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平公正话题的演讲稿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天空》。
翻阅中华五千年长卷,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千百年来人们呼唤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公平和正义
从“包龙图怒铡陈士美”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到“秋菊打官司”的为了讨个说法,朴实、善良的人们都在执着地追求这样简单而又复杂的两个词——公平与正义。
这里我且不说那惩治邪恶、匡扶正义的人民好警察任长霞;那公正得让群众“胜负皆服”的女法官宋鱼水;也不说那以春风化雨般的公平与正义拯救许多失足少年的“法官妈妈”尚秀云。
今天我就想给大家说说我们八里中学是如何为学生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天空的吧。
法律历来被视为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的艺术和工具,遵纪守法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违法犯罪则是对公平正义的践踏。
所以我校一直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开展普法教育的重点。
多年来我校未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治安刑事案件。
我们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竞赛,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利用校园广播站和壁报栏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法律知识。
每学期开学和学期结束我们一直坚持定期聘请公检法部门的领导专家来为师生作法制报告。
专家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循循善诱,提醒学生法律尊严不可触犯。
我们曾组织学生参观了扬州市看守所。
当学生们近距离地看到劳教人员因违法犯罪而受到处罚和教育矫治被限制自由的痛苦景象,他们被深深震撼了。
我校一名平时经常打架斗殴、不服管教的男生回校后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应珍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把握好人生的航向,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若我们触犯法律,践踏社会公正,那等待我们的只能是自由的缺失,良心的谴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子女们都能够公平地享受教育的权利,我校全面实施关爱工程,为“留守学生”、“学困生”、“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以“对所有学生负责,不让一人掉队”的原则,成立了帮困小组,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至今已转化了近200名学困生,使他们顺利考上高一级学校再深造。
同时我校成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学生”管理网络,进行了近400人次的“留守学生”调查访问纪录,让他们可以在缺乏监护人监管的情况下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发展。
老师们已记不清花费了多少课余时间,对帮扶对象进行辅导,又有多少个节假日从师生的课堂中悄悄逝去。
更值得一提的事,我校每年给“贫困生”近3万元的减免和补助。
还多方筹措资金成立八里中学“励志奖学金”,奖励那些家境贫困但学习刻苦的学生,数年来没有一人因贫辍学。
在八里中学校园内我们每天都会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瘦弱的身影,这个女孩儿叫孙晓婷。
因患小儿麻痹症,她双腿落下残疾。
她家境极其贫困,父母都是靠四处给人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
了解到她的这一情况,学校没有袖手旁观。
我们立即减免了她的全部学杂费,并让其在学校食堂免费就餐。
殷婷知道后拒绝了,我们明白这是个非常自强的孩子,平时上下楼梯,别人只要两分钟,可她却需要十分钟甚至更长,但她从不允许别人搀扶,再艰难也要自己走。
这样优秀的学生怎能让她因贫困而辍学呢
没办法为了照顾她的自尊心,我们和她的母亲商量,就说这笔伙食费已由她母亲来交了。
她的任课老师们也以奖励进步的形式送给她学习和生活用品,鼓励她继续努力。
两年来我们一直用这个善意的谎言,为她撑起一片和别人一样平等接受教育的爱心之伞。
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加之学习压力剧增,使得校园内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
为了使他们能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地学习生活,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只要学生有需要,我们的心理辅导老师都会耐心细致的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
同时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切实保护学生的隐私,确保他们不会受到他人歧视。
心理咨询室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地干预了4起学生离家出走事件,打消了一人轻生的念头,转化了30多名特别叛逆的学生,给近60名学习优异但压力过大的学生内心减压,让他们得以顺利考上四星级以上重点高中。
