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牌坊落成庆典主持词

牌坊落成庆典主持词

时间:2020-07-13 21:43

修路功德碑碑文

参考一下朝披霞光,夜沐银辉,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惟六百米东西大道美中不足:道路长年失修,行者多有不便。

虽有重修之心,然受困于财力而久拖成憾事。

丙戌年仲夏,“八荣八耻”活动方兴未艾,恰逢建党八十五周年华诞,党委号召捐资修路。

1100多名共产党员踊跃捐资,各单位鼎力相助;感人之事,数不胜数。

此次义举,共筹资275802元,仅用七天,胜利竣工,可谓得民心则事顺。

特立碑勉之。

介绍下潮汕寺庙及风俗

白马禅寺,位于晋城市市区北侧五公里的白马寺山顶上。

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

后因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故而更名为白马寺山,此山主峰海拔1010米。

  白马禅寺创建年代不详,金李俊民游白马寺山诗曰“千年古庙映崇岗,寂寂空庭草树荒”由于战乱原因仅剩一座景公塔,巍然矗立,向人们昭示它的往日辉煌。

  1989年冬,城区宗教局邀请五台山善财洞主持隆慧法师为城区佛教协会会长、白马禅寺主持,并重修白马禅寺。

  1993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正式奠基,修建藏经楼,历经十四余年。

陆续修建完成了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九龙壁、伽蓝殿、大毗卢殿、文殊殿、念佛堂、斋堂、文殊塔、祖师殿、舍利塔、上客堂、二僧院以及东西配房等工程。

  藏经楼于1993年修建,1994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落成剪彩法会,面积有348平方米。

楼下为五佛殿,供奉有云南居士从缅甸南坎观音寺请来的玉佛五尊(五方佛),及一尊观音像(缅甸玉)。

楼上珍藏有乾隆藏、大正藏、佛光藏、天台藏、及藏文藏经。

  大雄宝殿九四年动工,历时二年,于九六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落成典礼,计823平方米。

殿内为横三世佛,背后为海岛观音,两侧为文殊、普贤及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匾额是赵朴初亲笔题写,九八年举行了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请佛大和尚、源慧大和尚为佛像开点灵光。

  天王殿243平方米,门头有中国佛协赵朴初亲笔题写“白马禅寺”匾额。

殿内正面为弥勒菩萨,背后韦驮菩萨,两边四大天王。

天王殿的 两边是钟鼓楼,各35平方米。

于九七年建成九九年九月十五举行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根通大和尚、慈贵大和尚为佛像开光。

  大毗卢殿占地1134平方米,是白马禅寺最大的殿堂,殿内七重悬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罗汉、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罗汉柱、五层八角亭柱、十二圆觉、二十四诸天、释迦本身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灵山会、楞严会、龙华会、华严会、三身佛、三世佛、极乐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密宗护法金刚、以及大型密宗金刚座等。

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仅余寸,共一万余尊。

实属国内罕见的工程。

大殿于2000年举行了落成典礼,寂度大和尚参加了法会,目前佛像还在紧张贴金与彩画中,预计在2008年竣工。

  毗卢殿两侧分别是地藏殿和文殊殿各352平方米。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像及闵公道明像全是汉白玉制;文殊殿内是五方文殊分别为(聪明文殊、狮子文殊、智慧文殊、无垢文殊、孺童文殊);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士、四臂观音、绿度佛母、云音佛母,殿内塑像均为藏密风格。

2000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寂度大和尚与普证大和尚主持了法会。

  五方文殊塔于2003年冬奠基施工,2004年农历九月十五竣工。

塔为藏式风格石质结构,须弥座台高2.7米,塔高15.6米,须弥座为全部雕刻作法,雕以宝相花、莲花、牡丹花等,须弥座上围以栏板、雕刻花草、望柱为狮柱。

  中央为小式八棱须弥座,亦即塔座,八角为八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八面雕以佛教八宝,二龙戏珠等图案,塔台以上还有五百罗汉大型像塑。

