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游玩后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
26. 没有灯的小路一样可以行走,只要心还在。
27. 再困难,氧气总是够吸的吧!28. 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
29. 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30. 自己的路自己走,无论是苦是累,甚至是失败,都要去承担,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无怨无悔。
青岛有什么好玩地地方!然后是我们4个人去!3 4天的时间
四个人四千玩四天。
。
用不了吧。
我在外地上学 经常带媳妇回家玩(不回家)俺两个人也就1000吧 你也没说你在哪 路程近的话白天坐硬座来 路程远的话坐晚上的卧铺来 即省下了玩的时间又省了不少住宿的费用 睡一觉就到了 下面说正题:宾馆是大问题 建议提前网上预订 一般建议住快捷酒店 像7天、莫泰、如家、汉庭 多在网上找找 最好靠近商业圈 台东、市政府都行 就图方便 如果觉得贵我给你推荐一家在台东的 普鲁斯 我们去了一直住她那 老板青岛本地人 一般标准间或大床房都100元 挺安全的也很干净 下面就给你介绍介绍怎么玩青岛 下了火车后地道出来就是kfc、md 建议md因为它二楼直接就可以看到青岛标志性建筑:栈桥 吃晚饭去逛逛栈桥 免费 建议不要上那个小亭子 没意思 虽然不贵 在栈桥上能看到海军博物馆的军舰 二十三四号可是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第一次海上大阅兵来
应该就在那块海域吧 下一站海军博物馆 栈桥的公交车几乎都能到海军博物馆1元无人售票 逛完后第一天也就差不多了赶紧找宾馆吧 多打听打听 青岛人都是很热情的 第二天去崂山玩玩 门票也就是50左右吧 建议北九水 真的不错 第三天 五四广场 再去云霄路美食街去吃个海鲜 青岛最好的美食街 下午去海底世界 鲁迅公园 海底世界和极地海洋世界选其一就行 晚上逛逛台东夜市 其实每天网上都可以逛的 不管住哪 总会有公交车到的 而且公交车一般都到9、10点 第四天去逛逛八大关 第二海水浴场就在里面 来青岛不到八大关是种失误。
好了四天的旅程结束了 还有什么问题给我发站内信 我经常上的 哦对 还有 记得把分给我。
真惊了 你不至于这么细心吧。
。
写方特优美的句子有哪些
割让领土,无论给谁都不会高兴的,把青岛割让给日本很生气,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国是战胜国,中国人民以为作为战胜国就可以把战败国的德国所侵吞的领土要回来,没想到大国之间的肮脏交易,以及政府的妥协退让,居然是战胜国的中国的领土给另一个国家才让国人生气。
青岛最有特色最繁华的地段
纪录片曝“魔岩三杰状:何勇张楚都病了 1990年,当台湾音作人张培仁第一次看着老崔蒙着双眼《一块红布》时,他抱着柱子失声痛哭。
他本以为,这个民族可能会掉在原来软绵绵、年轻人没有自主性的文化里头的时候,突然在北京,在一无所有的环境里,年轻人在做这件事。
此后10年,成了张培仁口中的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理想主义十年,这是崔健、窦唯、何勇、张楚等一批人的年代。
然而,在火了3年之后,这拨人迅速地销声匿迹了,中国摇滚乐从一无所有,到冷暖自知,再到悲伤的梦,似乎快进了它的轮回。
2008年,当盛志民拿着摄像机重新找到了这拨人,拍了纪录片《再见,乌托邦》,摇滚果儿们才明白,那拨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
时隔两年的2012年岁末,盛志民带着《再见,乌托邦》再次抵沪,影片作为万语清影举办的纪录片年终放映,12月23日在创智天地放映,现场挤满了人。
观众中一半以上是冲着摇滚乐来的,而放映次日崔健便在上海开唱。
记录那场难以复制的集体回忆很有必要 上海寒潮的这几天,盛志民上台的第一句话是:“上海真冷。
”客气的观众回应说:“这么多年了,看到当年这些画面,虽然天冷,心里还是热的。
”不客气的观众也会说:“这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摇滚乐纪录片,摇滚主义的热血画面集体缺席,取而代之的是失落、失语、反省、商业文化、产业、互联网经济、全球化等关键词,社会价值已随社会发展变迁,理想主义已逝,摇滚年代不再。
