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与大学生活 ——俞敏洪 演讲稿
想好毕业以后要干什么果要读研读博,每课成绩尽量取己最好的成绩,争取保研使保不上研,好成绩在日后都会使你的履历变得好看的。
想出国从大一就要准备好英语了,先考GRE\\\/GMAT这个有效期长,算好日子提前考托,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准备自己计划好,例如学门技术出去以后打工可以赚的多点儿或没那么累,当然成绩单还是很重要的,60分万岁什么的那是不负责的,如果还有富裕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会搞些好的经历锻炼一下自己同时装饰一下履历。
如果不准备继续求学,想工作,各种证书是很有必要的,象什么注册会计师,律师…………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是很好的求职敲门砖,同时这些东西是需要充分的准备的,利用大学的时间来好好准备吧,要比快毕业了才准备好很多。
如果家里已经安排好了门路或小有产业等待你去接手,相对在大学能轻松些,但也应该多了解一些自己未来要面对的事情,这样才不至于临阵磨枪,仓促上阵。
当然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可以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多读读好书。
其实4年很快就过去了,会给你留下很多记忆,很多朋友,当然也会有很多遗憾。
千万不要觉得大学了自由了,不用学习了。
这里只是一个新的开始,颓废4年和奋斗4年,毕业后会有很多不同的。
总之,莫要挥霍了时间,否则悔之晚已。
祝一切都好,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关于俞敏洪的演讲稿.
俞敏洪演讲稿【三篇】 俞敏洪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XX年1月22日,俞敏洪入选XX“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商业精英作家榜。
以下是俞敏洪演讲稿,欢迎阅读! 俞敏洪演讲稿【一】 人生像爬山,如果你走在平地上,一辈子不用花力气,但看到的风景是一样的。
从出生的天到死亡,每一天过的日子都是一样。
因为你没有付出努力,所以就没有意料中的收获。
我们也许可以说GRE、GMAT获得了高分的学员有可能智商高,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努力,他们具有专心致志不认输的精神,不断努力直到考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不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智商很高,我就不至于考三年才考上北大,也不至于在每次考试前还要比其他同学多学很长时间。
我在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我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家在长江边的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江边上看江里的船来船往。
当一个人有了向往远方的心的时候,他的脚一定会向远方迈去,于是就有了我这样的贫困孩子一年一年地考北大的故事。
虽然在北大以全班倒数第五名绩毕业,但我努力地将新东方办成了全中国最大的英语培训学校。
我始终相信人的梦想和激情会带领你走向远方。
我到美国大使馆一次一次被拒签的时候,也曾灰心丧气过,觉得世界上可能除了阿富汗再也不会有别的国家给我签证了。
不过我现在的护照上有十多个国家,美国给我的是有效期十年的商务签证。
生命中抱
高一很迷茫
因为你的心还没定下来,初中和高中 我想应该是个分水岭了 在高中你会结识到的人也广了许多 你要把学习学好 是很值得鼓励的一件事 毕竟是为了个好大学而奋斗嘛 照你的情况看,你上课听得懂 就说明你的题目做得少了 我说的少 不是要你盲目大量的去做题
每道题都有它的知识点和特征 ,你做了一定量的这种类型的题后,你就要会做这一类题。
所谓熟能生巧嘛 你做熟了 把步骤都条件反射的顺在你脑海里 那你拿到题后就能很快有思路 另外你的心态要放端正,不能才受这点挫折就受不了了,高中才刚刚开始
相信自己,相信你能行的 自己定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你是高中生了,要有自己的想法 祝你成功
俞敏洪《大学生活与人生价值观》的观后感
人生观和大学生活观后感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定位不同.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理想,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都有差异.但是只要三心理健康思想积极向上的人都有一定相同,那就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们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有着那一份劲,为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着美好的计划.刚开始的一月接触很多新鲜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生活也变得干苦无味.转眼间大一的生活就已经结束了,有时自己也在想大一我学到了什么
给自己的答案是无聊的生活上网 睡觉 玩游戏 过着一天重复一天的生活。
