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弟子规心得的演讲稿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
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
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
“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
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
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
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
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
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
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
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
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
我们是“礼仪之邦”。
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
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
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
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
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
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
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
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
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
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
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
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
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
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
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
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
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有点长,自己删改吧,我只能帮到这里了,祝你成功
《弟子规》比赛开场白和结束语
开场白:合:学国学以传承文明,诵经典而润染心田
羡先贤之博大胸怀,畅诗文之优美情怀
男:古诗文是中国文化之精华,读之柔美,品之酣畅,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弟子规》朗诵比赛”男:首先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评委及嘉宾女:接下来,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本次比赛的评分细则及注意事项 。
男:下面有请***.宣布朗诵比赛正式开始。
合:让我们在朗诵中体会那博大的情怀,诚挚的寓意。
男:下面请参赛者XXX上台,为大家XXX结束语:最是书香能致远,好书伴我们一路远行.让我们在经典的人文关照中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温馨和快乐。
请大家伸出双手,用最热烈的掌声结束今天的朗诵会。
有关主持家庭教育的讲座主持人的开场白
这个按自己感觉写,别人写的,到时你没感觉。
真实感受自己先找到再去讲,否则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还不如不去。
离开真实,失去意义。
百家讲坛来过多少位教授?说几个影响力比较大的?如题 谢谢了
特家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国作会会员 王晓秋:北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 段怀清:浙江大学副教授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康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放鸣:现任徐州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昌集: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淳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刘心武:当代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骏: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教授 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周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 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江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 大校军衔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 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 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 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梅毅: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韩田鹿: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 罗大中:中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 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 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四中校长助理 李清泉: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博士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钱斌: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苏升乾: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寅: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中国紫禁城学理事 讲座集录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 感悟人生〉》、《大故宫(第一部)、第二部即将播出、第三部即将录制》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王立群读宋史之赵匡胤》(正在录制)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解读<百家姓>》(正在录制) 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身边的礼仪》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杨坚、杨广) 乔良:《新解三十六计》 周汝昌:《周汝昌鉴赏唐宋诗词》、《评〈红楼梦魇〉》、《新解红楼梦系列》(曹雪芹其人其书、红楼梦的艺术个性、周汝昌答疑红楼梦)、《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康震:《唐诗的故事》( 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 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三苏父子(正在录制)、《大明宫》(即将录制) 