” 显然,《再见,乌托邦》中文片名名不副实。
那拨人的当年,只言片语,那拨人的现在,更多踌躇不前,不敢触碰。
不见理想国,何勇嘴里的“没钱怎么活啊”甚至让观众发笑。
盛志民承认,自己更喜欢英译名——《Night of an Era》,翻译过来就是《时代的晚上》。
那个时代虽已落幕,但盛志民认为,记录那场难以复制的集体回忆,这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时过境迁之后,再重新来看,才能看出它的价值。
《再见,乌托邦》用了三条线讲述了那个时代的那拨人。
去世的吴珂,曾经的“做梦”乐队的吉他手,是那个漂亮吉他男孩,飞机头,浓眼线,连张楚都嫉妒地说:“当年唯一的日系风格,很洋气。
”1996年前后,他神秘消失了。
盛志民希望通过寻找吴珂,为那些摇滚乐中的无名者立碑。
影片另一条线是“魔岩三杰”。
何勇长期服药,精神状况不稳定,时不时仍需要入院就医,前一年他总共只有3场演出,他想找滚石要点钱;张楚从1997年出版《造飞机的工厂》之后自闭8年,这几年渐渐恢复,觉得自然而然是最好的;窦唯不接受访问,他只给了盛志民他的影像和音乐,认为在当下的环境下不适合用任何语言阐述自己的态度和认识。
该片第三条线是在何勇录音棚打工的男孩小畅,和当年那拨人一样十六七岁的年纪。
面对镜头,他已经完全可以把商业环境讲得头头是道,他的理想是能够学习到他们的精神,做更主流的东西。
不想把话说明白也说不明白 除“魔岩三杰”外,崔健、音乐制作人张培仁、电台DJ张有待分别从音乐人、制作人、媒体人的视角,谈论对中国摇滚乐和那个时代的看法。
“我不想把话说明白,我也说不明白,我只想拍变化。
”盛志民强调说。
“2008年,年近40岁,经历一些事情和变化,而且当时何勇出了状况,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觉得应该去拍,这其实也是梳理一下自己,自己是怎么从一个摇滚青年走过来的,看这帮朋友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盛志民这样介绍自己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
当年,盛志民和何勇、张楚、窦唯都是很好的哥们,自己也是从摇滚乐开始走上所谓的艺术创作道路。
上世纪80年代末,资源不平等,不能共享,首都北京是唯一能够看到或者听到不一样的东西的地儿,对于盛志民他们来说,不管听的是Beatles还是Bon Jovi,20岁的年轻人一下子就撒了欢儿了。
“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的,那时候不像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这拨人可能更快地对生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重新要改变你的生活,当你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你的道路可能就延伸到另一头去了,我原来是学建筑的,于是就迅速抛开了长辈给我安排的生活,一定要过一个独立自主的生活。
”盛志民说。
北京著名电台DJ张有待见证了这拨人的成长,他在片中说:“这些人都是很自然出现的,他们就是自然组合,自然状态。
如果他自然生长,自然消失,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强制性地出现一个外力,把他推向一个机制,在体制又没办法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就改变了他正常的发展和生长。
” 吴珂的消失像那个年代的倒塌一样成谜 “当然,摇滚的圈子里死了很多人。
知名的有张炬(唐朝乐队创始人之一,于1995年5月11日遇车祸去世),不知名的还有很多,吴珂是不知名的,但是他很闪光,很有女孩缘。
”直到现在,盛志民和他的朋友们提起吴珂,情绪上还是难以名状。
关于他的下落有很多说法,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还活着。
吴珂的父亲曾是中国录音总公司的音乐编辑,崔健《一无所有》的磁带就是其负责出版的。
