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到朋友圈好吗
_(:3」∠)_这种照片不能乱发啊
描写博物馆的句子
越是高大上的照片,配文越是要低调通俗,比如去乔家大院玩,可以说,去别人院子里转了一圈,不大,但是设计还是蛮有意思的;越是通俗普通的照片,越是可以辞藻丰富,言语夸张,比如你晒一个不知名的小景点,你可以说,此地大有玄机,处处透着神秘。
。
。
这样就比较和谐,狭隘的不会有攀比嫉妒之心,心宽的觉得这人真是有趣,最后你完美的秀了一波,恩恩,就是这样
形容博物馆的句子
1、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
史书可以含糊其辞,但沉默的文物却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
我不知道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下,还埋藏着多少历史记忆的碎片,还隐藏着多少尘封已久的故事。
但我依然愿意相信机缘巧合,相信它们可以完好无缺地等到重见天日的时刻,并向我们坦露自己的秘密…… … … …2、故宫原来这么大啊
真让我大开眼界。
在故宫里,既有雄伟的大殿和开阔的广场,又有华丽的后宫,和深邃的幽径,及机密的议政处所,还有帝王后妃休息娱乐的御花园。
真是不简单
这些房屋的装潢大都华丽、古朴,深感皇家的气派。
御花园内,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楼阁亭台,曲池水榭,如天然画卷,使人流连其中。
… … … …3、在博物馆里最让我留连忘返的是艺术品展厅。
在展厅里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艺术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有一只造型独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
那是一只什么桶呀
一只圆圆的桶上有一个长长的把,这个把的造型是一只鹅头,桶沿是高低不平的,因为它代表着鹅的翅膀和尾巴,整个桶看起来就像一只浮在水面、回头展望的鹅,使我想起一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 …4、沿着博物馆长长的走廊驻足观看,在这些文物中,最令我震撼的是烈士的血衣和就义前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
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仁人志士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小家的革命精神。
使我认识到中国从鸦片战争到全国解放所经历的苦难历程,就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探索中国革命的历史。
… … … …5、博物院的正门就距滨河西路不远,从远处眺望,那座造型独特,类似于“倒金字塔”被截去下半部的主体建筑,让我有一种亲切而熟悉的感觉,而等到再次走近它,来到建筑主体的入口处时,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它的雄伟和庄严。
… … … …6、我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我为中国历史的厚重而自豪,但我同时也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未能很好地继承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而遗憾,更为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毁于战乱或漂泊海外的命运而痛心。
能在博物院中展出的文物,已是“乱多治少”的历史长河中的幸存者,而能在华夏大地上供一代代后人参观的文物则是“文物幸存者”中的幸运者了。
… … … …7、我去过好多博物馆,比如说:新开得辽宁省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各有不同,但这些博物馆中我最喜欢的是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里面的二楼三楼虽然没有开,但还是很大一望无边的,博物馆中分为生间、古代艺术、游玩等几部分,最壮观的还是拿破仑的纪念馆。
… … … …8、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鼎盛时期,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业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所制瓷器以精妙严谨著称,且“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除沿袭前代的制瓷工艺外,新创的珐琅彩、粉彩等瓷器,美轮美奂,为中国瓷器艺术增添了异彩。
… … … …9、马未都曾断言:“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那么我们依靠的一定是文化,而不是其他。
”的确,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存活至今的文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树曾是那样的枝繁叶茂。
虽历经无数风雨雷电,也许叶落光了,枝折断了,树皮开裂了,树干倾斜了,但它始终没有彻底倒下,其顽强的生命力就源于它的“根”——一种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 … … …10、博物馆内,六君子的血迹仍未褪色,鸦片战争的硝烟依然弥漫,北洋水师的覆没依旧历历在目,黄花岗前的血河还在流淌,三民主义口号刚刚响起,随即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又笼罩在整个中华大地。
在博物馆中仿佛历史在重现,一切的一切都感受到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震憾,感觉着中国人民一步步走来的不容易。