塔身有五方文殊像。

另高台中室,为地宫一座,里面供有24天尊像,转经筒。

整座文殊塔巍巍壮观、风格别致、独树一帜。

  文殊塔东西两侧配殿各占542平方米,配殿中段分别为伽蓝殿、祖师殿。

值得一提的是,白马禅寺祖师殿供奉的是达摩祖师、慧远祖师、能海上师三像,分别代表了禅宗、净土宗、大般若宗祖师。

  寺院门前的广场西侧是主持隆慧大和尚应僧俗四众之请,为诸僧圆寂后有所托身所建的舍利塔,此塔亦为全部石质结构,于2005年初冬动工,2006年农历九月十五竣工典礼。

须弥座的高台中央耸立的塔为五层密檐式,中塔高9.9米,两侧塔高7.9米,塔上雕有地藏菩萨像,罗汉像,并刻有经文语,塔座围以石灯、石狮、石像。

须弥座高台面阔18米,进深23.6米,亦为雕刻之考究作法。

上面四周是古式栏板望柱,高台外有石牌坊一座,与舍利塔交相辉映,更显庄严肃穆。

  广场中央有九龙壁一座,长20米,宽18米,双面雕塑,座为须弥居样式。

顶为瓦脊斗拱样式。

  广场南面的山上是唯一遗存的白马禅寺古代建筑“景公塔”。

据说清康熙三年,甲辰三月,有一官名景文魁,慨以俸金修复早先失毁的白马寺塔,且更盛于前,故名“景公塔”。

从景公塔碑记内证实原塔是明代建筑。

  1999年经市委规划局规划,土地局认可划拨宗教用地138.367亩。

倾国倾城2008年10月11日节目单

风云组合

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出自何处

曾所写的楹联。

清. 曾国荃【来自】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纯,又名曾子湖南省湘乡县荷塘二十四都(今双峰县荷叶镇)白杨坪人。

幼入私塾就读,继求学于岳麓书院,师从丁善庆。

清•咸丰二年(1852年)取优贡生。

为两江总督曾国藩之九弟,清末湘军主要将领之一。

早年随兄曾国藩筹建湘军,清•咸丰六年起独领一军,因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

同治三年(1864年)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篡《湖南通志》。

1856年(咸丰六年)率湘军赴援江西省吉安,对太平军作战,称吉字营,为曾国藩的嫡系部队。

1860年5月围攻安庆。

1861年9月攻陷。

1862年(同治元年)授浙江按察使、江苏布政使,5月围天京(今南京市)。

1863年擢浙江巡抚。

1864年7月攻陷天京,纵兵焚烧抢掠7天7夜,血洗全城。

1866年调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

1867年称病退职。

1875年(光绪元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继署两广总督。

光绪十年(1884年)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

光绪十五年(1889年)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太保衔。

《清史稿》、《清史列传》等文献中收入《曾国荃传》等几种主要传记资料和梁小进编撰的曾氏年表。

1890年在南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

谥“忠襄”。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刊行《曾忠襄公全集》(全6册,岳麓书社2006年11月出版)传世,包括奏疏、书札、文集、批牍、年谱、荣哀录共67卷,约175万字。

曾国荃自题联瓶花落砚香归字;窗竹鸣琴韵入弦。

——自题书斋手书行书墨迹联 曾国荃读书写字有如此雅致,可见其人不俗。

字含花香,书有竹韵。

闲情逸致,跃然纸上。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自箴手书楷体墨迹联家无长物琴书自乐;天生高人风雅之宗。

