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女人比男人更累辩论赛 四辩总结陈词
总结陈词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 大家好
材料1: 累,首先我们从字意上来解释,意思是超出了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更累,意思是极度的超出了身体的极限。
所以我们要看男人和女人究竟谁更累,一定要看他(她)所从事的工作究竟没有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
对方辩友一再向我们提出男人从事着一些高风险的职业,比如军人,比如水下,井下作业,来说服我们男人更累,这其实是不确当的,这只能说明男人从事的职业不同,顶多只能表现男人的大无畏精神。
但要说累,就不是了,这些职业不一定都超出了男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用这些职业来说明男人更累还是有点牵强的。
还有一些辩友提出,男人回家还要做点家务,教育孩子,还要骗女人开心,就更不能说明男人更累了。
谁都有累的厉害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人要是真的累到了极限,试问还有谁会去做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呢。
男人自从女人手里夺权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有点累,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些男人原来从事的比较累的活早已被现代机器的隆隆声掩盖,一些体力上的累早已不在是你们喊累的借口。
女人就不一样了,在过去女人只能是一双小脚,一个阁楼度一生,但作为现代伟大的女性,历史已经赋予了他们新的任务,大家都已经看到原来男人独家经营的场面早已被打破,女人已经极大程度的参与了这个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男人平起平坐的进行着各个领域的竞争,没有哪个男人会因为对手是女性就心慈手软,比如我们的辩论就是如此,但女人从身体素质等一些方面来说,先天就比男人要差。
所以在竞争中,应该说我们女人更累。
累,还可以分为心累,和身体的累,大家都知道心累是最致命的,还要说女人是先天因素的原因,当然也有一些是那些不好的男人强加给我们女性,在这个还不人人都讲公平的社会里,一个善良的女人要维持一个家庭的美好,一段婚姻的圆满。
付出努力是何等的艰辛,心里压力会有多么的大啊。
女人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几千年来一直是两性中的牺牲品,男人一直没有好好的看看女性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贡献,好在人类的认知总是在不断的进步的,作为一个喊了几十年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其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真正意义不是说你男人赚了钱给了女人,或者说回家帮洗个碗就是男女平等了。
还要在思想认识里理解女人。
既然你们竞争的时候也没把女人当女人,既然你们知道女人在先天上就不如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承认这些看似公平的竞争里的女人更累呢。
男人们,承认女人更累吧,这不光是尊重女人,更重要的是表明了你们男人的伟岸啊。
材料2:先阐述对方漏洞, 再次论述本方观点,从生理、就业、家庭、社会舆论四方面入手,就当代女人遇到的重重障碍进行阐述,尤其是做女人累,做好女人更累,做一个成功女人累上加累。
1.生理方面,女人——你需要更多的爱和呵护。
“那个不痛,月月轻松”,“洗洗更健康”之类想必你们懂的,就生理上而言,女人生性怕冷、怕痛、又怕病,除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之外,还有妊娠、分娩、哺育这一系列高强度动作,纵使男人再怎么辅助会比女人这个主体更累么
其次,女人,为何受累的总是你
刘墉在介绍一部影片“the wind will carry us”有一段台词介绍:“女人白天是劳工,傍晚是仆人,夜里还要继续工作。
”女人的累不言而喻。
可是,女人更多的还是要接受岁月和现实的双重考验,男人30一枝花,女人30豆腐渣,男人40顶呱呱,女人40叫喳喳,男人50是极品,女人50是厌品。
社会为何总是为难女人
第三,女人,你值得拥有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女人男人哪个更累”,并不是一定要定出输赢,只是希望男人女人们可以彼此更理解对方,更好珍惜对方。
女人相较男人而言情感更为细腻和敏感。
贾宝玉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天地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儿”。
女儿柔弱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女人可以承受超过体力的负荷,我们能吃苦我们勤劳善良,但是不包括能容忍情感的背叛和抛弃,所以,在座的各位男士,请爱惜你们身边的女性,请给她们关怀和体贴,因为她们值得被拥有
,尽管这辈子做女人很累,但是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是选择做女人
2.就业方面,男女之间尚存在诸多不平等,女性在面对社会、家庭各方面都要承担比男性大上几倍的生存压力,社会责任不会比男性少,“当代女性的生活就如高空走钢丝”,强调当代社会女性更累。
女人压力大。
中国女性的自杀率全球排名第二,男性的自杀率排名第4 8位。
调查表明,自杀实施率为男∶女=1∶3,自杀成功率男∶女=3∶1。
中国女性的自杀率全球排名第二,男性的自杀率排名第48位。
在就业方面,女性在高工资行业的就业比例比男性低4.7个百分点。
性别工资比偏低,且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
3.家庭方面,结合生活实际,道出当代女性在兼顾事业与家庭时的不易与艰辛,“往往一个男人事业成功之时就是其爱情收获之日,而一个女人事业成功的时候,却是她的家庭破灭之时。
”如今社会对职业女性“在外要做女强人,在内要当小女人的”的苛刻。
4.认为在女性已撑起半边天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歧视和传统角色束缚等因素,女人在心理和生理上承受着比男人更大的压力,高呼“男人更累无稽,女人更累有理”; 谢谢大家
材料3:有很多方面可以证明现代社会女人比男人更累,大家都知道,有句流行的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
这不难看出,这种质变的背后刻画出了男女的极度不平等。
男人们有钱了,“变坏了”,变得包二奶了,变得到处有风流债了,变得吃喝玩乐不回家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我们的成功的男士们心里还特美,特惬意。
关键的关键是,那些没能成功的还在努力的男士们,把其树为榜样,为追求的目标,发誓也要过像某某某某一样的生活。
还有让人更受不了的是,有些可怜的女士们还挺羡慕这些成功的人士。
当然,这里只是针对那些有钱了“变坏”的成功人士而言。
反之呢,一女士她若变坏了,滚滚红尘之中,多少心酸多少泪,换来了“有钱人”“富婆”的称谓。
总免不了背后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问题是这样说三道四的人大多数都是女人。
同样是一种质的变化,却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
虽然是女性被解放了若干年后的今天,女人们还在为“伦理”“道德”背负着比男人们重若干倍的枷锁。
所以,首先在精神上,女人比男人活得累得多。
