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大庙党支部书记演讲稿

大庙党支部书记演讲稿

时间:2019-09-12 05:44

简历

其实是当者写大寨时的一句话自杀的天津市主席顺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对大邱回忆,当消息传到村里时,甚至有村民悄悄跑到禹作敏的老宅子前放起了鞭炮,10多年过去了,村民们对于禹作敏的怀念并没有消逝,以至于这个禹作敏生前的死对头自杀时,他们以这种方式来慰藉曾经的村支书。

500多公里外,时代的样板村山西大寨,也因为村支书的儿子修起的一座大庙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凤凰卫视对于虎头山上新修的普乐寺的评头论足,虽然让村支书郭凤莲颇不高兴,却让村民们多了许多谈资,已经有很长时间,没人再记得大寨了。

两个都曾经风云一时的“天下第一村”,如今早已习惯于消逝在公众视野之外,但村庄从来都没有平静过。

从时代的“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前期的“联产承包”,再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两个村庄里保存着中国乡村世界清晰而典型的历史图谱。

在新一轮乡村变革以“新农村建设”破题后的2007年夏天,记者游走于这两个相距千里的北方村落。

“共产仙乡”虽然修通了高速公路,但从太原到大寨,坐汽车穿山越岭仍然要3个多小时,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深山中的小村落曾经在新中国的乡村史上占据过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过,到今天,如果不是村支书郭凤莲的儿子在村里修了一栋恢宏的大庙,已经很少会有人还记得这个时代的“天下第一村”了。

8月底,记者赶到大寨时,郭凤莲正在北京开人大常委会。

虽然比起前任村支书、曾经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差了不少,但郭凤莲依然位列全国人大常委、山西省妇联副主席,她还曾兼任大寨所在的昔阳县县委副书记,这样的政治待遇,在今天的中国农村,仍然让绝大多数农民可望而不可及。

大寨是一个土石山区的村庄,耕地极少,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农村最为贫穷的那种,但是,1949年之后,在实行激进的社会主义政策的那些年头里,集体化了的大寨显示出无比强大的力量。

全村700亩田分成5000块,散在大山里。

陈永贵带领大家要做的是把这些沟、梁、坡,统统改造成能够产粮食的梯田。

老一代大寨人的生活起居完全围绕这项工作展开:天不亮就上工,一直到光线暗到无法继续干活才下班。

这种艰苦的劳动从1953年开始,到1979年结束,一共27年。

不足300人的小村在1969到1977年间,“搬山填沟造平原”,生生地搬倒了39座小土山,新造出了小平原500多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能年年为国家交粮食。

这样的苦干正是那个时代的国家政权最需要的农村景象,领头人陈永贵借此最终当上了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掌管整个中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大寨被树为思想的样板村,国家派军队去给大寨修盘山水渠,派科学家去修喷灌、吊车,早在1970年代,沟沟坎坎的大寨就提前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比大多数沃野千里的平原农村都早。

走进今天的大寨,随便一个村民家里,都挂满了他们或者他们的父辈与周恩来、、朱基等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在大寨的历史上,一共有40多位副总理以上的领导人和40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到访,此外,还有包括16位国家元首在内的134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名外宾先后来到过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

从1964年,号召“农业学大寨”开始,直到“文革”结束,960万人踏入这个小村子,也就是说中国每平方公里土地上,都要派出一个代表,来看看大寨是怎么回事。

大寨作为中国农村的样板,香火持续不断,火了15年。

大寨的许多方面的变化都是由国家的社会改造计划和政策来推动的,在那些年代,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使得这些村庄成为国家经济中稳定的农业生产单位。

1949年之后的中国,新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国家的工业化,中国这样的后发型现代化国家,要实现工业化,除了依靠“制度性剥削”提取农村世界的“剩余价值”来完成原始积累外,没有他法可想。

大寨比任何一个村庄都具备这样的样板价值。

但是,当样板树起来之后,一切都开始极端化。

陈永贵当上副总理后,外出考察回来,羡慕南方的田一年可以收两季,就在虎头山上试验种起了水稻,觉得养蚕经济效益可观,就在大寨的田里植桑养蚕,甚至还在山上养过鹿,他的梦想是“虎头山上变江南”。

