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友之道的主题班会主持人演讲稿
建议你看一下于丹 的 论语心得 我觉得 看了那个以后 你就会有所启发了 最重要的一句话 交友之道“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是告诉我们 与友相处 不能太亲密 也不能太远 太密摩擦会多 我要说的也就这么多 只要看了 于丹论语心得 你就会由你自己的想法了 于丹交友话题的地方 只需一天就能理解读完 不会耽误你的时间 试一下 你会有好的效果的
学生会宣传部招新,如何介绍宣传部的特点
一、 目的为宣传部注入新鲜,为宣传部培养后备人才,培养宣传部队伍,实现宣传部的连续性。
为了更好开展宣传部工作,实现宣传部新老更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辅助学生会开展工作。
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见识。
二、宣传部简介作为**学院学生工作的窗口,起着对内宣传我系动态和对外展我院系风貌的职责,秉承团总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 我部通过建立和发挥各种宣传阵地和海报、展板及新媒体等宣传方式的作用,有效宣传团总支内各项活动,做到宣传报道的时效性和创意性,树立本院系的良好形象。
二、 宣传部职能1、为学生会内部举办的各类活动进行前期、后期宣传,并在举办活动时进行实时宣传;2、运用传统宣传和新媒体宣传结合的手段,传达活动信息和学生会理念;3、为全系学生第一时间传递学校发布的信息,并及时反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定期举办宣传技能培训,提高各宣传部成员宣传工作方面的水平;5、协助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工作,使各部门工作更好的完成。
三、 工作原则1、 时间观念:所有例会、活动必须提前到达。
宣传部的事务基本是一环扣一环,具有长久性特征,接到的任务必须按时完成,不可拖拉,影响下一步。
2、 交流学习:宣传部主要包含技术性职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需要相互交流学习。
工作中需要善于学习,但不仅仅局限于本部内的学习。
3、 互助原则:部内干事需要互相帮助,单任务可以互相协作完成。
四、 招新细则1、 招新对象:2015级新生2、 招新人数:**人3、 招新要求:宣传部作为重点部门之一,职能较多,将收纳不同种类人才。
具体要求:在工作中拥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积极热情,办事严谨负责,虚心好学,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图文处理能力/绘画功底/拍摄技巧/视频制作能力/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等)使用经验。
着重看中学习能力,已拥有的能力作为参考 。
4、 面试要求:面试者需准备3~5分钟的演讲内容,简单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着重介绍自己的能力。
所有面试者需提前10分钟到场准备,具体要求已主席团统一规定。
5、 招新形式:(1) 报名;(2) 面试;(3) 讨论选拔;6、 招新地点:*******四、招新流程1、前期宣传:(1)准备宣传部相关文字资料;(2)利用海报展板形式告知招新消息;(3)利用新媒体方式告知招新消息;2、报名面试(1)在规定时间将报名表交到报名处,并接受面试;(2)先做3~5分钟的演讲,再由本部干部进行提问;3、审核确定人员名单(1) 由本部干部进行讨论选拔;(2)审核新干事名单并上报人数(3)公布新干事名单
老年人协会的全套资料
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档案1、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第一次筹备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2、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章程;3、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组织机构;4、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会财务管理制度;5、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会费收纳办法;6、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组织成员名单;7、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会员申请表;8、佳县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选举会长、副会长、会计等)会议主持词。
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是由我社区老年人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
