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慎独什么意思
释义: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修己慎独”是什么意思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我喜欢慎独,慎独中修己.
修己慎独的拼音
修己慎独的拼音修己慎独的拼音 如下:xiū jǐ shèn dú 修 己 慎 独
[修身]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
[修身]君子慎独,以安人古人人生分为四阶段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倘若四非常完满,培养出的人就能德才兼备、造福社会。
很显然,“修身”属于古代培育人才的第一要务,这既是选拔贤良的基础,也是造福社会的重要途径。
饱学,是内功;自律,则须内外兼修。
几千年来,有个非常特殊的词汇常挂在中国人嘴边,那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慎独。
慎独“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不要认为事情有隐藏,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独自一人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自己。
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而要达到“慎独”的境界,就要做到 “三个如一”,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言行如一,躬身笃行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做人要实,唯有心口如一才是可信可交之人。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 A 修己 B 克己 C 慎独 D 自省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ABCD) A 修己 B 克己 C 慎独 D 自省
孔子提倡“修己”、“克己”和“慎独”,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它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每一个传统美德都有它的来历,有它的内涵.1.仁爱孝悌:儒家文化宣扬天下当以“仁爱”为本.“孝悌”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从中体现的 “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这也是几千年来儒家精神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爱孝悌”.解剖来看其实就是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我们都知道这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对每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2.谦和好礼:“谦”即为谦虚,“和”即为和睦家族、邻里, “好礼”即为有礼,注重礼义.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被人称颂的人大都是 “谦和好礼”的.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狼来了》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如果那个放羊的孩子不是因为一时贪玩,不诚实,欺骗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会有那样的结果呢?可见,诚实是很重要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古训传承千年、历久弥新,说的就是人要感恩、要知恩图报的道理.我们的祖先在推崇感恩的同时,也十分谴责忘恩负义之徒,比如他们说,“人而负恩,不如禽鸟”,“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感恩是做人的一种起码道德,也是对道德的褒扬和肯定.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方面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其实,即便是动物,羔羊尚跪乳、乌鸦还反哺,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组织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成长之恩,我们怎能忘恩、怎能不感恩呢?人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我们大学生更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4.精忠报国: “忠”即为忠于国家,忠于皇帝.报国即为报效祖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将都是精忠报国的典范.譬如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应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人生理想和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工作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使人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困惑.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仍是本民族整体利益最具权威的代表者,只要国家仍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也一直未改变,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祖国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个人创造的业绩和成果需要得到祖国的评价和认可.5.克己奉公:“克已”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 “奉公”就是服从于整体.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个人利益服要从集体利益.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有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古代人对克已奉公的最好诠释.这个思想更加符合当前阶段党的思想路线.6修己慎独: “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已,有高度的自觉性.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慎独”. 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可见慎独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高高在上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如此的强大.7.见利思义:“义”指义气,正义.自古以来“舍身取义” 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随着滔滔的江水流逝的屈原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文天祥曾吟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诠释了“舍生取义,死而无憾”的人生态度.8.勤俭廉政:即勤劳节俭、谦明正直.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端,为官清正廉明.白居易曾怒打行贿人,而朱元璋更是体恤群众从而每天“ 四菜一汤”,不铺张浪费 .只有这样的君主,这样的臣子才会有所作为,并被后人牢记.9.笃实宽厚:“笃实”即为忠诚老实.它要求人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宽厚”即为待人宽宏大量.李世民不仅以史为鉴,还宽厚待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名被后人称赞的明君.10.勇毅力行: “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力行”就是身体力行.“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这都是以坚毅、勇毅为基础和前提的.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这些传统美德将会继续延续下去,它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1.\\\\x09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但是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运用传统美德,尤其是仁爱、谦和、好礼等美德.只有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2.\\\\x09大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大学生社会的精英分子,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青年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能低估.只有用传统文化加以引导纠正,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3.\\\\x09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美德,必将继续引导我们走向未来.在灿烂的传统美德的指引下,让我们为中国的强大努力拼搏,创造辉煌.