再说说家庭主妇型的女人,这种女人每天围着丈夫转,围着孩子转,围着厨房转,日复一日地孩子看着长大了,老公看着事业有成了,厨房也看着越来越大了,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老公有老公的事业,女人们转走了青春,转回了年轮,老公回家也少了,夫妻之间的话题也少了,孩子以他的父亲为荣,虽然生活中少不了母亲的关爱,但总认为父亲是强者,是学习的榜样,父亲的话永远都是对的。
当老公在外面有了新欢,我们可怜的女人们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抛弃旧爱就凑合着过,把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只可惜越是这样专注孩子,越是与孩子有不可逾越的代沟,惨兮兮的女人们只好寄情于神佛,这还算不错,终是情有所托,家的架子虽空却还未轰然倒塌,更可悲的是,有些家庭型的女人们用美好的青春和全部的情感,换来一纸休书。
人老珠黄,青春不再,踏入社会已是格格不入,哪还有闲情逸致来谈活得累不累。
另一种就是事业型的成功的女性们。
这种女性走到哪里都是焦点,都有光环,风光无限。
有智者把现代社会的男女分成若干类,说:一类的男人娶二类的女人;二类的男人娶三类的女人;三类的男人娶四类的女人。
但一类的女人绝不会嫁给四类的男人。
所以有人说,女强人嫁人难,很少有幸福美满的婚姻,事业有成了,婚姻也就东不成西不就了。
还有就是上班一族的女性,就我国法律来看,女人退休比男人要早好几年。
这说明,法律都承认女人是弱者,不管在什么领域,弱者必定不会好过。
必定是痛苦相随。
当然凤毛麟角还是有的,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嘛。
就神学来看,《圣经》说: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所成,寓意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依赖于男人而生存。
是过去以男人为统治社会所道出的理论。
无非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的理学上的依据。
我国历史上也有三从四德之说。
现代女性被解放的社会里,在人们的心里藏着的根深蒂固的这种男权思想的劣根隐隐作祟。
充分说明女性在精神的某一个领域里面从未曾被解放出来,这就是女人比男人活得累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有的人推经引典地说事,什么先贤圣人的话语,在这里都不能说明问题,总不能让我们的女性同胞再回到封建社会去受三从四德的约束吧。
且不说女人们为了生活社交所做的那些琐碎的事情,单就不同类型的女性来看,女人们不管是有钱也累,没钱也累,成功也累,不成功也累,就是做传统型的贤妻良母也危机重重。
总之一句话:现代社会女人就是比男人活得累。
祝你辩论成功~~~
志存高远为话题的作文
王力先生的学大精深,治学经验丰富。
我虽从王先生余年,但资质愚钝,没有真好。
这里仅对王力先生的治学之道谈点个人的粗浅体会。
王力先生,字了一,1900 年8 月10 日(农历七月十六) 生于广西博白县,早年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即辍学,在家自学、并教私塾。
1924 年到上海,先后入私立南方大学、国民大学学习;1926 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二期,修业一年即结业。
1927 年冬赴法国留学,1932 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并曾先后担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1946 年创办我国第一个语言学系———中山大学语言学系,1952 年至1954 年曾任该系系主任。
1954 年秋调任北京大学教授,先后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即后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政协第二至第五届委员,第四、五届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务。
王力先生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
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撰写了上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五十多部,论文近三百篇。
已出版的二十卷《王力文集》主要是语言学方面的论著。
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王力先生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果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促进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力先生的治学具有他自己的突出特点。
我据个人的学习体会,初步归纳为五条: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 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
王力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他父亲是个秀才,自幼就教他读古书、习对仗。
他少年时代曾阅读了十四箱“经史子集”,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后又在清华大学与巴黎大学学习了西方多种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例如法国法兰西学派代表人物房德里耶斯(Joseph Yendryes) ,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泊森(Otto. Jespersen) 与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d) 等人的学说。
王力先生运用当时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 ,《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
例如上世纪30 年代他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40 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50 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60 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70 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80 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王先生曾说:“有人说我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汉语研究工作,其实⋯⋯只是普通语言学原理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1962 年他还发表专文《中国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指出中国语言学有着重视实践、重视材料和观点相结合、善于吸收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应当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同时应该积极研究、吸收外国新的、先进的语言学理论方法,联系汉语的实际,以发展中国语言学。