当一个个天使般的笑容又回到他们曾经阴云密布的脸上时,当一群群欢乐游戏的身影取代曾经的形单影只时,我们深感欣慰,为了每一个孩子能健康成长,再累也是值得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在我们渴望得到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
我们正是从身边的平常事做起,身体力行,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则,善待他人,同情和帮助弱者。
我们相信只有人人都这样做,我们共同期盼的公平正义之春才会到来。
我们八里中学所作的努力,只是全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一个缩影。
我们深信:今日我们以行动在学生心中播洒下公平与正义的幼苗,明天这幼苗必将成为支撑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栋梁。
教师节优秀教育工作者个人主要经历怎么写
最直白,最简单的,是最能让人理解和认可的。
尤其是开会,不需要太华丽的语言。
严肃开场,直接过渡。
这样才能有开会的气氛。
法制教育听后感300字
这周,学校开展了以“安全法制教育”为主旨的演讲活动,学校专程聘请了安全法制教育的校长,为我们讲解,让我们学会了用法制武器保护自己。
作为一名小学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是我们人身健康的保障,法律法制是社会和谐的一道警戒线,做为一名守法的好公民,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必须理智的想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犯法,并杜绝一切违法行为。
小小的我在这个世界中迷茫,面对利益与谎言编织出的美丽幻境,明知是黑暗布下的陷阱,我们却选择了毫不理智的踏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做为21实际的青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即将踏入这个社会,以后的路还很长,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是我们的必修课,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必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用法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法就是为了创造如果,守法就是为了落实如果,用法就是为了改善如果。
在日常生活中留点心吧
也许你会发现一件小事也有快乐的原点在发光。
近年来,全社会不断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真情关注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我们青少年应当严以律己,把遵纪守法内化自己自觉的行动,真正做到“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让我们“与法同行”,真正唱响“我知法,我守法,我健康,我发展,我快乐
”的主旋律。
的两个方向(电视编辑和文艺编导)有什么区别
首先,既然这么多人混淆或者根本分不清楚,那这两个专业一定是有共同点的,所以,我们先说下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相同大家都知道艺考时的编导类也可以被分为多个方向,最常见的两个方向是电影和电视……电影是大家更好理解的方向,比如电影导演、电影学等等。
我们说的电编和文编,都是属于电视方向,未来会进入电视台或者栏目制作公司,进行电视栏目或者舞台活动等方面的策划。
当然,因为现在视频网站(比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的庞大资金,也有很多编导专业的同学进入了视频网站进行栏目(只是因为播出平台不是电视,所以不叫电视栏目)制作。
那么,再来说说电编和文编有什么不一样。
1. 概念范围上的不同首先,广播电视编导是一个比较整体上的说法。
在你不涉及细分方向的时候,这个专业基本上是指“窄义”上的编导,这就和高中生们学的“广义”上的编导(或者有的地方叫传媒、文管)不同。
艺考时候我们讲的“编导”是广义上的,基本上影视相关的这些专业都是“编导”类。
到了具体报考的时候,才会分得更加详细。
你可以考编导、导演、摄影、戏文等等细分专业,考试内容也都会是你艺考学习时候接触到的考试环节(当然,你要保证自己学到的环节足够全面哦)。
窄义上的“编导”,仅仅是指在大学细分专业中,以及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从事电视相关编导工作的专业或者是职位名称。
2. 职业上的区别虽然都是电视相关的编导工作,但从具体方向上,它们也有相对明确的区分。
电编是电视编导电视栏目的类型涉及更全面,当然,大多数电视编导在学习的时候更倾向于一些新闻栏目,或者严肃一点的电视栏目以及时事性强的专题片,比如新闻、访谈一类的电视栏目,比如专门讲当年热点事件的专题片等等。
文编是文艺编导从“文艺”这个词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除了侧重一个一个的舞台节目、晚会等等(比如火遍大江南北的《同一首歌》),也经常参与到电视栏目中更娱乐一些的文艺类栏目,比如时下最多的综艺节目和真人秀。
前面是从两者的概念和未来工作的细分上给你做了一个梳理,那么说点实际的,在考试中,电编和文编的区别是啥呢
相同的是:都会考编故事,看你的创新和逻辑能力;都会考编导创意,看你的策划能力。
不同的是:文艺编导一般都会考察才艺展示,笔试会侧重考某个电视栏目的评论;电视编导对才艺的要求就不会太严格,而在笔试里,经常会考察纪录片分析。
公司邀请讲师来给我们公司员工进行培训,作为主持人,开场白和结束语应该怎么说?
