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工作经历也没什么获奖情况,在学校也没有什么职务,怎样写好求职简历
这么说我是过来人,不能说指导,但是找过得下去的工作来说还较轻用人单位不会去学校调查你的履历表的,这一点你可以放心,所以你要注意这么几点第一,获奖情况:扯淡。
如果你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获奖情况,就想想学校里面有什么社团,自己编个什么什么社团的什么演讲比赛啊什么东西的比赛,给自己拿个奖第二,学校职务,扯淡。
反正那么多社团,找个自己比较了解的,就说自己做过干部。
第三,工作经历,扯淡。
看看你想应聘的是什么职务,想想这个职务需要什么能力,然后想想什么工作能跟这些能力挂钩,然后就找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扯淡。
当然不要说什么有名的地方,就说他们翻几个旮旯也找不到的。
然后面试的时候要镇定,就跟那些事儿真的发生了一样。
弥补知识的话,这个我帮不上,我是学管理的,不是很懂你们这些高科技=。
=很抱歉爱莫能助了。
自我介绍怎么写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试验 《读者》2009年6月下转载了此文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4月02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翟明磊 吴达 □本报特约撰稿翟明磊发自安徽南塘实习生吴达 自小生长在城市的袁天鹏刚到南塘村就出了洋相,他喊村民“来罐可乐”,当然没有,这事被村民传为笑谈。
袁天鹏留学美国时,曾任阿拉斯加大学学生议会议员。
回国后,针对中国人在开会上的无能,他成立公司专门推广源自英国议会规则的罗伯特议事规则。
此次到安徽阜阳南塘村,是应南塘村兴农合作社的负责人杨云标邀请。
杨云标总结:农村开会难,难在三大问题。
一是跑题,讨论常常言不及义;二是“一言堂”,话语权多被村领导和几个话多的人垄断;三是野蛮争论,抓住人家言语中的一个词不放,甚至打起来。
请来袁天鹏,就是为了让村民们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学会民主辩论与表决。
这个时不时冒点英文出来的“海龟”,刚开口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时,就有大爷大娘一时脑子绕不过弯来,“啥规则?罗伯,萝卜白菜?” 他的学员中百分之八十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一眼望去,会场里白头一片,几个年轻人多是协助开会的志愿者。
南塘村和安徽所有农村一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是老弱病残。
学习班上连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不多,而这些年龄段的人是农村里学习能力最低、思想最保守的一群。
“南塘十三条”——乡村版议事规则 582页的一本书被删成了“南塘十三条”。
再做“本土化”修改,例如,“……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防止抱粗腿”。
学习会拉的横幅是“合作社能力建设培训”,没有任何“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字样,袁天鹏也绝口不提。
为了让村民们能理解厚厚一本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袁天鹏将一整本书压缩成五十多条。
但村民们仍然记不住。
跟合作社负责人杨云标讨价还价后,582页的一本书被删成了“南塘十三条”。
学习会的开场节目是经志愿者们精心设计、排练的三个小品。
演的是村里合作社开理事会,讨论该上秸秆项目,还是奶牛项目。
分别展现了跑题、一言堂、野蛮争论三个场景,看得村民哈哈大笑。
当村民笑成一片,完全放松时,袁天鹏才登场讲述他的南塘版十三条。
他首先用投影打出一幅画,告诉大家画上持火钳械斗的场景发生在早年的美国议会,野蛮争论并不是中国村里开会独有的。
袁天鹏开始条分缕析地介绍,罗伯特规则有一整套避免野蛮讨论的方法:它规定主持人中立,人人有机会发言,并且规定了每人的发言次数;它要求辩论双方发言前举手起立,向主持人陈述,而不得互相质疑。
规则还禁止延堂脱时、强行要求发言和在别人发言之时插嘴。
为避免野蛮讨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是,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
这背后有深刻的哲学理念,一来动机不可证实;二来会议要审议的是某件事情,不是某个人,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是对议题的偏移;第三,利己是人类共性,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
村民们默默地听着,会场气氛有些沉闷,志愿者们为了活跃气氛,频频提问。
没想到这样做大家反而更怯场了,一位大爷勉强发言后补充说,“我的观点不要记,不咋的。
” 第一次上课后,教员们开了碰头会,讨论怎样改进讲课效果。
