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活动主持稿
爱动主持稿爱心活动主持稿 男:尊各位领导、各位嘉 女:各位同仁、以及各界媒体记者朋友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男:今天,是一个暖意浓浓的日子,我们相聚在一起,共话克大 爱,为生活礼赞、为生命喝彩,感受人间美好真情。
女: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与同行,在爱的旋律中,拉开鸿 星尔克集团第五届爱心捐赠仪式的序幕。
男:这里是第五届爱心捐赠仪式现场。
爱心铸就希望,友情凝聚 力量。
因为爱,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
莅临本次活动现场的领导及嘉宾有:集团常务副总裁先生、集团总裁办副总裁、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女:是的,首先我们有请先生致辞。
男:谢谢的致词,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从古至今, 爱的暖流绵绵不断。
从扶贫济困到慈善捐助,这些无不闪耀着人间慈爱的光芒,而这些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活动的成功举办要感谢各界的支持,接下来掌声有主席致辞。
女:谢谢蒋主席的致辞。
自鸿星尔克集团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以来,在企业内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伸出温暖的双手。
奉献爱心的热潮潮涌而来,善款源源不断。
这些捐款对于有需要帮助
蔡徐坤个人代言有哪些
芬兰养生堂,巴黎欧莱雅,农夫山泉唯他命水,汤臣倍健,vivo23,Aussie袋鼠洗护品牌,李维斯品牌。
爱心捐款语有哪些
1. 你我爱心接力,让希望点亮生命。
2. 爱心接力,让真情无处不在。
3. 爱心手牵手,接力心连心。
4. 爱心力所能及,接力携手共济。
5. 汇聚你我力量,爱心接力成网。
6. 你E点爱,我E点爱,众人接力多点爱。
7. 付出一份爱,收获一片心,我们的爱永不止步。
8. 爱心接力,传递真情,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求文章
急```
醉里挑灯看剑——记著名雕塑家李守仁 2007-1-17 15:27:00 作者:程黧眉 来源:读者欣赏 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
外表冷酷,语言刻薄,不苟言笑。
但是后来你就会慢慢发现:“这个雕塑家不太冷”。
其实,他是一个内心有热度的人,他的语言具有黑色幽默的特质,冷冷地说出,却让人捧腹。
这样的人一定会有许多故事,而故事的结局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就像他说他当年考中央美院时并没有什么基础,仅凭着小时候对美术的喜爱(其实是天赋),结果就考上了,而且学的是雕塑。
1955年,还在读研究生时,他的一个作品参加在波兰华沙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展览,回国后获得了一等奖。
事业刚刚开始,美好的前途就在眼前,不料他突然被打成“右派”,发配到东北,一去就是18年。
18年,人生最好的年华,与他的沧桑他的苦难,一同交给了流逝的岁月。
但18年流放般的生活并未抹杀他内心的激情,现在他的雕塑艺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也许是岁月的磨砺,让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冷峻、峭直,看他的棱角,洞悉一切,暗藏杀机,他一定有将军情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何等气魄
否则,怎么会雕塑出那些将军和了不起的人物的大气派和大风度
周恩来、彭德怀、杨虎城、陈云、华罗庚、钱学森…… 如果你以为这个人是粗糙的、冷漠的、无情的,那你就错了。
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有时表面风平浪静,但却使人心生敬畏,因为它平静的下面涌动着惊天动地的暗流,你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
这个人就具有这样的内敛气质。
这样的人从事艺术,当然会有所建树。
他塑造的周恩来,真是形神兼备,不但突出了大国总理的大政治家风范,同时也有人民的好总理平易近人的亲切、平凡、自然的生活气息,所以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雕塑的周恩来胸像;而那幅全身像则在江苏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永久地矗立。
科学家钱学森的雕像更多地体现了主人公学者的智慧,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视野,以及宠辱不惊的大科学家的气派。