这一切随着“文革”的结束、时代的到来都戛然而止。

大寨成为“左倾”路线的代名词,对大寨的批判接踵而来。

陈永贵失去在中央的一切职务,最后客死北京。

郭凤莲也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0年4月,郭凤莲被留党察看,审查了3年后调离大寨,去昔阳果树研究所报到。

那几年,村里人都想不通,辛辛苦苦十多年,好不容易把小块土地连成了大块,便于集体耕种,现在怎么又分成小块

折腾了两年多,大寨的地终于分到户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联产承包”跟几十年前的“人民公社”一样,对于大寨人来说都不是自发的选择。

到1990年代,村里人又自动把地合到了块,专门组织“农业组”,每年40多个人,集体耕种。

没有哪个村庄像大寨这样紧密地跟中国政治联系在一起。

在大寨的展览馆里,整个1980年代,完全是一片空白,没有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过大寨,那10多年,大寨像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被遗忘到了角落里。

只有村头那幅大标语“劈山育土捉龙王,共产仙乡唱凯旋”能让老人们怀想刚刚过去的日子。

大邱庄时代大寨为曾经的狂热付出整整10年时间做代价,一直到1991年底,新的时代才终于在大寨姗姗来迟,郭凤莲被重新任命为村支书,她被赋予的使命是带领这个曾经的“共产仙乡”在新时代再次成为发展经济的榜样。

1992年,郭凤莲回到大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邱庄取经。

那几年,国家大力推行乡镇企业,农村的工业化被认为是拯救日益凋敝的乡村的良药。

而位于大寨700多公里外的天津大邱庄则是发展工业的典范,那几年,中国的观察家们都在宣称,中国农村已经进入了大邱庄时代。

大邱庄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钢材,早在1979年,大邱庄办起的第一个工厂就是带钢厂,用低价买来废钢材,加工成钢管后高价卖出,在那个年代,其所获得的显然不仅仅是加工的利润,还有紧俏物资的市场差价。

当年大邱庄是怎样弄到这些被国家垄断的资源

到今天,也没有人说得清楚,但这些可贵的第一桶金为大邱庄的工业起飞奠定了基础,随后,大邱庄办起了带钢总厂、制管总厂、印刷总厂、电器总厂等四大集团公司。

在1992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上,大邱庄的社会总产值、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均高居第一位,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是全国人均收入的10倍,这个华北平原盐碱地上的讨饭村变成了中国“首富村”。

那些年,大邱庄的带头人是禹作敏。

这个常年赶着毛驴拉芦苇的老农,摇身一变成了资产几十亿的四大集团董事长。

禹作敏自称是的“好学生”,南巡讲话之后,他让村里每家每户都挂上“小平您好”的横幅,到今天,四大集团的大门上的对联,横批一直都没有变过,依然是“小平您好”。

虽然大邱庄搞的是工业,但禹作敏一直视陈永贵为榜样。

他对一帮前来考察的官员说:“局长算个球,我要当就当副总理。

”他做梦都希望大邱庄能像时代的大寨一样,成为全中国农村的榜样。

1992年,当大寨的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到大邱庄取经时,一向孤傲的禹作敏出奇地高兴,临走还毫不犹豫地给了郭凤莲50万,资助她回去办企业。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国家政权再也不可能像那个时代那样,事无巨细地介入一个村庄的日常生产。

禹作敏多次希望能到大邱庄来视察,像当年周恩来三上大寨那样,但他到死也没有实现这个心愿。

除了国家领导人,禹作敏不把任何地方官员放在眼里。

大邱庄老人们盛传,当时任天津市公安局长的宋平顺升任天津市副市长时,禹作敏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宋平顺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当上副市长,咱们天津真是没人了,实在不行的话,还是让我来给你们代理几天副市长。

