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时间为1分钟左右的主持人台词,用于活跃气氛,越幽默越好
今天的圣诞节舞会欢迎台下的人一起参加。
这样的就好了
幼儿园化妆舞会主持人台词
圣诞节的由来耶稣的生日究竞是哪一天,其实早无据可查。
为什么 要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呢
这是在5世纪中叶由教会规定的。
公元354 年,在“菲洛卡连”日历中第一次写明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到5世 纪西方普遍接受了这个日期为圣诞节。
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 用纵树供奉圣婴。
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 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 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
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 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 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 盛情。
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荷斯利设计的。
卡片上画的是一个贵族家庭,三代人一齐举杯对一位不在场的亲友表示祝 贺。
当时他印了1000张,没有用完的印刷厂就以每张1先令的价钱卖出。
圣诞卡就这样诞生 了。
圣诞PARTY: 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种歌样PARTY。
一种友情,亲情,爱情聚会的好时光。
戴着圣诞帽,唱着圣诞歌,说说大家的圣诞愿望。
圣诞大餐: 圣诞节作为一个隆重庆祝节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
圣诞节火鸡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们或许会用微波炉自己做,现在的人们过节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馆里用餐了,商家们也会利用机会赚顾客们的钱,当然还有许多圣诞节食品,姜饼、糖果等等了。
圣诞帽: 那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在狂欢夜它更是全场的主角,无论你去到那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红帽子,有的还有帽尖发亮的,有的是金光闪闪的。
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多大都可以,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礼。
要是有人圣诞节送小汽车那怎么办
那最好就叫他写张支票放进袜子里好了。
圣诞卡: 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的祝愿的话。
报佳音: 圣诞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
教会组织一些圣诗班(或由信徒自发地组成)挨门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叫作“报佳音”,意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喜讯。
“报佳音”的人称为Christmas Waits,这项活动往往要进行到天亮,人数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大街小巷满城尽是歌声。
颂歌: 圣诞节时唱的赞美诗称为“圣诞颂歌”。
圣诞颂歌很多,曲谱多取自著名音乐家的名作。
经常唱的有《普世欢腾,救主下降》、(Joy to the World
)、《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 WeHave Heard on High)、《缅想当年时方夜半》(It Cametbe Midnight Clear)、《美哉小城,小伯利恒》(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牧人闻信》(While Shepherds Watched Their Flocks)、《远远在马槽里》(Away in the Manger )、《荣耀天军》(Angels,from the Realms of Glory)、《听啊,天使唱高声》(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圣诞钟声》(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等等其中以《平安夜》(Silent Night)最为有名。