我不了解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什么类型的培训,我只说一个最简单的版本吧。
你要先问领导要不要讲话,不讲的话,可以这样开场:首先问候下公司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我是+部门的+++,很荣幸担任这次培训的主持人,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老师来给我们讲课,++老师目前(讲师简介)。
各位我们有幸倾听一流老师的讲课,应该拿出更好的状态是不是
那请大家全体起立,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有请+++老师结束语: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全力以赴的演讲。
具体后续要看工作如何安排了啊。
袁隆平的主要贡献和事迹(200字左右)
关键词 偶然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现在大家称您为“”,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主演的电影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
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关键词 实验田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
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袁隆平的第一块实验田在安江农校,在该校的中古盘7号田内。
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与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插入这块田中。
然而,18天后的夜里,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为。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气温更适宜的南方。
广东、海南、福建……不少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开辟了他的实验田,田埂上、小路间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
1979年5月,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1.5公斤杂交水稻。
威尔其带回国,当年就试种,立即获得增产。
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
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贪心”,他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台湾。
从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实验田里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袁隆平的第一位助手——高级研究员尹华奇,从1966年开始跟随袁隆平,至今已逾41年。
他向记者推算:袁老师从上个世纪1960年代至今,应该至少干了90年的活。
为什么如此说呢
老尹解释:按照湖南的水稻生长规律,一年只干半年活。
而袁老师同时把实验田设到了南方各地,所以袁老师一年至少干了两年以上的活。
关键词 野败 所谓“野败”,全称是“花粉败育野生稻”,它是一株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的,地点在海南南红农场附近的沼泽里。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这两人在这片沼泽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稻。
在观察中,两人发现了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显然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成。
经袁隆平确定,这确是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
大家都兴奋不已。
原来,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
”但袁隆平却始终向权威挑战,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走向了对杂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当时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实际中的配套。
所谓“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而要达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须解决第一代杂交种子这个难题。
三系中,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难以寻到。
现在,终于找到了它,就像焦虑的周瑜等来了东风,师徒3人怎不欢欣鼓舞呢
1972年,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号”出世了。
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两系水稻研究成功。
两年后,67岁的袁隆平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进攻,目前亩产已超过800公斤。
关键词 院士 今年4月29日,袁隆平在华盛顿接受了美国科学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称号。
在评选中袁隆平是获全票通过的。
在现场他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吃饭问题……”颇具份量的颁奖词,出自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之口。
美国科学院是公认的最权威学术机构,能够全票当选为的袁隆平,却与院士称号数次失之交臂。
1991年5月,郑重推荐袁隆平为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但这年新增的34位生物学部委员中,却没有袁隆平的名字。
次年,再次申报推荐,袁隆平依然名落孙山。
1992年,湖南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1995年,经再次推荐,袁隆平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多人为袁隆平抱不平。
