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份最后一天,应该在朋友圈说什么好
七月的尾巴,八月的前奏
一般在高三时的第一节课上老师会讲什么
这要看老师了,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有些会说:放轻松,高考只是一个检验你高中三年的成果,人生不会因此而决定
有的会说:前两年玩够了吧,今年再玩,那你就准备再在这里玩一年吧
还有的会说:我不多说,高考你们都懂,自己看着办
还有很多的,反正我们老师是这么说的:王某某
(指着我们班一个比较调皮的男生)你老人家就不用太辛苦,再陪我多耍一年
(然后对着我们)你们就不要学人家了,人家是天真无邪,你们不会卖萌,就早点去大学耍朋友
……还说了许多,也记不清了
反正最后那个王某某考上了,还考得挺不错
和某个宿友关系不太好,可能因为那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指代不明的说说(其实就是说她)。
不过她发出这句话
大家都有年少气盛的时候,但是此刻都会成为回忆,尽量与人为善吧,分开冷静一段时间,其实会发现啥都不是事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
昨天开运动会我因为睡过头而迟到了。
我们老师说要停我两周课,还把我调到最后一排。
她当然没有权利了。
这个事情你可以找老师沟通下,可以主动承认下错误,写个检讨什么的。
但是不管她同意不同意,你都要去上课,这么关键的时期,孰轻孰重你自己应该很清楚。
实在不行,你就去让家长交涉,要不你就去找校长或者其他老师说说。
肯定会让你上课的。
老师停课的目的,是让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端正点,找老师说说,应该没问题的。
高三最后一百天该如何做?
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高三的学习紧张而繁忙,除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和学习之外,每位高三学子都应当做好状态的调整。
首先,要正确对待高考。
高考是一次对高素质人才的选拔性考试,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毕竟十二年的辛劳与汗水能否有 收获就决定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中。
其次,要轻松对待高考。
有些同学临近高考,心中出现焦虑、烦躁,这些其实是很自然,但是要学会克服这些考试之前的紧张情绪,可以向朋友或老师说说自己的焦虑情绪,这样可以缓解压力。
有些同学在家中时不爱说话或对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这时可以和父母多交流,例如饭后散步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考前紧张。
再有,要坦然面对高考。
在这些人生中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自信心是最有利的武器,要相信自己已经复习得不错了,在产生怀疑时不妨对自己说,I believe I can,还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评估。
最后,保证有充沛的体力及精力应对高考,不要认为夜深人静就学到深更半夜,要科学安排休息时间,合理调节饮食,在七天的温书假中,更要如此,尤其要学会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在9点和15点,这样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人生能有几回搏
让我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奋力拼搏。
六月即将到来,希望我们可以在六月的灿烂的阳光中绽放胜利的微笑
努力,努力,努力
坚持,坚持,坚持
这世上还有一些东西比技巧,方法更重要,那就是努力和坚持。
我想高考还是看成绩,那就力争把会做的题分都拿全,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就是把失误减到最小程度,审题上的,运算上的等,如果高考把容易和中等题都拿下,上一本还是比较可能。
其实时间还有,一般到3,4月如果之前付出较多,成绩都会有明显进步的。
注重基础,好好看课本,适量做题,理科题做一定量后会发现题型就那些,还有英语多做题语感就会很强。
要好好把握学校的二三轮复习。
另引用未来北大人论坛上的一篇文章,希望有所帮助:关于高考备战最后100天的建议距离2008年高考还剩100天了,在这100天的时间里,大家应该如何安排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因人而异。
我在这里给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但总的说,就是要坚持下去,不管你的成绩好还是不够好,都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提高。
100天其实还是蛮长的,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发生奇迹,也可能出现滑坡。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时间最考验人的毅力和心理素质。
要保持平和而又上进的心态,不要时喜时悲。
把自己不熟悉甚至还没有懂的地方,哪怕是很小的地方,弄明白;同时不要放松懂了的东西,要保持对他们的熟练度。
有志于上北大的同学都是优秀的同学,要切记“,成功在于细节”。
到离高考比较近时(两周左右),就要开始调整自己了,包括心理和生理。
在心理上做好高考的准备,高考很重要,是场无硝烟的战争,神经应该有所绷紧;但作为久经沙场的优秀学子,也应该有大将风范,不要害怕。
生理上,注意饮食稍微营养些,但不要太补了,与平常相差不要很大;生物钟也要注意调整好,以前熬夜看书,容易上午想睡觉,调整一下,晚上就不用很晚睡了。
调整的原则是让自己各科目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正好是高考响应科目的考试时间。