在我刚进入大学时脑海中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如今是无聊,寂寞,生活无趣的。
突然自己心中有些失落,为什么大学生活是这样。
我一直在想 大学为什么要把课安排的这么松散然后耗上四年,而不是像中学一样朝七晚五学上两年就毕业——它就是要这样,用四年的时间,打磨你锐气,消耗你的梦想,拆散坚定过的爱情,然后才能放心地把一个足够圆滑和现实的你,送到社会,婚姻,现实里。
大学,多可怕,多必要的存在。
大学就是让我们锻炼自己的能力,社交等各个方法的东西.为自己以后的生活铺下经历,人本来就三生活在经验里. 大学开始我们有事没事喜欢“蜗居”在宿舍,聊天、上网、睡觉、吃东西,这就是我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现在似乎高中老师说的话应验了,他说:“你很有可能在大学里迷失自己,除非经历什么之后。
”经历什么,复读算不算。
高考的失利,曾经一度让我“咬牙切齿”,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考个好大学来粉碎一切。
我也做到了,我带着自信的脚步踏上南下的列车,来到绵阳。
我准备在绵阳大展拳脚,施展自己压抑在心中多年的抱负,我相信自己很棒,一直都很棒,只是时机未成熟。
可如今时机成熟了,我又在为自己的理想做了些什么
亦或只是将一切远远抛在脑后。
纪伯伦曾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我忘了
我已经偏离了多远
我还能找到回去的路吗
回想起来,很惭愧也很自责,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自己曾经的理想、激情、追求在哪里
那些信誓旦旦的成长宣言,那些痛过伤过之后的触动,难道只是曾经年少轻狂的话语。
我又对得住家人、老师、自己吗? 来到绵阳后,现实比我想象的还要现实,看着自己这几个月所做的,我最后仅有的一丝自信和底气也都瓦崩土解,付诸东流了。
我还凭什么留下,我问自己。
曾经执意来到四川,如今我似乎要质疑自己: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我来这里又将得到什么。
甘肃有我的家人、朋友、同学,我所有熟悉的一切都在哪里。
而我在这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得重新开始。
所有的一切是那样陌生,我不得不去一一熟悉,其实这样挺累。
在这个城市,当我看到匆匆的行人,我在想:四年或七年过后,我会怎样
是否也是如同众多北漂族的命运一样,成为蚁族之一员,蜗居的生活着;是否也是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几层或在胶囊公寓里喘息;是否也是每天披着晨光挤地铁,踩着月光倒班车,早上啃着馒头,晚上绞着挂面。
其实作为外地的汉族孩子,考到这里并不容易。
尤其高三,每天除了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可也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心里有目标,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考大学,考个好大学。
老师在高三给我们的班级定的口号是:“向高考要分数
”听起来很便扭,可也很现实。
考个好分数就是你通向好大学的唯一途径,否则什么抱负、理想、追求你也甭谈。
除非你拥有强大的自信带着你的高中、初中亦或仅是小学文凭你也能闯出一片天下。
这样的案例有,可又能有多少呢
在听媒体反复讲述那仅有的几个成功案例的同时,除去那几个“拼爹、坑爹”,家里有钱有背景的,你还有多大的自信去相信:“孑然一身”依然也能迎来你的春天。
参考: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人活方式有两种,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
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
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
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
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
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俞敏洪演讲辞读后感
[俞敏洪演讲辞读后感]对于俞敏洪,我感触很深,俞敏洪演讲辞读后感。
首先,我先写一段我比较喜欢的一段话吧。
人活着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我觉得俞敏洪老师在北京大学2008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在写作风格上是幽默风趣的,中间运用插叙,讲故事的方式,让人觉得很亲近。
他说北大留给了他一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其实人生有何尝不是呢\\\/
悲喜交加,在美好和痛苦中,在挫折和进步中,最后找到了自我。
\\\/读完他的演讲稿,让我感觉到,\\\/在人生路途中,他让我第一个感触是:人,一辈子都要不断进取,要不断学习寻找目标。
因为,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二个感触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以宽容、谦虚的去面对,就像许智宏校长,放下架子去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
