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猴年春节团拜会主持词

猴年春节团拜会主持词

时间:2017-01-06 17:09

高分……求助:谁有最新的龙年春节晚会主持词

2016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总经理bb尊敬的员工朋友们,羊年即将过去,猴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举国欢庆的时刻,在此我代表aa大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祝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关心支持我们的全体同仁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啦。

一、2003年工作回顾2003年是酒店基础建设最关键的一年,也是装修改造打下基础的一年,更是面临形势最严竣的一年。

在同志们的艰苦努力下,酒店边摸索、边建设;边改造、边经营;边接受考验、边总结提高。

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情况下,在认真研究国内外先进酒店管理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对装修改造、经营定位、管理模式等进行了积极地、初步地探索。

一方面,根据滕州市的经济环境和酒店的发展战略,明确了经营定位,并紧紧围绕经营定位创造性地开始筹建了滕州会展中心、康乐中心,装修了二楼多功能厅、十八餐装修改造、五、六、七、九至十七楼的装修及营业等工作,确保酒店硬件建设符合市场需求,并确立市场领先地位,同时确保满足目标顾客群的需求。

另一方面,以“制度、创新、协作、监督”为管理四要素,狠抓基础管理,初步完成了建章立制工作,并初步构建了质量控制体系和顾客满意体系,基本建立了一个较符合酒店发展的员工队伍,为酒店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春节问题

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都有象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

但是,他们也有一些不同于中国人的习俗哟。

时间上与中国的春节差不多。

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台前县马楼镇中心小学2017年春节“节日手抄报”活动图片2018年3月6日一年级一班马悦桐同学春节手抄报王一鹏同学的春节手抄报马正瑞同学的元宵节手抄报

部队基层对机关的新年贺词一句话

新年经典贺词  1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

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的琥珀。

祝猴年快乐

  2 祝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四季平安,,,,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3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

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4 只有雪地上留下艰辛的足迹,才会懂得活的珍贵,活的炙热。

祝新的一年中你的生活美满幸福。

  5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6 你我相拥倾听新年的钟声犹如年轮的呼吸,簇拥着我们共同的梦,满心的爱意化作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7 当您看见这信息时,幸运已降临到你头上,财神已进了您家门,荣华富贵已离您不远。

祝福您朋友:元旦快乐

  8 新年快到了,你想做些什么

不论做什么,请记住我的格言:笑容是良药,音乐是秘方,睡觉则可以让你忘掉一切。

祝:新年快乐。

  9 元旦快乐

合家幸福

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多多

笑容多多

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10 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元旦快乐

  11 猴年到,好事全来了

祝您及全家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吉祥如意

天天都有好心情

  12 一天我擦亮阿拉丁的神灯,灯神说:我会满足你一个愿望。

我说:请祝福正在看短消息的人元旦快乐

  13 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就会象海洋涌向你,希望我的祝福象一叶轻舟,载你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

新年快乐

  14 这一季有我最深的思念。

就让风捎去满心的祝福,缀满你甜蜜的梦境。

祝你拥有一个灿烂的新年

  15 不需要多么贵重的礼物,也不需要多么郑重的誓言。

我只需要你一个甜甜的微笑,作为我新年最珍贵的礼物。

  16 一朵花,采了许久,枯萎了也舍不得丢;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也想不起收;一条路,走了很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头;一句话,等了好久…祝新年快乐!   17 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新年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来年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你微笑甜甜。

  18 新年之夜,我梦见了你。

给您拜年了:新年好

一个喷涕从梦中惊醒,我知道是你想我了,所以马上打电话对你说红包拿来

  19 我擦亮阿拉丁的神灯,灯神说:我会满足你一个愿望,我说:请祝福正在看短信的人新年快乐

  20 玫瑰是我的热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的爱人,新年快乐

我买了一个榨汁机,使用的时候要是放进去几颗钢珠会怎么样

肯定不怎么样..榨汁机,最后悲剧

打电话拜年的感受日记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

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

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

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

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

”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

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

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

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

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范文二: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范文二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

