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喜事 丧事 吃饭前司仪说的台词是什么
一言奉请,启动,x府老儒百年归世,承蒙周围,家门户族。
四朋是遥天路远,翻山越来祭奠,孝家是地方偏宅,人手不足,敬请谅解。
多承众亲友雅爱,送起了人情大礼,误了你们的精工,花费了银钱,孝家一笔记在心里,尔后各位婚丧嫁娶,修房造屋,孝家闻讯,定填人情。
席前设宴是招呼不周,安席不恭。
是请你们淡酒多喝几杯,明日亡人入土,送驾上山,孝子席前当面叩谢。
我还有一言奉上,酒席散后是桥头路过,隔河渡水。
招呼不周,是粗茶淡饭,敬请吃好。
孝子席前再下二礼。
我四礼奉上,是请各位落座,谢情之意难表,发烟倒茶滴招呼好。
农村白事吃饭开席词
可亲可敬的 老人,今天,您孝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您疼爱万分的孙媳,您身边爱您关心您的亲人朋友们,他们到这里来缅怀您,来看您最后一眼,送您最后一程,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我们也只能饱含深情,饱含泪水的对您说一声珍重。
葬礼上主持人怎么说
丧事主持词(1):尊敬朋友好友,尊孝子孝女,我们----------怀着沉重的情绪,应的邀请大家一齐,今晚在那里向老人举行告别仪式,表示我们的哀悼。
下方,我们的哀悼仪式就要开始,请正在打牌的亲友们,以及正在帮忙中的兄弟叔伯嫂嫂们,都暂时停一下手中的事。
我们全体肃立,乐队奏哀乐。
为了表达亲朋好友深切的哀悼,我们献上??冰霜高洁传幽德,风号鹤唳人何处?圭壁清华表后贤(女)月落乌啼霜满天。
想见仪容空有影流水夕阳千古恨欲闻教诲杳无声秋霜春露四时悲。
日月逝如流水,一朝永诀,风云变幻不测,千古同哀。
大家的情绪都很悲痛。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都难以报答。
对于老人的离去,我们空余泪痕。
今晚,孝子孝女为了表达对老人的哀悼,也表达对鞠躬尽瘁、操劳一生的老人的敬意,特邀请我们--前来表演,借此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寄托我们的哀思。
为了到达今晚的演出效果,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节目,期望大家不要过渡沉浸在悲伤之中。
我们活着,也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这也是九泉之下的老人的心愿。
期望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目光要往以后的日子看。
在此,我们也恳请孝子孝女节哀顺便。
也祝愿老人一路走好。
丧事主持词(2):鞭炮声声迎宾客,哀乐阵阵悼亲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各位父老乡亲:大家上午好!云天凝素,纯寒料峭,冷风呼号,哀乐低回,苍天流泪,大地含悲,在一个令人心碎的日子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默默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令他无限眷恋的人世间,他就是我们尊敬的~~老大人!这天我们乐队怀着同样沉痛的情绪应邀前来参加他老人家的追悼活动,在此让我谨代表乐队的全体工作人员对~~老人家的仙逝表示沉痛的哀悼!同时也向他的亲人们致以诚挚的慰问,并向前来悼念的各位来宾各位亲友表示亲切的问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人世间难免有生、有死、有分、有合,~~老人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高风亮节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他老人家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朴实的一生,他把他的一生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养育他的这片热土,并在这片热土上立下了不朽的丰碑!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正是他老人家一生的光辉写照!在此我们衷心期望孝子贤孙们能够节哀顺变,化悲痛为力量,来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把府上发扬光大,我们相信他老人家必须在天有灵必须会保佑他的亲人们家兴业旺,一生平安,万代富贵!让我们共同祝愿老人家在天堂路上一路走好,永远安息!丧事主持词(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好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2月23日时分,**---我的,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走完了她辛勤而又充实的生命,永远的离开了咱们,享年岁。
这天,咱着万分悲痛的情绪,为她老人家送行,寄托咱们无尽的哀思。
首先,让老人家的儿孙及家人向这天来参加追悼宴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鞠躬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和咱们一齐,为老人家作最后的送别。
**患病多年,承蒙各位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老人家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心存感念,作为亲人咱们也心存感激。
多谢你们!老人家的离世,带给咱们深深的怀念。
作为儿女,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归纳她的生命,她的人生准则简单得只有十六个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恰恰是她生命的写照。
她用行动和爱为儿女们做了表率,为人性的善良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正是有了老人家的影响,儿女们也用行动和关爱否定了一句俗话----久病床前无孝子。
在老人患病的几年里,他们嘘寒问暖,求医问药,尽量让老人高兴,以减轻病痛给老人家带来的痛苦。
虽说这天她老人家以驾鹤西去,但咱们坚信她老人家走的欣慰,走的安然。
正因她养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在儿女们的身上有她闪光的人性思想。
让咱们共同祈祷老人家一路走好!最后,我代表我的和她的家人,再次向这天到来的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多谢大家!丧事主持词(4):尊敬的各位朋友,追悼晚会立刻就要开始了,请参加追悼晚会的相关人士做好准备,请燃放鞭炮的师傅做好准备,请所有的孝子贤孙来到灵前做好准备。
(乐队入场演奏拜佛曲)尊敬的孝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帮忙师傅:大家晚上好!云蒙低沉,沂水呜咽,苍天流泪,大地悲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这天,我们大家在那里,怀着沉痛的情绪为悼念一位平凡而伟大,勤劳而善良的人__大人,__生于__年___月日,他艰苦劳作了一生,于_年_月_日_时_分,与世长辞,享年__岁!这天,我们——乐队受孝家委托,前来为__老大人送行,并为他老人家举办一场隆重而又庄严的追悼晚会,那么此刻,我宣布,__大人追悼仪式正式开始。
一:首先有请乐队前奏!(葬礼进行曲)二:有请__大人所有孝子贤孙在灵前就位。
三:有请主持人就位。
四:有请在场的各位来宾全体肃立,让我们怀着一颗沉痛的心为__大人默哀,同时请鸣炮奏乐!(哀乐)五:礼毕,向__大人遗体三鞠躬!青山肃立,草木含悲,这声声哀乐,细细的诉说了她老人家辛苦操劳的一生,大江东去,带走了我们至亲至爱的亲人,可亲可敬的老人,这天在这庄严肃穆的告别灵堂里,看着您和蔼可亲的面容,我们无法相信,您就这样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从此,和我们天上人间,阴阳相隔。