——自题手书楷体墨迹联意正心平,和谦致乐;名成德就,谨慎重言。

——自题手书楷体墨迹联 曾国荃撰题联一片光明心比月;十分欣喜我如鱼。

——题山西省榆次县常家庄园 榆次县的“常家庄园”,更是气势雄伟,别出一格,令万人瞩目。

常家庄园占地60万平方米,屋舍4000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

其规模之大,构思的精巧,文化的厚重,雕饰的精微,人说可和明清皇家园林媲美。

当时的常家庄园,有史家称是一座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艺术殿堂。

懋典遥颁,恩浓此阙;芳徽永式,泽衍西江。

——题(时任甘陕总督)四川省泸州吴太母李孺人节孝牌坊 曾国荃贺赠联三岛路深浮阆苑;九霞觞满奏钧天。

——赠芝岑大公祖仁兄廉孝相承,世载其德;刚柔相济,功加于民。

——赠清•户部待补知府王启恩 王启恩(1836-1898),字钢堂,号瑞臣,山西省徐沟县西南坊人。

幼时入迷书法,跟随寿阳秦东来游历。

身材高大,双目有神,谈论事情,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有谋有断。

家里藏有几十万卷书,明清时的名人书画200余幅。

在书法上造诣深,临摹的书法帖子很多。

曾经东登泰山,把大字刻在石壁上。

又入迷于金石文字学。

曾经用扫帚在雪地上写了丈余大的字,使秦东来很欣赏,长大后做了县的诸生。

家资丰厚,咸丰、同治年间屡次资助军队,政府奖给个员外郎的官。

分到户部任职时,大学士祁隽藻退休后在京居住,劝他说:“你应该继续读书增长才干,不可急于做一般官员。

”他深受感动,就回家继续学习。

同治壬戌(1862年)中举。

丁卯(1867年)捻军从陕西进攻山西,当时寿阳祁世长居家守孝,朝廷命其和祁共同办理山西省的治安问题,整顿纪律,以保治安无忧。

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以来,清朝廷认为山西是军饷主要来源,主张全力保卫境内安全,不让受到袭扰。

事件平息后,被优先录用。

光绪丁丑戊寅(1877-1878年)山西发生饥荒,朝廷命令阎敬铭督查赈灾,山西巡抚曾国荃也下命令查办太原、汾阳两地受灾情况和捐赈事宜。

王经常拿出米粮或俸银帮助灾民。

赈灾结束后,巡抚曾国荃撰赠此联。

回家居住时,县里有事,官员绅士多请他商议。

从其曾祖到他自己,都通晓事理,用其家财慷慨助人的事,不计其数。

光绪丁酉(1897年)被保举任知府,赴户部等候任命。

戊戌(1898年)在京城寓所辞世,终年年62岁。

遗著有《芸斋金石考》、《五砚轩笔记》、《泉币令集古录》、《茶余闲话》等书若干卷。

曾国荃撰挽联少壮剧豪雄,到暮年折节谦虚,但思尽忠补过;东南名将帅,赖先生苦心调护,只为骨肉弟昆。

——附录:曾国藩代弟曾国荃(曾沅甫)撰挽清•湖北巡抚胡林翼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

——挽清•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左宗棠(34+34=68字) 贺赠曾国荃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曾国藩赠胞弟曾国荃(贺曾国荃大夫第)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曾国藩赠(箴)胞弟曾国荃 此联是曾国藩于1860年3月8日为箴胞弟曾国荃所作。

作者用心良苦,但效果不佳。

其弟及家人时以仗势欺人,多有恶举。

其一,未允许即在洪家猫面脑地作坟茔,“洪家甚为不服”。

其二,“沅甫起死回生新屋,规模壮丽,有似会馆。

所伐人家坟山大木,多有未经说明。

”其三,“家中子弟荡佚,习于吹弹歌唱之风。

”对此,曾国藩“闻之甚为忧惧,”尤其对于“家中老少习于‘骄’、‘奢’、‘佚’三字,实深悚惧。

”但仅“悚惧”而已。

富贵而徒刑骄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曾氏已“忝窍高位”,家人难免不出问题。

有问题即下面教育,而不训斥臭骂,此为有大修养者所为也。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曾国藩赠(劝戒)胞弟曾国荃 曾国藩在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四日因父逝回家奔丧,住在家里。