第二天,会场经过重新布置,座位摆成马蹄铁型。
志愿者悉数退到外围,并尽量少发问。
袁天鹏坐到村民中,摆出一副聊天的架势,将话筒朝周围一塞:“大爷,你给说说。
”这些做法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村民的距离。
这一天的主题是“顺大流”。
杨云标先上台说,在南塘村开会表决是个大难题,一种情况是一人提议,众人碍于面子,怕得罪人,不反对也不支持,所以弃权者众。
另一种是一人发言,底下两三个人支持,众人就爱顺大溜,会议表决一面倒,少有人能坚持己见。
俗话说的好,有群胆,无孤胆。
一位老大爷用土话说:“这不是抱粗腿嘛,尾巴摇得晃啷晃啷的。
”这一说,底下的村民笑倒一片。
袁天鹏介绍了罗伯特议事规则中为防“顺大流”的设计,比如九个人开会,一人提议(另一人附议),只有一人赞成,无人反对,则其他八人算作弃权。
那么该提案也能获得通过。
这样一来,与会者就明白沉默于己不利,因为弃权越多,自己不喜欢的提案被通过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一定要表明赞同或反对的态度。
杨云标嫌袁说得抽象,补充了一个例子,“我提议谁偷国家东西,合作社就奖谁50元,如果大家碍于我的面子没人反对,这样荒唐的规定就会通过。
” 根据村民的接受程度,教员们对南塘十三条还做了“本土化”修改,例如,第十一条规则的最后,这样写道:“……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防止抱粗腿”。
洋规则VS土习惯 最让村民们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主持人不总结?在农村的习惯中,领导主持会议,最后要做总结性的发言。
在罗伯特议事规则中有“动议”一词,指的是提出的议题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方法、效果和资金来源等六要素,可村民们很难理解个中涵义,为此教员们想了许多办法。
志愿者们先是表演了一个小品。
村委主任传达市里的会议精神,要大力发展精神文明,让大家议一议,结果是村民一致同意要把精神文明搞上去。
“这不是喊口号嘛!”“挠不着痒痒!”底下有村民起哄。
主持人杨云标说,“对!这和我们开过的许多会一样,空洞热闹,啥也不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动议。
” 接着,由袁天鹏趁热打铁讲述动议的特点:一是“针对性”,议题必须具体明确,例如“如何完善个税制度”是不够格的,要讲明“应该把个税起征点调整到3000元”;二是“建设性”,一个时间段内只许讨论一个议题,每个议题要有一个代表多数人意见的表决结果;三是“深入性”,通过修改机制,让大家真正深入和务实地讨论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最让村民们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主持人不总结?在农村的习惯中,领导主持会议,最后要做总结性的发言。
“农民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定要有人替他们发声,替他们总结,心里才踏实。
”杨云标总结。
教员们向村民解释,罗伯特议事规则里的主持人是不发表个人意见的,如果不影响结果,甚至不用参加表决。
为了说明公共会议中主持人的真正作用,袁天鹏给村民们举了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的例子。
有记者问她“你高居议会之巅是什么感受?”她回答:“有口难言。
”记者又问她:“你解决争议的原则是什么?”她回答:“议事规则。
凡是符合议会规则的,必须让他说下去。
凡违反议事规则的就要阻止,我的职责就是让会议顺利进行。
” 短短几天后,村民们在讨论中已经完全适应了没有领导的公共会议。
“主持人不能最先把手举得高高的。
”“主持人先表决,(事情)就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 “来真格的了” 主持人想用一句“同意的举手”混过表决程序,几乎所有农民理事都着急了,脸红脖子粗地坚持要遵守规则,按照会议程序走流程。
他们认真的劲头出乎教员们的意料。
“主持人”问题之后,“附议”成了一个新的难题,村民们不明白一人提出动议后为什么还要有另一人同意才能启动讨论。
第四天的学习班上,首先由志愿者表演小品,展示附议的精妙之处。
第一段小品的剧情是讲一个自私的村民,提议用合作社的钱在自家门口盖一个公共厕所,并且要求公厕所有的粪肥归他所有。
结果无人附议,会议就不讨论这个话题。
村民们看过后,懂得了附议的作用之一,可以不动声色地将公认为自私或无聊的话题压制下去,既得偿所愿,又不伤和气。
后一个小品演的是,一位村民提议雇用北大学生管理南塘合作社的图书馆,月薪两千。
另一村民附议,但附议后立即表示反对,认为大材小用,合作社也没有这个闲钱。
最后大家一致否决了这个议题。
这个小品让村民清楚了附议不等于同意,即便不同意一个议案,也可采取附议的方式让动议进入讨论,尽快用讨论来否决。
为了让村民记住“附议”的作用,志愿者还编了一句口号:“附议附议,同意讨论”。
会议练习越来越热闹,这时袁天鹏要求大家讨论村里真实的议题。
平日里寡言少语的村民们纷纷各抒己见,试图通过辩论让自己的意见抢占上风。