吴珂耳濡目染,1989年夏,16岁的吴珂在八王坟哭着恳求父亲,要搞摇滚乐。
父亲答应了,给他找了吉他老师,最后因为吸毒,吴珂还是走了。
吴珂的父亲在采访中自责地说:“还是我害了他”,吴珂母亲至今还记得那个日子——1996年9月7日,“24岁,本命年,还差几个月。
”这一天,她从自己的录像店回到家,儿子已经吞服了过量的镇静剂“曲马多”。
影片之所以用“寻找吴珂”作为一个起点,盛志民解释说,吴珂当时是个谜,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在,所以想深入去了解。
于是辗转找到了他的父母,说服他们说出了当年的情况。
吴珂跟张炬不一样,张炬去世,是中国摇滚史上一个重要的印记,而吴珂却没人知道,他也代表了很多摇滚乐的无名者。
其实那个年代,吴珂在摇滚圈里很是个人物,他很出挑,很有才华,所以在这部片里,他不该被忘记。
吴珂是怎么消失的,就像那个年代如何轰然倒塌的原因一样,很少有乐手能说清楚。
何勇和张楚都认为,没人懂这个,不知道该怎么弄,完全是懵的。
“那时候谁知道唱片业是什么样的
都不知道。
只有你进来了才知道那里头的沟沟坎坎。
这是个过程,也得有点牺牲。
”吴珂的朋友、乐手马培说,“小珂是这样的牺牲吗
不知道。
” “当年最牛的是搞摇滚乐的,然后是搞电影的,最后才是画画的,现在整个倒了过来。
”马培说,“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受理想主义教育的,艺术肯定是建立在理想主义上的,当理想主义没有了的时候,那艺术他妈的就没有了。
” 摇滚乐的审美根本不被接受 在那拨人中,现在只有崔健还有举办个唱的号召力。
2008年秋,崔健在北京工体的演出,现场变成了怀旧歌曲大联唱。
之后,他频频出现在各大音乐节和拼盘演出中,人们都说崔健变了。
可盛志民却并不这样认为:“崔健没变,他一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虽然他的新歌里他要说的话,已经没有人要听,但他搞真唱运动就是是拐着弯地说自己想说的话。
” 这位“中国摇滚乐教父”在片中愤愤地说:“说白了,在中国,摇滚乐的审美根本就不被接受,批判在中国的历史里边就不是美。
”崔健说,“这是几百亿中国人——不是一代人——的文化思维方式。
” 而曾经带着这拨人征服香港红磡的张培仁感叹,他们在过去有很多压抑的情绪,在爆发时没有虚佞的商业主义阻挡。
上世纪90年代的精神没有延续下去,“很可惜,那是中国人绝无仅有的历史上理想主义十年。
” 何勇是片中镜头最多的,他不再是那个穿着海魂衫在台上大喊“姑娘漂亮”的年轻小伙,他也演出,但一年也就三场,他还唱“姑娘漂亮”,但已经喊不动了,因为他变成了发福的中年怪叔叔。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片中张有待和何勇吃饭时的一段谈话显然有着更强的说服力。
何勇:有Landy(张培仁)的消息吗
张有待:没有。
怎么了
你想见他
何勇:我想通过他,让他跟滚石要点钱啊。
这么多年唱片一直卖着,彩铃这个那个的,十多年了一分钱没给过。
张有待:你们当时签的合同里有彩铃这一项么
…… 何勇:我其实现在最想在云南大理、或者北京郊区、青岛海边……有个小院,养只狗,看看书。
我不是说永远过这样的生活,只是想现在过过这样的日子…… 张有待:(笑)现在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是交个女朋友,还是养条狗
最终是养狗
何勇:养狗,但是你想这样的话,除非我把现在的房子租出去,否则我根本没有钱……你知道也花不了多少钱…… 张有待:你这是废话,你说的这种生活方式,你去问马路上每一个人,几乎每个人都会说我想这样,我想找一个海边,养条狗……这么过日子,你这也太小资了。
何勇:……我其实就是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心里的东西没准儿能出来。
张有待:那样就更出不来了。
无论出现或毁灭是自然规律 《再见,乌托邦》素材有130多个小时,最后剪成了90分钟。
“我拍了他们每个人的不同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它又和摇滚乐没了关系,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们的生命、精神、肉体、理想,也在这些年中逐渐被消解掉。
” 当年的“魔岩三杰”对这部片子有着不同程度的回避。