王力先生的这种观点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二,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王力先生在南北多所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学专门人才,桃李满天下。
他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
经常根据需要开设新的课程,一边研究,一边教学。
他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
王先生讲课条理清楚,语言精练,论证充实,逻辑严密。
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或教材。
例如《: 中国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 、《汉字改革》、《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上、中、下三册) 、《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
他30 年代在清华任教时的学生、前高等教育部长蒋南翔同志在1980 年8 月20 日祝贺王力先生八十华诞的盛会上,就曾赞扬王先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一个典范”①。
第三,创新与求实相结合。
王力先生聪慧超群,思想敏锐,在科学研究中,开创了多种新的汉语言学科体系,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例如《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语料,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名句”(即名词谓语句) 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认为上古汉语名句的主语与表明语之间不用系词。
指出纯粹的系词“是”原本是个表复指主语的指示代词,到六朝(后来修正为汉代) 才发展为系词。
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此基础上王力先生建立了自己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又如在古韵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说,“古韵十一类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统”“, 上古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 先秦声调分舒、促两大类,各又细分为长短”的学说,也都是根据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得出的独到的见解。
又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先后创建了“汉语史体系”、“古代汉语教材(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 体系”和“中国语言学史体系”,都是前所未有的。
七八十年代他又提出了汉语同源字的理论。
第四,渊博与专深相结合。
王力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为学界所公认。
严谨的朱德熙先生在《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序》中说:“举凡语言学的各个门类如:音韵、训诂、词汇、语法、诗律都曾涉猎过,而且都有成系统的专著。
先生之学,证古论今,融会贯通,博大与精微兼而有之,所以能够蔚为大家。
”② 王力先生不仅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
他翻译、出版过法国莫洛亚、纪德、小仲马、嘉禾、拉维当、米尔博、左拉、乔治桑、都德、波德莱尔等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余种;他早年还撰写了《罗马文学》、《希腊文学》;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诗论》与《龙虫并雕斋琐语》里。
中国古典文学史家王季思先生在《读王了一先生的〈诗论〉和遗诗》一文中说:“了一先生是学者,他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诗歌创作对他来说只能是余事。
⋯⋯然而决定于他关心国计民生的阔大胸怀爱憎分明的人生态度,追求真理、历劫弥坚的韧劲与乐观,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远非向来所谓学人之诗所能企及。
加之他对诗歌格律长期钻研,对诗意境和诗声律的辨证认识,他诗歌创作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非时下有些到处留题、名噪一时的诗人所能及”。
王力先生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多次重版,在香港、台湾也一再翻印(有的更名为《王力散文集》) ,影响深远。
中国现代文学史家袁良骏教授把王了一和梁实秋、钱钟书三位先生推崇为抗日战争时期三大学者散文家。
所以王力先生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成员,他还曾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第五,提高与普及相结合。
王力先生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 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他的书房就取名为“龙虫并雕斋”。
他曾解释道“, 龙”是学术论文“, 我的文学作品(包括翻译的作品) 以及一切普及性文章(包括一些演讲) 都算是‘虫’”。
在写于1982 年的《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三册)“自序”里列举了十三篇属于“虫”的文章,例如《: 双声叠韵的应用及其流弊》《、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与教学》、《汉语发展史鸟瞰》、《语言与文学》、《论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我对语言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等。
此外,在音韵学、语法学、诗律学以及古代汉语方面,他都有与专著相配套的普及性读物,例如:《音韵学初步》、《汉语音韵》、《中国语法纲要》(后改名《汉语语法纲要》) 、《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诗词格律十讲》、《古代汉语常识》以及《虚词的用法》、《字的形音义》等,深入浅出,拥有广大的读者。
王力先生还在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以及中学语文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的与实际工作,或撰写文章和读物,或参加座谈讨论,或做演讲,观点鲜明,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有着广泛的影响。
王力先生生前将《王力文集》二十卷的稿酬捐献出来,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自1985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至今已进行了十二届,在中国语言学界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王力先生一生著述宏富,他的治学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先生晚年有几次应邀讲自己做学问的经验和方法,例如《谈谈怎样读书》(1979) 、《怎样写论文》(1981) 、《我是怎样走上语言学道路的》(1982) 、《我的治学经验》(1984) 。