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隋丽娟:《慈禧》、《孝庄》(未播)、《我读经典之<兼爱与非攻>》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马骏:《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郝万山说养生》(正在录制) 王启涛:《蜀地探秘之<李冰与都江堰>》、《忧乐范仲淹》(即将播出) 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 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 李敬一:《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的词》、《司马迁》、《屈原》 李炜光:《正说包公》 高日晖:《范进中举》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 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 王新陆:《解读中医》 康尔:《传奇紫砂壶》 周文顺:《焦裕禄》 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 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 <论语>的魅力》、《老舍的幽默》、《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啼笑姻缘的爱情三模式》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 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文明太后》(即将播出) 李蕾:《红旗渠的故事》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 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 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即将播出) 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战国》(即将播出)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即将播出)、西夏(即将播出)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即将录制) 魏新:《东汉开国》 赵玉平:《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正在录制>) 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 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 商传:《永乐大帝》《朱元璋》(即将播出) 于涛:《走近曹操》 吴桐祯:《成语趣谈》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刘强:《竹林七贤》 朱翔非:《中华孝道》 张大千:《名人酒故事》 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名医是这样成长的》(正在录制) 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 韩田鹿:《三言二拍》、《大话西游》 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李清泉:《英雄项羽》 李晓:《商贾传奇》 厉华:《信仰的力量》 李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正在录制) 彭林:《彭林说礼》 钱斌:《千年一笔谈》 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 苏升乾:《清明上河读宋朝》 李寅:《清东陵密码》(正在播出) 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6月12日播出) 张召忠:《张召忠说航母》(10月份播出)
百家讲坛讲的是什么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
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主讲人易中天、阎崇年、于丹、王立群《百家讲坛》已经成为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品牌栏目。
其演播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平易,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力求雅俗共赏。
该栏目自2001年7月9日开播以来,截至2011年11月,已播出2000余期,许多学术界著名人士由幕后推出,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个别议题亦受到专家及大众质疑。
栏目收视率逐年提高,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 百家讲坛页面。
“百家讲坛”是一个开放的大学。
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
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
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各位讲师(19张)栏目制片人:聂丛丛,2001年任《百家讲坛》主编,2001年至2004年任《百家讲坛》制片人,2004年至2009年任《法律讲堂》制片人,2009年后续任《百家讲坛》制片人。
前任万卫,汉族,祖籍河北涿州,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8月调入中央电视台,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担任《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
《百家讲坛》的栏目宗旨: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和开放的胸襟,通向大众的桥梁。
编辑本段播出时间频道:CCTV-10(科教频道)幕后相关(20张)首播:每天12:30 重播:每天23:35 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版首播:每天16:20 重播:次日01:15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欧洲版首播:每天11:10(北京时间) 重播:每天19:17(北京时间)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美洲版首播:每天18:18(北京时间) 重播:次日00:10(北京时间)频道:CCTV文化精品频道(数字频道)(播出时间可参见CNTV节目时间表)频道:CCTV娱乐频道(数字频道)(播出时间可参见CNTV节目时间表)编辑本段选题范围1、大学通选课、选修课。
2、大学名校内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
3、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
4、中学文科类课程及第二课堂、兴趣课堂。
5、中国历朝历代大事6、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编辑本段播出节目1、不停息的旋律百家讲坛DVD(15张)2、智慧的痛苦3、传承的神韵4、当茶遇到咖啡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6、昆虫系列7、风雅百代存8、撼天之旅9、华夏春秋志10、建筑不是房子11、冷眼看热点12、女人说话(上、下) 13、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14、品读水浒15、人的生与活16、生命的奥秘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节目18、探寻宇宙19、文明的发动机——科学20、文学的个性21、物理的挑战22、相识数学23、与健康手拉手24、智慧的痛苦25、清十二帝疑案26、论争象牙塔27、面对缪斯女神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30、新解《红楼梦》31、语言的方程32、身边的礼仪33、金正昆谈现代礼仪百家讲坛DVD(12张)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35、《钱钟书》系列36、地域文化的形成37、红楼六家谈38、老舍的文学地图39、《海洋生灵》系列40、李云龙41、鲁迅42、老子与百姓生活43、说聊斋44、张恨水系列45、吕不韦46、二战人物47、红楼梦里的配角48、中国电影百年49、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和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50、文明的驻足地51、经典中的爱情52、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节目53、明亡清兴六十年54、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55、易中天品三国5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57、于丹《论语》心得58、于丹《庄子》心得59、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60、贞观之治61、我读经典62、玄奘西游记63、我心目中的陈嘉庚64、新解三十六计65、武则天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百家讲坛DVD(20张)67、诗歌唐朝68、唐高宗真相69、西厢记70、唐伯虎71、苏轼72、于丹《论语》感悟73、李清照74、红旗渠的故事75、范蠡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7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78、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 