可亲可敬的老人,此时此刻,您的亲人和朋友们,站在您的面前,陪伴在您的左右,看着您静静地躺在这冰冷的棺材中,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难以诉说亲人朋友的情绪,您的儿女们更是心如刀绞,悲痛万分,对妈妈您的思念也只能用《母亲》这首歌来表达。
可亲可敬的老人,这天,您孝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您疼爱万分的孙子孙媳,您身边爱您关心您的亲人朋友们,他们到那里来缅怀您,来看您最后一眼,送您最后一程,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我们也只能饱含深情,饱含泪水的对您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别离,望您老人家一路保重,我们永远会怀念您,您永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六:由请这天追悼会的主会人致悼词!衷心感谢__的致辞,在那里我们也代表孝家祝您身体健康,福禄绵长!七:由请来宾讲话。
__大人一生是平凡,勤劳,朴素的一生,他给儿女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留下的无尽的精神财富,他教导儿女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勤俭持家,如今__大人走了,走的不舍,他带着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子孙对他的无限敬仰和感激,那么,这天,是__先生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晚上,儿女们都还有很多来不及要说的话想对您说,接下来,就由大人的孝子贤孙每人对大人说上一句临别的话。
亲爱的__大人,如今,您的儿孙泪流满面,面向您的灵堂,向您磕头,向您致敬,那么就让我们用诗与歌来寄托我们对您的无限哀思,并祝愿您老人家黄泉路上一路走好!八:由请乐队演员哭灵奠酒。
__大人与我们永别了,留下了他对生活深深的眷恋,留下了他对儿孙们深切的关爱,留下了他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喻的遗憾,那么,作为您的后人,我们将会化悲痛为力量,您老人就放心的走吧!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儿孙们继续前行!接下来请欣赏文艺表演。
最后,我谨代表——所有的同仁向老人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请您们节哀顺便同时也祝福在场的各位参加老人追悼晚会的所有来宾朋友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多谢朋友们的光临!丧事主持词(5):一对农村出来的年轻人,经过自我的发奋在城市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双方家人的帮忙下在城市安了家,他们决定结婚了,正因是外地人,除了几个同学和同事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朋友。
他们还是决定在离老家不远的县城举办一场婚礼,在省城找了一家十分不错的婚庆公司,从选取主持人、与策划师沟通、场景的设置以及婚礼的流程他们都花费了超多的时刻和精力,他们只想用这样的方式向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汇报一下这些年的发奋成果
婚庆公司提前一天开着大货车来到县城,熟悉状况、设置场景,调试设备、与相关人员沟通,晚上布置现场的时候,新郎的母亲来了,看到白色的背景和地毯后一脸的不高兴:“咱们是结婚,不是办丧事,弄的像个灵堂
赶快给我换了”工作人员解释了半天也没能说通,新人的七大姑八大姨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的新人也改变了主意。
为了满足长辈的要求,新人要求在白色的基础上加点红色,但要以红色为主
父亲小伏六外家表哥马振民致祭文大哥李万平含泪为父亲致祭文追悼会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如期进行了,我的祭文却未落一笔。
理智催促我从悲情的氛围中脱身,赶快把祭文写出来。
我自3月份见到性命垂危的父亲时,就预感到这一刻有一天会到来,但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这么快。
我自从转业回到地方后,几乎没离开过捉刀代笔的生涯,写过的各种公文难以计数。
个性是那些官样文章、领导的讲话、汇报、归纳等等,经常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搜索枯肠地透支着性命在爬格子。
以文字为生的我,留给自我的但是几百万字,而写给父亲的却仅有这一次,这一篇。
父亲生来就是个伟大而平凡的再不凡的人,一个普通农民没有业绩能够颂扬。
生前的父亲对生死观看的很淡,人生观十分明确,,死后的先父依然平凡伟岸。
我绝不会用社会上通用的祭文去纪念自我的父亲。
对父亲人生的认识是祭文的基调,有了这样的主旋律,祭文像泉涌一般在笔端涌出。
祭父文春夏之交细雨绵绵哀乐声声泪湿衣襟家父辞世举家心碎天公有雨雷公鸣金九十春秋品行美德历经磨难饱受艰辛童叟无欺创举伟岸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长幼有序邻里友善穷不低下富不张狂一丝一缕当思不易富而思进节俭不奢养好子女孝敬老人继承遗志告慰英灵永垂不朽叩首泣挽在追悼会上,最为感动人的还算我的侄女李佳欣声情并茂、含泪朗读的那篇一气呵成的祭文。
许多人一边边听一边为之流泪,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感染着每一个人心底的那份对父亲的情怀。
我把这篇祭文再次刊登,以励后人。
爷爷您一路走好--在爷爷逝世追悼大会上的祭文李佳欣爷爷,您走了,走得那样悄无声息,匆匆忙忙。
爷爷,您在天国那边还好吗?还习惯吗?您一个人寂寞吗?咱们真得舍不得您走啊。
爷爷,我真得不敢坚信,就在我前几天还见您的时候,您还是那样慈祥,那样健康,怎麽突然之间就离开咱们呢?咱们真得很后悔,没有在您最需要的最后时刻陪伴在您身边。
您这一走,给咱们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终生的遗憾。
爷爷,从我记事起,您始终是勤俭,朴实,和蔼,可亲,您用自我的行动给咱们树立了榜样,指导咱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
爷爷,您虽然走了,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却给咱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咱们将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诲。
咱们务必会化悲痛为力量,好好领悟,以实际行动告慰您的英灵。
爷爷,我还清楚地记得,弟弟小的时候,您总是经常背着小孙子从村头走到村中。
那时的您,脚步是那样轻盈,想想这些,好像就发生在昨日,您让我怎麽坚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呢?我真得期望这是在做梦,但是这是事实,不是梦幻。
爷爷,您就这样走了。
为什么不告诉咱们一声呢?当我再回到老屋时,再也看不见您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时,我这心里有多难受。
我再也不能淘气地揪您的胡子,挠您的脚心了,我真的很难过,很悲伤。
爷爷,我真得期望您能在叫我一声,叫我一声:金金,虽然一向以来,我都不明白您为什麽这样叫,但是我明白,您叫我的声音是最好听的。
爷爷您走了,再也没有人能像您那样疼我;爱我了;我永远也得不到您那样的爱了。
爷爷,您放心的走吧。
咱们务必会更加细心的照顾奶奶。
咱们务必不会让她感到孤单。
您就放心吧,咱们务必会按照您做人的准则去做每一件事。
咱们务必会好好领悟,永远不辜负您的教诲和期望,做一个为国家,为民族,勤于奉献的栋梁之材,为咱们李家争光。
爷爷,您这麽高寿,为咱们家,为子孙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也该好好的休息了。
期望您在天只灵安息吧