何勇根本没看这片子,盛志民说,“他看了也许会生气”。
张楚只看了自己的那部分。
窦唯只看了张培仁采访的那部分,而片中他的那部分都是由他自己拍摄提供给盛志民的。
“虽然他不接受采访,但他给了我他的影像和音乐,这也是他的态度。
”盛志民说。
再次看过影片,盛志民告诉早报记者,“两年前,我还认为1980年代是无法替代的,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无论它出现或是毁灭,这个是自然规律。
” 早报记者追问“是否相信会有下一个轮回”,盛志民连连点头。
影片最终在一群农村青年齐声高唱Beyond的《真的爱你》的歌声中结束。
而那些昨晚在崔健的小号声响起时热泪盈眶的“摇滚果儿们”,他们心中的十年,也许还是无法替代,而所有与之相关的词:生命、理想、精神、肉身…… 想必,不思量,自难忘。
求李彪先生的详细生平,越详细越好
【转帖】悼念“缠中说禅”——亿安科技操盘手李彪(2010-01-12 15:48:43)转载标签:股票 他,视股票如吸血工具,把股票玩弄于股掌;他,能够坐庄一只股票,把成本打到0再拉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他,能够玩弄散户,玩死庄家,甚至阻击机构
他就是1999年亿安科技的首席操盘手——李彪
(一)从第一次进入股市至今,一直都是0成本。
你可能认识毕菲特,罗杰斯等人,但你不一定认识李彪,因为他是一个低调的人,在他看来,股市无法预测,只有看和干。
他高中的时候数学方面就很突出,拿过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
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借来了一笔钱打新股,资金解冻后将钱还掉。
就这样,他赚到了第一笔钱,他自己却不花一分一毫0成本。
之后他利用这笔钱在股市越滚越大。
(二)年少二十多,操纵亿安科技上百元。
应该很多人还记得1999年-2000年的亿安科技,它就是李彪的经典之作。
8元左右建仓,但当时消息透露了出去,很多人已经在他之前建了老鼠仓。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建仓,李彪发明了跌停板洗盘法,用4日时间就令大量的筹码主动缴出来,吸到自己的口袋里。
经过一顿折腾,把成本降到0以后,股价就开始上去了,最高竟达到126元,在当时股票能站上这么个高点可谓是一个奇迹
(三)玩弄于庄家于股掌虽然李彪做过庄家,但他并不同情庄家。
他认为,大部分庄家并不像散户认为的那么厉害,90%的庄家都会被搞死,很少能全身而退的。
金钱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李彪了,他只有在搞废庄家的过程中寻找快感。
他持有10%甚至只有5%的流通股,去阻击庄家50%的流通股,或在时间或在空间搞死他们。
李彪可谓是主力的鼻祖。
(四)神奇预测2005底部,2007年顶部。
李彪并不主张预测股市,因为他认为股市是无需要预测也无法预测的,因为市场的走向会因各个分力或各种因素而变化,但他只要通过由金钱堆积而成的K线图,就能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该干什么,所以他认为股市只要看和干就足够了,预测只是无聊人的游戏。
尽管如此,他却暗示了2005年他会开始做多,在2006年底就表示上证指数会有深成指的情节,在6100点见顶。
在2007年5900点的时候,他公开宣布他开始做空股市,在6124最高点前一个月,他甚至明确表示最高点会精确到6124点。
这是千真万确,我一向很佩服他,知道他开始做空后我和朋友们在2007年10月国庆后6000点左右就平仓了。
后来证明,历史再一次神奇地被他言中,股市再一次向他低头。
连上天都哭了。
(五)英年早逝,神奇成为历史不知是否泄露太多天机的缘故,英才总是被妒忌的,李彪在去年患上了鼻咽癌,在2008年10月31日离开了人世,当时他才30多岁。
在此表达对他的怀念,对他的景仰,给他最真切的祝福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林奇 自命为“全球第一博客”的缠中说禅因患鼻咽癌于2008年10月31日去世了,其另一身份是《基金分析》专栏作家木子。
据传,其离世时还不到40岁。
同时,缠中说禅可能还是当年亿安科技的操盘手李彪。
股票在生与死中轮回,缠中说禅传奇的人生亦如此。