第二条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在通镇社区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上级政府和本县社团登记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通镇社区老年人协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适应社会老龄化新形势,加强老年人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和操作,切实有效的让本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四条老年人协会是党和政府为老年人服务的载体,也是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其宗旨是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本社区的老年人服务。
第二章 任务第五条认真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坚决贯彻老年人权益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本社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真正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
第六
道教的拜法和烧香规矩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规范而的礼仪。
植根于素有“礼仪之盛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礼仪相当完备且十分讲究。
除了郑重场合、重大活动必须依礼进行外,就连日常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也都有一定的仪规。
现仅将常见的敬神礼仪简介如下。
一、叩拜 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
因叩拜过程中亦有拱手、作揖,我们先介绍一下拱手礼和作揖礼。
(一)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
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
拱手礼亦称抱拳礼。
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种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
这种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时,其寓意为“抱元守一”。
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二)作揖礼 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
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
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又称“圆揖”。
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
作揖礼较拱手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
道教叩拜礼有两种形式,其中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
关于三礼三叩的具体拜法:(1)站在跪垫(拜垫)前,双脚站成“八”字形,两脚跟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与口相齐)。
(3)左手离开右手捂心(心意散乱为道教之大忌,捂心表示以专一沉寂之心向神致敬),同时从容俯身,右手按跪垫,两膝下跪,紧接着,左手离开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状。
(4)俯伏叩首,头磕在双手背上(头与脊要同时下伏,切忌臂部高于背)。
此时,心中存想神容并诚心祈祷。
(5)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劲,慢慢起身,右手随之收回,双手抱拳高拱,准备第二次叩拜。
如上重复两次,是为三礼三叩。
三个头磕完后,起身,双手合抱放于上腹处(道教称“怀抱太极”)。
接着,再一次向神行一作揖礼,待双手自上而下至上腹处并立身站定后,方可离开跪垫。
道门中人常说的“朝上三礼”,就是指行三礼三叩礼,此礼多用于平日朝神。
关于三礼九叩,其拜法是重复“一礼三叩礼”两次,合为三礼九叩。
重复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礼。
礼毕,同样作揖而退。
三礼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礼拜仪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及各种斋醮道场时,方行此礼。
有老道长说,道教叩拜礼是对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盖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