爷爷,咱们怀着无比悲痛的情绪,发自肺腑的大声呼喊:爷爷,您老人家一路走好!您的孙女:李佳欣二00八年五月八日丧事主持词(6):尊敬的亲朋友好友,尊敬的孝子孝女,咱们黑马艺术团怀着沉重的情绪,应的邀请,与大家一齐,今晚在那里向老人举行告别仪式,表示咱们的哀悼。
下方,咱们的哀悼仪式就要开始,请正在打牌的亲友们,以及正在帮忙中的兄弟叔伯嫂嫂们,都暂时停一下手中的事。
咱们全体肃立,乐队奏哀乐。
为了表达亲朋好友深切的哀悼,咱们献上。
。
。
。
。
冰霜高洁传幽德,风号鹤唳人何处?圭壁清华表后贤(女)月落乌啼霜满天。
想见仪容空有影流水夕阳千古恨欲闻教诲杳无声秋霜春露四时悲。
日月逝如流水,一朝永诀,风云变幻不测,千古同哀。
大家的情绪都很悲痛。
父母的养育之恩,咱们永远都难以报答。
对于老人的离去,咱们空余泪痕。
今晚,孝子孝女为了表达对老人的哀悼,也表达对鞠躬尽瘁、操劳生命的老人的敬意,特邀请咱们黑马艺术团前来表演,借此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寄托咱们的哀思。
为了到达今晚的演出效果,咱们准备了丰富的节目,期望大家不好过渡沉浸在悲伤之中。
咱们活着,也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这也是九泉之下的老人的心愿。
期望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目光要往以后的日子看。
在此,咱们也恳请孝子孝女节哀顺便。
也祝愿老人一路走好。
好,下方,有请乐队演出。
丧事主持词(7):破碎的镜子,难圆的梦。
离别的亲人,难续的情!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晚上好!这天是XX老大人与世长辞的日子。
在此,咱们东方演艺公司受贵俯的邀请。
带着无比沉痛的情绪前来。
在此,我代表咱们全体演员向XX老大人的仙逝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前来悼念的每一位亲朋好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XX老大人于2010年XX月XX日离开咱们!享年75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世间难免有生,有死,有分,有合。
尽管XX老大人离咱们远去,可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咱们及他儿孙们的心中。
XX老大人的生命是光辉的生命!是勤俭持家的生命!他把他的生命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养育他的这片热土。
并在这片热土里立下了不朽的丰碑!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也正是XX老大人生命的光辉写照!在此,也期望孝子贤孙们节哀顺便。
把悲伤和痛苦化作动力,来继承XX老大人生前未完成的遗志,把府上发扬光大!我也坚信XX老大人在天之灵也会保佑所有的亲朋好友,生命平安!万代富贵!让咱们共同祝愿咱们的XX老大人,在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一路平安!下方我宣布这天为XX老大人的追悼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响鸣炮奏哀乐!第二项全体来宾起立面向亡灵三鞠躬第三项主孝代表讲话第四项总管讲话下方有咱们的男名歌给大家带来一首父亲,让咱们的歌声伴随着在天堂的XX老大人不孤单,不寂寞。
也送给普天之下的父亲,母亲们愿他们晚年愉悦!丧事主持词(8):各位朋友,今晚王母大家怀着无比悲痛的情绪,迎着绵绵的秋雨莱维一位贤良的老人送行,在此我对各位的到来谨代表孝子XXX夫妇,女婿XXX夫妇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各位在秋收大忙中来鼎力相帮,愿老妇人在各位的关照下安详花海,早列仙班。
(环保广告语)主孝扶灵;秋雨茫茫不见天,一位贤母辞人寰。
儿女长哭怨苍天,从此一别千秋怨。
漫天愁云使人悲,可怜慈母西方归,王母侍女来奉诏,西去千里路迢迢。
老妇人的生命,相夫教子,受人尊重,她和睦乡邻,善待儿孙,在家乡一带极富盛名,这天王母在此祭奠,愿她英灵长存。
慈母永远留在儿女儿孙和广大亲邻的心中。
灵牌堂上摆,亲人永不在。
她走了,带去了儿女的无限相思。
带走了亲朋乡邻的无限思念,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在此王母祭奠她,寄托咱们的无限哀思,深表咱们的怀念之情,此刻祭奠仪式开始乐队奏哀乐;仙乐阵阵惊云天,恩来乐队本领先。
吹来弹唱样样精,洛州上下有名声,今日长歌来相见,送接慈母瑶池边,贤婿景生心诚孝,仙乐送母把心表。
今日鼓乐赛仙乐,愿的岳母福寿多。
祭奠;天降秋雨雨绵绵,素衣在身白对联。
儿女丝带腰间缠,遥奠慈母归故园主孝男儿泪满面,长哭慈母归西天。
千呼万唤不应儿女对母情独钟儿哭女泣忆母亲,深情更比大海深。
母恩如海永难忘,慈母大爱比水长。
为母长叩感恩首,愿你福寿灵前收谢亲邻;生命勤俭留典范,半世贤良遗嘉风。
秋日离家去,邻里来相帮。
左邻右舍情意真,不畏秋雨献真心。
忙里忙外忙不停,出力流汗表真诚,大恩在心永不忘,生命当记在心上。
总管负责王当存,确是一个实在人。
里里外外安排全,这天的祭奠很圆满,在此孝子对各位的鼎力相帮表示深切的感谢,多谢大家。
一位老人去了,但他的恩惠永远留在大家的心中,刘老妇人千古,愿你恩惠的千秋。
这天的祭奠到此结束。
丧事主持词(9):又是一年清明时,无限哀思寄先烈。
在全省人民祭奠先人先贤、怀念亲人之际,全省万人祭奠开国先烈活动分别在红安、麻城、洪湖、大悟、阳新、鹤峰等地同时开展,万余群众共同祭奠革命先烈。
这次活动是全省庆祝建国60周年的重要活动,也是全省咱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的重要资料。
省委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省委副书记、省礼貌委主任杨松同志专程前来出席这天的祭奠仪式,并将发表重要讲话。
参加这天红安祭奠仪式的有:省委宣传部、省礼貌办、省公安厅、省民政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新四军研究会、黄冈市委市政府、红安县委县政府的负责同志;有来自武汉、黄冈、红安等地的机关干部、企业职工、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大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共5000多人,其中,有透过《楚天金报》公开征集,自愿报名,从6万多名市民中挑选出来的1000多名武汉市民。
(形容冬天的词语)此刻,祭奠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请省委、省政府向开国先烈敬献花篮;第二项:全体人员向开国先烈三鞠躬。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第三项:请同志讲述红安革命史;第四项:请同志代表参加祭奠的群众发言;第五项:第六项:感谢xxx的重要讲话。
同志们,万人祭奠开国先烈祭奠仪式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丧事主持词(10):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以及xx-x先生生前的家属,同志们,朋友们:你们好!这天,咱们怀着无比沉痛的情绪,来参加xx-x先生的告别宴。
xx-x老先生于2008年8月初6中午11时47分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xx-x先生(简单说生平)在那里,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来宾朋友,向xx-x老先生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请节哀顺变。
为了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忙,xx-x先生的家属在此向所有的来宾朋友致以三鞠躬,表示感谢。
这天xx-x先生的家属在xx-x大酒楼略备薄酒一杯,以表谢意,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大家海涵见谅!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和帮忙。
多谢大家!