“修己安人”是什么意思
修己:修身。
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何谓修己
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之上,孔子在《论语·阳货》一篇中就专门阐述了仁的具体含义。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孔子接着解释五者——“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就是儒家所主张领导者修己的五项基本要求,也被称之为“五德”。
作为一位领导只有具备了五德才能修身庄重,办事勤敏,对待下属才能宽厚,守信用,施恩惠。
在修己的五项基本要求中,孔子尤为重视“信”。
因为“信”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民众对领导的信任,二是领导者自身的信实。
只有这两个方面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目标。
何谓安人
安人是儒家管理的终极目标,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具体又表现在四个方面——安亲、安友、安君、安百姓。
那么这四个方面又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安”呢
安亲用孝和悌,孔子主张用“孝悌”来协调家庭关系。
只有孝才能上安父母长辈,唯有悌才能和谐兄弟姊妹。
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庭的和睦是一切事业的根本点与出发点。
安友用义和信,儒家思想认为,独学而无友,则会孤陋而寡闻。
朋友交往只有义信相待,才能彼此真诚。
安君用忠和敬,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勿欺也而犯之”。
“勿欺”就是敬,“犯之”就是忠,当君王有不对的举措就应该大胆进谏,敢于直言才是真正的敬与忠。
安百姓用仁爱。
对于安百姓的做法《论语·子张》中有具体的描述——“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立之斯立”就是让民众自立,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制作为强制性管理方案,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作为内在的约束。
“道之斯行”是用礼乐诗书教化民众。
“绥之斯来”是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安抚民众。
“动之斯和”是指有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支撑之后的“使民”,是百姓能在自己统领的国度中安生乐业,为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心甘情愿的劳作。
修己与安人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它们看似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但其实质却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修己是儒家管理的出发点,安人是儒家管理的目标。
然而只有修己才能最终安人,领导者也只有通过安人才能彰显修己的价值与意义,所谓“学而优则仕”就是这个道理。
《论语·宪问》中有孔子和子路的一段对话:“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
’”可见在儒家管理理论中修己与安人是相互支持,互为因果的。
关于慎独的名言10条
名人】◇ 道也者不可须臾,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恐惧乎其所。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
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刘宗周◇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刘少奇90相关问题全部关于慎独的名言和事例、【典型事例】 ◇ 曾子“一日三省”的名言:《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 秀才慎独的故事。
从前,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秀才,路过一片熟透的桃林,虽然他对桃子充满了渴望,但最终他只是咽了咽口水,便继续低头匆匆赶路。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解渴,他回答道:‘桃李无主,我心有主。
’” ◇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名人名言】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
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刘宗周 ◇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刘少奇 【精彩文段】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慎独”乃人生的至高境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无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无所不为
才能坦然面对一切世间沉浮荣枯
我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就好象“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样,当我们在无拘无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放纵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很有可能会驱使我们去为所欲为。
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修养是否高深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立场是否坚定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能力是否强大的时候。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我们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条忠犬,可帮你避开处处陷阱,躲开种种是非;“慎独”是一剂良方,可使你内心清爽,外形昂然。
对我们而言,无论是对前程、对事业,也无论是对时下、对将来,“慎独”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刻都不可疏忽。
我们时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所谓清醒,也就是“慎独”。
人生如酒,或可口,或浓烈,或芳香,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醇厚; 人生如画,或素雅,或黯淡,或明丽,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美丽; 人生如歌,或悲戚,或低沉,或高昂,有了慎独,它可慎独名言◇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
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刘宗周 ◇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刘少奇30 浏览53652017-11-26关于“慎独”的名言10条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
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
——印光大师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刘宗周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慎独者,慎其闭居之所为。
——郑玄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刘少奇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金缨《格言联璧》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诫子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朱熹26 浏览10822019-08-29关于“慎独”的名言有哪些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
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刘宗周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刘少奇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卢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梭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夸美纽斯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5 浏览3372019-09-06关于慎独的名言故事曾国藩做慎独功夫,以道光22年10月初1日为分界线,在这一天之前,他的用功是零碎的,偶然的。
前一年的7月14日,他拜访了唐镜海先生,请教读书、修身的要领。
唐先生劝他以《朱子全集》为课程,身体力行;又向他介绍了当时著名理学家倭艮峰先生的用功方法;据他这一天的日记记载,他听了唐先生这一席话之后,“昭然若发蒙也。
”但从这一天起,到第二年的lO月初1日,一年多的时间,他在日记中的自我批评只有两次,一次是道光21年9月初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