… … … …11、每当周末回家从漪汾桥上路过时,我都会看见这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地标性建筑——山西博物院。
她默默地伫立在汾河西岸,守望着朝阳下渐渐苏醒的龙城和落日余晖中车水马龙的都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世人诉说着三晋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有句话说得好:“5000年华夏文明史看山西”。
… … … …12、当这座气势辉煌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时,我匆忙的与同学照完合影,便早早的等候在博物馆门前排起队。
走到馆里面在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下,我认识了里面所珍藏的历史文物。
留下的记忆非常深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玉猪龙。
猪首龙身,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
龙体蜷曲如玉玦形,首尾相连,器体厚重,造型粗犷。
… … … …13、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
可谓丰富多彩。
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 … … …14、这里展示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百年来,广州人民为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改造旧中国所进行浴血奋战的艰苦历程;我看到了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英勇地将那一箱箱罪大恶极的鸦片销毁;看到了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留下来的炮台和武器;洋务运动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一个沉积几千年的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被蹂躏、瓜分和凌辱。
… … … …15、透过玻璃,我看到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一件件国宝级文物:兽形觥、龙形觥以精美复杂的纹饰向我们展示着商代贵族纸醉金迷的生活;西周的晋侯鸟尊让我在感叹古人青铜铸造技术的同时,也不禁为祖辈们的创造力所折服;还有西汉时期的雁鱼铜灯,它融美感和实用性为一体,是文物中难得的上品……… … … …16、进入二楼,参观了辽海遗珍展示厅,里面陈列了辽宁省各个地区留下的珍贵历史遗物,文武官员官服上的补子很有特点,文官补子上绣的是飞禽图案,武官的补子绣的走兽,绣工精美、技艺高超,还有形象各异的陶勇,各种精美首饰等等等等,简直目不暇接,让我体会到家乡古代人的心灵手巧和智慧。
… … … …17、有时候,站在博物院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这不仅是因为尺寸比例,更是因为一种对历史,对祖先的敬畏。
这种敬畏从何而来呢
它就源自于博物馆内众多的馆藏文物。
“没有书本的房子,就如没有思想的大脑”。
同样,没有珍贵藏品的博物院,就如没有灵魂的躯体。
这样的建筑充其量只是外表吸引人罢了,它没有震撼人心的美。
… … … …18、我们首先进入的二楼一号展厅,呈现在眼前的是营口金牛山古人类遗址、朝阳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及绥中秦汉碣石宫遗址出土文物,以辽西大凌河流域为中心的窖藏商周青铜器群及独具特色的青铜短剑类文物;以辽阳汉魏壁画墓、北票前燕冯素弗墓、朝阳隋唐墓群为代表的汉魏、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出土文物。
… … … …19、呀,博物馆里怎么会飞进蝴蝶来呢,哦,是我老眼昏花了,那不是蝴蝶,是蝴蝶造型的木盘子,它是用一块木板刻出来的,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轮,整个盘子漆成棕红色的,可好看了。
听爸爸说,“这是古代人在过大年的时候装水果,瓜子招待客人的,叫蝴蝶果盘。
”我们家也有果盘,但那是玻璃做的,虽然看起来很洋气,也很好看,可我还是喜欢这只蝴蝶盘。
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盘子卖不
… … … …20、山西博物院藏品众多,年代跨度大,种类也很丰富:从距今180万年的兽类头骨化石,到一具距今1.8万年的人体骨骼,我看到了最“原生态”的文物;从商周古拙的青铜大鼎到明清精美的各类瓷器,我看到了祖辈们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的艺术珍品;从形态生动的汉魏陶俑到内容丰富的北齐壁画,我看到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情趣和美感……… … … …21、博物馆的猪首形象刻划逼真,肥首大耳,大眼阔嘴,吻部前突,口微张,露出獠牙,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
中央的环孔光滑,背部有一可穿绳系挂的小孔。
玉猪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且省博物馆建筑也是在总体上呈一个玉猪龙的形象。
求96年南大碎尸案,黑弥撒原帖
个天涯app,搜叫黑弥撒的用户,看表的帖子就能看到以下相关链接:"suishi案"讨论专帖!!!! 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首先声明,我不是警察,之所以又谈起这桩悬了十几年的无头案,完全是出于个人对这起案件的一点兴趣。
之前也看过网上关于这起案件的一些讨论,但说实话,其中大多是在讲故事,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胡乱发表一些看法,目的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希望真凶早日归案,被害人的冤魂能早日得到安息。
也欢迎各位一起来讨论。