丧事现场主持人开场白
丧事主持词大全为你提供丧事主持词范文4篇。
丧事主持词一:尊敬的各位朋友,追悼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加追悼晚会的相关人士做好准备,请燃放鞭炮的师傅做好准备,请所有的孝子贤孙来到灵前做好准备。
(乐队入场演奏拜佛曲)尊敬的孝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帮忙师傅:大家晚上好!云蒙低沉,沂水呜咽,苍天流泪,大地悲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怀着沉痛的心情为悼念一位平凡而伟大,勤劳而善良的人__大人,__生于__年___月日,他艰苦劳作了一生,于_年_月_日_时_分,与世长辞,享年__岁!今天,我们乐队受孝家委托,前来为__老大人送行,并为他老人家举办一场隆重而又庄严的追悼晚会,那么现在,我宣布,__大人追悼仪式正式开始。
一:首先有请乐队前奏!(葬礼进行曲)二:有请__大人所有孝子贤孙在灵前就位。
三:有请主持人就位。
四:有请在场的各位来宾全体肃立,让我们怀着一颗沉痛的心为__大人默哀,同时请鸣炮奏乐
(哀乐)五:礼毕,向__大人遗体三鞠躬
青山肃立,草木含悲,这声声哀乐,细细的诉说了她老人家辛苦操劳的一生,大江东去,带走了我们至亲至爱的亲人,可亲可敬的老人,今天在这庄严肃穆的告别灵堂里,看着您和蔼可亲的面容,我们无法相信,您就这样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从此,和我们天上人间,阴阳相隔。
可亲可敬的老人,此时此刻,您的亲人和朋友们,站在您的面前,陪伴在您的左右,看着您静静地躺在这冰冷的棺材中,千言万语,万
农村丧事司仪主持词
【农村丧事主基本程序】 举悼会,程序要简洁,气氛要肃穆,其一般程序为: 、主持人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开始。
先介绍参加追悼会的单位领导,生前好友。
再介绍送来花圈和换联等单位和来宾的名字。
对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也要一并加以说明。
二、默哀3分钟。
(奏哀乐) 三、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
四、家属致答谢辞。
(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 五、向遗像三鞠躬。
六、向遗体告别。
(奏哀乐) 追悼会主持词的关键,是要把悼词写好。
悼词不能篇幅过长,一般以一千二百字以内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千。
悼词内容要层次清楚,事迹突出。
【农村丧事主持词范本】 尊敬的各位朋友,追悼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加追悼晚会的相关人士做好准备,请燃放鞭炮的师傅做好准备,请所有的孝子贤孙来到灵前做好准备。
(乐队入场演奏拜佛曲) 尊敬的孝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帮忙师傅: 大家晚上好! 云蒙低沉,沂水呜咽,苍天流泪,大地悲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怀着沉痛的心情只为悼念一位平凡而伟大,勤劳而善良的人 __ 大人,__生于__年___月 日,他艰苦劳作了一生,晚年,因患 病,医治无效,于 _年_ 月 _ 日_ 时 _分,与世长辞,享年 __岁! 今天,我们——乐队受孝家委托,前来为 __ 老大人送行,并为他老人家举办一场隆重而又庄严的追悼晚会,那么现在,我宣布, __ 大人追悼仪式正式开始。
一:首先有请乐队前奏!(葬礼进行曲) 二:有请 __ 大人所有孝子贤孙在灵前就位。
三:有请主持人就位。
四:有请在场的各位来宾全体肃立,让我们怀着一颗沉痛的心为 __大人默哀,同时请鸣炮奏乐!(哀乐) 五:礼毕,向 __大人遗体三鞠躬! 青山肃立,草木含悲,这声声哀乐,细细的诉说了 她老人家辛苦操劳的一生,大江东去,带走了我们至亲至爱的亲人,可亲可敬的 老人,今天在这庄严肃穆的告别灵堂里,看着您和蔼可亲的面容,我们无法相信,您就这样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从此,和我们天上人间,阴阳相隔。
可亲可敬的 老人,此时此刻,您的亲人和朋友们,站在您的面前,陪伴在您的左右,看着您静静地躺在这冰冷的棺材中,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难以诉说亲人朋友的心情,您的儿女们更是心如刀绞,悲痛万分,对妈妈您的思念也只能用《母亲》这首歌来表达。
可亲可敬的 老人,今天,您孝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您疼爱万分的孙子孙媳,您身边爱您关心您的亲人朋友们,他们到这里来缅怀您,来看您最后一眼,送您最后一程,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我们也只能饱含深情,饱含泪水的对您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别离,望您老人家一路保重,我们永远会怀念您,您永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六:由请今天追悼会的主会人致悼词! 衷心感谢 __ 的致辞,在这里我们也代表孝家祝您身体健康,福禄绵长! 七:由请来宾讲话。
__ 大人一生是平凡,勤劳,朴素的一生,他给儿女们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留下的无尽的精神财富,他教导儿女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勤俭持家,如今 __大人走了,走的不舍,他带着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子孙对他的无限敬仰和感激,那么,今天,是 __ 先生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晚上,儿女们都还有很多来不及要说的话想对您说,接下来,就由 大人的孝子贤孙每人对 大人说上一句临别的话。
亲爱的 __ 大人,如今,您的儿孙泪流满面,面向您的灵堂,向您磕头,向您致敬,那么就让我们用诗与歌来寄托我们对您的无限哀思,并祝愿您老人家黄泉路上一路走好! 八:由请乐队演员哭灵奠酒. __ 大人与我们永别了,留下了他对生活深深的眷恋,留下了他对儿孙们深切的关爱,留下了他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喻的遗憾,那么,作为您的后人,我们将会化悲痛为力量,您老人就放心的走吧!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儿孙们继续前行! 九:接下来请欣赏文艺表演。
最后,我谨代表——所有的同仁向 老人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请您们节哀顺便同时也祝福在场的各位参加 老人追悼晚会的所有来宾朋友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朋友们的光临! 【悼词范本】 范本一 祭夫祭文 维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妻某某闻夫不幸去世某日,远具庶羞之奠,谨向先夫某某某之亡灵吊以文曰:呜呼我夫,恩爱同宿。
白发齐眉,犹嫌短速。
胡天不佑,中年分途。
同林好鸟,汝归冥府。
悲痛欲绝,昏迷于路。
心绪茫茫,只有号哭。
欲见无缘,凄凉寂寞。
吊以斯文,远方祝托。
临天祭拜,心何彷徨。
先夫地下有灵,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尚飨! 愚妻 某某某 泣奠 范本二 爷爷 您一路走好--在爷爷逝世追悼大会上的祭文 李佳欣 爷爷,您走了,走得那样悄无声息,匆匆忙忙.爷爷,您在天国那边还好吗?还习惯吗?您一个人寂寞吗?我们真得舍不得您走啊. 爷爷,我真得不敢相信,就在我前几天还见您的时候,您还是那样慈祥,那样健康,怎麽突然之间就离开我们呢?我们真得很后悔,没有在您最需要的最后时刻陪伴在您身边.您这一走,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终生的遗憾. 爷爷,从我记事起,您始终是勤俭,朴实,和蔼,可亲,您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指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爷爷,您虽然走了,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诲.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告慰您的英灵. 爷爷,我还清楚地记得,弟弟小的时候,您总是经常背着小孙子从村头走到村中.那时的您,脚步是那样轻盈,想想这些,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您让我怎麽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呢?我真得希望这是在做梦,可是这是事实,不是梦幻. 爷爷,您就这样走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一声呢?当我再回到老屋时,再也看不见您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时,我这心里有多难受.我再也不能淘气地揪您的胡子,挠您的脚心了,我真的很难过,很悲伤. 爷爷,我真得希望您能在叫我一声,叫我一声:金金,虽然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您为什麽这样叫,但是我知道,您叫我的声音是最好听的.爷爷您走了, 再也没有人能像您那样疼我;爱我了;我永远也得不到您那样的爱了. 爷爷,您放心的走吧.我们一定会更加细心的照顾奶奶.我们一定不会让她感到孤单.您就放心吧, 我们一定会按照您做人的准则去做每一件事.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永远不辜负您的教诲和期望,做一个为国家,为民族,勤于奉献的栋梁之材,为我们李家争光.爷爷,您这麽高寿,为我们家,为子孙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也该好好的休息了.希望您在天只灵安息吧! 爷爷,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发自肺腑的大声呼喊:爷爷,您老人家一路走好! 后记:中国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许多传统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我们在身处时代潮流之中,却也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于过去的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抱着传承与发扬的态度,留住民族之根,凝聚民族之魂。
农村丧事主持词
尊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以及xx-x先生生前属,同志们,朋: 你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参加xx-x先生的告别宴。
xx-x老先生于2010年8月初6中午11时47分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xx-x先生(简单介绍生平)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来宾朋友,向( xx-x老先生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请节哀顺变。
为了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xx-x先生的家属在此向所有的来宾朋友致以三鞠躬,表示感谢。
今天xx-x先生的家属在xx-x大酒楼略备薄酒一杯,以表谢意,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大家海涵见谅!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和帮助。
谢谢大家!