“我提议”“我附议”“我反对”“我支持”“表决开始”……这些曾经生僻的词汇被村民大声说出,当谈到村里的养牛计划,因为事关各家收入,而且涉及到国家补贴和基金会支持,村民们分外认真。
一位村民在模拟会场上谈了两句自己的看法,言语间有点偏颇,还不待他说完,观众席中颤颤巍巍地站起一个人,原来是老支书。
老人家满脸不忿,大喝一声,“你这个意见,我不同意”。
大伙顿时笑作一团,老人家当真了,入戏了。
学习班结束后,合作社理事会要开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会议,杨云标提议,就用刚学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开一次真格的理事会,大家一致赞同,还公推了一位女志愿者主持会议。
会议进行时,女主持人有点漫不经心,想用一句“同意的举手”混过表决程序。
有人提醒说,“建议主持人明确告知现在表决开始,同意的举手,不同意的请举手,再宣布决议通过或没通过。
” 女主持人认为没有必要如此较真,随便一开即可。
这时候,几乎所有农民理事都着急了,脸红脖子粗地挨个表态,坚持让她遵守规则,按照会议程序走流程。
他们认真的劲头出乎所有教员的意料。
主持人表示服众,接下来的理事会进展顺利,大家讨论解决了下次研讨会场地的改进、展览的布置和参观地点的选址等诸多问题。
杨云标感叹,这会要搁在平时,再多开一小时都结束不了。
“南塘十三条” 第一条:会议主持人,专门负责宣布开会制度,分配发言权,提请表决,维持秩序,执行程序。
但主持人在主持期不得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第二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动议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行动建议。
第三条:发言前要举手,谁先举手谁优先,但要得到主持人允许后才可以发言,发言要起立,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打断。
第四条:尽可能对着主持人说话,不同意见者之间避免直接面对的发言。
第五条:每人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二分钟,对同一动议发言每人不超过二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规定。
第六条:讨论问题不能跑题,主持人应该打断跑题发言。
第七条:主持人打断违规发言的人,被打断的人应当中止发言。
第八条:主持人应尽可能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九条:发言人应该首先表明赞成或反对,然后说理由。
第十条: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只能就事论事。
第十一条: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请表决,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
或者没有人再想再发言了,才能提请表决。
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
防止抱粗腿。
第十二条:主持人应该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
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第十三条:当赞成方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
平局等于没过
应聘要注意些什么
形象很重要,还有就是,让别人感觉人品好,不要自傲自大,要诚恳。
虚心的言行,
自我综合评价
自合评价 ……本人能严格遵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学,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上刻苦努力,思维活跃。
是一个正直诚恳,听话懂事,诚实质朴的学生。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
学习上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方法不是最佳,所以成绩还不够理想。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探索出适合我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基本上能遵守校纪校规。
本人自控力还可以,但是也要提高自身的分析识别能力。
以后我会在各个方面能够独立自觉,自己管理自己。
……在学习上,我有提高各科成绩的良好愿望,但这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我的决心,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我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
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