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奥尔夫音乐,节目串词,跪求
可以从打击的内容开展串词或者打击的形式。
串词主要是关联上下节目。
奥尔夫音乐表演串词
奥尔夫音乐表演串词【篇一:音乐节目串词】音乐节目串词: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2:亲爱的叔叔阿姨、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就快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得到了艺术的熏陶
2:今天,我们一起来举行音乐会,让我们在音乐会中体验快乐吧
1:《牧民歌唱毛主席》中写到草原升起红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感谢伟大毛主席,感谢伟大共产党。
请欣赏叶宸铃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牧民歌唱毛主席》。
2:这是我们童年那熟悉的旋律,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美丽的声音,每个孩子的心中都会有一个蓝精灵,下面请欣赏严单为我们带来的《蓝精灵》。
1:伴着晨曦我们高兴上学来,披着晚霞我们开心回家去。
请欣赏《上学歌》,表演者王泺琪。
2:可爱的洋娃娃认识了小熊,上演了一个洋娃娃和小熊的故事,下面有请袁古露在音乐中为我们讲述《洋娃娃与小熊》。
1:大家还记得那首经典的儿歌么,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许多的小秘密,我想大家一定都会很熟悉。
让毛奕翔给我们带来《我是一条小青龙》。
2:尽管,我们只是一棵幼苗,但我们骄傲地生活在父母的怀抱。
尽管我们只是一颗小星星,但我们幸福地闪亮在老师的身边。
我们同样有白天的梦想,下面请欣赏赵子萌的《小星星》。
1:钢琴的练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时间不断的付出,这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毅力,所以黄语沁同学经过不间断的付出为我们带来十级技能(赋格)。
2:瑜伽
奥尔夫小班律动表演《拍手拍手踏踏脚》是什么歌
其实都没有 播放歌手:杨宗纬语言:国语所属专辑:初.爱 (影音典藏版)发行时间:2013-03-29
奥尔夫音乐 我是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到了大海边。
(重复三遍)歌曲可在酷狗音乐下载,或者可以去土豆网搜索下载后转换格式。
检索词:奥尔夫小金鱼
奥尔夫音乐云朵上的歌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活动目标:1、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通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
3、通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
活动准备:鼓, 大鼓和小鼓 的音乐,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1)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弟弟一起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起来。
(小动物可以用英语来说,如moush\\\\cat\\\\rabbit……)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xx一起来。
(孩子的名字)(2)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8拍),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
(3)引导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表现8拍Titi titi titi ta芝麻 开门 快点 开,Titi titi titi ta我带 弟弟 一起 来。
活动过程:一, 让孩子练习节奏。
A: 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B: 把双手变成小铃鼓,拍手--咚咚咚二 ,不断交换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儿歌: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
教师手摇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3)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 tong的节奏, 拍手练习小铃鼓。
dong dong dong的节奏。
(4)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反复练习边唱tong tong和dong dong dong歌曲部分,边拍膝盖、拍手。
(5)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拍膝盖、拍手)。
(6)幼儿分2组,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
奥尔夫音乐教案《鸭子拌嘴》《鸭子拌嘴》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
乐曲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集中在三处,即引子、第二段和第四段,2\\\/4拍的节奏主要在第一、三段和尾声。
作曲者安志顺是中国当代打击乐作曲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打击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他的作品《老虎磨牙》《鸭子拌嘴》《黄河激浪》《大唐六骏》等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曾为他题词:“古有花奴,今推志顺”。
教学目的:1、情感目标:借鉴奥尔夫教学法欣赏中国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引导学生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清晰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鸭子拌嘴》,从而引发学生欣赏和教授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2、知识目标:深入欣赏《鸭子拌嘴》音乐,并掌握奥尔夫教学法中声势练习、图形谱、打击乐合奏、根据节奏创编歌谣与律动等基本教学手段。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德国奥尔夫教学法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从而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将外国音乐教学法为我所用。