袁腾飞两宋风云节目、贾宝玉、史湘云)79、汉代风云人物80、解读《三字经》81、传奇太后82、张爱玲83、心灵鸡汤84、王国维85、玄武门之变86、教育系列87、方尔加讲孔子88、杨子荣89、汉代国策风云90、焦裕禄91、郑和下西洋600年祭92、传奇紫砂壶93、千古中医故事94、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95、蜀地探秘96、历史上的悲剧人物97、李斯百家讲坛DVD(20张)98、班墨传奇99、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100、两宋风云101、金戈铁马辛弃疾102、梅兰芳103、诗歌唐朝104、周岭解密曹雪芹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106、抗日名将杨靖宇107、苦命皇帝咸丰108、大明嘉靖往事109、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王立群:项羽、吕后)110、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111、京剧大师程砚秋112、康熙大帝113、白蛇传奇114、白居易115、解读中医116、红楼梦117、清朝陵寝之谜118、道光与鸦片战争119、战国说客双雄120、孟子的智慧12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12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大结局)123、长恨歌124、破解幸福密码125、孔子是怎样炼成的126、易经的奥秘127、水墨齐白石百家讲坛DVD(19张)128、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129、胡雪岩的启示130、名相管仲13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132、永乐大帝133、南唐后主李煜134、走近曹操135、解码关公136、解读《弟子规》137、竹林七贤138、东汉开国139、末代皇帝溥仪140、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141、成语趣谈142、太平公主143、回首开国大典144、塞北三朝(辽)145、传奇王阳明146、三言二拍147、侠骨柔情陆放翁148、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149、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150、大风歌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152、名人酒故事153、大隋风云(上部 隋文帝杨坚、下部 隋炀帝杨广)154、中华孝道155、信仰的力量156、春秋五霸157、彭林说礼158、万历兴亡录159、囚徒天子光绪160、大话西游161、千年一笔谈162、千秋是非话寇准163、大故宫(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著名作家梅毅讲述《隋唐英雄志》164、从司马到司马165、纳兰心事有谁知166、清明上河读宋朝167、拿破仑168、清东陵密码169、汉武帝的三张面孔170、战国七雄171、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172、郝万山说健康173、春秋吴国风云录174、狄仁杰真相175、客家人(土楼文化)176、胡阿祥说国号177、百家姓【第一部】编辑本段特邀专家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蒙曼 《大隋风云》节目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段怀清:浙江大学副教授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康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乔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大风歌节目徐放鸣:现任江苏师范大学美学教授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昌集: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赵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百家讲坛讲师(20张)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淳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郦波《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节目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刘心武:当代作家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马骏: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教授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周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魏新 《东汉开国》节目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江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 大校军衔郦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梅毅: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韩田鹿: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罗大中:中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四中校长助理 于丹论语节目李清泉: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博士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厉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钱斌: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苏升乾: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寅: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中国紫禁城学理事姜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王卫平:苏州大学教授于庚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孙国亮: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编辑本段讲座集录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 感悟人 生〉》、《大故宫》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文景之治》(未录制完成)、《王立群读宋史》(宋太祖、宋太宗【正在录制】)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解读〈百家姓〉(第一部)》(正在播出)《解读百家姓》【第二部】(正在录制)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身边的礼仪》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杨坚、杨广)》乔良:《新解三十六计》周汝昌:《周汝昌鉴赏唐宋诗词》、《评〈红楼梦魇〉》、《新解红楼梦系列》(曹雪芹其人其书、红楼梦的艺术个性、周汝昌答疑红楼梦)、《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康震:《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 (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三苏父子)《大明宫》(试录)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兼爱与非攻〉》、《孝庄》(未播)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马骏:《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解读<孙子兵法>》(正在录制)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郝万山说健康》、《黄帝内经》(未播)王启涛:《蜀地探秘之〈李冰与都江堰〉》、《忧乐范仲淹》(未播)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李敬一:《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的词》、《司马迁》、《屈原》李炜光:《正说包公》高日晖:《范进中举》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周国平:《爱的四重奏》王新陆:《解读中医》康尔:《传奇紫砂壶》周文顺:《焦裕禄》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论语〉的魅力》、《老舍的幽默》、《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啼笑姻缘的爱情三模式》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阎崇年老师解说《康熙大帝》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周思源:《从生辰纲下落谈〈水浒传〉》、《正确看待“康雍乾盛世”》、《传奇太后系列之<文明太后>》、《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文明太后》(未播)李蕾:《红旗渠的故事》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皇帝的秘密》(正在录制)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未播)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春秋》(即将播出)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西夏)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江英:《回首开国大典》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试录)魏新:《东汉开国》赵玉平:《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寒假播出】)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 商传:《永乐大帝》、《洪武大帝朱元璋》(即将播出)于涛:《走近曹操》 吴桐祯:《成语趣谈》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刘强:《竹林七贤》 傅佩荣教授解读《孟子的智慧》朱翔非:《中华孝道》张大千:《名人酒故事》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名医是这样成长的》(即将播出)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屈原》(正在录制)韩田鹿:《三言二拍》、《大话西游》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李清泉:《英雄项羽》李晓:《商贾传奇》厉华:《信仰的力量》李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诗经》(正在录制)彭林:《彭林说礼》钱斌:《千年一笔谈》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正在录制)苏升乾:《清明上河读宋朝》李寅:《清东陵密码》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汉献帝》(正在录制)张召忠:《张召忠说航母》(即将播出)韩升:《安史之乱》(即将播出)、《唐太宗风云录》(正在录制)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于赓哲:《狄仁杰真相》、《大唐凌烟阁》(正在录制)孙国亮:《客家人》胡阿祥:《说国号》周非:《中国神话》(正在录制)房兵:《中国远征军》(即将播出)编辑本段主题歌曲1、战国七雄:极泷演唱,李山讲座《战国七雄》主题歌2、汉武帝:极泷演唱,姜鹏讲座《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主题歌3、无言 :极泷演唱,王立群讲座《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祖》主题歌4、大风歌 :极泷演唱,王立群讲座《大风歌》主题歌5、大故宫:极泷演唱,阎崇年讲座《大故宫》主题歌6、大隋风云:极泷演唱,蒙曼讲座《大隋风云》主题歌编辑本段成功因素《百家讲坛》为什么这样“火”2001年7月诞生,栏目一度收视率低,可以说历经坎坷。
甚至在2003年,其收视率一度濒临被淘汰的边缘。
在生存的重压下,编导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涉及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变革。
1.故事化讲述。
《百家讲坛》最为纯熟的叙事技巧就是对悬念的营造和使用。
节目制片人万卫坦言.“这个讲座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
悬念性、单线条、戏剧性是其特征。
根据需要,《百家讲坛》往往在一讲时间内设置一个总悬念和若干个分悬念。
总悬念一般在节目开始时出现,并蕴涵在片名之中,统领着一讲的主要内容和走向。
而分悬念大体依附于总悬念,他们不断地出现,加强、丰富总悬念。
2.影像化呈现。
图片、字幕、影像资料形象直观。
《百家讲坛》时刻牢记自己的媒介特性,在每一期节目中,往往插入人物肖像、相关背景或是影视剧的片段并配以恰当的音乐,总结、概括或图示主讲人的观点。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说“汉代风云人物”,讲到“避席”时,在讲台上亲自示范;于丹在讲《论语》心得时涉及古人的“坐”,用两只手的动作比划进行了形象的解释。
纪连海节目3.明星化讲述。
有了可讲的内容,还要求有一个好的表达者。
《百家讲坛》的编导万卫提出对主讲者遴选的三个标准:学术水平、表述能力和人格魅力。
在这一标准下,对主讲者的遴选可谓“百里挑一”。
随后,《百家讲坛》按照明星机制对主讲者进行包装和推介,最终将主讲者推上明星的圣坛,从而以其明星效应与大众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和节目收视认知。
在成功的改革之后,《百家讲坛》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
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
连刘德华也说,他看《百家讲坛》看得入迷,曾经连续看40小时不睡觉
4.有教无类。
即无差别的讲课方式,使任何学历的人都能听的懂,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5.《百家讲坛》是一种新兴的评书艺术。
所邀请的著名专家学者具备深刻的文学内涵和高超语言表现能力,同时都具备评书表演艺术家的潜质。
它其实就是一种评书艺术,有时候也是相声。
《快乐驿站》中的一个动画片就是根据北京一位历史学家在百家讲坛上的讲座为背景制作的,在一些城市的公交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有很多,难以一概而论。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无疑是做得最好的节目之一。
《百家讲坛》就像一扇小门,推开门往前走便是深幽的学术殿堂。
这几年来,千千万万的观众从中了解历史、汲取知识,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如果再加上节目衍生品(图书、音像制品等)所发挥的巨大影响,更是没有任何同类节目能够望其项背。
这是任何批评意见不容抹杀的认识前提。
如此来看《百家讲坛》,也才不会有失偏颇。
也许有人又会说,以央视拥有的垄断性话语平台,换作谁上讲坛都能走红。
事实并非如此。
《百家讲坛》以前请过一些名家,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收视率下降,也反证了这点。
至于指责节目走庸俗学术路线的人,不仅有伪精英化之嫌,还可能轻视了大量忠实观众和读者的切身感受。
像这一类节目,其实不是为高级知识分子准备的午餐,普通老百姓从中有所收获才是成功的风向标
一个22岁黑社会青年说的话 他叫什么名字?