第三个感触是:永不言弃,保持好良好的心态。
就像俞敏洪老师所说的“我决不放弃。
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读后感《俞敏洪演讲辞读后感》。
“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第四个感想是:坚持不懈,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热泪盈眶的日子,不能让日子白过。
文章中,说了一个故事,也让我受益匪浅。
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端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
而另一种动物则是蜗牛,蜗牛绝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蜗牛只要爬到金色塔顶端,它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俞敏洪一直认为,他是一只蜗牛,我也这么认为我自己,但即使再掉下来几次,我都会跟着俞敏洪的脚步再继续爬
直到有那么一天,我可以看到雄鹰所俯视的世界。
俞敏洪在北大的成绩不好,但他坚持;在他的身上,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慢慢体验,成绩不代表人的一生,而在于他如何去改变自己的一生。
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在中国北大的校园内,俞敏洪的演讲让我的思想心态、行动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升华。
第五个感想是关于理想:我可以很诚实的回答,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怀着梦想,虽然中间梦想有所改变,但我从没有放弃。
理想就像人生的指南针,没有了就会失去方向。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
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希望我自己把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第六个感想是关于友情和团队精神的:不管是分苹果还是打水都是由小见大,从琐碎看大志。
还有就是交朋友,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要以别人为中心,有服务精神,给别人带来益处,这样才会使别人依赖你,提高自己的重要性,积极面对生活,参与朋友圈,这样会让自己逐渐建立团队精神;应该多交一些能给自己带来某些意义的朋友,像俞敏洪的同班同学王强,自己应该也要发现这样的同学朋友,学习别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啊,不要老是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成功的人都是很会抓住朋友的。
俞敏洪有今天的硕果不仅是他的步伐稳,还在于他有眼光。
刚开始朱老师让写读后感我挺怕的,因为一是挺长的,二是我我不大会总结,现在也是一条一条慢慢悟的,不过,虽然长,但我终身受益,很耐读。
大众传媒系10级广告设计与制作沈梦琪 〔俞敏洪演讲辞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求一篇好的,类似俞敏洪的《人要像树一样活着》的演讲稿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真心希望能从生活中读出一点人生的痛苦读出一点人生的挣扎读出一点人生的不屈读出一点人生的顽强读出一点人生的辉煌也真心希望能从痛苦中读出快乐从绝望中读出希望从黑暗中读出光明从迷雾中读出方向在痛苦之后绝不回头的努力, 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 在颤抖之后不屈不挠的勇气, 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在孤独和绝望中对人生光明大道的探索, 在马路边一边吃盒饭一边背单词的勤奋, 在举目无亲的城市从一辆公共汽车挤进另一辆公共汽车的艰辛, 在失恋.失业.失败之后擦干眼中的泪水又鼓起勇气重新爬起来的坚定!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精神,成功只是必然。
但是能做到的人简直少之又少,甚至有这样思维的人也太少了。
那我们怎么办,明知道这是通向成功的路,却就是迈不出那一步。
多少人在失望后灰心消沉,多少人在失败后一塌糊涂……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意识,别人在苦口婆心的劝你也只是给你疼痛的心一针止痛剂,药力消失后,你仍然需要面对需要选择。
为什么不强大起来痛定思痛的改变自己呢,失败有什么了不起成功又有什么了不起,都是过去的事情,时间会让它们成为过眼云烟。
so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今后要走的方向。
很欣赏新东方的精神,发现在这样现实的社会中仍然有我理想中的地方。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如何激发高三学生的拼搏精神
仅供参考:【摘要】拼搏的班风对一个班级非常重要,对高三的毕业班更加重要。
只要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班级才有进步。