他谈到研究语言学须要有各方面的修养,基础要广博、打扎实。
比如:掌握普通语言学理论;打好古代汉语的基础,能阅读古书;学好外语,至少熟练掌握一门;还要学点文学,学点自然科学等等。
这些在上述报告中都有详细的解说。
王先生三十多年来的言传身教,我个人体会,先生做学问还具有以下两种突出的精神:一、刻苦勤奋,时间抓得特别紧。
王力先生曾对我们说:“科学研究并不神秘,第一要有时间,第二要有科学头脑。
”他说:“有时间才能充分占有材料,有科学头脑才能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具备这两个条件的。
”这也是王力先生自己的经验之谈。
比如他在修订《汉语史稿》、动手写《汉语语音史》之前,就做了大量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撰写了《诗经韵读》、《楚辞韵读》、《古无去声例证》、《经典释文反切考》、《玄应一切经音义反切考》、《朱翱反切考》、《朱熹反切考》等论著。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进行写作 要求书信格式,500-800字
老师、同: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目是:怎样祖国
对于报效祖国这个话题家也许想到的是那些在国际上获奖的科学家,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那些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们。
但是这也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祖国兴衰人人有责。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对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肃然起敬,在他们身上,那浓浓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可是,我们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是和平年代呢,要想学习烈士们体现一下自己的爱国精神都不行。
”总是会感觉,报效祖国是如此抽象的一个概念。
我曾经也有这种感受,仿佛不用为保卫国家而奉献生命,就难以表达自己心中的爱国热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我们虽然不用像革命烈士般无私无畏,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爱国志士呀
“我会好好读书,将来做祖国的栋梁。
”“我会将报效祖国立为自己最高的志向,并朝这个方向努力。
”…… 诸如此类的宣言,你尽管说吧
看看自己身边那么多真正为报效祖国所拼搏的人们,你真的不感到心里发虚嘛
报效祖国不是只喊口号,而是要有实际行动。
无需迟疑,现在就行动吧
祖国的未来,就需要我们自己牢牢将其把握在手中
或许只需要先在行动上踏出一小步,我们就在报效祖国的目标上成功地踏出了一大步
从今天起,不,就是此刻,身为学生的我们定下自己的努力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为祖国奉献的每一步吧
报效祖国,我们无所畏惧,向未来的彼岸远征。
报效祖国,我们无所保留,向成功的巅峰攀登
我们虽然不用像革命烈士般无私无畏,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爱国志士呀
同样对于那些因为国增光而为人们所熟知的运动员们,他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上海特奥会上,运动员拼搏的画面。
“你行,我也行
”这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语来自这届特奥会。
因为智商低下,对他们来说,就是为了学会打乒乓时的一个简单的发球动作,就需要用上几个月的时间
可是,他们从来不抱怨,不放弃,反而会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辛勤努力,不惜挥汗如雨,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证明自己也能和所有人一样做到为祖国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这就是属于他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很单纯也很直接,但是却是如此真实而高尚
或许你们会觉得,如此“伟大”的志向过于遥远。
但是,想必在座的每一位都该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含义吧。
没错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第一步,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你将来所要走过的路上将会留下遗憾、甚至悔恨。
而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培养的人才,更应该立志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当代大学生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是要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首先服从祖国和人民的安排。
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一条。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追求。
都要在个人理想和祖国有要求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服从国家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理想,应该学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人才。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国际形 势日益严峻,国家·社会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现自我目标与价值。
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刻苦学习、增强本领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当今时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是一个争奇斗艳、英才辈出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也正报效祖国,大学生们正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和理想报负融化在刻苦学习、掌握本领之中。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大学生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更加自觉地把个人抱负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融汇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以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彰显人生价值和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极为崇高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大学生要在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中真正有所作为,不但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祖国、造福人民的真才实学。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知识与人类社会发展空前紧密地联系起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