总而言之,向神行礼是为了表达对“道”的信仰和对神的尊敬。
二、供养 敬礼神像仪式,如:神像开光、神殿装饰、献神供品、敬香等,都属于供养的范畴。
因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故我们先从神像塑造谈起。
(一)神像塑造 神像有木雕、泥塑、夹苎脱空、石雕等多种。
在雕塑神像时,要进行敬神仪礼。
其仪式主要有二: (1)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
首先上供、焚香、诵经礼拜。
如是木雕,造像工匠要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轻砍三个或七下,以示三请或表示赋予其三魂七魄。
(2)在神像雕塑(造)过程巾,还必须有“装脏”仪式,其用意是使神灵能贯注到神像中,让神像真正成为神灵依附的分灵身。
如是木雕,在神像背后开一方穴达到胸前,然后择吉日良辰“装脏”。
“装脏”的内容通常有:经典,它代表神灵和智慧;铜镜,象征神明能洞照人世善恶;历书、五谷,象征神明能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沉香、朱砂、雄黄,表示可以避邪;红、黄、青、白、黑五色线,以应五行俱全;金银珠宝,表示神明能佑人富贵吉祥;灵符、香灰,表示神通。
(二)神像开光 神像塑好后,择吉日举行“开光点眼”仪式。
事先准备好朱砂、白芨、金鸡(即雄鸡)、镜子、面巾、新毛笔等物。
届时上供、焚香、诵经、念咒(念《金光神咒》)、焚表、诵念圣诰,由高功将神像上的红布取下,用新画巾为神像揩面,然后用新毛笔蘸朱砂、白芨和金鸡血的混合液点神像眼睛(也还顺便点口、鼻、耳,表示开窍),与此同时,在殿外由一道士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神像的眼睛中,以喻藉太阳的神光使神像能洞察人间。
举行“开光点眼下仪式,旨在诚心祈祷神的分灵降临人间附之神像之上,使其成为具有通神启灵的分灵身,因此,其仪礼时分隆重。
道教有—套专行开光科仪。
(三)神殿装饰 神殿,亦称神堂或殿堂。
为了增加神的威严与肃穆眺气氛,令人进入神殿后受感辣而顿生虔诚敬仰之心,还要在神殿内布置多种装饰。
主要有华盖、幔帐、幡、幢、吊灯等。
华盖,原为天子宝座上所用以盖覆头顶的伞盖装饰,《古今注》:“华盖黄帝所作也”。
后世道教沿用,悬挂在神像头顶上瑞,象征神的尊贵与威严。
幔帐,悬挂于神像前,上面绣有 白云、仙鹤等图案。
幡,悬挂神象前之幔帐两侧。
《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用之幡,以表示天地人之象”。
在神像前,还要挂等,象征神光普照。
(四)献神供品 所供奉的神像就是神的分灵身,当时时予以供养。
供,享献也;养,以饮食供奉也。
其供品,平日为香、花、灯、水、果,此为常设之供品。
做道场时则在前面五供的基础上,增设茶、食、宝、珠、衣五供,合为十供。
供有一堂供、三堂供、五堂供、七堂供、九堂供几等。
每五盘(或碗、或碟)供品为一堂。
现今道观所献供品一般有茶(茶叶或茶水)果(水果或干果)、饭食(米饭或米制品)面食(馒头或面制品)、菜(青菜或干菜)。
但供果禁李子、石榴、黑枣和梨,李子不供太上老君,石榴不供真武大帝。
神的供品,也要依礼摆设。
其排列顺序是从内到外:一茶、二果、三饭、四菜、五馒头。
献供时,先双手高举供品(与额相齐),躬身致礼,然后轻放供桌上。
供献讫,还要敬香、叩拜。
(五)敬香 敬神最常见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敬香。
敬香,也称献香,世人多称烧香。
敬香旨在“以香达信”,即以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明,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
”敬香有焚香、拈香两种方式。
焚香较为常见,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线香(或料香或藏)敬神的仪式。
具体做法:(1)选三柱(支)香,不要断香。
(2)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
(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
(4)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心)。
若是道徒还要默念《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
(若在一个神殿里供养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正位,次上右位,后两者各上一柱香,仪式相同。
)(5)上香讫,即行叩拜礼。
正所谓烧香拜神也。
拈香最为隆重,只有在诸神圣诞或供斋设醮时,有主持(方丈、监院)或高功方行之。
所拈的香有五种,即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兰香,是为“名贵五香”。
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称烧檀香。
烧檀香比较讲究。
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须有专用香炉(称檀香炉),还要另备一些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代之)。