尤其是那嘲笑一切的嘴角,很有些笑傲江湖的神情。
此外,郭沫若的诗人气质、爱国将领杨虎城戎马倥偬的威武英气,让人荡气回肠,激情澎湃。
“肖像最重要的并非最像,最重要的是神韵,强调概括、集中其特殊性,从其形象中,看出人的一生和他的本质。
”他如是说。
这也体现了他所追求的“艺术再创造”的典型性。
他为吉布提共和国雕塑的《吉布提烈士纪念碑》,当时被当地人误以为是法国雕塑家的作品。
这座铜像以勇敢、顽强、不屈的精神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热爱,如今已经成为吉布提电视节目的片头标志。
这座雕塑与《杨虎城》《周恩来纪念像》一样,荣获全国城市雕塑奖。
他更多的作品是大型城市雕塑,如北京三元桥边上的《歌》《舞》等,大都体现了这些城市积极向上、热情的风格。
他喜欢做大型雕塑,他说:“纪念性雕塑是此门类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别的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有承担历史使命的性质,我做周恩来时就是与全国人民的情感融在一起,不断克服,不断推进,才达到这样的程度。
” 他说得对,艺术创作需具备特定的素质。
这是个埋葬自己的人,不张扬,冷眼旁观,却一针见血。
他的性格和他的创作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越看,越有意境。
其实这种人更加隐忍和坚强,也更加淡定和从容。
其作品也是他真实个性的张扬——有气,有力,有震慑的动感。
只有走进他的艺术和他的内心,才会豁然开朗——真是别有一翻天地,与初见他时大相径庭。
他时常把自己关在那间工作室里,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忘情、专注,犹如将军迷醉在沙场,这场景真的符合辛弃疾的那句词——“醉里挑灯看剑”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李守仁。
慈善大使李连杰 2007-4-28 16:47:00 作者:吴虹飞 来源:读者欣赏 从侧面看他似乎太普通了,一时间没有认出来。
直到他拧过头来,向你微笑,我才知道,真的是那位在银幕上战无不胜,忠义仁勇的大侠。
他认真地接受采访,不厌其烦地回答问题,不用记者提醒,就语速飞快地把他要讲的话和盘托出。
前天通宵没睡,在河北义县拍《刺马》,从河北赶回北京已是凌晨4点,6点要赶到机场,去上海开慈善会议,和美国的朋友开基金会议,今天赶回北京接受晚上6点的采访。
他眼睛略有血丝,有些疲惫,但这双眼睛告诉你他有多么诚恳,善意。
周遭的人有些认出他来,和他打招呼,他也快乐地礼貌地微笑着打招呼,完全不像是一个明星。
记得以前别人问他,世上最厉害的武功是什么
他说:是微笑。
灾难体验和慈善事业 2004年12月,李连杰偕妻女到马尔代夫度假,那日吃了早餐,他带着两个孩子和保姆去海边玩。
似乎是涨潮了,开始还觉得好玩,没有人意识到危险。
很快水位涨高,他一回头,看见保姆在呛水。
他奋力把女儿们拽回了酒店,回头再看大海,一分钟内,海滩上什么都没了。
很快就有报纸说:李连杰在海啸中失踪。
老天爷没让我死。
如果水再高一尺,我就死了。
你拥有的名也好,利也好,别人拿什么形容你都好,根本没有用。
2005年1月2号我出发到香港的那个晚上,太太说,你拿100万去捐吧,50万是捐给海啸的,50万想办法去成立你的基金。
整个2005年,我把我在美国的基金会改名为“壹基金”——每个人每月拿出1块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很多的钱可以帮助很多人。
成立基金会7年,很多人泼冷水,也有很多人鼓励。
最大的鼓励就是2006年初的时候,我和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去迪斯尼乐园,那天下着雨,走进酒店服务员就把我们带到房间,其中一个服务员交给我一个信封,我以为这个信封里一定是钥匙或者酒店的资讯,结果他说,这是我们酒店85位员工每个人出的1块钱,捐给你的基金。
85块钱不是一个大数目,但是 85颗心就很大了。
我拍戏时哭不出来的泪水,那一刻差点掉出来。
我觉得不管多困难,都要坚持做下去。
心是不能计算的 成名要趁早。
没有人比他更早、更幸运了。
从11岁开始连续5年的全国武术比赛冠军。
18岁因为《少林寺》,一夜成名。
总是有人要签名,要照相,所以不喜欢去公众场合;20多年了,和练功一样,拍电影从来不迟到。
“我不是最好的演员,但我是最尽职的演员。
” “这么多年,金马奖没去过一次,金像奖没去过一次,春晚也没去过一次。
” 而在《黄金甲》的首映式上,李连杰却穿着一身旧衣,出人意料地出现了。
他发表了5分钟左右的“演讲”,讲他奔忙了两年的慈善事业,请求所有人来捐赠,他一直在鞠躬,一直在说谢谢,他身后的主持人,衣着光鲜,一脸错愕。
从1997年开始,我对生命有了反思:名利我都有了,到底生命是什么
我看到周围有很多人比我更有钱,但是他们不快乐。
我开始从佛教中找答案,开始学着做善事,20 00年在美国成立基金会,帮助17岁以下的犯罪青年,和他们聊天,资助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我希望将来能把体育界的、港台的、海外的知名人士都团聚在一起,做一个义工团队。