据说,1818年在奥地利一个名叫奥本多夫的小镇上住着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牧师一摩尔。
这年圣诞节,摩尔发现教堂里管风琴的管于被老鼠咬坏了,修理已经来不及了。
怎么庆祝圣诞呢
摩尔为此闷闷不乐。
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记载着,那稣降生时,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佳音后,高唱颂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他灵机一动,根据这两句经文写成一首赞美诗,取名《平安夜》。
摩尔写好歌词后拿给本镇小学教师葛路伯看,请他谱曲。
葛路怕读完歌词很受感动,谱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欢迎。
后来有两个商人路过这里,学会了这首歌,他们为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听后大力赞赏,下令把《平安夜》定为全国教堂过圣诞节时必唱的歌曲之一。
此外,有条件的教堂每年圣诞节时还会演唱德国著名音乐家韩德尔的《弥赛亚》(又名《救世主》)等音乐作品,通过这些音乐崇拜活动来加强节日的喜庆气氛。
圣诞老人: 据说他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
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
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如今,圣诞老人已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仅是过圣诞节时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欢庆新年时不可缺少的人物。
圣诞树: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
”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
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
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
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
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节节礼: 指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给邮差或佣人的节礼,通常放在一个小盒里,所以英文称为”Christmas Box。
关于圣诞的英语单词与习俗
楼上的回答比较精彩。
圣诞节还是看基督徒是怎样做的比较好。
他们一般都做一些西餐,比如烤鸡翅,沙拉,年糕,烤肉等等你可以问问他们。
祝你圣诞快乐。
用心就好,是对所有人最好的鼓励。
外国圣诞节怎么过
主耶稣究竟降生於何年何月何日
学者有各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说,主耶稣降生於公元前四年。
有的说,是公元前六年。
论生日,有人说,是三月二十五日。
有的则说是四月十九日,但是正确日期,已无从查考。
到了主后三五三年至三六一年间,罗马大帝君士坦丁宣布以基督教为国教,命令基督徒以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就是庆祝农神沙登之日,为庆祝耶稣的圣诞。
但是东方教会(希腊正教)大都以一月六日为圣诞节,而西方教会(罗马天主教)则定三月二十五日,或三月二十八日为圣诞节。
可是也有的依从君士坦丁所规定的日期。
圣诞,英文是CHRISTMAS,美国韦氏辞典,认为这个字是由CHRIST+MASS合成的,其意义是「基督祭典」,而英国牛津辞典亦做相同解释。
央格鲁撒克逊语「圣诞」一句,也一样是基督祭典之意。
其他非英语系统国家,如法国语、西班牙语、义大利语等,「 圣诞」则有「生日」的意义。
至於德国人,称圣诞节为「圣诞季 」,但其原文则含有「圣夜」之意。