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类)在檀香炉中间将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层香灰。
接着,点燃少许事先折成一寸长短的线香,将燃着的那端插入香面内。
拈香时用左手,三枚香分别先后三次投炉,上下植献(先中、次左、后右)或东西卧献均可。
拈香时要默念 《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假(借也)香传。
香焚玉炉,心寸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
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拈香讫,退回跪垫,行三礼九叩大礼 三、诵经 我们知道,所谓“礼”,指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并由此而产生礼仪。
前面所述叩拜、敬香、献供等都是道教礼仪中用动作向神致敬的形式。
道教敬神礼仪中以语言向神致敬的形式,便是诵经。
诵经包括念诵和歌赞两部分。
念诵是指咏念经文与念诵道教诸神和真仙圣号。
诸神真仙为无上大道的化身,信仰诸神真仙便是信仰道。
道和经都是道教三宝(道、经、师)之一,咏念经文与诵念诸神真仙圣号,既是对诸神真仙的敬礼,也是自我修持的必要。
歌赞是以唱的方式赞礼诸神、真仙的功德。
赞词多采用四言、五言、六言、或七言偈语,主要《三清宝诰》、《玉帝宝诰》、《斗姥宝诰》、《救苦宝诰》、《小赞韵》、《举天尊》、《人皈依》、《三皈依》等。
诵经还是道教各种斋醮法事活动中比不可少的内容。
道教早期诵经为直诵,主诵《老子五千文》,到北魏(386——534)嵩山道士寇谦之(新天师道的著名代表人物)吸收儒家有音乐伴奏的礼法仪式改为乐诵。
到金代,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道后,建立了宫观丛林制度,规定住观道士须日诵功课。
近现代丛林宫观形成了二课(早课、晚课)制。
道门规矩卯时(5—7时)早课,酉时(17—19时)晚课。
诵经的作用在于: (1)唱诵诸神、真仙宝诰,以表崇道敬神的虔诚之心; (2)礼拜诸神、真仙,以祈延生保安,超阴度亡; (3)通过诵经,以求开悟经义,保养元和,合助道力。
是故,道教涌经有—定的礼仪和严格的规定。
如上殿诵经以钟为号;开经前,焚香礼拜;要求道士斋戒身心,道装整洁,同声应和,不得交头接耳,思念不专。
道教还规定,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能焚香、送经、朝神,也不供斋设醮。
每逢“戊”日前天傍晚,大殿门外必须悬挂“戊”牌,告示道众。
盖此日名曰:“鬼哭日”。
另外,介绍一下道教之常念圣号。
有懂得道教礼仪者,遇见道士(一般尊称道长)一面行礼(拱手礼或作揖礼),一面恭敬地平声念道“福生无量天尊”,这便是道教常念的圣号.据道经载,诸神、仙真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诚心诵念圣号,便可得到感应,消灾解厄,平安吉祥。
教内道侣相逢则多是一面行礼(拱手或作揖),一面亲切地道声:“慈悲”。
有事求问,也必先道一声“慈悲”。
“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礼貌语。
盖道徒崇尚道祖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
三跪九叩”朝拜方法 道教的宫观一般都是按照正确的风水走向,加以合理的空间运用,讲究收纳四方之灵气。
一切道教建筑都围绕这种风水进行规划设计。
如紫霄福地,道教建筑物中间形成混元浩荡的中和气场。
因此,游客与信众都有一种庄严肃穆,安静祥和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朝拜,效果尤佳。
科学、正确的“三跪九叩”朝拜方法程序是: 一、当你来到庙观后,进入殿堂面对神像,两手放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步远,身心要安静,肢体放松,妄念不存,等待心静了,气平了,精神也安宁了。
二、头脑虚领有冲天之势,下颏内收,舌顶龈交,含胸拔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接通阴阳(手掐于午就是左手抱右手,左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按在右手无名指根节即九宫之位,右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扣住左手拇指指肚,以此沟通手肺阴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和。
男女左右手相反;是为手上太极,亦称太极阴阳手),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三、迈出左脚,跨出右脚。
要求举步轻灵,沉住气,三步走到跪垫前,两脚站定,弯腰鞠躬的同时拱手。
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阴阳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后两手徐徐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划半圆。