农村丧事主持词是什么
民间丧俗1、送终: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免一死,可对长辈的死,家很讲究的。
高龄老人过世,讲究的是要有子女在场,看着老人死去,这就叫为老人送终。
如果一位长者,由于生急病暴病而死,或者患慢性病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其子女一个都不在场,这个长者死去,人家就要议论,一是称此长者无福气,连送终的人也没有一个;二是要议论他的子女不孝,老人死去都不知道。
人们俗称的寿终正寝就是指老人过世时有子女在场,如无子女在场则视为不吉利。
在此风俗的影响下,所以一般人家在高龄老人病危期间,子女们再忙也要守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过世,子女们才放心。
凡遇到这些子女,人家就会议论说他们是孝子孝孙,当然,若遇到那些患慢性病的老人突然病故,即使子女不在场,人家也会谅解,人们俗称的长病无孝子,但对送终的风俗至今未变。
2、哭丧:高龄老人或长辈过世,女性子女在场一见老人断气就要放声大哭。
这种哭由老人的女儿哭,儿媳妇哭,如亡者是男性,还有其妻哭,这时的哭叫“哭丧”,这种哭丧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哀悼和悲痛;二是以哭声惊动左邻右舍,表示其家死了人,人家就会闻声而至,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安慰。
旧时风俗中的哭丧有三种,一是在死者刚刚断气时的哭,二是在死者入殓时的哭,三是在亲朋好友来吊唁时的哭,特别是吊唁者来吊唁时家人的哭丧,迷信风俗中有“破法”之意,如果吊唁者来吊唁时没有家人哭丧,吊唁者就认为是晦气,所以,在死者的灵堂里,始终不能缺人,有的人家在灵堂里总要安排一个帮忙人,只要看到有人来凭吊死者,他就会高声地叫一声“哭两声”,这时死者家属听到叫声,马上就要哭嚎几声,这种哭嚎声,有的地方叫“嚎丧”,嚎丧一般都不是出于内心,而是出于礼节,但不论是哭还是嚎则都叫“哭丧”。
旧时的哭丧和现时不尽相同,旧时的哭丧大多数发自内心,因为旧时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一身中既受尽了生活苦难折磨,同时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折磨,她们深受种种磨难和苦楚,一旦遇到父母或丈夫的过世,她们的哭丧就会联系自己的悲惨遭遇,趁机悲哭一番,以发泄胸中的苦楚,她们的哭一般都是如诉如泣,悲悲切切,涕泪具下,即使是对凭吊者来时的哭,也是十分悲哀的。
现代人哭丧就不同了,特别是一些年轻妇女她们对生活苦楚毫无感受,即使亲人过世,一般只能干嚎几声,甚至干嚎都不会,她们既不会哭,又不会嚎,更不要说诉,有的只会抽泣,或叫泣不成声。
现代人不会哭丧,但也想出了办法,他们在灵堂里播放哀乐以代替哭丧。
也有的化钱请专门的哭丧婆代哭。
3、到头更饭与行粮瓶:更饭是鬼饭的俗称,烧到头更饭和作香更饭这种民族传统风俗,是对死者和长辈死者表示孝敬。
凡是逢年过节,或四时八节祭奠亡灵,俗称祭祖作香,认为子孙在祭祖作香时,祖宗的亡灵都要回来吃饭,这种祭祖作香饭俗称更饭。
到头更饭的说法不同于一般人们所说的更饭,所谓到头更饭是指某人过世,家人要为死者烧最后一顿上冥间时吃的鬼饭,这种饭就叫到头更饭。
烧到头更饭,民间传统风俗都很讲究:要求死者的长子即称孝子,头戴孝帽(白帽),身穿孝衣,手拿盆或碗到不同姓氏的七家人家去讨“七姓米”回来烧到头更饭。
烧到头更饭时,把讨来的七姓米放入锅中加少量的水,然后只拗一个大草把,由孝子跪在灶门口点火烧饭,边烧边喊“××亲人,儿子为你烧更饭拉”,等到一个大草把烧完即成。
另外再煮一个鸡蛋,把更饭和鸡蛋一起盛到一个碗里,然后,在死者入殓后放在死者棺材底下,待死者出殡前将此到头更饭倒入“行粮瓶”中,和死者的棺材或骨灰盒一起埋入土中,表示死者在阴间有饭吃。
烧到头更饭此风俗至今未变,这也许是民间传统中人们表示对死者的一种尊敬和安慰吧。
“行粮瓶”,旧时把它称作是死者的“粮仓”,旧时用一个小陶罐来做行粮瓶,当死者发丧出殡前,由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到头更饭放进陶罐,另加上米、麦、红豆、绿豆、黄豆、芝麻、栗七种粮食,然后用红纸青线封口,在死者出殡时一起埋入土中,行粮瓶都埋在死者的棺材头坑前的小孔中,现时则埋在骨灰盒正面的小孔中。
4、种火:种火是丧事风俗中带有迷信色彩的传统风俗。
旧时,凡死者入土、新坟墓堆好后,死者的亲儿子们必须在当天晚上,带着纸钱和稻草到坟上去烧化,这就叫种火。
种火有两层意思,一是为死者暖身,二是为死者烧饭。
这样的种火要经过三天,而且第二天要比第一天晚,第三天要比第二天晚,在第三天种火,烧过纸钱和稻草后要放一包火柴,并对着死者的坟祷告:“××亲人,从今以后就不再来为你烧饭了,以后你就自己烧了吃吧。
”到此,为死者的种火仪式就算结束,此风俗纯属迷信,但因前人留下的风俗,至今依旧。
现在,各地建了安息堂,此风从此绝迹。
5、送饭:为死者送饭的风俗纯属封建迷信。
此风俗在旧时比较流行。
何谓送饭
按封建迷信的说法,人的死是到其阳寿终止那天,阴间阎王命鬼使“判官”在其生死簿上将其名字用红笔勾掉,然后判官再命鬼使牛头马面、捕快到阳间将其魂魄拘到阴间受审,在受审前七天之内(民间俗种头七),其魂魄并不直接带往阴间,而是押在旧时的家庙,又称本庙里,好比是阴间的看守所,在这七天之内,死者亡魂将在家庙里受到家庙鬼使的种种鞭苔,为减轻死者的罪行,死者家属必须要在死者亡故的当天或第二天到家庙去送饭。
送饭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多烧纸钱,在焚烧时要向家庙鬼使通禅:什么“请差人马快对××亲人吊低点,打轻点,我们给你作揖,我们给你送钱”之类的话,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是给冥使行贿,以便使死者减轻罪行;二是给死者送上路饭,防止死者在路上受饿。
为死者送饭风俗,在1952年大破封建迷信,大拆庙宇后,曾有一度收敛,因为当时的所有小庵小庙的菩萨都被打掉,人们想为死者送鬼饭也没有地方。
然而人们的封建迷信一时不能根除,没有了菩萨,人们就把饭送到原来的小庵小庙的门口以了心念。
文革后,此类送鬼饭风俗就绝迹了。
到了七十年代末,各地又掀起了一股建庙风,送鬼饭之风死灰复燃,一些神汉、巫婆、佛头趁机大肆活动,他们(她们)把过去早已打倒的封建神权在暗中宣扬,各自在划定的迷信势力范围内,从中组织迷信者到处做佛事赚钱,并宣扬神权。
按旧时神权的体制,各自划定管辖范围的所谓家庙。