就目前来看,网上争论最多的,无非是犯罪嫌疑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从事什么职业。
有医生说、屠夫说、厨师说,等等等等,理由不外乎“刀功精湛”。
对于嫌疑人的职业,我先不谈自己的观点,单就目前所知的情况,被害人的尸体被切成一千多片,内脏被煮过,并被整齐地叠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齐地叠好,可见嫌疑人很强的心理素质,同时可能懂得医学知识。
如此看来,嫌疑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应当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其个人素质要高于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
试想,一个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凭借什么能吸引一个在校女大学生的注意
且又有什么能力做到杀人后冷静地分尸
所以我认为,嫌疑人是屠夫、厨师,或者锅炉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为这几种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及素质普遍不高;至于医生,只能说有可能性,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可用于推理的证据。
但问题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真的与职业有关吗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嫌疑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与“切肉”无关,但他又具备相关的知识,比方说,利用业余时间自习了解剖学,香港电影《羔羊医生》很多人都看过吧
电影的情节就取材于曾经发生的“雨夜屠夫”案,其案犯林过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个人认为,这种假设的可能性比较大。
犯罪嫌疑人是怎样把被害人杀害并分尸的呢
是在街上偶遇被害人并将其强行带回住所再实施作案
不可能,因为这种情况,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并不熟悉,被害人必然会激烈反抗,即便是成功将其带回住所,杀人后再分尸,也没有必要将尸体切成一千多片,甚至连内脏和衣物都整齐地叠放好,或者说,没有一种原因会导致嫌疑人这样做,所以,偶遇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
既然不是偶遇,那么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应当是熟悉的,至少是认识的。
是什么能够使两人认识并熟悉呢
我的观点是——相同的爱好。
被害人性格孤僻,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没有爱好。
或许正是由于被害人的爱好与大多数人不同,才会导致她不与同学交流,而当被害人遇到一个与她爱好相同的人之后,她的心情会是怎样
一定是非常高兴,并且很乐于对这个人敞开心扉,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身上也必然有能够吸引他的地方,这些应当是使两人互相熟悉的主要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好呢
我先不说,来说点别的。
南大周围,包括小粉桥、青岛路、陶谷新村、甚至延伸到汉口西路、阴阳营一带,集中了我市的三所名牌大学——南大、南师大、河海。
我一直认为,这里是南京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同感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地有品味,包括那些做生意的商人,南京最早卖打口碟的就在这里。
这里的种种完全不同于城南或下关的市井小巷,也不同于新街口等商业区,这里之所以有它独特的地方,主要就是因为文化。
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然愿意在此居住,也包括犯罪嫌疑人。
接着我想说说打口碟,这种CD的内容多是一些国内不常见的欧美流行音乐、乡村音乐,更多的则是摇滚乐、重金属,甚至那些极端音乐。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听摇滚乐或重金属甚至极端音乐的人,个性一定十分张扬,装扮也一定奇形怪状,其实不然,听这类音乐的人,恰恰多是那种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外表也很普通很低调的,尤其是听重金属和极端音乐的。
这类人现在仍然比较少,在当时恐怕就更少了。
想想看,96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听什么
又有几个人明白什么叫死亡、哥特
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共同爱好就是指音乐
没错,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不妨再做个假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任何线索,因此以下只是我的主观猜测,如果各位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那就权当听故事好了:被害人刚入学不久,一次在校门口逛街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打口碟,她立刻就被那些以前从未听过的音乐所吸引了,但在当时,CD还比较少见,而一款普通的CD随身听对于她这个穷学生来说也是奢侈品,用现在的话说,她很郁闷。
就在这个时候,犯罪嫌疑人出现了,他主动向被害人介绍这些音乐,当他了解到被害人没有听这些CD的条件后,更是主动地邀请被害人去他的住处,因为在他家里,也许有一款效果非常好的音响。
嫌疑人成熟稳重的外表、文质彬彬的气质、优雅的谈吐,取得了被害人的信任,于是,他们认识了,并很快成为了朋友,他们经常出入嫌疑人的住所,他们听音乐,谈心得,几乎无所不聊。