四、在右手划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人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之位,左手其余四指盖于右手背上。
在做手上这一过程的同时,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慢的叩三下;引导腰背督脉之气上升于头顶百会穴,是为还精补脑。
腰背形成弧形,命门处向外突出,整个脊背象张弯弓一样,正如《道德经》所说:“天之道似张弓乎”!尾骨处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
此时人体的形状犹如婴儿在母体内的形态,其呼吸是先天的腹式呼吸,消耗量最小,这一朝拜姿态在修炼术语中称为返老还童式,符合中医和人体科学要求,这一动作过程叫做“一跪三叩”。
五、起身,左手先护住心,引导督脉之气下降十二重楼,落人丹田;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为脚跟七脚尖三,脚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
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划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左手揸人右手,腰部命门向外突出,尾骨处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防体内真气泄于外。
这一动作过程为“二跪六叩”。
六、再起身,左手护住心,右手随即上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为脚跟与脚尖前三后七,双手向前向上起,高不过眉,低不过胸,两手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划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人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之位,左手其余四指盖于右手背上,在做手上功夫的同时,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点三下,合为“三跪九叩”。
七、接着起身打拱鞠躬,左脚先退一步,右脚再退一步,两腿靠拢立正,弯腰打拱鞠躬而退出宫观外。
到此,三跪九叩的朝拜仪式就结束了。
整个过程安静详和,自然而然。
道教为什么称之为三跪九叩呢?“三”者,在形体上来说是头手足,在内是精气神,在宇宙中是天地人,在自然界是水火风,要求一切“三才”相和而不相悖。
天地人三才合一思想是道教的思想主体,也是进行三跪九叩朝拜活动的指导思想。
“九”是指九九重阳之数。
丹经曰:“一点阴气不尽不仙,一点阳气不尽不死”。
道教修炼希望达到纯阳之体,阴气除尽以至于仙的地位。
通过这种特定方式的“三跪九叩”朝拜,可以治疗腰椎病、风湿病、关节炎和头脑精神不好以及五脏六腑的各种病症,其原理就是通过这种符合“道”的形体姿态升降开合,并配之以呼吸导引之法,逐渐调和体内阴阳二气的比例,达到阴平阳和。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内经》曰:“偏阴偏阳谓之病。
”按照中医的说法,喜怒哀乐悲思恐七情,风寒湿燥火暑六淫,是导致人生病的原因,内伤七情,外感六淫,使体内阴阳之气失和,形成气滞血瘀,经络受阻。
只要通过“三跪九叩”,使形体和呼吸得到合理的升降开合,从而调和体内的阴阳之气。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因此,进行三跪九叩的整个过程都要保持中和的心态,使之无过无不及,不丢不顶,若即若离。
宫观庙宇是一处神圣的宫殿,而非君王权威的御所,是平易近人而让人省思且可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之圣地。
时代的变迁,人们也都因方便而随便忘了应有的礼节,而造成一些不敬之举却仍不自知,实为各庙方人员的疏忽。
在古老民间信仰中有些禁忌是相传沿袭、约定成俗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神圣之间的尊重。
例如:遇丧事者、女士月事者、临盆者、进出产房者、出生未满月婴儿均不进庙宇。
为何上述之者不宜进入庙宇持香礼拜神圣
主因在於古时候家有丧事者,为亡者悲伤万分而无暇整理住家环境与个人清洁(守丧期间不理发),因此住家与守丧者身上均有秽气而不宜进入庙宇;再言女性生理期间,由体内将经血排出,而经血是体内新陈代谢的污秽血气,所以也不宜进入庙宇。
妇女怀孕生子虽是神圣传宗接代的事,但因母亲临盆时会排出大量恶露,造成产房及产妇与婴儿本身充满秽气,要到婴儿满月后,秽气方可散去。
以下列出解除禁忌后进入庙宇参香时机: 一、婴儿出生未满月者,产妇需做完月子方可进入庙宇(出入产房者须待婴儿满月后方可入庙宇)。
二、参加丧礼告别式者,须满二十四小时方可入庙宇参香。
三、探视亡者最后一面者,须满一周后方可入庙宇参香。
父母或公婆往生者,须满四十九天后方可入庙宇参香。
满周年后方可向 玉皇上帝参香。
四、内外祖父母或夫妻,兄弟姊妹往生者,须满三十五天方可入庙宇参香。
五、堂表兄弟姊妹往生者,须满八天方可入庙宇参香。
六、女性有生理期,须经期洁净后方可入庙参香。
入庙宇参香者须服装整洁,不宜著无肩带或低胸之上衣及迷你裙或裤,更不宜浓装艳抹。
再传统农业社会里,上香敬拜圣尊时,重要的除了虔诚的心意,还须身心洁净,所以对这些宗教禁忌都会自我约束,也是老祖宗留给后人敬天地畏鬼神、谦卑互敬之礼节。
或许有些信众无法接受此理;但深思后,在我们生活中,若要会见尊者或拜访长辈,大家也都会注重服装仪容之整装与洁净,这正是互尊互重之基本礼仪。