认为曾国荃的军队锐气有余,沉稳不足。

士兵浮躁是兵家所忌讳的。

遂撰赠此联劝诫弟弟。

悼挽曾国荃联千国失二贤,哭大司马少司农才数月;易名足千古,合胡文忠左文襄为一人。

——清•江楚转运督办易顺鼎挽曾国荃易名兼胡左两公,十六字天语殊褒,异数更兼棠棣并;伤逝与彭杨一岁,二三子辈流向尽,英才尤惜竹林贤。

——清•洋务派和淮军首领李鸿章挽曾国荃 一十载中原烽火,扫尽烟尘,曾记铁索横波,楼船截岸,见雍容儒将,挥陈掀髯,誓约预焚香,便随一鼓登陴,埋向石头擒李煜; 六七年异地湖山,藉谈风月,每忆角巾别墅,小队元戎,感矍铄勋臣,衔哀话旧,弥留犹握手,应为群黎请命,俄惊江左失夷吾。

——清•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挽曾国荃(48+48=96字) 纪念、题咏、曾国荃联茅土加名数;神功接混茫。

——佚名题河南省开封二曾祠(祠祀曾国藩、曾国荃,下同)祀宋贤良,次第谨依言行录;与人家国,凋疏无若靖康年。

——佚名题河南省开封二曾祠事业由德性中来,为名将,为名相,不外名儒,况指授弱弟韬钤,共使千秋垂竹帛;报祀自畿辅间始,若两江,若两湖,以迄两浙,更仰止中州祠宇,允宜百世荐馨香。

——佚名题河南省开封二曾词(31+31=62字) 附录:【曾国荃轶事、趣闻】 〖岐山进香〗 岐山寺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福州市)南通镇新岐村,踏进寺门,迎面悬挂着四个烫金苍劲有力的大字牌匾:“大雄宝殿”。

牌匾在若明若暗的山中阳光映衬下栩栩生辉,光彩夺目,给大殿增添了雄风。

这四个大字是谁题写的呢

细看落款:原来是光绪年间一品顶戴、两江总督曾国荃题写的。

相传曾国荃当年随着兄长曾国荃藩统领膘悍、骁勇善战的湘军,南征北战平乱安邦,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替清廷效劳,立下了汗马功劳,有“无湘不成军”之说,使湘军名声日振。

以致于官封巡抚、总督。

但就是这位总督政治军事上得志,家庭生活却给他造成烦恼。

家室二位夫人,婚后多年至今仍无子嗣。

作为饱学儒术之道的总督,封建卫道士思想尤为严重,他想:若无子嗣,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挣来的功名,显赫的地位,万贯家财,谁来继承呢

总督的二位夫人,在家供奉菩萨,日夜香火不断,虔诚信佛,并常常叨念,要丈夫信佛求子,经常外出求佛。

曾国荃 随行,车来车往每年出入于名寺古刹,久而久之,他也潜移默化,信仰佛教了。

恰在这时,江南名刹岐山禅寺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恩赐。

因祸得福,重新修复火灾后的寺院,光绪钦赐寺名“岐山万寿仁瑞寺”并赐镇山宝物三件,拨府库金银若干,半副鸾驾,一路浩浩荡荡由京城北京运往岐山,并晓喻沿途百官,夹道迎送,诣旨:“着两江总督曾国荃具体督办。

”曾氏喜不自胜,随携夫人共同前往进香,一路来到了岐山仁瑞寺。

后应岐山主持高僧之邀,为新落成的“大雄宝殿”题写了匾额。

曾总督时值春风得意,年轻气盛且写得一手好字,所以这块牌匾,入木三分,刚劲有力。

揭彩挂匾之日博得百官、地方豪绅以及众僧和香客们的喝彩声。

传说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佛祖,后来这位总督,果然子孙旺盛,但其显赫的权威和地位却不能世代相传了。

曾国荃作为一代湘军名将,能够千里迢迢来到岐山,诚心敬佛留下一段美好的佳话。

【来自】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