缠中说禅神奇预测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并神奇预测美国股市和我国股市的顶底。
他把他的神奇,留给了世界。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学习他的理论,学习他的思想。
虽然他已离去,但他却留下了许多。
他在博客中留下了1134篇精彩的文章,留下了精彩的思想,有教你炒股票系列和解读论语系列。
2008年10月10日,其最后一篇博文只有一句话,“继续看图、短跑,美国破万确实如期壮观,1019前后还有什么,等着。
顺便问好。
”但截至2009年3月13日20时44分其博客点击率达39806364次。
李彪、缠中说禅,是同一个人吗
理财一周报展开调查,渐渐接近真相。
熟知“跌停板洗盘法” 10年前的亿安科技案,名动一时。
亿安科技是中国首只股价突破百元的股票,也是首只跌幅达到百元的股票。
它编织了许多暴富的神话,但却是更多股民的噩梦。
据法院审理查明,1998年10月至2001年2月间,亿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罗成,以委托广东金易顾问有限公司理财的方式,聘请李彪、汤凡、郭庆等人作为操盘手,操纵亿安科技股价。
当时媒体披露,实际操纵亿安科技的幕后黑手是郑伟和李彪。
后来,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二人分道扬镳。
李彪极其聪明,但在操盘时,却又像一个挥着屠刀的恶魔,残忍至极。
众所周知,李彪发明了跌停板洗盘法。
而缠中说禅描写了自己操作一只股票的过程,用的正是跌停板洗盘法。
从其描写的过程可以看出,这只股票就是当年的亿安科技。
1998年10月,亿安科技一直横盘,在不断地假突破,追入的技术派股民,屡次被套。
股价涨一天,跌一天,像是在走迷踪步,搞得股民晕头转向。
走出来以后回头看,实际是横盘。
“首先,在一个大的压力位上顶着,接了所有的解套盘……然后在那位置上不断地假突破……而不断的假突破,就让所有技术派的人把筹码交出来了。
”缠中说禅回忆。
缠中说禅接着回忆,“这时候,把账上所有的钱基本都打光了……当时,有一种透支是需要当天平仓的,用剩下的钱,借了该种透支。
然后那天疯狂地买,早上就把所有的钱加透支全买完了。
下午,需要平仓了。
不断交涉是否可以不平,结果是不可以。
很痛苦状地开始平仓行动,瀑布一样,价格下来了,早上买的,亏损着全砸了出去,结束一天悲惨的交易。
价格也砸穿前面一直坚持的平台,收盘后,有人被套被人追债的传闻马上到处流传。
第二天,所有的老鼠仓,所有知道消息的都蜂拥而出,然后是第三天,也是这样。
” 缠中说禅博客里说的正是亿安科技1998年12月16日的惨烈状况。
1998年12月16日,市场突然传闻亿安科技的庄家因透支过度,被强行平仓。
当日股价跌了4.88%,第二天跌7.56%,第三天跌停。
极度惨烈的放量暴跌,让所有人都相信传闻是真的,庄家真的因资金链断裂被强行平仓。
几乎所有的股民都后悔没有跑,但是股价封住跌停板,不给逃跑的机会。
只要看盘,无人幸免,都想夺路出逃。
第四天依然大幅低开,但是打开跌停,大家争相出逃。
如此巨大的抛盘,股价居然不跌了,这被大家理解成庄家为了出货在护盘。
“这时候,在N个别处的遥远的地方,所有的抛盘都被吸到一个无名的口袋里,所有出逃的人都在庆幸,因为第四天依然大幅度低开。
突然,强力的买盘如同地底喷薄的熔岩,任何挂出的筹码都被一扫而光。
任何人都没反应时,他们已经没有任何买入的机会了,第二天,依然如此,一开盘,就迅速让任何人失去买入的机会,而前面来不及逃跑的,却依然抛着。
”缠中说禅回忆。
连连破位下跌,被市场人士普遍理解成庄家出货末期的手法,而缠中说禅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传闻和破位走势制造恐慌,大举吃货,可见其聪慧与残忍。
这种手法被后人总结为跌停板洗盘法,广为流传。
像其说的那样,接下来的一天,亿安科技莫名涨停。
之后一气走出了四连阳,但却开始横盘,而且位置略低于前期平台,就是无法突破。
这又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
1999年1月18日,亿安科技突然涨停,一举突破了前期两个平台。
突破时,连15分钟都不到就过去了。
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等到亿安科技真突破的时候反而没人敢追。