兰州青年胡斌1月9日,22岁的兰州青年胡斌来到高碑店市,再次坐在讲台上,面对市委书记等上千名观众,做传统文化的讲师。
他上一堂课讲授于上个月25日,是在省会河北会堂举办的首届公民德行论坛上,有2400多人听了他的讲座,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关注他的人数将数以几十万计。
一年之前,他还是一个绝望的社会青年。
曾因为品行顽劣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辍学后离家游荡北京,大把挥霍家中的财富,天天KTV、不分昼夜上网打游戏、不顾自己和他人性命在马路上疯狂飙车……,几年的疯狂享受带来了惨痛的恶果,不到20岁他的视力严重下降、记忆力几乎丧失、甚至有时站立不住……,医生给他检查,叹息:你这个小伙子怎么连60岁老头的身体都不如
生命的转机来源于一本小书。
与爸爸分居多年的妈妈幸运地接触到传统文化,开始学习《弟子规》,改变了心性和人生。
她将已经走入穷途末路、身无分文的胡斌召回,给儿子提出了一个条件:你只要看完一套《弟子规》的讲座,我就给你钱。
无奈,胡斌耐着性子开始看一套北京企业家胡晓林讲授的学习《弟子规》后身心和企业转变的光盘。
没想到,三天三夜,他几乎没动地方,将这套讲座看完,不住地痛哭,“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源自孔子的古老的圣贤教育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终于知道,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品德是孝道。
他深深地忏悔,错了,自己全都错了…… 在妈妈安排下,他去一家养老院当义工,同时学习《弟子规》。
很快,老人们都把他当成亲孙子,给他留好吃的零食,甚至要把孙女给他介绍,他感受着做一个好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与感动。
半年后,他加入了陈大惠带领的传统文化教育志愿者团队,在全国各地的公民德行教育论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传统文化的力量。
所到之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胡老师”,在石家庄,论坛刚一结束,他就被请到两所中学演讲,一位校长说,小胡老师的经历太有代表性了,现在有许多问题学生,学校和家庭都没有办法,他的亲身体会非常有说服力,给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份古老的药方,那就是传统文化,那就是《弟子规》教育。
大多数老师是曾经的“坏人” 胡斌加入的志愿者团队的发起者是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兼制片人陈大惠。
三年前,陈大惠从央视请了长假,专门弘扬传统文化,专车不用了,大房子不住了,许多积蓄都捐了出去,用一元钱的手机,穿八元钱的布鞋,陈大惠感觉,这比过去有名有利的生活更加幸福,因为他在做着一件最有意义的事,那就是传播圣贤教育,让更多的人做有道德的人,促进每个人、每个家庭、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半年前,他们开始在全国四处巡讲,以论坛的形式弘扬《弟子规》,弘扬传统文化,沈阳、青岛、唐山……,诸多大城市都留下了他们的声音。
这些论坛有的是宣传部、文明办等党政部门组织,有的是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组织,有的是企业甚至是个人家族出力,场场爆满。
各地的邀请函接连不断,目前近几个月的日程已经排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团队全部是志愿者,除了提供食宿外没有分文报酬,也不接受任何馈赠和捐款。
除了陈大惠以及来自中央党校的任登第、刘余莉教授等几个专家学者外,近三十个老师中大部分是普通人,甚至大半是曾经的“坏人”,他们有***的老板、造假的企业家、曾经杀人入狱的黑社会老大、90后的坏女孩、作风不检点四次堕胎的影星、欺压丈夫三十年的妻子、想办法在学生身上榨取利益的“名师”……,他们几乎代表了生活中各种类型的问题。
老师们的阵容不是绝对固定的,许多人曾是论坛的听众,受了震撼,良心发现,上台当众忏悔自己的错误,成为当场或者下一场的老师。
上月27日,在石家庄论坛上,一位29岁的女听众受了老师们的感动,以发遮面、浑身颤抖地走上台,要求发言,她说,自己十年前曾当过“小姐”,还诱迫其他女孩卖淫,这个秘密一直痛苦地折磨她,患有严重的妇科病,每每遇到心仪的男人都被别人夺走……。
没有人嘲笑她悔恨的泪水,她获得的是潮水般鼓励的掌声。
沧州国学院常务副院长田松林深有感触:这些老师们现身说法比通常的专家说教更有力量。
一位**听众对曾经杀人入狱的抚顺黑老大康金顺说,你的忏悔抵得上一千名**
参考资料:
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稿
1、做好会前的准备工作 开会前要明确会议目的,确定议题、程序和开会的方法方式;选定出席的人员;确定会议的时间、地点。
要把会议目的、议题、时间、地点、要求事先通知参 加者,请他们做好准备。
会前应收集意见,准备必要的有关资料,做好会场的准备,搞好卫生,桌椅的排列方法要适于会议的特点。
做了充分准备,会议就开得顺利、紧凑,效果就会好。
2、控制出席人数 国外群体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会议参加者超过10人以上,就容易出现不思考问题和滥竽充数的人。
有的单位规定与会者一般不超过12人。