这里给出一种时间表: 起床 早餐 午餐 午休 晚餐 睡觉 6:30 7:00 12:15 13:00 17:30 10:30~11:00 清醒头脑 学习或高考 学习或高考 学习或温习 睡前牛奶注意点:0、这里的时间都是大概时间,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1、起床太早容易犯困,太晚不容易清醒。
2、洗漱好后检查一下各种考试用具都带齐没有,放在一个文件袋里。
(清单:准考证,黑色水笔至少2枝,至少2枝,橡皮,垫板,风油精清凉油等提神物,水)3、早餐不要拖到很晚吃,不要吃得过饱,但更不能不吃。
9点开始高考的上午科目,如果吃得太晚或太饱,身体的血液会向消化系统集中,脑部的供能就不是最佳状态了。
而且食物还没有消化,还不能为身体提供很多能量。
4、午休是建议的,可能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午休的习惯,那就根据自身来安排,原则是不要在下午3点到5点犯困。
午休的同学请注意不要睡太久,40分钟就足够了,睡太久会让下午头脑昏昏沉沉的。
5、高考前一天和第一天的晚饭后去散散步是很有好处的,那时心里会有紧张感,缓解一下很必要。
6、高考前一天和第一天的晚上睡觉不要太晚,不要超过12点上床。
绝大部分同学在这两个晚上(尤其是高考前一天晚上)会比较难入睡,这是正常的,所以大家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害怕,只是静静地躺着,闭上眼睛,心里想想第二天该注意的事项,给自己鼓励,慢慢就会睡着的。
7、高考前一天和第一天的晚上睡前喝一杯或一盒纯牛奶,会让自己更容易入睡。
8、即便真的是好久了都没睡着,也没关系,不用去看表,你的身体累了时自然会睡着的,而且即便是晚上3点以后才睡着,在这种非常时期,你第二天也不会觉得什么不适,一句话,不要怕
高考其实很平静的,不要慌张,自信地踏入考场才能发挥出色。
祝你成功
说的比较零散,希望有所帮助,祝你圆梦六月
高三 最后的99天
你现在处在学习的“高原期” (在练习曲线中出现的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练习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
其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有学习方法固定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学习动机减弱、学习者疲劳等。
如采取改进学习方法等措施,学习成绩又可提高),产生厌学情绪很正常。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好学生身上。
别担心,只要及时调整自我,在高考前恢复正常状态就可以了。
如果不想学,就适当放慢自己的脚步,利用这段时间多休息、多运动,放松心情,别再一味地泡在题海中了。
过不久,自然会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不要想太多,高考时为你自己而考,而不是为别人的期望而考,相信自己,你可是班里的前两名啊
你不成功谁能成功
呵呵,我09年刚刚结束高考,也曾经历你这种“高原期”,不过因为我之前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没太在意。
我的高三基本上过的挺轻松的,你本来就是好学生嘛,就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也可以和老师说说这种情况,我感觉高三的老师都特别通情达理,他们会理解你的心情的也会给你好的建议
加油
祝福你
补充: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
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
所以,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一般而言,考试焦虑是由各种压力和个人的性格等因素造成的。
考试时,最冤枉的事莫过于记住的知识想不起来,会做的题目束手无策,简单的运算出现错误,这种现象在考生中并不鲜见。
例如有一位考生这么说:“就学习时间而言,似乎已到了我的极限。
我觉得平时学得还可以,大部分习题都能做对,但考试时却不知怎么搞的,该对的做不出来,不该错的却偏偏出错,成绩总是不理想,这使我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儿害怕考试。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没有使自己处于最佳应试状态,情绪过于紧张,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能调控自己的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操作活动,从而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那么如何将紧张程度调控到中等水平,维持最佳应试状态呢
1?保持充足的睡眠。
有些考生为抓紧时间多学知识,剥夺部分睡眠时间,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
睡眠可消除疲劳,防止大脑因活动过度而产生抑制,而且可以为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人集中注意力,增加记忆效率,思维反应敏捷,想像力丰富。
所以复习越是紧张,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复习考试阶段,考生必须睡足8小时。
曾有这样一位考生,活泼聪明,学习刻苦,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家长、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在考试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于是在临考前不切实际地给他加压,使他每天晚上12∶30左右才能上床睡觉,早晨6∶30又得起床读书。
一个阶段过后,该生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落后于本来不如他的其他同学,家长很是着急。
