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谚语
1、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打好囤,备好梯,丰衣足食无忧愁。
2、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3、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4、“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5、二月二,龙抬头,农家忙着修犁头。
6、仲春二月二,谷种好落地 7、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精耕细作多流汗,今年又是大丰收。
8、二月二,不吃窝,去到地,打了锅。
9、二月二,不喝茶,去到地,打了铧。
10、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
11、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粮食没处搁。
12、二月二,敲锅台,大小元宝滚出来。
13、二月二,敲门墩,坐下不动也生金。
14、二月二,敲门垴,大的领着小的跑。
15、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16、二月二,撒石灰,蝎子、蚰蜒死成堆。
17、二月二,敲瓢叉,蝎子蚰蜒往外爬。
18、二月二,洒把灰儿,蝎子蚰蜒靠墙根儿。
19、仲春二月二,谷种好落地。
20、二月二打房梁,蝎子蚰蜒不下墙。
21、二月二扫锅底,省柴省火不费米。
22、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
关于古诗的主持词
找了两个还不错的,校名和有些班级名删了,你自己看看行不行吧。
甲:爆竹声声辞旧岁 乙:诗词朗朗迎新春 甲: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 乙:我们要纪念行知爷爷以诗育人 甲:激励行知人以古眀今 乙:xxxx迎新春古诗词诵读比赛 合:现在开始 乙:三十功名尘与土 甲:八千里路云和月 乙:让我们与x班一起去感受岳飞的《满江红》 甲:春夏秋冬 乙:美景四溢 甲:让我们和x班一起来感悟四季
乙:毛主席爷爷是开天辟地的伟人。
甲:他的诗也同样豪情万丈
乙:让我们与x班一同走进他的《沁园春——雪》 乙: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甲:明代文嘉的《明日歌》发人深省 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x班的诗朗诵 乙:你知道宋代的“三苏”么 甲:不就是苏洵、苏轼和苏辙么 乙:苏轼就是苏东坡,他在杭州还修了苏堤 甲:请听x班朗诵的苏轼所赋的《水调歌头》 甲:《水调歌头》是有名的词牌名 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甲:是苏轼留给我们的千古名句 乙:请听x班的参赛诗词《水调歌头》 乙:我欲乘风归去 甲:又恐琼楼玉宇 乙:高处不胜寒 甲:请x班为我们表演诗朗诵《水调歌头》 甲: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乙: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 甲:春天更是知识增长的季节 乙:让我们一起感受x班所朗诵的《江南春》 甲:蟾蜍蚀圆影 乙:大明夜已残 甲:请听x班表演的李白诗词《古朗月行》 甲:安得广厦千万间 乙: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甲:x班为我们带来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甲:明月几时有 乙:把酒问青天 甲:不知天上宫阙 乙:今夕是何年 乙:抬头望,仰天长啸 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乙:让我们伴随x班踏破贺兰山缺 甲:让我们感受岳家军笑饮匈奴血 乙:穿衣不忘植棉人 甲:吃饭不忘种田人 乙:和马牛羊鸡犬猪做朋友 甲: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乙:请欣赏x班的参赛诗词《悯农》 甲:日出江花红胜火 乙:春来江水绿如蓝 甲:x班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江南春风----《忆江南》 乙:花木兰是古代的女中英雄 甲:她替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乙:请x班为大家朗诵《木兰诗》 乙:风——你是春的使者 甲:雨——你是春的信徒 乙:一年之际在于春 甲:一日之际在于晨 乙:让我们在x班的《春晓》中体会那份春意 甲:我们是明天的太阳 乙:我们是明天的主人 甲:让我们珍惜今天 乙:让我们拥有明天 甲:让我们一起欣赏x班的《明日歌》 甲:天生我才必有用 乙:千金散尽还复来 甲:这是李白的《将进酒》给我们的启迪 乙:欢迎x班为我们表演的《将进酒》 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乙:旧年已逝,新春近,百年行知教导 甲:让我们诵古诗话今朝 乙:让我们赞行知诵行知 甲:行是知之始 乙:知是行之成 甲:让我们永记行知教导 乙:让我们永做行知新人 甲:xxxxx迎新春古诗词诵读比赛 合:到此结束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建队日队旗飘飘; 今天,我们的书香校园,再谱阅读新篇。
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读中华经典名言警句诗词活动,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做二十一世纪中华少年。
今天,就让我们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徜徉中华古诗词 做翩翩中华少年” 朗诵比赛现在开始 有请主持人上场。
甲: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我们是中华少年 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诵读经典。
乙: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我们是中华少年 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诗文。
丙: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 丁: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甲: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乙: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 丙: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 丁:我们的古诗文, 甲:形式多样 乙:内容丰富 丙:特别其中的爱国主义诗文犹如声声春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丁:又如个个问号 甲:启发我们去深思、去探索。
乙:它,就是我们千年的绝唱 丙:一直唱向永恒的未来。
一. 丁:逝去的是历史,不灭的是精神,岁月带不走千古之绝唱,光阴抹不去不朽的英魂。
让我们走进唐代「诗圣」杜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令世人折服。
【八班诵读表演】 甲:这就是杜甫,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二. 乙: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这首诗大家都知道吗
丙:它来自宋朝杰出诗人杨万里的《竹枝歌》,下面请六班为大家诵读来自“中兴四大家”之一杨万里的著名诗篇。
【六班诵读表演】 丁:是呀,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
三. 甲: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古诗词以其淳厚的艺术魅力,绰尔不凡的想象,新奇巧妙的构思而流传百世。
乙:下面请跟随七班同学的诵读去了解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王安石 【七班诵读表演】 丙:王安石是一位爱国诗人,抒发爱国感情的诗篇在他的政治诗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他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四. 丁:从唐朝到宋朝,从北宋到南宋,这期间有多少爱国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呀, 甲:同学们,你们知道南宋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是谁吗
乙:对,岳飞,他既是民族英雄,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
丙:请欣赏由五班同学带来的岳飞诗词朗诵 【五班诵读表演】 丁: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当战鼓咚咚敲响时 ,当祖国陷于危难之时, 就需要我们挺身而上 五. 甲:同学们,在南宋时期,除了有岳飞,还有写下不朽诗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等一大批爱国诗人。
乙:请欣赏一班同学用满腔豪情诵出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班诵读表演】 丙: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
报效祖国 ,从来就是每个人心中最伟大的理想 六. 丁:南宋是爱国名将辈出的朝代,南宋是爱国诗人会聚的时期,文天祥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中一位。
甲: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有请三班的同学给我们带来文天祥的名篇佳句 【三班诵读表演】 丙: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养料, 七: 丁: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这个人是谁了
那就是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 【四班诵读表演】 甲: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这就是辛弃疾
八: 乙:我们从盛唐穿过宋朝,从宋朝走进北宋南宋,最后让我们走到明朝,领略民族英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言壮语。
【二班诵读表演】 丙:同学们,感谢大家精彩的表演。