据研究表明,参加会议的人数与人们之间沟通的渠道数量和难度成正比,如下式所表明: ∑mn=1=n×(n-1) 式中,∑——总和符号; m——需要沟通的渠道数量; n——与会者人数。
如果3个人的会议,就会出现6条(即3×(3-1)=6)沟通渠道,而14个人的会议就会出现12条沟通渠道。
与会者越多,能够充分利用个人才智的可能性就越少,主持者也就越难于有效地控制会议进程。
3、 严肃会议作风 一要准时到会,不能迟到。
二不准私下交谈,不允许做私活、早退席。
三是发言不能信口开河,不能离题胡扯。
四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主要问题。
五要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
与会者只有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才能更好地集思广益。
主要结论应当场确认,会而有议,议而有决,决而必行。
4、保持自然大方的主持姿态 主持人主持会议时,从走向主持位置到落座等环节都应符合身份,其仪态姿势都应自然、大方。
(1)走姿 主持人在步入主持位置时,步伐要刚强、有力,表现出胸有成竹、沉稳自信的风度和气概,要视会议内容掌握步伐的频率和幅度。
主持庄严隆重的会议,步频要适中,以每秒约2步为宜,步幅要显得从容;主持热烈、欢快类型的会议,步频要快,每秒至少约2—2.5步之间,步幅略大;主持纪念、悼念类会议,步频要放慢,每秒约1-2步之间,步幅要小,以表达缅怀、悲痛之情;平常主持工作会议,可根据会议内容等具体情况决定步频、步幅。
一般性会议,步频适中、步幅自然;紧急会议、重要会议,可以适当加快步频。
行进中要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振臂自然。
重要会议开始前,在步入主持位置的过程中,不要与熟人打招呼。
一般性工作会议,如果时间未到,落座后可适当与邻座寒暄,与距离远的人微笑点头示意。
行 进中步速不能过快,不能跨大步,以免显得紧张、不安。
如果特殊情况因故来迟,不要破门而入,跑步到位、大喘粗气。
应该以手轻轻推门,进门后快步到位,放下文件袋、落座,先 向等候者道歉,并简要说明原因,求得大家谅解,立即主持会议。
共3页,当前第1页123下载本文Doc格式文档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内容 >>微信QQ空间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下载本文】觉得不错,别忘记分享哦推荐内容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三字经 弟子规 百家姓 千字文 增广贤文 歇后语大全 成语大全 周公解梦 经典语录 繁体字转换器 2015年工作总结 2016年工作计划 年终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如何做好会议主持人 相关内容:会议主持人要素主持人是会议过程中的主持者和引导者,也往往是会议的组织者和召集者,对会议的正常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起着领导和保证作用。
会议主持人通常由有经验、有能力、懂行的人,或是有相当地位、威望的人担任。
...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会议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会议上,会议主持人无疑应是会议进程的动力和向导,那些颇为成功的会议主持人必须掌握因势利导处理难题的艺术。
这些难题有:解决争端、控制感情、传递信息。
如何才能做一名优秀的会议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会议上,会议主持人无疑应是会议进程的动力和向导,那些颇为成功的会议主持人必须掌握因势利导处理难题的艺术。
这些难题有:解决争端、控制感情、传递信息。
做出色的商务会议主持人技巧做一个出色的商务会议主持人,必须要掌握如下几点主持技巧:商务会议主持人在会议上开始讲话时,是否受到与会者欢迎,第一步将取决于与会者的初步印象。
会议主持人如何当好“配角”会议主持人如何当好配角 这里所说的会议主要是指参加人数多,由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或先进人物等主讲的报告会,如工作报告、学术报告、事迹报告等等。
在这种会议上,主持人只是一个配角,只不过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有点戏。
会议主持人必须要遵守的注意事项一、会议主持人务必做到的事项:1、会议主持人要严格遵守会议的开始时间,不迁就迟到者。
2、会议主持人要在开头就议题的要点做一番简洁的说明。
3、会议主持人要把议题的进行顺序与时间的分配预先告知与会者。
会议主持人主持好商务会议的技巧商务会议是企业或公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好每一个会议事关企业或公司的生产和经营。
一次出色的商务会议,除了会议主办者的组织、准备工作做的完善外,与主持人的出色主持也功莫大焉。
会议主持稿——抽奖活动会议主持流程一、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经销商朋友:大家晚上好
本次会议得以顺利召开,离不开各位领导和经销商朋友的共同支持。
此时此刻,作为主持人,我希望在今天的晚宴上带给大家更多的幸运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