”这样的张狂终于为他惹来了大麻烦。

1992年底,大邱庄里发生了非法拘禁、殴人致死的恶性案件。

事发后,禹作敏包庇犯事者,扣押了4名前来办案的警察,并指挥上万本村村民和外来务工的农民手持钢管与400多名武警对峙,不允许任何人进大邱庄。

一直到次年4月,这场震惊中外的风波才得到平息,禹作敏被判处20年徒刑,最终死于狱中。

因此案被逮捕判刑的大邱庄人有26个,其中包括禹作敏的儿子。

今天看来,禹作敏的结局并没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它是一个视法律为无物的农民企业家自酿自饮的一杯苦酒。

公共生活的衰退2007年8月底,记者再来到大邱庄,这里早已不是一个村庄,而成了一个具有县城规模的镇,常住人口已接近5万,通宵营业的网吧、发廊、宾馆、洗浴中心、歌舞厅,还有电网密布的工业区,将大邱庄的夜晚变得像大城市一样嘈杂,村里的老人带记者寻到了禹作敏的老别墅,就在镇政府正对面的大院里,银色的大楼外墙上蛛网密布,丝瓜藤爬满了窗户。

“已经有好多年没人住了,前些日子,有人突然来这里放鞭炮,开始我还以为是老爷子的忌日呢,后来才听人说,是因为天津的宋平顺自杀了。

”老人们还习惯于称禹作敏为“老爷子”,在他们很多人眼里,宋平顺是大邱庄的“仇人”。

1993年的风波平息之后,天津市很快改组了大邱庄的行政格局,新成立大邱庄镇,将原来的大邱庄根据4个集团公司划分为4个村委会,书记和镇长都由县里直接委派,很少再是大邱庄的人了。

禹作敏时代的村干部已经很少在村里呆着了。

禹作章是为数不多没有被逮捕的村干部之一,他一直是禹作敏的搭档,担任了很多年大邱庄的村长,成立镇后,他还当了一段时间副镇长。

记者找到他家里时,老人家一听是打听禹作敏的事情,连连摇头:“得了场脑血栓,啥事我都不记得了,国家的事情,你还是问市里吧,要不,县里也行。

我们这些老农民,没啥好说的了。

”说完这些话,老人家扛着锄头下地去了。

禹作敏之后的大邱庄,彻底告别了集体主义的生活方式,四大集团很快或变卖或承包,成了私人企业。

大邱庄的经济发展得比以前更快了,虽然化工厂、印刷厂等集体企业都接连破产,但是钢管厂一直都很红火,原来在集团公司干的那些业务员、技术员纷纷出去自己开厂,如今,整个大邱庄已经有了上千家各种各样的钢管厂、带钢厂以及配套产业。

镇上的亿万富豪比以前多了很多,在整个天津甚至华北地区,大邱庄依然是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但是,村民们并不感到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禹作敏在的时候,是啥都管,现在,国家是啥都不管,有本事的开工厂赚钱,没本事的,要么穷着,要么靠歪门邪道也能活得滋润。

”王世成是当年禹作敏手下的一个厂长,如今,在街头摆了个小书摊,像他这样的老村民,在大邱庄的街道上,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村里80%都是外来打工的,东北人居多。

村里的治安状况让村民们意见最大。

记者晚上从天津市区打车时,一听是去大邱庄,司机们纷纷摇头,不愿意去。

一个月不到,有6辆出租车在镇上被抢劫,前不久,公安局抓到了几个抢劫犯,还在村里的九龙壁广场前召开了一场公判大会。

“那个九龙壁还是当年禹作敏修的,主要用来召开村民大会。

”王世成说,以前哪会出这种事呀。

现在,打架斗殴的事隔三岔五就会发生。

政府颁布了很多规定,可是对规范村庄的秩序缺乏实质作用。

现在,村里说话最顶用的一名刘姓村民,被称为村里的龙头老大,家里开着工厂,有钱有势,各方人物都结交。

“有什么事情去找他,基本能主持公道。

只要你不去惹他,他也不做什么欺男霸女的事。

”王世成说。

在老人们的回忆中,10多年前的大邱庄是真正少有所学,老有所养。

村里的孩子上学,不用出一分钱,谁要能考上大学,每年有几万元补助,谁家里死了人,都可以去村里领丧葬费,禹作敏会派人来主持下葬,办得很体面,但绝不能铺张,就是在村口摆个录音机,放哀乐,他不许大家请乐队,那样太浪费了。