亿安科技就这样一涨不回头。
从当时每日分时盘口观察,其股价经常是沿着45度角向上稳健攀升,并且往往以盘中高点收市。
上海麒麟上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麟告诉记者,“当时有人说亿安科技拉那么高出不了货,我就说想出货简单啊,先保持上市公司的形象不败,继续保持良性的舆论,再让股价下跌50%之后再做反弹,保证就能出来了。
我话音还没落呢,就跌到70多元,然后反弹。
散户一看超跌啊,在88元左右时我一个朋友的老爸就买进去了,后来也确实在一直跌,把大家都套住了。
” 也愧对弟弟 当时,李彪操盘亿安科技时,其弟弟李彬却受了牵连。
据广东《信息时报》披露,2001年4月被中国证监会下了罚单的广东欣盛、中百、百源和金易四家投资顾问公司的“幕后老板”,是一个叫郑伟的北京人。
据说神通广大。
郑伟的公司在北京注册,在广州开户和融资都不方便。
于是郑伟控制了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金易的法定代表人叫李彬,但他不懂股票,也从没有露面,公司的实际操纵者是其胞兄李某。
而法院已经披露与郑伟合作并具体负责操盘的正是李彪。
开始时,李彪可能没有想到事情败露后会将无辜的弟弟牵扯进来,并使其遭受重大创伤。
巧合的是,缠中说禅也常常在博客文章中流露出对不起弟弟。
其弟弟一直无法原谅李彪,而这个一直无法解开的结,也在内心深处折磨着他。
与郑伟合作时,郑伟主持大局并主要负责筹资,对大的买卖行为决策指挥,具体策划和操作则由李彪负责。
1999年4月,郑伟和李彪因为利益冲突而分道扬镳。
此时亿安入主深锦兴已成定局,而筹码也已吸纳了不少。
为了延续对亿安股票的操纵,郑伟开始了一些调整,于1999年4月、8月和9月分别注册成立了欣盛、中百和百源四家公司。
而李彪在分得一部分股票和金钱后,也将在金易公司里的亿安股票转到了欣盛公司。
虽然分道扬镳,但李彪分得了一部分股票和现金。
他还可以继续操作亿安科技股票。
而这,与缠中说禅讲的自己操作亿安科技股票手法完全吻合。
从“喜数女”到缠中说禅 近年来,缠中说禅在网络上非常活跃。
“喜欢数学的女孩”在天涯上曾红极一时,人称“喜数女”。
“喜数女”写文章时语言泼辣,标题刺眼,很快就把天涯论坛折腾得天翻地覆。
后来,在新浪上开博署名“缠中说禅”,语言风格改变不少,不像“喜数女”般泼辣,但是文风依然引人眼球。
自从缠中说禅开博以来,一直有网友怀疑他就是李彪。
缠中说禅就是木子 缠中说禅,李彪,木子,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缠迷决定追查到底。
理财一周报同步调查。
缠中说禅表达过自己要办一个刊物。
不久,青岛木子创业投资公司参与创办了《基金分析》和《新财经》。
而李彪正是青岛木子创业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基金分析》推出后,高级顾问木子常在“木子视点”中写专栏文章。
记者发现,这些文章,全部来源于博客缠中说禅。
只是因为刊登在杂志上,有个别地方文字做了些修改。
缠中说禅甚至在几年前就神奇预言2007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级别堪比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2005年,其神奇预测股市见底,马上会有波澜壮阔的大牛市;2007年神奇预测股市见大顶,甚至连具体点位都说明了,就是6124.04点。
由于屡屡神奇的公开预测成功,所以其在网络上粉丝众多。
其粉丝被称为“缠迷”,粉丝称其为“禅主”。
去年“禅主”表露了自己患鼻咽癌,为了知道“禅主”的真实身份,缠迷展开调查。
直到最近,《基金分析》发了悼文,终于揭开谜底,原来缠中说禅就是木子。
《基金分析》2008年11月17日发文称,10月31日上午本刊特聘高级顾问木子先生去世了。
认识木子缘于《基金分析》创刊,他是一个很低调的人。
他为《基金分析》撰写高质量的专栏“木子视点”近30余篇文章,笔锋犀利,旗帜鲜明,不论从宏观判断还是技术分析,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颇受读者喜爱。
他的缠中说禅博客中,先后发表了1134篇博文,分类为缠中说禅(83)、诗词曲赋(95)、音乐艺术(67)、文史哲学(《论语》详解)(114)、时政经济(561)、数理科技(15)、白话杂文(106)、流行娱乐(36)等,其文章内容涉猎广泛,知识体系庞杂,拥有忠实的读者群体。