圣诞节是一个普天同庆,人人皆欢乐的日子。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因为传统习惯的不同,其圣诞节习俗也各有差异。
英国:他们认为圣诞节必须吃得痛快。
所以圣诞大餐极为丰富,包括猪肉、烤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等。
家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礼物,连仆人也有,礼物都在圣诞节的早晨分赠。
有时逢唱诗班沿门逐户歌唱而过,他们也会被主人请进屋里,招待茶点或赠予小礼物。
法国:在圣诞节前夕都要到教堂参加午夜弥撒。
弥撒后家人同往年长兄姐家中团聚共享圣诞餐,并分享一年来家中要事。
偶有家人不和之事,亦常因圣诞欢聚而尽释前嫌言归於好。
故圣诞节在法国人眼中,视为仁慈和睦的日子。
义大利:在义大利的家庭里,每逢圣诞节都欢喜安置一些耶稣圣诞故事的模型景物。
圣诞的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参加圣诞弥撒,然后大家去访问亲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礼物。
在圣诞节义大利有一种好风俗,孩儿为感谢父母一年来的教养,会在未吃圣诞大餐前将他们的作文或诗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
吃完大餐后便将它取出朗读。
西班牙:该国的孩童常将鞋子放在窗口或门外,以接受圣诞礼物。
在许多城市中,也常备有许多高级礼物,要送给美丽女子。
「牛」 在圣诞节也受到最好的待遇。
当地有一传说:「耶稣降生时,曾有一只牛向他吐气,使他得到温暖」。
瑞典:在圣诞佳期中瑞典人非常好客,每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甚至连陌生人都可以进来吃东西。
他们将各样的食品都摆在桌上,任人自由选食。
瑞士:该国的圣诞老人穿白色长袍,戴假面具。
它们往往由贫苦人装扮,成群结队向富人讨取食物和礼物,散队时才平分所得物。
丹麦:最先出版圣诞邮票的国家。
这种圣诞邮票的发行是为筹措防痨经费。
丹麦人寄圣诞贺卡、邮件,都喜欢贴这种邮票。
智力:该国在庆祝圣诞节时,必备一种「猴子尾巴」的冷饮。
这种饮料是用咖啡、牛奶、鸡蛋、酒及已经发酵的葡萄制成。
此饮品为何叫「猴子尾巴」已无人知晓。
挪威:在圣诞节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寝前需将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
挪威人认为家人如此做可以在未来的一年里得到和睦与安宁。
次日早晨,家人见面就轮唱著最喜爱的圣诞歌曲。
爱尔兰:该国的家庭在圣诞前夕,会将一支蜡烛或灯放在窗门架上,表示欢迎圣婴降生。
苏格兰:圣诞节前需将家中借来的物品一一归还原主。
礼物是在新年的头一星期赠给小孩及仆人。
荷兰:该国人赠送圣诞礼物往往出人意表,礼物甚至会藏在布丁、羊肠里呢
德国:圣诞树的发源国。
基督徒的家里定会放置一颗美丽的圣诞树,圣诞饼亦多款且讲究。
美国:一个自由且多彩的国家,圣诞节是他们快乐狂欢的日子。
美国的民族复杂,所以其庆祝方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大部分室内都有别致的布置,门外悬挂著美艳的花环及绮丽的饰物。
梵谛冈:如果你想在世界最大的圣彼得教堂参加由教皇亲自主持的圣诞弥撒,虽然那里可容纳三万五千人但仍需预先定位。
其圣诞弥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时举行,教皇坐在八个侍从抬著的轿子上穿过群众,一边向信徒们祝福一边走上祭坛。
教皇著白袍外罩金黄色祭服,登上圣彼得大教堂的祭坛,以拉丁语念出祷告词。
零时正号角守吹出响亮的喇叭声,安放於大祭坛上的摇篮本覆盖著。
现时,圣婴耶稣身上的白布被除下了。
教堂内的各国信徒眼框里蓄著热泪,以其语言唱出悠扬的「平安夜」。
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均视前往圣彼得大教堂,亲谒教皇受其祝福,为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日本:虽然日本非基督教国家,但战后日本过圣诞节的风气十分风靡。
原因之一与各大商家的促销有关。
有的百货公司以圣诞树作装潢,在店内布置雪景,增加银色圣诞的气氛。
各吃茶店、夜总会、酒吧也都安置一珠圣诞树以为应景。
十二月中旬各商店人山人海,大家为准备圣诞礼物赠送亲友而忙碌。
善心人士亦趁机致赠礼品予东京室内五十二所肢体及心智障碍的儿童。
纽西兰:该国圣诞节有二周的假期。
圣诞节前夕,家人亲族共聚一堂开「派对」庆祝。
纽西兰的法律明文规定,庆祝圣诞需在家中举行,故酒楼、茶馆在下午六时一律打烊。