谁家要是结婚,村里给出车,清一色的奔驰,那时候村集体有10多辆进口的奔驰轿车。

现在,孩子上学都是各顾各的了,有钱的早早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念书去了,没钱的,还得在村里的小学读。

婚丧嫁娶都是各自操办,去年冬天,村里一家王姓村民结婚,用了10辆加长林肯轿车组成车队,在镇上好好地风光了一回,这样的场景村民们早已见怪不怪。

现在,村里的学校、广场、别墅区、道路等公共设施还是禹作敏时代搞的,甚至比以前更破旧了。

新修的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因为资金不够,两年多了,修修停停,到现在还没有完工。

村里的公共场所虽然雇佣了专门的清洁工打扫,可是,打扫总赶不上破坏,百亿路、黄山道等主干道上到处污水横流。

后集体化时代的大邱庄,地方政府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税收、计划生育等环节,无暇致力于公共生活的管理,私人生活蓬勃发展,公共生活却不断衰落、社会秩序恶化、乡村社区几乎完全解体。

政府在撤除了对乡村地方公共生活的政治经济支持后,并不信任任何形式的社会自治组织,这使得已经衰落的公共生活雪上加霜。

大寨的前途相比于大邱庄的富裕和混乱,今天的大寨展现给我们的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情境。

几十年来,大寨的人口从未增加,一直徘徊在520人左右,唯一增加的外来户只是陪孩子来读书的邻村家长,因为,县办中学在大寨村里建着。

妇女主任李怀莲说:“这主要是因为大寨人听国家的话,自打国家说搞计划生育以来,几十年了,村里没出过一例违反计划生育的。

”村里的治安也从来不用公安局操心,这么多年了,基本没出过刑事案件。

大寨的村民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村干部几无任何怨言。

当年是贾进才把陈永贵介绍入党的,并且把自己村支书的位置让给了陈。

现在陈永贵的后代都在北京或者太原等地当官、经商,“早就成了国家的人了”。

贾进才的儿子则依然留在村里开着小卖部。

说起陈永贵,他们是一个劲地夸,唯一的一次不满是,村里为了搞旅游,打算大修陈永贵墓园时,贾进才的儿子不愿意把自家的坟地迁走,“我们贾家的祖坟可是块风水宝地,说什么也不能动。

”儿媳妇说。

如今,郭凤莲和她的两个儿子在整个昔阳县都是名人,两个儿子各自拥有数家大企业,每有村里人外出,县城里的人总会跟他们唠起郭凤莲一家:你们村支书可发了大财了,她的两个儿子,个个都是亿万富豪,可村里人从来不介意这些。

70多岁的李焦月是当年陈永贵的“穷哥们”,跟着陈永贵干了一辈子活,后来,陈当上了副总理,一次也没回来看过他,可他一直惦记着陈永贵的好处:“他这人好啊,从不往自己口袋里装钱。

还有郭凤莲,成就也不小啊,1992年回来后,给我们盖了新房子,修了宾馆,学校,路灯,把路重新修了一遍,一直修到了山上去,还建了展览馆,搞旅游,给大家发福利。

大寨如今的福利主要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200元养老金;本科生每年补助1000元,大专生补助800元;过年发面,免费供应煤,每口人每年1吨,其他还有饮料、酒、西瓜等等。

村里还在山坡上新修了一片二层小楼,每套大约200平方米,村民们自己出5.5万,村里大约出5万左右,就可以购得。

如今,大寨的150多户里,已经有1\\\/3搬进了新房子。

大寨有一个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担任总经理,总公司下边有煤矿、水泥厂、农牧、酒业、饮品、森林公园等10多家公司。