在大家激情满怀的朗诵中我看到我们作为一位中华少年,是多么自豪。
丁:书声朗朗,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 甲:我们的民族需要古人爱国精神的力量来凝聚 甲乙丙丁合:腹有诗书气自华 甲乙:徜徉古诗词使我们充实 丙丁:诵读古诗词使我们明理 甲乙丙丁合: 让我们每个人都走进古诗文的乐园, 让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让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中华少年的心田。
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 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合:亲爱的同学老师们,我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拓创新,传承文明,把中华古诗文发扬光大。
中国自己的节日有哪些
还有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
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我们一起为可爱而又美丽的小女孩xx庆祝她xx岁的生日,但是在生日庆祝仪式开始之前呢,首先请允许我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大家知道么,在古代有这样一首歌谣。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
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王心里愁。
在这泥土气息浓郁的童谣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
龙王想,要是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
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料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
第二年二月二,龙母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厌倦了,渴望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幸福。
龙母知道女儿的心,她劝公主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要到人间去呢
”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我一定要到人间去,寻找真正有乐趣的生活。
”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
悄悄地把她送出龙宫,还给她带了一个锦囊。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了一座大山下,公主四下里望了望,只见远远地都干裂着嘴巴,庄稼都低垂着头,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不远处,一个青年在田里吃力地劳动,公主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你种地会有收获吗
”农夫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
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
”龙女很同情他,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了绿色。
农夫一看赶忙向她行了个礼,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仙姑救一救穷困的百姓。
”龙女非常感动,她想,他真是个好人,一心想着别人。
真是我的知音啊
于是,她从锦囊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下了下来。
雨过天晴,山青了,庄稼绿了,人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小伙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谢,公主脸上飞起了红云,说:“不用谢我,只求我俩百年合好。
”小伙子听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领回家。
再说公主离宫出走的事被龙王知道后,龙王非常恼怒,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
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
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 (以上部分引用自百度百科) 今天我们的第一女主角在xx年前降生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让我们一起用掌声祝福小xx在今后的日子里健康美丽、好好学习,用成绩和美好的道德品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大神兽的来历
古代四神兽是指: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南方朱雀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
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他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
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
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
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一样,故又叫。
在古籍的记载中凤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而以它的歌声与仪态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于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更由于龙象征着至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
而凤凰它的原形有很多种。
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变成的。
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
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则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
而玄鸟的说法就是从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中,就是殷商说的后代说自己的先袓-契是由玄鸟生下来的,建立强大的商朝。
因此玄鸟就成了商人的始袓了。
也记了这段历史:‘殷契、母曰简狄,有绒氐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随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 除了殷商之外,战国时的秦,满清的始袓和朝鲜新罗的始袓也是和仙女吞食玄鸟卵有关的。
不论玄鸟或是凤凰,都是随道教的发展,而把它由一只雀鸟,或孔雀或山鸡等等...先变成一个半人半禽的、传人兵法的仙女到完全是人的仙女,都是随道教的发展的。
而在北京过去就有三座专祀玄女的庙宇,叫九天娘娘庙、玄女庙。
在北方和南方的地方也都有玄女庙。
2011-9-19东方青龙: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
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在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
’;‘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
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在古时后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龙的地位远高于印度。
因在是神物、是的,也是皇帝的象征。
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像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而民间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所谓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
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
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
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
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
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
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
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
它好安静、又爱烟火。
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
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
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
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
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
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
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
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2011-9-19先给你发东方和南方的两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