普通商店营业时间最迟也只能到下午九时为止。
街上可见到穿著苏格兰短裙的乐队巡回演奏。
非洲摩洛哥:在摩洛哥,平时不与平民见面的王族,在圣诞节当天,公主会在数千儿童的同乐大会上发给贫苦儿童礼物。
波兰:波兰人分为两派。
在圣诞前夕一为吃圣诞大餐,另一为整日斋戒虔诚祈祷。
菲律宾:该国过圣诞节从十二月十六日就开始。
做九天的祈求,虔诚的教徒每天早晨四时就起床祈祷。
他们相信如此可得圣婴耶稣及圣母马利亚的特别恩泽,直到二十二日为止,在三天来朝日才结束圣诞庆典。
哥伦比亚:他们以化装舞会来庆祝圣诞。
各人戴著假面具尽量不被人认出,凡能认出最多的人就可得到奖品。
澳大利亚:适婚年龄的女子,在圣诞节时将溶锡倾入冷水中,看它的形状,来预测未来夫婿的外貌,高矮胖瘦。
捷克:圣诞节未婚的捷克少女,把削好的苹果皮,抛在背后。
她们以为这样做可以看出未来夫婿的姓氏之第一个字母。
苏联:圣诞前夕,家人围绕著象徵「新岁的树」,给孩子讲述荒诞的老祖父拓荒故
乘邮车来的12位旅客阅读感想是什么
严霜,满天星斗,万籁无声。
砰
有人把一个旧罐子扔到门上。
啪
啪
这是欢迎新年到来的枪声。
这是除夕。
钟正敲了十二下。
得——达——拉——拉
邮车到来了。
这辆大邮车在城门口停了下来。
它里面坐着十二个人,再也没有空地方了,所有的位子都占了。
“恭喜
恭喜
”屋子里的人说,因为大家正在祝贺新年。
这时大家刚刚举起满杯的酒,打算为庆祝新年而干杯。
“祝你新年幸福和健康
”大家说。
“祝你娶一个漂亮太太,赚很多的钱,什么伤心事儿和麻烦事儿都没有
” 是的,这就是大家的希望。
大家互相碰着杯子。
城门外停着邮车,里面坐着陌生的客人——十二位旅客。
这些人是谁呢
他们都带有护照和行李。
的确,他们还带来送给你、送给我和送给镇上所有的人的礼物。
这些陌生的客人是谁呢
他们来做什么呢
他们带来了什么呢
“早安
”他们对城门口的哨兵说。
“早安
”哨兵回答说,因为钟已经敲了十二下。
“你叫什么名字
你干什么职业
”哨兵问第一个下车的人。
“请看护照上的字吧
”这人说。
“我就是我
”他穿着熊皮大衣和皮靴子,样子倒很像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明天来看我吧,我将送给你一个真正的新年礼物。
我把银毫子和银元扔给大家,我甚至还开舞会——整整三十一个舞会。
比这再多的夜晚我可腾不出来了。
我的船已经被冰冻住了,不过我的办公室里还是温暖又舒适。
我是一个生意人;我的名字叫‘一月’。
我身边只携带着单据。
” 接着第二个人下车了。
他是一位快乐朋友,一个剧团的老板,化装跳舞会以及你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娱乐的主持人。
他的行李是一个大桶。
“在狂欢节的时候,我可以从里面变出比猫儿还要好的东西来①,”他说。
“我叫别人愉快,也叫自己愉快。
在我的一家人中我的寿命最短。
我只有二十八天
有时人们给我多加一天,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乌啦
” “请你不要大声喊,”哨兵说。
“我当然可以喊,”这人说。
“我是狂欢节的王子,在‘二月’这个名义下到各地去旅行的。
” 现在第三个人下车了。
他简直是一个斋神②的缩影。
他趾高气扬,因为他跟“40位骑士”有亲戚关系,他同时还是一个天气的预言家。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肥差事,因此他非常赞成吃斋。
他的扣子洞上插着一束紫罗兰,但是花朵儿都很小。
“‘三月’,走呀③
”第四个人在后面喊着,把他推了一下。
“走呀
走呀
走到哨房里去呀。
那里有混合酒吃
我已经闻到香味了
” 不过这不是事实,他只是愚弄他一下罢了④,因为这第四位旅客就是以愚弄人开始他的活动的。
他的样子倒是蛮高兴的,不大做事情,老是放假。
“我随人的心情而变化,”他说,“今天下雨,明天出太阳。
我替人干搬出搬进的工作。
我是搬家代理人,也是一个做殡仪馆生意的人。
我能哭,也能笑。
我的箱子里装着许多夏天的衣服,不过现在把它们穿起也未免太傻了。
我就是这个样子。
我要打扮的时候,就穿起丝袜子,戴上皮手筒。
” 这时有一位小姐从车里走出来。
“我是‘五月小姐’
”她说。
她穿着一身夏季衣服和一双套鞋。
她的长袍是淡绿色的,头上戴着秋牡丹,身上发出麝香草的香气,弄得哨兵也不得不嗅一下。
“愿上帝祝福你
”她说——这就是她的敬礼。
她真是漂亮
她是一个歌唱家,但不是舞台上,而是山林里的歌唱家。
她也不是市场上的歌唱家。
不,她只在清新的绿树林里为自己的高兴而歌唱。
她的皮包里装着克里斯仙·温得尔的《木刻》⑤——这简直像山毛榉树林;此外还装得有“李加尔特的小诗”⑥——这简直像麝香草。
“现在来了一位太太——一位年轻的太太
”坐在车里的人说。
于是一位太太便走出来了;她是年轻而纤细、骄矜而美丽的。
人们一看就知道,她是“六月太太”,她生下来就是为了保护那“七个睡觉的人”⑦的。
她选一年中最长的一天来开一个盛大的宴会,好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把许多不同的菜吃掉。