因此,都又恢复了送鬼饭的旧风俗。
为死人送鬼饭实际上是旧时神权统治的死灰复燃。
旧社会,我国人民深受“四权”的压迫,这四权就是:政权、属权、夫权、神权。
现时,神权在各地死灰复燃,一方面是一些人打着宗教信仰的幌子,大搞各类迷信活动,从中赚取昧心钱。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干部、共产党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信仰、信念和宗旨,他们也热衷于迷信,他们把自己的成长,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把自己发财致富都归功于神,归功于菩萨保佑。
所以现在他们对迷信旧风俗的神权统治都信以为真,这也是一种信仰危机。
从当前的送鬼饭风俗中,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都值得好好地反思。
6、告状(发耗):这里的告状,不是诉讼告状,而是民间丧事风俗中死者的女儿、儿媳妇在自己的亲人死后回娘家或回婆家向家人告知公婆或丈夫亡故的消息,民间称告状,好比为死者发讣告。
目的是让家人知道,某人已经死去,那么被告知者就必须在当天赶到死者家为死者凭吊,如果女儿、儿媳妇不回家告状,亲家是不能上门吊唁的,非但亲家不能上门,人们还会说她们忤逆不孝。
事至当今,告状之风在农村仍然盛行,而且也很讲究,告状者必须身穿重孝,回家告状时必须跪着向父母告知,这就是民间的丧事告状。
7、吃卷床夜饭:“吃卷床夜饭”是在民间丧事风俗中,在死者死的当天晚上入殓前请村上人吃的一顿晚饭,民间俗称卷床饭,有的地方不吃卷床饭而吃卷床面。
何为卷床饭
民俗中,在死者入殓后,死者生前睡过的床上用品都要席卷出门,放到离村不远的三叉路口烧掉,这俗称卷床。
卷床在旧时的含义是让死者把生前的东西一起带上阴间路,以便让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
其实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其实卷床的真正含义还是出于卫生,大凡死者一般都生有疾病,有的甚至是传染病,死者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上很可能沾染着病菌和污秽之物,为防传染,入殓后将死者床上的东西席卷出门付之一炬,这样到是很卫生的。
在卷床当天,死者家属必须请人帮忙入殓,那就得准备卷床夜饭供人家吃。
旧时的卷床夜饭比较简单,一般连家属亲戚在内也不过二、三桌。
但现时却大不相同,因为死者家属为死者办丧事仪式的全过程都要在这天晚上议定,所请的帮忙人也必须到场,加上现在的村上人多,一顿卷床夜饭,小的村起码要八、九桌,大的村加上当晚来吊唁的亲戚,一般都要十六、七桌才够。
再说卷床夜饭的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时的卷床夜菜一般都是两荤两素加一个豆腐,现时丧事人家的卷床夜菜,用起了冷盆热炒,规格略低于丧事正日的酒菜,而且丧事的铺张浪费程度也越来越大,吃卷床夜饭的风俗无形中加重了死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但因旧风俗的影响,人们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8、入殓:入殓风俗无论在旧时还是当今,其手续之烦琐是相当多的,真是五花八门,现时不但未变,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入殓程序有移尸、卷床、布置灵堂、放千张眼、点更饭长命灯、秤衣、穿衣、放置垫背钱、买水、洗脸、梳头、入殓、与遗体告别、盖棺、守灵等等。
所有这些仪式都由村中健壮老人并懂得入殓者负责操办。
移尸:就是移入灵堂。
在死者的遗体移动前,主持人必须口含烧酒向死者周围喷洒,用现时的话来说就是起到消毒的作用,可在旧时的含义是驱鬼镇邪。
酒喷过后,开始移尸,如死者有多个儿子,则必须长子抱头,末子抱脚,次子抱腰。
主持人用一根白布带系在死者的腰里,然后大喊一声“起”,并同时把一片瓦用力在死者床上碰碎,随着“起”“碰”之声发出,大家齐心协力把死者从床上抬起并移到灵堂,放在棺材盖上等待下一步的仪式进行。
在这一步,农村风俗中讲究儿子们的“抱头抱脚”,一是表示儿子们的孝顺,二是表示死者有福气,如没有儿子,抱头抱脚则由女婿或侄子、外甥们来担任。
设灵堂:旧时富户人家设置的灵堂庄严肃穆。
首先是将棺材放在灵堂正中偏右,在棺材前设灵台,灵台上放着死者的遗像,灵台与孝堂之间用白布帐曼隔开,帐曼上有亲属送的挽联,旧时灵前不放花圈,花圈到60年代才有,灵堂里还准备着千张眼即竹筛子,筛子里放着剪刀、尺、秤和死者的寿衣。
入殓时,所有家属和亲朋好友都要拿着三支清香,表示为死者上路送行。
穿衣:旧时为死者穿衣也有很多陈规陋习。
如孝子头顶筛子跪地默哀,为死者穿衣者从筛子中取出秤,再把死者的衣服用白布带系好,挂在没有秤砣的秤钩上,这时孝子问“衣有多重
”
秤衣者高呼“一秤到稍”
表示死者的寿衣分量足够到阴间享用。
秤衣完毕,接下来是为死者穿衣。
但因死者身体已经僵硬,如一件一件地为死者穿那是十分费事的。
旧时是将死者的寿衣先由长子把它一件一件地套起来,然后由孝子抱头抱脚,并喊一声“起”,趁尸体稍微抬起时,由穿衣者把衣服塞到死者的身底下,然后把死者的手放进衣袖管,衣服向上提到位。
上衣穿好,裤子比较好穿,只要从下往上地套上去就行。
为死者穿的衣服一是要逢单数,如五件、七件或九件,二是不能有纽扣,迷信说法有了纽扣就表示在世时与人结下的仇恨到来世也不能化解掉,因此死者衣服的所有纽扣在穿衣服时都要剪掉,即使贴身衣服的纽扣也要剪掉,此风俗至今未变。
死者所穿的衣服都没有纽扣,上衣贴身也是靠一根用七根蓝线拧成一股系在死者身上,这股蓝线系在死者身上也不能打结的。
9、洗脸、梳头:旧风俗为死者洗脸得由孝子先为死者买水,他们要带了重孝到河边去向所谓的河神买水,买水时要向河神祈祷,并还要付钱,旧时付钱都是向河里掷几枚铜板,现时买水都要向河里掷几个硬币。
当洗脸水买回来后,孝子用块白布,一只木梳,跪在死者的头边,先为死者洗脸,洗脸时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洗脸”,洗脸讲究按顺时针方向擦三转,然后再为死者梳头,同时也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梳头拉”,梳头讲究梳三下,梳完用力把木梳在棺材盖上敲断后扔掉。
入殓:旧时入殓死者都用棺材,那事先要做好各种准备,如:用黄纸钱包石灰包,用黄纸钱包草木灰包,准备好垫背铜钱七枚。
旧时用的铜钱一般选择康熙通宝、顺治通宝,或者更古老的钱币,总之越古越好。