至此,可以确定木子就是缠中说禅。
缠中说禅、李彪如影随形 理财一周报记者调查发现,《基金分析》在网络上留的电话是空号。
有缠迷称打通了《基金分析》的电话,但是那边的编辑拒绝透露任何关于木子的信息。
记者拨通了参与创办《基金分析》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的电话,但其保持沉默。
到了此时,缠迷仍然不愿意相信缠中说禅就是李彪,更不愿意接受其已经去世的事实。
于是,继续追查。
2007年11月12日,缠中说禅在博客上说要出差。
“本ID要出差了,晚上飞机走。
” 后来李彪的青岛木子创投果然就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简称“深创投”)共同成立萍乡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时间和事件,再次惊人的吻合。
事实上,现在深创投的董事长靳海涛正是当年亿安集团的总裁,与李彪关系非同寻常。
李彪和靳海涛签了合同后于2007年11月14日在萍乡七星国际商务酒店举行萍乡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萍乡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仪式暨创新资本投资论坛。
在该酒店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如下文字“11月13日接到萍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的通知,萍乡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萍乡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仪式暨创新资本投资论坛将于11月14日在七星国际商务酒店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代表团的主要成员有: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女士,萍乡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锦林先生,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先生,青岛木子创业投资中心李彪先生等”。
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发布了同样的信息,当地报纸也对这次合作做了报道。
2007年11月15日,也就是李彪签约后的第二天,缠中说禅在文章中透露,“今天一收盘,就给抓去看企业,书记亲自出面,你说有什么办法
” 缠中说禅的行踪、时间,与李彪的行踪、时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缠中说禅在博客上多次表达了自己除了炒股,主要还做创投,要经常看项目。
理财一周报记者询问了多位创投圈内的名人,认识李彪的人都选择了沉默。
缠中说禅病重以后,最后一篇文章是2008年10月10日写的,之后再也没有更新。
有许多自称是李彪同学的人在缠中说禅博客上留言追忆李彪,也有人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怀念李彪。
人脉很广 记者发现《基金分析》由第二任证监会主席周道炯为名誉社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为专家委员会主任。
在美国财长保尔森、劳工部长赵小兰参加的,由美国华美协进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管理峰会”上,青岛木子作为国内第一家严格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的市场化运作的有限合伙企业得到推介,并得到华尔街人士希望成为有限合伙人的正式承诺。
尽管我们不能断言缠中说禅就是李彪,但相信,随着缠迷们的调查,事实会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