教学重点:1、通过按声势谱击打声势,让学生学会熟练识读声势谱,并通过声势活动感受《鸭子拌嘴》的基本节奏。
2、通过按节奏谱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学生的器乐合奏能力及器乐合奏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教师设计的图形谱,使学生了解音乐与图形的关系,进而自己为音乐欣赏教学设计图形谱。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全曲图形谱、乐曲第一段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镲、三角铁、双响筒、手鼓若干)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老师回顾以前上过的奥尔夫课,启发学生总结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答:1、综合性2、创造性3、参与性4、简约化5、本土化6、大众化思考:奥尔夫是德国音乐教育体系,如何将它的方法运用于我国本土的音乐教学当中呢?二、聆听民族打击乐《鸭子拌嘴》引子和第一段师问:能否对这段音乐留下深刻印象?能否记住这段音乐的节奏?生答:不能。
师问:如果我们在中小学进行《鸭子拌嘴》的欣赏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音乐,深入欣赏这段乐曲呢?总结:我们今天上课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一、作品简介: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安志顺是中国当代打击乐作曲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他的作品《鸭子拌嘴》《老虎磨牙》《大唐六骏》等多次荣获国际、国内的大奖。
《鸭子拌嘴》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
乐曲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二、填词律动1、看节奏谱,按节奏朗读歌词。
老师做示范,学生直接读第一遍。
(注意:一共六句,前四句都需反复一次。
)2、学生集体读歌词,并学习老师表演动作(加入律动,帮助记忆)。
3、学生边读歌词边做律动。
4、两声部卡农练习,再次对节奏巩固记忆,锻炼学生专注力和抗干扰力三、声势练习: --小镲--拍手--三角铁--拍手--双响筒--拍腿--鼓--跺脚四、打击乐合奏:1、换打击乐器(小镲、双响筒、手鼓、三角铁),分声部练习。
第一遍:小镲和三角铁合奏;第二遍:鼓和双响筒合奏;第三遍:集体合奏,注意乐曲强弱力度的变化。
2、即兴创作与表演:以“出门、嬉戏、吵架、回家”四个场景为主题,让学生即兴表演《鸭子拌嘴》中的各种场景,可以先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四个主题会有什么样的情节内容,然后两人一组做“小镲对话”的即兴演奏,教师要启发如何使对话更有趣、更丰富。
五、图形谱详解全曲:1、老师展示自制的图形谱,并引导学生边聆听音乐,边看图形谱,(教学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图形谱的制作方法和用途,并以此引出《鸭子拌嘴》的全曲结构图。
)引子(散板)第一段(四二拍)--第二段(散板)第三段(四二拍、四三拍)--第四段(散板)尾声(四二拍)2、观看民族打击乐队演奏的《鸭子拌嘴》视频(教学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聆听、建立初步的听觉经验基础上,增加视觉的体验,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欣赏音乐,并通过观看民族打击乐队的演奏,了解各种民族乐器及其奏法。
)课堂小结(连线题):师问:这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分别适合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生回答:律动教学、听奏法学节奏--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视谱读节奏、视谱练习声势合奏--小学中、高年级或中学生视谱练习打击乐合奏、图形谱--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1、节奏谱使用是为了学生能亲自参与。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语汇,只要其中一段通过亲自参与获得更深体验,对其他部分音乐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通过对节奏谱的练习对这部音乐的节奏语汇,从原先初听时的一片模糊到比较清晰,甚至记忆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才有了真正的兴趣基础。
2、该课例主要目的是参与,故对节奏谱中个别技术难点不必死扣,大拍子跟上即可。
若把过多时间、精力用在技术操练上,会消弱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整堂课教学结构和目的。
四、布置作业欣赏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并完成下列作业(任选其一):1、设计一个故事2、创编一套律动3、设计一份图形谱
奥尔夫音乐教案《飞去月球》
一、激趣导入,引入。
1师引言导入。
我们都听说过嫦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
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
它是什么样儿的呢
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
(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
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1、继续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
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