这些垫背钱表示死者到了阴间有钱用。
入殓开始,旧时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石灰包,一层灰包,然后放上一层纸钱,再把死者的垫被铺上,并在垫被上按前四后三的北斗七星图案垫上七枚垫背铜钱。
接下来,主持人用一片瓦在棺材盖上用力敲破,高呼一声“起”,孝子抱头抱脚,主持人手提白布带提腰一起将死者尸体抬入棺中安放好,再盖上死者的盖被,同时帮忙人将部分死者的陪葬品放在死者身边,周围再放入石灰包,草木灰包,将死者拥紧即算完成。
现时因推行火葬,死者身边不再放置随葬品和石灰包,草木灰包。
但近几年来,一些从事销售丧事物品的人,又推出了纸塑简易棺材,从前的那一套。
石灰、草木灰包不见了,但在死者周围却用大量的纸钱来拥紧死者。
入殓结束,棺材才能得正(即放置中堂正中),这时,主持人招呼死者家属绕棺材转三圈,以示向死者告别,然后再把棺材盖上,此谓盖棺定论。
旧时盖上棺盖后用三支爬头钉和一支子孙钉将棺盖钉牢,现时纸塑棺材盖棺后用封箱胶纸封合。
整个入殓仪式才全部结束。
入殓结束后,还要在棺材底下点上放有到头更饭和油盏的长命灯,在棺材盖上放上千张眼,据迷信风俗传说,这些东西都是为驱邪神来犯,当然这都是封建迷信的旧风俗,但人们还是照样的继承下来,这叫“上代传下世”,照办吗,看来要想改变这类旧风俗是相当不容易的。
10、看风水、戴孝帽、搁三朝:在民间,有请风水先生看风水的旧习俗,这是指丧事人家的看风水。
此风俗从旧时盛行到60年代末,文革期间基本绝迹,到70年代末,看风水旧习俗又开始抬头,现在可说进入了盛期。
凡是谁家死了人,总要请风水来看坟穴,虽然现在推行火化,但死者的骨灰盒还是要埋入土中,所以人们还是要请风水看坟穴。
这些从事风水职业的人,一到主家首先摆出一付风水先生的架子。
为死者择坟穴时,祖传也有不少名堂。
大凡风水择坟穴,都是按风向水向选择,他讲究的是风有来路(七十二路),水有去向(三十六向),风向来路,水路去向都有一套讲究,关乎家人今后的平安、发达或衰败。
最好的是前有出路,后有靠山,按此大前提选择是风水是第一关。
接下来是定向,所谓“此穴”对主家来说是否经受得了,也就是说,你主家是否有这个福气,这就要定向。
这一关就必须按死者的生辰年庚和其长子的年庚进行推算,再得出死者葬的方向,如:子午向,乙丑向,丁卯向等等,这些向都是用夹盘上的指南针来确定。
当风水择准了向,就在这个穴位的两头钉上向桩,坟穴就按此向桩为死者开坟穴即开坑。
到此风水先生择坟地才算完成。
现在各地安息堂建成后,看风水就按骨灰盒正中线来定向,至于选项坟穴也只能取消。
但目前较富人家又热衷到公墓去买坟穴,这时,他们又开始请风水选项坟穴和定向了。
戴孝帽和戴孝的风俗,也是从古到今的一个民族传统。
某家死了人,为表示哀悼,家属、至亲都必须戴孝和戴孝帽,孝帽分辈份,子戴白帽,孙戴红帽,重孙戴蓝帽,重重孙带灰帽(人们常说的灰灰孙就是这个意思),此习俗传到文革就绝迹,以后丧事中推行了戴黑纱,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开始了穿白衣,戴白帽,一切都恢复了老的风俗传统。
搁三朝:在农村,人死后都有搁三朝的习俗。
所谓搁三朝,就是死者从断气时算起,要在家里搁置三天才能出殡入土,现时叫火化。
有的人家为等远亲归来,也有搁五朝的,还有一些迷信人家,要请风水先生或算命瞎子排定搁置的日期,这就出现了搁七朝的。
凡搁三朝也好五朝也好,这都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特别是长辈,死后千万不能马虎,人们认为,不搁三朝就是对死者的不孝。
旧时有早死夜拖的说法,即白天死,晚上就拖出去埋了。
那一般都是指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死后才早死夜拖。
11、五谷仓、掮幡竹、开坑:在民间丧事风俗中,传统的程序多得五花八门,死者入殓后,其中做“五谷仓”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五谷仓:是放在灵台上的一件祭品。
这五谷仓是用砻糠做的,它表示是死者的谷仓,其做法也很讲究,一般农村中的老年妇女都会做。
它是用四层方块白布和一块尖角白布拼做成的,四块白布大小不一,底层一块约九寸,再是七寸,五寸,三寸,制作时将每块白布的四角缝合形成尖角,中空填满砻糠,一块小角布也缝成尖角,这填砻糠得由死者的女儿或儿媳妇填,如无女儿或儿媳妇,则由至亲中的女性来填,填时要边哭边填,并哭喊着“××亲人,我为你做五谷仓拉”,哭一声填一把砻糠,直到把四块布和一块尖角全部填满,然后把它们一层一层垒起来成一座宝塔形,尖角放在最上面,这就成了五谷仓。
五谷仓放在死者灵台的右上角,待死者出殡时,由一人托着,当出殡主持人敲碎瓦片时,就有人来抢五谷仓,其中的一只尖角由托者拿着放在死者牌位的子孙钉上,其余各层由人抢走。
旧时人们有抢了五谷仓的白布带回家给小孩做填底布,说是能驱邪,现时人们抢了都是丢掉,此风俗纯属迷信。
丧事人家用的掮幡竹:原出于古代的招魂幡。
死者在出殡前,人们都要为死者准备两根带叶的青竹子,青竹子取回后由风水在掮幡竹上进行一番布置。
风水将两张三寸见方的红纸折成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底边上粘上一张飘带,飘带上各写着丁财两旺、吉祥如意,制作好的飘带分别用线系在两根竹子上,这就做成了掮幡竹。
在死者出殡前由两名儿童掮着走在前引路,直奔埋死者的坟坑。
当死者埋好后,帮忙人为死者堆好新坟,然后将掮幡竹插在坟墓的两头。
不过,这时的掮幡竹上已经挂了许多抛坟用的东西,旧时上面挂小团子,俗称抛坟团,现时一般不用小团子,而是改用枣子代替,等到新坟做好,就开始抛坟。
抛坟就是将带来的糯米小团子或枣子撒向新坟,表示给死者享受。
但农村风俗中有抢抛坟团的习俗。
旧时有种说法,吃了抛坟团能辟邪驱鬼神。
现时已不同了,等到抛坟时,即使带了许多枣子去抛坟,可一个小孩子也不会去抢,因为现在的孩子对枣子根本不感兴趣。
开坑:就是为死者埋葬棺材或骨灰盒的墓穴,这就是土葬风俗带来的结果。
开坑的传统习俗上也很讲究,旧时开坟穴,一般派五人,现时派三人,开穴人数为单数,迷信习俗逢单不逢双。
开穴者带一壶黄酒,一个冷盘菜,三个爆竹,开穴按风水事先看定的地穴,在向桩范围内开坑,开第一块土前先放爆竹,然后,将第一块土放在另一处,以便孝子上坟时带回家。
坑开好后,开坑者将带去的酒菜吃光,同时将坑底留下的脚印用钉耙铲掉,迷信的说法不能将生者的脚印留在坑底,否则对生者不利。
俗语所说的:落魂收脚迹。
就是指这个意思。
12、吹鼓手与乐苏班:旧时丧事风俗中都有请吹鼓手和乐苏班的习俗,以增加丧事的气氛,吹鼓手民间俗称吹打,乐苏班又称江南丝竹,这两个班子实际上是民间的祭祀队伍。