如何让学生形成拼搏的精神呢
班主任的激励很重要,激励能唤起学生的斗志,有斗志就有拼劲。
因此一些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很必要。
【关键词】拼搏; 目标;听从;主题班会;与家长共同教育【正文】拼搏的班风对一个班级非常重要,对高三的毕业班更加重要。
只要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班级才有进步。
如何让学生形成拼搏的精神呢
班主任的激励很重要,激励能唤起学生的斗志,有斗志就有拼劲。
因此一些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很必要。
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我在高三做班主任采取的一些激励方法。
(一)目标照亮前路中国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爱恩斯坦曾说过:“在一个崇高目标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这些话都给我们揭示一个道理:有目标才能走得远。
对于高三的学生,最好的激励就是让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
学生刚升上高三,大都表现得迷茫,没有方向感,因为他们大部分没有明确的目标,有许多学生学习仅仅按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学习,该上课的时间了,就来课室听课,完全是依赖着惯性来学习。
这样的学习动力不充足。
所以对刚升上高三的学生要让他们确立一个目标,特别是让他们明确自己想考取的大学。
目标明确了,学习起来更加有冲劲。
怎样让学生高考目标明确一些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学习园地张贴一些大学的简介,如该大学的优势专业、校容校貌的图片、往年的招生人数、招生分数等信息。
学生对一些高校有初步的感知,有利于他们明确目标。
用目标激励学生时还要特别照顾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对他们要多加关注。
升入高三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虽然目标明确了一些,但是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会忐忑不安的,他们既希望能在高三这年取得大的进步,又怕追赶不上。
在高三的前阶段,这些学生还能鼓起信心认真学习,但他们中的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特别是到了高三第二学期,还没有看见成绩有起色,他们有放弃的心理。
具体表现在上学迟到,自习课讲话、睡觉,不完成作业等。
如果班上有消极的情绪,很容易在班上蔓延。
班主任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或将这种情况出现的苗头扼杀在摇篮,最好就是在高三开学就在班上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明白:人的一生很漫长,我们的人生不是由高三这一年决定的,我们能否成材,以后的道路也很关键,不能因高三表现不理想就否定自己。
同时让学生看一些名人成长的故事,如张艺谋从一个弹棉花的成长为今天中国的名导演,周杰伦高中毕业后从茶餐厅的一个侍应生成长为现在的音乐流行天王,还有90后大学生雷浪声,虽然只是入读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一所不是名牌的大学,但是仍然靠着自己过硬的本领,通过开发手机软件,成为千万富翁……他人成长的故事或多或少总能对丧失信心的学生产生一些激励,让他们知道“现在,青春是用来拼搏的”,自己的人生会因为高三的拼搏更加精彩,在以后回忆起青春才不会悔恨。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可以减少学生患得患失、情绪波动大的情况发生。
同时在高三第二学期对部分放弃思想的同学多一些鼓励,让他们明白,即使考不上或者按他们暂时的成绩上不了心中的理想学校也不可怕,只有有努力的精神,成长的念头,以后的人生还是会有收获的。
要及时发现学生产生消极的思想,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要勤快一些,平时多巡班,多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听从学校的安排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要使自己的班具有拼搏的风气,班主任靠一己之力会很吃力,特别是新上高三的班主任。
这时班主任最好跟着学校安排的方法走,毕竟学校要求实施的一些措施是经过深思熟虑,也是多年好经验的保留,包括激励学生拼搏的方法。
当然,听从年级的安排,不要只当成烦人的任务布置下去,班主任要重视,班主任重视了,学生才会重视。
这学年我按照年级的要求在班上开展一系列的激励活动,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如在高三开学军训时播学生飞夺泸定河的影片片段,让学生明白到在学习上也需要不畏艰苦的精神;让学生听文章《那时花开》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同龄人在高考路上的喜怒哀乐,感受同龄人为理想大学拼搏的精神;在班上开展向衡水中学高三学习的活动,通过视频、文章等学习衡水中学争分夺秒学习的精神;在班上张贴班训,为班选定励志班歌……遵循年级要求开张的一系列活动,确实令班上的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充满斗志。