上香 各宗教於教礼上均有一般沟通方式,以达到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方法,又有自然清静的作用。
而以道教、佛教及儒教而言,均用清香(主香)与神佛圣尊或先人来传达,内心的尊敬与虔诚之意。
但又不知主香有何涵义
所谓「一主清香透苍穹,万道祥光照大千。
」由此可知香的重要性,再道教中以三主香代表三清,(三清为玉清、上清、太清。
)亦代表天、地、人,正可谓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
因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以谦卑喜舍之心来敬仰宇宙万物,所以也成了多神教了。
参香,插香是道教一种敬神礼佛与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礼仪。
一般习俗,参香完后,均是三主清香一齐插於香炉中,这属於一气化三清之意;若是将香主先插在中间,再插在龙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右方)再插香於虎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左方),就代表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之意。
但须把香主插正,不宜插的东歪西斜,或是将香主插於香炉最边缘,造成后者插香的不便而使手掌被香头所触烫。
或是把香脚完全插入香炉中而造成「发炉」的现象,既是香脚相互引燃起火的,并非真的发炉。
有些信众则用抛的方式将香主直抛於香炉中,这种种方式都是不敬之举。
近年来更有迷信上头香之信众,为抢插头香而把整个香炉弄得东倒西歪,更是不智与不敬之举。
所谓上头香是每人在每年的年初一的第一柱香,还有每日凌晨卯时(早上五点),开庙门时,自己所插的第一柱香也算是上头香。
而非各庙宇的第一柱香。
另外还有一种世人容易忽略的,就是双手在胸前握太极,虔心奉无形香的心香,随时随地虔诚奉心香,即可得到圣尊之感应。
由於插头香、抢头香以致人挤人,众人抢挤一个香炉,造成强者得标,弱者受伤,而力有未逮,这非你敬拜的神明所愿意见到的。
想想这般敬神求神有效吗
为了抢头香,而把香炉弄得东倒西歪,用抛的方式,将香抛於香炉中,实为不敬之举。
愿虔诚的信众们能够纠正自己的不昧之举。
在言,家中的香炉之香脚若是插得太拥挤,为安全起见,可於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前(既廿九日或三十日及十四日晚上九点左右)清理神案时顺便拔取香脚,但须剩三主香脚,香炉中香灰若太满也可用未使用过的汤匙摇些起来与化金纸时同焚化,若无焚化金纸习惯,也可将香灰撒在盆栽上,以示尊敬之意。
而祖先之香炉未必在初一、十五日才能上香,平常向神佛上香时,就可同时上香,感念祖先之德泽常留於后代子孙般去敬仰,犹如其精神不灭。
用一份虔诚与感恩及学习的心去奉祀神佛与祖先,让我们更拥有一处清净、庄严的神案。
赞美“领导”的词语有哪些
精进不休、、持之以恒、坚持不自强不息一、以身作则白话释义:用自己的行出榜样。
朝代:春秋作者:孔子出处:《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二、悬梁刺股白话释义:形容刻苦学习朝代:西汉作者:刘向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翻译:苏秦读书时一旦要睡着,就用锥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跟三、持之以恒白话释义: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持之以恒朝代:宋作者:楼钥出处:《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翻译:凡是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长久地坚持下去四、坚持不懈白话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朝代:民国作者:赵尔巽出处:《清史稿·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
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阳。
”翻译:遇到大雨;贼决黄河保护自己。
转动激励兵团;坚持不松懈;贼兵走投无路乞求投降;于是又濮阳。
”五、自强不息白话释义:“君子以自强不息。
”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
息:停止。
朝代:西周作者:姬昌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如何做好高中宣传委员
我就是宣传委员啊,其实也没什么,中国高中学校不象外国的那些学校,很多职位都是虚位。
在班上大部分是出黑板报的事,但是你可以成立一个宣传部,收纳有才能的学生,嘿嘿,我就是这样做的,原来只有几个人,现在有十几个了,一起学习工作。
圣诞节的时候,可以向外语老师提议,弄一个圣诞联欢会,但是内容要和英语有关,毕竟现在老师都是以学习为主。
去年圣诞节我们就搞了一个英语歌唱比赛,都是流行歌,老师学生都挺喜欢的,这样在晚会的主持词上提到宣传部,提高知名度,呵呵。
元旦的时候可以和文艺委员合作办元旦晚会。
最后,加油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