吹打由三至五人组成,他们使用的是唢呐和四件打击乐器,他们到丧事人家后专司吹吹打打,增加丧事的热闹气氛,同时也吹奏一些哀乐,如哭七七,丧事祭拜曲子。
旧时穷人家也有少数人家请吹打,大户人家更不用说。
请乐苏班的丧事人家就比较少,因为乐苏班组成人员起码有七人,多到十三人组成,他们使用的乐器除打击乐器外,主要是有江南丝竹的各种弦乐器,如二胡、三弦、琵琶、月琴、京胡等,乐苏班的人员必须精于演奏江南丝竹的各种乐器和地方曲牌,而且能唱多种戏曲,他们不仅能奏能唱,而且精于自拉自唱,因此,他是属于高雅的民间文艺。
乐苏班不仅为丧事人家演奏,而且还能为氏族祭祀、庙会吹拉弹唱,此类人员实属民间艺人。
旧时能请乐苏班的人家一般都是大户人家。
吹打和乐苏班在解放初期还有,到六十年代末就没有了,七十年代初期,丧事人家的祭祀由军乐队来代替,所谓军乐队的称呼实际上是错误的,军乐队是指军队的仪仗队,民间的所谓军乐队,实际上是一支哀乐队。
求几句天津方言的读音
1.上亮子 :特指门上方的玻璃窗。
2.齁 :读作hōu。
指太甜或者太咸。
例:今天这菜盐放多了,齁死我了。
3.褶裂:读作zhě liē。
指人无故找茬(但并无寻衅滋事之意,仅仅是“褶裂”)。
4.横:读作héng。
其实就是“可能”的连读音。
例:你脸上怎么挂彩了
横给老婆打的。
5.唆了蜜: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对棒棒糖之类甜食的叫法。
另:唆了,就是舔、含的意思。
6.零嘴儿:泛指零食。
7.嚏喷:读作tì fēng。
正常人都说“打喷嚏”,但到了天津,不知怎么的,就叫“打嚏喷”,而且我打了20几年“嚏喷”,居然前几天才发现这个怪异的叫法,而且我小时候还以为那叫“打嚏分”呢。
8.恁(么):读作něn。
其实应该是“怎么”,但天津人就说“恁么”,而且还常常在后面接上“嫩么(那么)”,例:你恁么嫩么腻歪人呢
9.油呼鲁:实际大概是“油葫芦”,指跟蟋蟀(即“蛐蛐儿”类似的昆虫),还有一种差不多的,俗称“三尾(读作yǐ)巴腔子”。
10.尼了:“你”或“您”的叫法,例:尼了这是干嘛去
(实际应为“您这是干什么去
”,按标准的天津话说就是“尼了介斯干嘛其(轻声)
” 11. 二八八 :这可是经典的天津话了,意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的,大概和“二把刀”差不多。
例:那么窄的道,也就您这老司机能过去,要换个二八八的,准卡那。
(另:“卡”字在天津读作qiǎ或qiá) 12.孬(鱼):读作nao。
是“熬”。
熬鱼。
13.rǒng:用.永.勇.泳.庸.涌……凡是读作yǒng音的,天津话都是rǒng,声母变,声调不变。
例:冗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4.顺:读作shún。
难看.丢人.不好的意思。
例:你说他当着那么多人数落我,我多顺(shún)呐
例2:你介孩子长的还真顺(shún)呐。
另: 垮:读作kuǎ。
顺(shún)的近义词,特指颜色对比过于鲜明或颜色太艳。
例:你这身衣裳太“垮”了。
15.来:读作lǎi。
拽的意思。
例:你别来(lǎi)我。
16.拾不起个儿 :形容筋疲力尽。
例:快让我躺下歇会儿,累得我都拾不起个儿来了。
17.拢子:梳子的天津叫法。
18.糖堆儿 :糖葫芦。
19.干饭 :米饭。
例:马三立曾经在某个名段中说过:“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吃几碗干饭”。
20.洋白菜:学名卷心菜,有的地方叫圆白菜,天津人大多管它叫洋白菜。
21.姨子:对肥皂的称呼,以此类推,香皂就叫“香姨子”。
22.堆故:有两种读法:一,duī gu(轻声),指身体摊成一团;例:他当时头一晕,立马就堆故那儿了。
二,duǐ gu(轻声),指把液体混合。
例:你别瞎堆(duǐ)故了,弄得雪碧不是雪碧味儿,可乐不是可乐味儿。
23. 拿分:读作fèn。
可能是从某种以分数计算输赢的比赛或游戏中演化而来的吧,指对于成功有很大把握。
例:有了六级证,你再去找工作,那就拿分了。
24. 二姨夫——甩货 。
这个来源于高英培的相声《丧事喜办》,具体情形请下载此段相声仔细揣摩。
25.快:读作kuǎi。
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挠;二,舀。
例:1.我这后背好像让蚊子给咬了,帮我快(kuǎi)快(kuǎi)。
2.上水缸里快(kuǎi)点儿水。
(另:天津话爱把“去”或“到”说成“上”) 26.鞋蹋邋:拖鞋,北京叫“蹋邋板儿”。
27.凿吧:指再加一点。
例:我看这些差不多了,再凿吧凿吧就行了。
28.垫吧:指正式吃饭前先少吃一些。
例:你饿了吧,先来两块蛋糕垫吧垫吧。
29.握:天津人管“饿”叫“握”。
30.色:在天津有两种叫法:一,傻儿,连读音。
例:这是嘛色(傻儿)
二,sǎi。
例:色(sǎi)盲。
31.掰掰:天津人对“叔叔”的叫法。
同样,“伯伯”叫“大大”。
“伯母”叫“娘娘”。
要说明的是,天津对亲戚年龄的排序与很多地方相反,最小的要叫“老”,比如我同学hx总说她小姨怎么怎么,这要是到了天津,就叫“老姨”。
32.一边儿:即“一般”。
例:他跟我一边儿大。
33.猫 :“摸”的叫法,读作mao,一声。
例:你别猫我,怪痒痒的。
34.楞子 :读作léng。
天津人常用来形容别人的词,跟“二百五”差不多吧,据我理解,很多情况下就是形容具有朋克精神的人。
35.贼 :读作zèi。
“这”的读法。
例:可赶上这(贼,zèi)波了
” (相声:钓鱼) 36.介 :“这”的另一种叫法。
例:“介是嘛阿
” 37.大尾巴鹰:读作yǐ ba。
装洋算的意思 38.玻璃盖:读作bǒ li。
膝盖的意思 39.捡直:直接走,不拐弯。
例:捡直走就到了。
40.大脖溜: 大巴掌,打脖子后面 ,有滑溜的意思。
打的时候,向下溜 41.邹兴: 德行。
例:瞧你那邹兴。
42.大嘚嘚、大得得:就是女人乳房的意思(天津人发音时,读lǔ 房) 43.大廖:什么都管,主持死人丧失时候的司仪。
44.固秋:无规则的乱动。
例:你在那乱固秋嘛
45.奋秋:意义类似于固秋。
例:好好岁叫,别躺那老奋秋
46.自微:就是弱势一方向强势一方的无谓反抗。
例:他小时候让他爸给嫩那打了一顿,他不老实,还自微。
47.BK:骂人的一个代词,用于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例:你(第二人称)BK恁么才来呀
例2:界要搁我早揍BK的了
(指代第三人称“他”) 48.鼻等:就是鼻涕。
例:你看他冻的,直留鼻等。
49.汆稀:就是拉稀。
50.脖葛儿:脖子和衣服的空隙。
例:他老婆把一臭虫塞他脖葛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