在嫌疑人的面前,被害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健谈,她觉得自己喜欢这个男人,而嫌疑人似乎也被这个女孩身上的某种东西所吸引。
后来发生的事,我不敢妄加猜测,也许他们相爱了,甚至发生了性关系。
但是被害人并不知道,她已经离死不远了。
也许是她的外表,或是气质、又或是穿着打扮勾起了嫌疑人对往事的回忆,一段发生在童年或少年时期的并不美好的回忆,激起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念头——杀死被害人。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将心爱的女人永远留在身边,尽管他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觉得被害人太像童年时的“她”了,她们的共同之处太多太多,有时他甚至会觉得她就是“她”。
嫌疑人开始不可自拔。
每当与被害人相处的时候,嫌疑人总是能够回忆起“她”,回忆起“她”给他带来的快乐,当然,也有伤痛。
根据以往的变态犯罪的案例,这类犯罪嫌疑人的童年或少年时期基本上都经历过一件或数件对他们身体乃至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这类事件则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从而导致了后来的犯罪。
本案中嫌疑人过去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我们无从查证,但有一点,事件本身一定对他的伤害很大,且主要是心理上。
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像极了“她”,他爱被害人,所以要把她永远地留在身边,但首先,他要为她“赎罪”。
作案过程我无法做出具体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
看着被害人的身体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赎清了,但这肉体依然污秽,必须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洁净的,只要被害人的灵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满足了。
现在,我们可以给嫌疑人简单地画个像:犯罪嫌疑人,男性,案发时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亦有可能在30岁以下,相貌端正,气质成熟稳重,性格内向,为人谦和,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喜欢听音乐,亦有可能爱好文学,住在南大附近,独居,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但没有人知道。
最后再强调一下,以上分析,只是基于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做出的主观猜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如果各位觉得我说得不对,欢迎做出更正和补充,如果公安机关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调查,也希望这些能够对他们的侦查工作提供一点点帮助。
天涯来吧,匿名可直接回复;登陆后发主贴回复均可直接上传图,一次五张,不限大小 点击进入[爆料]吧==>> 天涯网友“黑弥撒”发帖分析南大碎尸案被疑为凶手(图) 相关链接:"南大suishi案"讨论专帖!!!!!!(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国庆准备去南京,哪位有经验的来说说旅游线路
我来回答下吧,经常带着来南京的朋友一起去玩的,都能当半个导游了。
住在新街口,南京的中心了,交通也是最方便的(也是最容易晕路的,光公交站台就有很多,新街口东西南北站,地铁有3条过新街口,2号线在新街口转车)。
不知道你住的离地铁有多远,我就按在地铁口吧(其实楼上说有车方便,我到觉得有车没有地铁方便)。
我安排的路线是按着地铁玩的,如果按一楼的玩,我敢说好多地方找不到。
并且有的也没意思。
我先大体介绍下几个景点:总统府(可去):40块钱门票钱,3路、65路、95路、游2、29路到总统府下,地铁2号线至大行宫站下。
(离新街口非常近,完全可以打的去的)大屠杀纪念馆(看你了):免费,5A级景点,里面有点沉重,基本上看完后,后面干什么都没心情了。
雨花台:免费,缅怀烈士的,环境还不错,对了,要在下午4点之前到达。
中山陵(必去):免费,孙中山陵园,5A级景点,南京象征吧。
地铁2号线到。
夫子庙(必去):免费,一些景点收费,可以选这看看。
晚上去看吧,秦淮夜景。
做公交1号线到,离新街口很近。
也可以做地铁到三山街,但要找下路。
不建议做地铁,太难找。
对了,还有一些景点,我推荐去看下南京博物院(不是南京博物馆博物馆在新街口,20块钱门票),免费,要带身份证,里面是江苏文物精华,中国有几个博物院
和故宫博物院同地位的。
做地铁二号线到。
ps:上个礼拜才去,在装修,但是依旧有很多好东西。
明孝陵也是在地铁2号上,没什么意思,可去。
好了,介绍完了,我安排下(都是亲身体验的)中午到:完全可以去南京博物院去玩,这个是我最喜欢的景点了,从新街口做地铁坐到明故宫,没几站路,很近,到了后凭身份证领一个票进去。
虽然在装修,但是依旧很值。
看完差不多傍晚了,晚上有两种选择:去夫子庙或者新街口(个人建议去新街口),但是看你心情了,随便的。
从博物院那坐公交车很方便到新街口和夫子庙的。
第二天:修整好,去中山陵,南京的象征吧,以前80块钱门票,现在不要钱了,做公交或者地铁都到,地铁要走的远一点,做公交9路到中山停车场(底站),近很多。
下午可以去明孝陵,下来中山陵有直接到的旅游小火车20块钱。
可去可不去。
第三天:最灵活,看你怎么玩,玄武湖,鸡鸣寺,雨花台都可以选着去,鸡鸣寺春天樱花开的时候非常漂亮,现在就是香火旺盛的寺庙吧(求签的人非常多,说是求子很灵的),玄武湖可以去划船,荷花差不多也谢了,没的看的。
雨花台就是烈士陵园,当然也可以去大屠杀纪念馆(我都去了四五次了,每次朋友要去,都陪着去)。
OK,第二天和第三的晚上我都没给你安排,我觉得晚上自己安排好了,新街口有1912酒吧,湖南路有狮子桥小吃一条街都能去。
ps:祝你玩的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