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

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

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

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

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

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

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

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

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

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

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

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

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

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

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

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

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

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

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

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汕地区春节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

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

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

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

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

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西江水上人家春节风俗 在粤西北的西江肇庆段“小三峡”水面上,至今还生活着一些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

这些渔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们大多在船上做饭,大多依然烧木柴。

渔民们还喜欢在江岸边空地上种上番薯、油菜、葱、蒜苗等,补贴生活。

过春节了,渔民们在住处贴上了吉祥祝福的红幅,他们喜欢在船头贴上“一帆风顺”,在船舱上贴“万事顺意”和“老少平安”,还有独特的金钱剪纸图案的“红钱”,此外还要在船头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祭品主要是腐竹(福禄)、芹菜(勤劳)、大葱(聪明)、生菜(生财)、桔子(吉祥)、苹果(平安)和马蹄、慈菇(皆寓生育)等等。

湛江的春节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本地的特色。

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

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

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

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

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

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

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

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范文三今天是狗年的大年初二,是个天气晴朗的日子。

我和爸爸、妈妈带着春节的喜悦和礼物,回到老家去拜年。

我们先去了二爸家。

还没进门,一幅红底金字的大幅春联,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

上联是“华堂盈瑞气”,下联是“猴年如意春”,横批是“万事胜意”。

这可是我今年春节送给二爸家的第一份新年礼物,是春节的前几天托大表哥带给二爸家的。

当我和爸爸、妈妈正在欣赏我的“杰作”时,二爸、二妈和小堂弟就满面春风的迎了出来。

小堂弟说:“祝大伯、大妈和李斌哥哥新年好

”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直夸小堂弟长大啦

懂事啦

接着就给他发了一张100元的压岁钱。

我也向二爸、二妈祝贺新年,二爸也给我发了压岁钱。

看到我们来了,小堂弟非常高兴。

当大人们正在说话的时候,他就一把把我拉进了他的电脑室。

他高兴地向我介绍他的电脑游戏,并和我一起玩起了他的《玩具兵大战》。

这个游戏非常激烈,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我们两个一会儿你打打,一会儿我打打,玩了一局又一局,过了一关又一关,直到二妈叫我们吃饭时才停下。

饭菜端上来了。

二爸家的年饭可真是丰盛,有鱼有虾,有鸡有肉……大盘小盘的摆了满满的一大桌。

二爸高兴地拿出他的茅台酒要和爸爸对饮,我和妈妈、二妈、堂弟喝的是酸奶和饮料。

饭桌上,我和堂弟向爸爸、妈妈、二爸、二妈都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不停地和大人们碰杯,个个肚子都喝得鼓鼓的。

吃完饭,我和堂弟又到楼下去放炮。

这里放炮的人可多了,有几个孩子围在一起放的,还有大人带着小孩放的。

放的有“二脚踢”、“大雷子”,还有100多响的小鞭炮。

鞭炮声噼里啪啦,震得小孩们个个双手捂着耳朵,远远的躲在单元的门洞里。

我和堂弟手里拿着“雷子”和鞭炮,堂弟胆小,不敢放,让我去放。

我壮着胆子,点燃了一串鞭炮,刚刚点燃,我就飞速的向远处跑去,一看堂弟,他已经远远的躲进了单元的门洞里。

放完鞭炮,堂弟说:“哥哥,我来放雷子

”我说:“放雷子危险,你敢吗

” 他说:“敢

”没办法,我只好把一个小雷子夹在砖缝里,把引火棒烧好,让他去放。

他小心翼翼的走到“雷子”跟前,还没点燃,他就把引火棒一扔,撒腿就跑。

炮没点着,他倒是先摔了一跤。

这次,他是再说也不敢再去放炮了,这时,二爸下楼来了,就领着我们一起回家了。

今天在二爸家拜年,我们玩得确实是太开心了

...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