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要求大学生与时代同步,要更加勤于学习、善于求知;更加集中精力、只争朝夕。
大学生要把学习当做首要任务,牢固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汲取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当前尤其要认真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积极推进者和坚定维护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我们是不平凡的一代。
我们的不平凡在于我们经历了中国伟大的转折;我们的不平凡在于我们跨越了一个世纪,并且肩负着新世纪赋予的重任。
而我们的不平凡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报效远大的理想,必须经得起历史的重担,必须经得住时代的考验。
具体来说。
青年人立志成才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青年人生活的主旋律,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简单地说,就是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和效国之行。
1、要有爱国之情。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这个民族精神家园里最美丽的奇葩。
进入21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是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爱国是推动前进的强大动力,爱国是拉进你我中国心的坚实纽带。
爱国之情,就是要关心国家的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她而献身的炽热感情。
这是争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要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生灵涂炭的血泪史,了解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血洒疆场的战斗史,了解历代仁人志士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成长史,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史,正确认识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努力培养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将自 己的理想、信念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树立崇高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回顾历史无数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依然历历在目。
有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近代许多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寻找报国策略。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鲁迅扛起民主科学的旗帜,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怀抱为导弹事业、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他们的爱国之情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爱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民族之魂,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民族的腾飞,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责无旁贷。
我相信,我们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们也一定能缔造一个真正属于我们的未来。
2.要有报国之志。
报国之志,就是为国尽力,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当代大学生,任重道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等着我们去大显身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等着我们去开辟新的道路。
青年时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古今中外,大凡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雄心壮志。
在青少年求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求解放的伟大志向,决心要改造中国与世界,志在使“中华腾飞于世界”;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决心为“赤旗儿在全球飞扬”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当代大学生都是具有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应当像革命前辈那样,跳出个人名利和家庭安乐的小圈子,抛弃“两人世界”的情感纠缠,树立鸿鹄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在实现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实现理想的自我。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来喊口号的.立志不是只喊口号.而是要有实际行动.无需迟疑.现在就行动吧!祖国的未来.就需要我们当代青年的共同努力!或许只需要先在行动上踏出一小步.我们就在报效祖国上成功地踏出了一大步!从今天起.不.就是此刻.身为学生的我们定下自己的努力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为祖国奉献的每一步吧! 3.建国之才 建国之才,就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领。
大学的我们渴望收获才华,我们渴望搏击信息大潮,收获才能,引领时代走向。
胡适先生说过:“学问是铸器的工具,放弃了学问,便摧毁了自己。
”然而,我们校园中出现有背于学校主流文化的现象,却不由得让我们重新进行了思考。
我们的学生是否还怀有拼搏、收获的心,对待生活。