近段时间一直忙这个,现在我已经找到两百多个影视界的明星、导演在做义工,包括刘德华。
我希望媒体加入,我会每3个月在报纸、电视、网站上,把资金筹到多少,如何运作都向公众公开。
希望媒体带着义工监督红十字会——是否将每一项专款都落实到了需要帮助的弱势团体手上。
哪怕是一杯水也要落实。
慈善不是一个竞赛。
你捐5块,他捐100块,不要比较。
就好像我不能和李嘉诚比,李嘉诚不能和比尔·盖茨比一样。
心是不能计算的。
中国3000万年轻人有心理障碍 1974年,他还是个孩子,他和中国武术队作为亲善大使访美表演。
在华盛顿,大家和美国总统一起摆好姿势合影留念。
尼克松转过头对他说:“小朋友,你的功夫真让人印象深刻
长大了要不要来当我的保镖啊
” “不要。
”李连杰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不想只保护一个人。
等我长大了,我要保护全中国亿万万人民
” 《纽约时报》头条报导了这个特殊的小朋友。
李连杰也被称为在这次中美交流中做出重大贡献,被纳入国宴的受邀名单中。
以后如果美国总统来访,他必然出现在欢迎团的队伍中。
这一切,拜武术之赐。
1971年,他开始学习武术。
北京的冬天太冷了,他却只能在户外练功。
练习击掌时,如果拍得不够响,就会挨骂。
如果拍出声音了,手会痛得快要疯掉。
有一次,他的腿在练功中不小心断了,怕教练体罚,他一声不吭又练了两天,直到剧痛难忍被人发现。
如今他名声显赫,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似乎什么都拥有了,鲜花,掌声,爱慕…… 谁都知道他的武功好。
人们不知道的是,每拍一部电影他就要断一个地方——手腕儿、腰板、脊椎……19岁时,他躺在医院里,大夫告诉他,如果坚持练武,腿会一次一次地断。
治疗之后,只保证你能走,不能跑和跳。
大夫说,可以给他开一个三级残废证明,这样他一辈子都不会饿肚子了。
这些冷笑话,现在他可以坦然讲出来了,引起倾听者的欢快笑声。
可是当时呢
在那个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年代,谁知道一个少年面对即将终生残废的痛苦呢
中国红十字会的资料告诉我,中国现在有3000万年轻人有心理障碍,大学年龄段占了16%—25%,4人当中有一个人是心理压抑,自闭,困扰,抑郁,很严重。
我做了很多调查访问,没有一个基金针对这方面有过专门关注。
我们对于艾滋病、环境污染、白血病、大型自然灾害,贫困的人、上不起学的人,都关注比较多,为什么我们却忽略了有能力上学的,有一定物质基础的人
他们将来是这个社会的栋梁,是国家的未来,却脆弱到不知道如何独立面对生命,如果他们轻易放弃生命,或者遇到障碍退学,那不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吗
有一次我看刘家昌的演唱会,其中一首歌很打动我,“只要长江的水不干,只要黄河的水不断,中华五千年就屹立在那里。
”我当时听得哭了。
我的感受是,五千年会永远屹立在那里不倒,但是五千年并不代表五千年都在最健康的身体状况下。
你想,有300 0万的人有心理疾病
我怎么还没去做这个事情
我会谴责我自己。
他的壹基金已经有了专门针对青年人心理疾病的“心灵阳光”计划,该计划很快会正式启动。
白天在剧组“杀人” 晚上操心“壹基金” 1982年,《少林寺》成功了。
香港电影界的大腕,一次性开出300万港币的支票,放到19岁的李连杰面前。
而那时,拍《少林寺》,他一天的工钱是1元,第二部,一天的工钱是2元……面对300万,李连杰震惊了。
他报告了武术队领导。
领导说:“你的成功不是你个人的,你的成功完全来自于你的老师,你的领导,你的家人,朋友,同学对你的关怀,你属于单位,属于国家……” 他终于感到了强烈的不公平。
后来他离开武术队,孤身一人到了香港,由功夫神童,变成功夫皇帝;再后来,他去了美国,闯荡好莱坞。
不久前,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举办的“2006年度评论学会大奖”尘埃落定,李连杰因为在《霍元甲》的演出中“ 收放自如”,当选为“最佳男演员”,这是他首次夺得影帝桂冠。
还有另外一个奖。
他是“中华慈善奖”候选人之一,他却并不想要这个奖。
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慈善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最新消息说2006年中国有100亿的善款,已经是以20%的幅度增长的,但是美国有2万亿的善款。
也许在这样的国情中,这种行为是应当鼓励的,但在一个发达的社会里,是没有人会把一个奖颁发给慈善行为的。
我现在白天去《刺马》剧组演戏,“杀人”,想的是如何设计血腥、残酷的场面,一收工,就是想着怎么去做“壹基金”的工作,这真的挺有意思的。
电影只是我的工作,而慈善,却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事业了。
李连杰就这样眼睛闪闪地看着你。
他没有掩饰过他的想法。
也许,他从来不是最好的演员。
他只是他自己。
“五千年文明史,有多少皇帝、科学家、学子、诗人、酒仙,多少啊,在这一百年里,在那一时刻,出了一个功夫演员,那个演员自以为了不起,你说多好笑
” 人很渺小,爱却很大。
这就是一个功夫皇帝的半生感悟,他的慈悲之心,更多人至今未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