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祭祀大典普通游客可以进入吗
曲阜春季祭孔往年一般在尼山进行。
往年祭祀时,普通游客是不让进入的,主要的是特邀贵宾,游客也是旅行社专门组织的祭祀游客。
祭祀时是不对外售票的,关门进行的。
防止游客太多出现意外,按照出席领导的级别布置一二级保卫的。
2012曲阜祭孔大典什么时候开始
要在曲阜孔庙举行的 应该在9月份左右开始的那个
9月26到9月28孔子国际文化节,凑那热闹做什么呀又没什么意思~
祭孔大典什么时候开始的
举行2008 时间: 2008-09-28 22:32:57 新华网济南9月28日电(记者、董学清)200828日在山东曲阜市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59年。
28日的曲阜秋雨蒙蒙,上午9时许,由政府工作人员、海内外孔子后裔、宗亲及专家学者组成的祭祀队伍在孔庙外的神道上开始缓缓向孔庙行进,他们人人佩戴黄色鲁锦,面色持重,目光虔诚,这是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来,第五次祭祀孔子。
今年曲阜祭孔主题是“仁者爱人、自强不息”。
9时15分,曲阜祭祀队伍沿着神道行至孔庙外,原副委员长为公祭孔子大典主题铭文揭幕。
铭文写道:“人之为人,贵有仁心。
天生之德,发乎己身……天行健,启众生。
君不见,老骥虽迟暮,趋趋向前行。
大鸟虽负箭,垂垂怒翅飞。
”教授说:“‘仁者爱人’出自,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自强不息’出自,意思是人们的德行每天都有进步,这两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 铭文揭幕结束后,在平和的雅乐伴奏下,祭祀队伍穿过明故城,过了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大成门,绕过杏坛,来到孔庙大成殿前。
身着“六艺”服的中学生在甬道两侧肃立,大声恭诵中的部分词句。
随后,祭祀代表向孔子敬献花篮后,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宣读了金庸先生撰写的祭文,文曰:“清风送爽,海晏河清。
国泰民安,举世欢腾。
北京奥运,万邦风从。
五洲四海,睹我雄风。
世界同运,人类一梦。
”诵读完毕,在悠扬的古乐中,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跳起公祭乐舞《天下大同》。
28日是孔子诞辰2559年,由其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曲阜孔庙简介
曲阜市是孔子的诞生地,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
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 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后人为赞颂孔子思想对我国社会所发生的深远影响,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8个字,意即他的贡献如同一夺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因此在孔庙第一进院 落左右两侧修建了两座对称的木质牌坊,东题“德侔天地”,西题“道冠古今”,为孔庙的第一道偏门。
两坊建于明初,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
建筑为木构,三间四柱五楼,黄色琉璃瓦,如意斗拱,明间十三踩,稍间九踩,中夹小屋顶五踩。
坊下各饰 有8只石雕怪兽。
居中的4只天禄,披麟甩尾,颈长爪利;两旁的4个辟邪,怒目扭颈,形象怪异。
2005年9月28日上午此地举行“2005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
祭孔活动分为明故城开城、孔庙开庙、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等四个部分,公祭活动采用由国内著名儒学专家认可的现代礼仪。
北京孔庙的建筑特色
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现在的祭孔大典从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
孔林孔庙孔府建于什么年代
曲阜“三孔”——、孔府、孔林举名。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于公元前478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
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
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
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
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
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
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
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
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
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
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
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
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
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
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
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
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