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佛学的人来讨论下
佛曰 曾经接触过这样一句话“悟道在拈花一笑之间,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
人是这样的,心里会老有一种所谓“心魔”的东西困扰着我们,就像我,有时候老担心自己会做出很不寻常的坏事来,那些太冲动做出傻事的人,估计就是在那一念的把握不当吧。
今天看了些佛学的东西,才发现那些哲理的东西能使人的心灵静下来,或许是心血来潮,就收集了一些经典的放到这里来。
---- 雨帆 佛曰 人生在世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经典佛曰 佛曰- -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佛曰: 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
如何能常
” 佛曰:“寻找自我。
”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 问曰:“人为何而活
” 佛曰:“寻根。
” 问曰:“何谓之根
” 佛曰:“不可说。
”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
行无行行。
言无言言。
修无修修。
会者近尔。
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
非物所拘。
差之毫厘。
失之须臾
108颗佛珠的含义,我每天微信朋友圈发一颗,现在发完了,想问还有其它类似的佛学可以发
你发发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是你执念太深,这样不好
丰子恺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不乱于心,不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安好。
但是,放下,看空,这是何等境界,我等凡夫俗子该如何修炼才能得到。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执念而已,而我自己亦然明白,执念太深,最后苦的只是自己。
我的执念,你懂,我懂,却不能说出来,因为时间太近,近到想忘记都找不到出口。
曾经,我恨恨的警告自己,一定要放下,不能再提了,不管能不能忘记,一定要自己快乐起来,不要再如此的阴郁下去,可是有时候是如此的艰难,这样又不小心伤了你。
习惯了忧伤,人生如被困荆棘丛中,不动则不伤,妄动轻伤肌肤,重伤骨,于是将要体会世间更多疾苦。
曾经夜行陌路,踏碎月影,幽幽的对自己讲:你还是你吗
除了破碎的叹息,我该怎样回复我自己。
执念太深,冷暖自知,或终我一生,不得其解,或看日月消长,人世变换,生活还得继续,生命还有更多承受之痛,故要自己试着接受。
能否对镜莞尔一笑
能否不为己想
能否为依解忧
但愿是一念起,一念灭只需瞬间。
作者:木鱼男人
想要学习佛学,如何入门?
朋友:你要想修佛学:你就要懂得“佛”与“学”满天下都是寺庙居士,可真懂的有多少人
佛是要修的。
你应该先了解下。
什么是“佛”什么是“佛学”的“学”你懂了后在决定是否要学你说说的。
佛。
才更好。
否则你就是:“迷信”不懂还相信,就是迷信。
多找些人。
咨询下 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学的学。
在说吧。
我门可以无信仰。
但不能盲目信仰
人要为自己负责。
才合适。
大师向你请教一下初如佛学的知识
我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俗人,不一定能够帮助你得到答案,仅说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吧。
第一,先放下这宗那宗什么的区别判断,学习下《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等基础认识的书籍,得到些佛法的基本思路、理念,不要一上来就什么经什么咒的,先得知道什么是佛法,自己以前所知道的佛法是不是有缺陷的,是不是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
第二,经和咒之类的学习,是一种深入信仰的方法,但未必是唯一的,我个人以为还是应该先从学习佛法知识开始,特别是掌握必要的佛法基础概念,懂得什么是四谛、八正道、缘起等基本的佛法思想,也就是从佛教的历史去学习,不局限于什么小乘大乘的区别分歧,学习《南传佛法的基本概念》。
而后再学习大乘思想甚至密宗的思维。
这样才能兼容和理解。
第三,以这些掌握的基本佛法思路贯彻至生活实践中,包括学习经文和咒语等,但不是在佛法中逃避,而是用佛法解释生活和实践生活。
学习和背诵经文、咒语,不是祈求它们保佑自己,而是以正确的思维去理解经文中的概念,获得更好的更清晰的理解。
一切烦恼都是来源真实生活,但却是从自己的内心混乱而产生,心能够安定,就可以慢慢找到解决的方法思路。
佛法不是直接解脱你,或者说怎么直接拯救你,佛法是让你自己自己寻找内心的正确分析方法和思路,自己找到答案,这才是自我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