那么为什么原来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现在不能了呢
更深层的原因是其反应、思维速度变慢了,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了。
侵占了睡眠时间,在疲劳状态下学习,大脑皮层某些部位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超限抑制而难以正常工作。
也就是说,在他学习时,大脑并非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可能某些部位已经“睡着了”,不能工作了。
这样势必影响学习速度,本来已经掌握的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或者根本就束手无策。
经常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形成了不良的习惯,那么到考试时也处于这种状态,这必然会阻碍他的答题速度。
因此在这种不遵循生理规律的“意志”和压力驱动下所进行的疲劳战不可能带来好的学习结果,相反因为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心理能量而只能得不偿失。
2?摄入充足的营养。
营养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能源。
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发育和大脑机能,严重的会出现头昏眼花、注意力涣散、思维反应迟缓等症状,降低工作效率。
复习考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活动,更需要摄入充足合理的营养供给大脑。
“废寝忘食”强调了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但却违背了学习的生理规律,所以在复习考试时不宜提倡。
3?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必须进行休息,或者是静止性休息如睡眠,或者是活动性休息如体育锻炼。
休息既可以防止疲劳,又可以消除疲劳,而对于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考生说,体育锻炼更有利于防止和消除疲劳。
通过体育锻炼,人体不断分解、消耗原有能量,合成、再生新能量,增强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提高反应灵活性,增强效率和考试效果。
4.不断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任何单一的活动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引起人的厌倦疲劳,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学习工作效率。
所以要不断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避免单科独进,方法单一,使各科内容交替进行,耳眼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算并进,学习方式多样化。
用新的方式学习新的内容时,对原有的学习来说实质上就是一种休息,这样高效地利用时间,可以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
5.考试前一天以休息为主,在放松状态下“随便翻翻”笔记和书本,此时不宜再记新的内容和钻研未搞懂的。
一般说来,这时新学的内容,考到的可能不大,却会与脑中的内容相互干扰,搅混,使脑子变得沉重,过于紧张。
6.考试前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如准备好考试时使用的笔墨,为熟悉考试环境,可提前到达考场,免得因准备不足或迟到而惊慌失措,干扰答卷。
7.轻装上阵,适当降低求胜动机。
虽然考试成绩要考完以后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成绩在考前就已经决定了,不管想得到多高的分数,考生此时的水平就是他的真实水平。
因此考生无须忧心忡忡,顾虑考试的成败得失;也不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地提高自己的志向水平。
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顺其自然,发挥出你现有的实际水平。
8.在战略上藐视考试,在战术上重视考试。
应该相信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已准备充分,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心理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考试并不可怕,这是应试总的策略。
但在具体解每一道题时,应认真细心,重视每一细节,尽力不丢一分。
“信心”和“细心”可保证你考试取得成功。
所以你在复习中应该保持平常心,尽量缓解自己的考试焦虑症,减缓自己的高考心理压力,下面给你介绍几种缓解压力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饮食减压法。
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运动减压法。
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如在学习间隙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 ●转移减压法。
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压抑的情绪等等; ●环境减压法。
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
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