系,从而衍生和带动其他的服务模式和商业价值。
哪种商业运营模式
下面我YY一下。
4、基于朋友圈衍生的商业模式——生活圈 不管做什么样的动作,永远不能也不应该让用户产生被打扰的感觉,因为他们,是上帝。
生活圈和朋友圈并列存在,对用户来说,朋友圈是个人生活状态和情感的输入地,生活圈是个人生活活动(吃喝玩乐等)的展示和发起地。
下面模式有三个关键词:C2B、模糊需求明确化、阶梯团。
微信现在是不会把公众账号(这里定义为商户账号)导入到朋友圈的,但这里把它们导入到了生活圈里面。
用户A在生活圈说“今晚无聊,想唱歌”(即发出一个需求,此时会定位用户的地理位置,并设定单位地理范围内的商户可见)。
这样,可见的商户即可即刻给出报价方案,例如你一个人来,我们这边小包,45\\\/小时,5个人,中包,80\\\/小时,或者还有其他附加产品和时间信息等。
当用户A选定一个方案后,A用户的朋友圈的好友如果浏览生活圈的时候,便可以看到A发出的需求,决定是否响应参加,在规定时间达到后,发起人决定是否确认此项服务,确定后,便预约成功,若是那时微信的支付端口已经完善,那甚至可以直接进行AA付款(或者个人付款)。
关于这个模式的解读。
C2B,即用户向商户提出需求,在得到服务方案后,根据地理信息,价格信息,人员参与情况而最终完成交易。
其他人看到发起人发起活动进行跟进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模糊需求明确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晚上去唱歌,这是个可有可无的事情,但恰好有朋友要去(如果是女神或者男神发起的呢),那便顺便就去了。
至于关于参与人的筛选,首先可以根据之前对朋友圈好友的分类,来设置自己发布的需求选择性地展示给部分好友(类似微博的选择部分人发送),或者在规定时间后不确认,自动取消需求。
相信这样的模式会让众多单身屌丝打开生活圈的频次增加,以求获得“艳遇”的机会。
以上是关于生活类服务商品的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的朋友圈用户交互,再说个不受这种制约的实物商品的运营模式。
用户A要购买一双鞋,并把产品信息链到生活圈(商品设定好阶梯团的前提下)。
A的好友B通过浏览生活圈发现后,也喜欢,决定跟团。
之后B的好友C通过生活圈又发现了这个信息,也跟团。
所以就一直滚雪球,购买者达到一定数量产品会有一个对应的价格,一定时间后提醒付款,并完成交易(这个不需要由发起人做取消的决定,几个人付款就发货给几个人,没人付款,自然取消)。
有人说,朋友之间比较排斥穿一样的鞋子,不过首先因为这个模式不受地域位置干涉,所以撞衫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并且还有其他产品是不排斥一样的,比如鼠标键盘(更需求有懂得人发起需求),或者零食小吃。
这个模式有几个优势,一是可以“滚雪球”,二是朋友之间的推荐更容易得到信任,三是朋友间的审美角度、购买能力、对商品的要求,有更大的重合度和吻合度。
暂且只YY下这两个模式,核心理念是:不打扰,让用户有选择,商户被动接单。
5、总结的话 在我写下这些YY见解的同时,朋友圈已经或者早已经开始被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所侵入,所以最后说一句,希望朋友圈影响有影响力的用户,放弃带你堕落的用户,用自己的判断去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