(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
②写一写。
③指名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
】 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六、拓展作业:(课件9)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 飞向月球 飞往月球:有趣、艰辛 实现了夙愿 着陆月球:激动、自豪 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
奥尔夫音乐游戏《快乐跳舞草》教案
学前教育:一、本课教学目的:1、能用肢体模仿出划船的律动,尝试用肢体感应复拍子。
2、学习用乐器演奏。
3、通过游戏增进幼儿的团队合作精力,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筹备:水袖、铃鼓、圆舞板若干;一面小旗子和大鼓;故事挂图。
三、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导入。
(出示图片)师:太阳听到了小老鼠的呼唤,努力冲出乌云,又露出金色光芒了
竞赛可以继续了,可以继续划船了。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我以配上图谱讲故事的情势引出,讲述一只小老鼠呼唤太阳经过。
在图谱的辅助下,孩子们非常自动地与我一同讲述故事;给下个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 、用肢体感应复拍子。
师:老师的身体真灵活,喜欢跟着音乐跳。
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身体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
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身体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第一遍音乐,老师用肢体有节奏的做动作小朋友欣赏。
第二遍音乐,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肢体的动作。
1、 肢体划船第一段:双手左右划船状。
第二段:双膝左右摇晃。
第三段:双手左右划船状。
第四段:肩膀左右举起轮动。
【教学反思】:通过让孩子们在欣赏、了解划船的音乐旋律、节奏的基础上,懂得划船的动作,幼儿基础上都能做出划船的动作。
老师激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师: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的小身体在跳舞,如果变成两个人的小身体一起跳舞,应当怎样跳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摸索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进行小结,并模仿教师分辨随音乐做动作。
2、 第二遍音乐,双人划船律动。
第一段:牵手左右摇晃。
第二段:手掌掌心互贴,前后互推。
第三段:双脚打开,左右摇晃走步。
第四段:坐下背靠背,前后动摇。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我以考考幼儿为引线,激励幼儿勇敢地进行尝试。
发现孩子们不能很好控制时,我又进行引导。
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把双人划船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很自然、很轻松地就控制了。
(三)、体验龙舟竞赛。
师:老龙舟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龙舟竞赛,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龙舟,怎么办呢
教师提醒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筹备的道具进行游戏。
1、 水袖划船,屁股坐在水袖上。
单人:手抓住水袖或加持一对鼓棒……等道具,辅助作划龙船状。
多人:成一直排,双手抱前者的腰,齐力划动。
师:我们的龙舟造好了,竞赛现在开始了。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有点困难,幼儿在玩游戏时因为没有力量,游戏在中途中止。
2、夺标竞赛幼儿分组夺标竞赛,老师摇红旗呐喊,增长竞赛气氛。
(四)、乐器分组演奏。
老师介绍乐器,示范操作方式,提出注意事项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用乐器宝宝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
第一段:铃鼓\\\/拍点点、拍点点方式演奏六拍。
第二段:铃鼓\\\/拍摇~、拍摇~方式演奏两拍。
第三段:圆舞板\\\/拍点点、拍点点方式演奏六拍。
第四段:圆舞板、左拍~右拍~方式演奏两拍。
【教学反思】:对于孩子们来说,图谱和故事情节以及游戏的互动,已经使他们控制了节奏及旋律,所以,在演奏律动也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关于奥尔夫的声势动作
作用就像音乐会的指挥 指挥作用
奥尔夫大班音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
设计意图: 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离开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不免有焦虑、想妈妈、不安的情绪,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妈妈)。
因[活动准备]:此,我设计“小鸭找妈妈”的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体验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的喜悦心情。
活动目标: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3.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让幼儿懂得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乐的,不离开大家,并能学说简单的短句 教学准备: 1.鸭妈妈,小灰鸭,金鱼的头饰各一个 2.欢快的音乐(快乐的小鸭),雷声 3.四幅色彩鲜艳符合故事情节的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