她自己有一辆“包车”,但是她仍然跟大家一起坐在邮车里,因为她想借此表示她并非骄傲得瞧不起人。
她可不是单独地在旅行,因为她的弟弟“七月”跟她在一道。
他是一个胖胖的年轻人,穿着一身夏天的衣服,戴着一顶巴拿马帽。
他的行李带得不多,因为行李这东西在炎热的天气里是一种累赘。
他只带着游泳帽和游泳裤——这不能算很多。
现在妈妈“八月太太”来了。
她是一个水果批发商,拥有许多蓄鱼池,兼当地主。
她穿着一条鼓鼓的裙子⑧。
她很肥胖,但是活泼;她什么事都于,她甚至还亲手送啤酒给田里的工人喝。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⑨。
”她说,“因为《圣经》上是这样说的。
事做完了以后,你们可以在绿树林中跳舞和举行一次庆祝丰收的宴会
” 她是一个细致周到的主妇。
现在有一个男子走出来了。
他是一个画师——一个色彩专家,树林是知道这情况的。
叶子全都要改变颜色,而且只要他愿意,可以变得非常美丽。
树林很快就染上了红色、黄色和棕色。
这位画家吹起口哨来很像一只黑色的燕八哥。
他工作的速度非常快。
他把紫绿色的啤酒花⑩的蔓藤缠在啤酒杯上,使它显得非常好看——的确,他有审美的眼光。
他现在拿着的颜料罐就是他的全部行李。
他后面接着来的是一个“拥有田产的人”。
这人只是关心粮食的收获和土地的耕作;他对于野外打猎也有一点兴趣。
他有猎狗和猎枪,他的猎袋里还有许多硬壳果。
咕碌——咕碌
他带的东西真多——他甚至还有一架英国犁。
他谈着种田的事情,但是人们听不清他的话,因为旁边有一个人在咳嗽和喘气——“十一月”已经来了。
这人得了伤风病——伤风得厉害,因此手帕不够用,他只好用一张床单。
虽然如此,他说他还得陪着女佣人做冬天的活计。
他说,他一出去砍柴,他的伤风就会好了。
他必须去锯木头和劈木头,因为他是木柴公会的第一把锯手。
他利用晚上的时间来雕冰鞋的木底,因为他知道,几个星期以后大家需要这种有趣的鞋子。
现在最后的一个客人来了。
她是“火钵老妈妈”。
她很冷,她的眼睛射出的光辉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她拿着栽有一株小枫树的花盆。
“我要保护和疼爱这棵树,好使它到圣诞节的时候能够长大,能够从地上伸到天花板,点着明亮的蜡烛,挂着金黄苹果和剪纸。
火钵像炉子似地发出暖气,我从衣袋里拿出一本童话,高声朗诵,好叫房间里的孩子们都安静下来。
不过树上的玩偶都变得非常活跃。
树顶上的一个蜡制的小安琪儿,拍着他的金翅膀,从绿枝上飞下来,把房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吻了一下,甚至把外面的穷孩子也吻了。
这些穷孩子正在唱着关于“伯利恒的星”的圣诞颂歌。
“现在车子可以开了,”哨兵说。
“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这十二位旅客。
让另一辆马车开出来吧。
” “先让这十二位进去吧,”值班的大尉说。
“一次进去一位
护照留给我。
每一本护照的有效期间是一个月。
这段时间过去以后,我将在每一本护照上把他们的行为记下来。
请吧,‘一月’先生,请你进去。
” 于是他走进去了。
等到一年以后,我将告诉你这十二位先生带了些什么东西给你,给我,给大家。
我现在还不知道,可能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我们是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里。
---------------------------------- ①丹麦古时有一种游戏,即把一只猫儿关在一个桶里,然后用绳子把桶悬在树上。
大家敲着桶,待桶敲破时猫儿就变出来了。
②斋戒是基督教中的一种仪式,经常在复活节,也就是三月间举行。
斋戒时期一共是40天。
这四十天在丹麦的传说中名为“四十位骑士日”。
③这是一个文字游戏。
Marts(三月)和Marsch(开步走)这个字的读音差不多,但意义完全不同。
④因为4月1日是“愚人节”。
⑤《木刻》(Traesnit)是丹麦19世纪一个抒情诗人克里斯仙·温得尔(Christian Winther,1796-1876)的一部诗集的名称。
⑥李加尔特(Christian Ernst Richardt,1831-1892)是另一位丹麦十九世纪的诗人。
⑦根据一个民间传说,在纪元251年6月27日七个基督徒被异教徒所追逐,他们逃到一个石洞里去,在那里睡到纪元446年才醒。
所以6月27日就成为“七个睡觉人”的纪念日。
⑧原文Storecrinoline,这是十九世纪初欧洲流行的一种裙子;它里面衬有一个箍,使裙子向四周撒开。
⑨这句话是引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三章第十九节。
⑩啤酒花是一种豆科植物,为制造啤酒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