在课堂上沉浸在电脑世界、手机世界里的同学们,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每天收获了什么
在校园的幽僻处,总有几个„人约黄昏后‟,动情处他们竟会旁若无人。
我们那样就不觉得惭愧吗
此外,在宿舍里的„腾云驾雾‟,„快活似神仙‟,考场中的照抄作弊,熄灯后的大呼小叫。
作为中跨世纪新一代青年就是我们这样吗
我们可知道这样做对自己、对同学、对学校有多大的影响。
断送了自己的学业,剥夺了同学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
更何谈报效祖国。
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只有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是不够的,必须有真才实学。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青年时期是成才的重要时期。
当代大学生要把握好时机,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同时,要明确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不是为了个人名利和个人前途。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真才实学,才能更好地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才能使我们的青春更壮丽,人生更美好。
4、要有效国之行。
效国之行,就是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远大的报国志向化为实际行动,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来报答祖国和人民。
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要脚踏实地地投身于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把爱国热情化为实际行动,将报国志向变为现实。
、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心怀天下,一生致力于祖国兴旺、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将青少年时的美好理想变成了现实。
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以他们为榜样,发扬“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争做自觉的爱国主义忠诚战士,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自己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由此而形成的聪明才智,奉献于祖国和人民,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践报国之行,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后悔。
同学们,无需迟疑,是该奋斗的时候了,不要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惑,被惰性所消磨。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报国并非一日之行。
为了祖国,现在就行动吧
祖国的未来,就需要我们共同用实际行动来创造
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和效国之行。
要报效祖国,此四者缺一不可。
再有,我们还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民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
昨天的中华巨龙,先辈们舞起来了;今天的东方太阳,先辈们托起来了;那么明天呢
明天的巨龙谁来舞,明天的太阳谁来托
是我们
是我们这些沐浴着共和国大地上和煦阳光的青春少年,是我们这些肩负着父辈重托,民族希望的新一代龙的传人
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需要一二·九请愿学生的勇敢,我们需要体育健儿的毅力,我们需要先辈们对美好未来的执着,为了明天的辉煌,我们需要少一分抱怨,少一分彷徨;我们需要多一分责任,多一分希望;我们需要体育健儿的毅力,我们需要先辈们对美好未来的执着,为了祖国的辉煌,我们需要少一分抱怨,少一分彷徨;我们需要多一分责任,多一分希望;我们需要勤奋、刻苦、拼搏。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完美自己;我们需要可以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的一切。
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积跬步以至万里,掬杯土以成千山。
报效祖国,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作文:《勿忘国耻,发愤学习》纪念9.18
___________年___班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泼开朗,勤奋好学,富有集体荣誉是个德智面发展的学生。
一、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_______同学清楚地知道,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知识、高能力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这个社会,更能回报社会。
因而她始终以“勤奋务实、永争第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专心学习,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求解疑惑问题,并从中获益非浅。
每个学期,他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
他在每次的考试中都取得优异成绩,走在年级前列。
二、思想进步 _________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时时以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党校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对党、国家和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工作负责 ______身为______(职务),不仅自己学习认真刻苦,而且还为班集体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帮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对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很好地完成,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积极活动 _______作为一个优秀的___中生,不仅品学兼优,还在文体发展自己。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排球赛、篮球赛,在运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主动组织同学参加学校校园剧,为班级荣誉作出一份贡献。
供你参考,要结合自己实际去写!相信你能写好 我以前就照这个写的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