(三) 开展激励性的主题班会班主任除了开展学校常规统一的励志活动,也要针对自己班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激励活动。
每周的班会课就是开展励志活动的重要阵地,利用好班会课对营造拼搏的班风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因此高三的班主任要认真备好每节班会课,收集各类励志的文章、歌曲、视频等。
《你凭什么上北大》、《我的高考经历》、俞敏洪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演讲稿等贴近学生心声的文章,《蜗牛》、《倔强》、《最初的梦想》、《隐形的翅膀》等鼓舞人心的歌曲,还有《肖申克的救赎》、《布洛克能做到》等催人奋进的视频都注意收集并在班会课上利用。
这些积极向上的文章、歌曲、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振奋学生的精神。
高三刚入班,我就在班上上《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班会课,通过“20年为了白色金盏花”、“蝴蝶效应”、“成功公式”、“每天甩手三百下”这几个小故事和《蜗牛》这首歌,让学生认识到高中虽然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但只要每天学有所得,进步还是会很大的。
第一次月考出来后,我班的成绩不够理想,学生的士气受到打击,这时我利用班会,在班上和学生一起解读俞敏洪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演讲稿,看邓亚萍成长为一个杰出运动员的访谈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站起来的勇气。
班会课后,学生大受鼓舞,向隔壁班发出了挑战书。
在以后的月考中,学生的成绩都比较令人满意。
当学生在努力一段时间出现松懈时,我在班上和学生分享文章《奋斗也是有惯性的》,并听许巍的《蓝莲花》,让学生思考:高三这一年,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得到想要的,现在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思考让学生再次意识到自己的松懈行为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当学生精神紧张过度,不利于学生学习,这时就上《如何摆脱不良情绪》的班会课,让学生放松心情,投入学习。
针对不同情况上不同的主题班会,对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 与家长沟通,争取和家长共同教育有时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激励,对个别学生的触动不大,个别学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学习,缺乏拼劲的不良行为。
这时班主任最好从跟他走得近的学生了解他的表现,并向该学生的家长反映他的情况,如果是外宿的学生就要向他的家人了解他在家的情况,争取和家长配合解决问题。
班主任做足准备功夫,才能快速抓住学生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时才能对症下药。
我班上有个学生成绩挺不错的,但是根本就没有进入高三拼搏的状态,上课经常睡觉,经常被科任老师投诉。
我向他所在宿舍的同学打探他的消息,知道他周末会外出上网,晚上玩手机到深夜。
我单独找他出来聊天,效果也不明显,甚至还惹来他的不满,他还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不希望被老师干预,因为那是他心甘情愿。
他就像一个烫手山芋,令我无从下手教育。
我后来联系了他的家人,他父亲在外地打工,也特意回来,并来到学校。
当那个学生看到风尘仆仆的父亲,脸上满是愧疚。
他父亲跟他进行了一次长谈,跟他说生活的艰辛和对他的希冀。
他父亲离开学校时还把那个学生的手机要回去,并规定那个学生周末要去他姑妈家,还强调会打电话查岗。
经过他父亲的教育和采取的一些措施,该学生彻底改变,对老师尊重了,在学习中表现出努力向上的精神。
在后来的多次月考中挤进了班中前三名,在班中还取得第一的好名次。
班上有其他情况也是因为和家长沟通,一起教育学生而解决的。
女生因压力过大,逃避不回校;有学生在高三还忙着谈恋爱,无心向学,也是由于和家长沟通,解决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才解决问题。
其实有时候,对于有些学生,无论多激动人心的鼓励话语也比不上父母哪怕是一句朴素平淡的带有责备成份的话有分量。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也希望不让父母担心,父母的对他们的期盼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因此班主任不能忽视家长的力量,多与家长沟通,争取用父母对子女百分百的爱来打动学生,激励学生在高三这一学年拼搏进取。
高三的班主任责任大,因为他要带领的是一群向理想冲刺的学生,时时刻刻要激起学生的拼搏劲头才能让学生距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
找对激励方法,学会用多种的激励方法,是高三的班主任要不断加强的一种业务能力。
平时多留心、多用心、多耐心,总会找到适合的好的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