处在漩涡中的袁隆平却神情淡定:“我研究杂交水稻不是为了当院士,而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
” 关键词 秋水伊人 是音乐家贺绿汀留下的作品。
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傍晚,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校园里拉起了小提琴,忘情地演绎着这首名曲。
这时,近旁响起一个女孩的和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歌声清脆。
袁隆平扭头一看,见歌者是他的学生邓则。
此时,邓则也正用明亮的眼睛望着他,好像在问,老师为何这么忧郁啊
袁隆平不由心中一动。
邓则是来看老师的。
当时,袁隆平正处在感情的低谷中,突然,时常有这么一位端庄大方的女孩陪着说话解闷,心情自然开朗不少。
渐渐的,邓则在袁隆平心中份量愈来愈重,仿若就是他寻觅和等待的“秋水伊人”。
一晃数年过去了,邓则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
一天,邓则收到了袁隆平写的一首小诗: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
原来这是一封示爱诗。
匆匆读完,邓则不由心跳加速。
其实她也早已芳心暗许,从此两人开始了约会。
1964年正月,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两人走到了一起。
婚后,同是农校毕业的妻子对袁隆平帮助很大。
田间里,妻子与他一起寻找秧苗材料,而孝敬老人、抚养孩子这些家事袁隆平也基本上丢给了妻子,很少理会。
每次与人谈起妻子,袁隆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银婚纪念日那天,袁隆平特意让妻子穿上婚纱,拍了一张婚纱照作为纪念。
面对镜头,看着妻子那娇羞的面庞,袁隆平幸福地笑了。
关键词 唯实 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说假话,只做真事。
这是袁隆平为人的一贯鲜明风格。
1992年,一家媒体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座谈纪要,发表了一些人的看法,大肆贬低杂交水稻,说杂交水稻是“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下袁隆平火了:自己当不当院士无所谓,但杂交水稻的清誉却不容诋毁。
袁隆平立即以读者名义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标题为《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用铁一般的事实描述了杂交水稻的现状和美好的前景。
当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篇短信。
除了对科研的态度袁隆平一丝不苟,在生活细节上,袁隆平也是很“较真”的。
1995年10月,袁隆平喜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奖,载誉回到长沙,在黄花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欢迎仪式快结束时,一位领导才匆匆赶来,领导的随同人员向袁隆平提议:再要电视台补拍一个袁和该领导从机场内一同走出的镜头。
袁隆平一摆手:“这不行,违反了真实性
”其干脆的回答,使这位领导和随同人员颇显尴尬。
袁隆平的求实态度也让许多记者折服。
他数次向前来采访的记者强调:科学的报道不要组织,不要“摆拍”,不要弄虚作假,一定要像我们搞科学的一样实事求是。
在湘院士谈袁隆平:他乘飞机从来只坐普通舱 红网5月2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袁隆平院士既是科研的伟人,又是生活上的普通人
”前天,在省科技界学习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与会的在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省会各相关单位专家学者一起畅谈隆平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出席会议。
姚守拙回忆起他和袁隆平打交道时的点点滴滴:“有一年,我坐飞机去北京,当时是坐在飞机上的普通舱,无意中发现袁隆平也坐在普通舱,便问:‘袁院士,你怎么也坐普通舱
’袁院士回答,他从来都是坐普通舱。
”按照有关规定,袁院士和姚守拙完全有资格坐头等舱,但两人都选择坐普通舱。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何继善表示:“袁隆平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甘于奉献,与当前在学术界出现的浮躁、学术水分等风气有着天渊之别。
”何继善说:“现在对歌星、影星宣传得比较多,袁隆平这样的科学界的‘超级男生’更应该多多宣传和学习。
”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副主席官春云与袁隆平接触较多,他说:“袁老师工作非常忙,每天找他的人也很多,可湖南农大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无论何时只要接到我的电话,他都准时来参加,而且还亲自参加面试。
”
求军队晚会主持词
尊敬的首长,亲爱的战友们:晚上好
首先我仅代表XX连的全体官兵的向首长和同志的到来,以及对我们的关心支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1、有一首歌唱的好:“明知当兵苦,明知扛枪累,我们却唱着歌儿来部队。
”2、年少的我们,带着年轻的心,离别父母暖和的臂湾,走进了绿色的营地。
1、寒风冷雨,烈日酷暑,为圆绿色梦,我们从不退缩。
2、国徽闪耀,军旗飘扬,我们从此放飞成长的双翼。
1、在人们心中,军队是宏伟巍峨的钢铁长城,军人是百折不挠的铮铮硬汉;2、其实,军人的文秘站--在您身边世界也是多姿多彩,军人的生活更是七彩斑斓。
1、超越军体队列的局限,我们在科技的海洋里乘风远航;2、今天的我们志趣广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在行。
1、暂别挥汗如雨的练习场,走上霓红的舞台,年轻的我们欢聚一堂;2、沸腾青春的热血,燃烧昭华的能量;合:就让我们将生命的火炬点燃,在今晚发出最刺眼的光线。
训保大队兵种连“同聚军旗下,收获在军营”二课堂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结束语:1、难忘今宵,2、今宵难忘,1、难忘今宵我们共同度过这样的美好夜晚;2难忘战友,1、战友难忘,2、难忘战友一起走过的岁月时光。
1、今晚夜色正浓,2、今晚友谊正深,合:让我们共同祝福,1、祝福我们青春的年华,2、祝福我们绿色的梦想,合:祝福我们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1、亲爱的战友们,XX连******晚会到此结束,2、祝首长、同志们晚安!1、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