但这些企业里,能赚钱的其实也只有村里的小煤窑和一家跟香港人合资的水泥厂,再加上村里的森林公园偶尔收几张门票,如今,小煤窑已经面临挖空的窘境,森林公园除了在2005年的红色旅游年里给村民们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外,如今,已经渐趋萧条,能够给村民们提供这些福利,对于大寨来说已属不易。

但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些似乎并不算什么。

虽然集体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将近30年了,但他们仍然沉浸在村庄共同体所营造的浓厚的情感氛围中,虽然物质生活并非充裕,但是在村庄成员内部密切而深厚的交往仍让他们相互之间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

他们活在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上,看着子孙环绕周围嬉戏打闹,尽享天伦之乐。

身后的虎头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已由一座光秃秃的石头山变成了森林公园,深山中的大寨依旧随处可见田园牧歌般的景象。

乡村的未来从大寨到大邱庄,两个“天下第一村”的命运迥然不同,但是,他们在今天“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却似乎都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1949年之后,为了完成整个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原始积累,时代的中国政府通过人民公社的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战天斗地。

到1980年代,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联产承包”,家庭取代了村庄共同体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这一措施虽然很快改变了大多数乡村农民吃不饱肚子的状况,但是,原子化了的农民面临公共服务用品严重缺失和公共秩序失范的困扰。

如果说,1980年代,国家还试图发展乡镇企业来振兴农村的话,那到了1990年代,当乡镇企业纷纷凋敝时,国家再也无暇关注农村。

那几年,深圳、浦东才是国家建设的重心,国家将全部热情投入了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建设热潮之中。

对于农村来说,唯一不变的是税费,负担渐重之下,农民们不得不大规模外出打工。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权力在农村世界进进出出,从过度介入到荒疏。

2006年,中央政府宣布取消农业税,终于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农村建设时代,但是,与前两次乡村世界的变革相比,对于新的农村革命,农民面前似乎并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径。

在消费主义席卷全球的时代,如果让亿万农民们选择,大邱庄会比大寨更有市场吗

辽阔的中国农村有几个地方拥有大邱庄的机遇和地理位置,迅速地城市化

记者在大寨走访的最后一家农户是贾进才家。

离开的时候,8岁的贾彤彤在窑洞里看电视,她的爷爷贾进才和奶奶宋立英都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房间里挂满了、周恩来的照片,以及爷爷奶奶跟周恩来、、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的合影照,但贾彤彤并不知道这些照片的意义,她被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家有儿女》逗得咯咯直笑,她喜欢里边的小胖墩,喜欢他们家里那些卡通般的碗筷、家具。

中国乡村的未来,应该是依然保有田园色彩的大寨还是完全工业化了的大邱庄

记者离开两个“天下第一村”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执著于立刻获得唯一正确的答案。

两个村庄共同的问题是,村里读过书的下一代,已经极少有人愿意回到家乡。

合肥八中出过哪些名人

“萨尔图”,蒙古语意为有月亮的地方。

萨尔图区1980年4月正式建区,全区总面积548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流动人口15万。

随着大庆石油工业和市政建设的不断发展,萨尔图区已逐步成为大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

目前,区辖中省直单位48个,市直二级单位22个,中小学校67所。

全区共有9个,16个公安派出所。

  萨尔图区交通发达。

区内的、、总站为出入大庆市的旅客和市内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301国道横贯区内,公园桥、铁人桥、东干线立交桥,双向8车道的世纪大道及数十条城乡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快捷便利的交通,为萨尔图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

  萨尔图区是大庆市的旅游窗口。

风光旖旎的儿童公园,园内各具特色的游乐项目、波光粼粼的湖光水色,让人流连忘返。

宽广、整洁的时代广场,占地面积146公顷,内有雕塑喷泉,鲜花烂漫,草木茵茵,成群的鸽子起落盘桓,夜晚则是灯的海洋,成为民居假日、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大庆艺术宫是书法、绘画、歌舞等各类艺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大庆博物馆展示了大庆发展变迁的历史,也让人领略到别具特色的石油文化;登临260米高的大庆市广播电视塔,放眼远眺,油城中心城区的特色风光,尽收眼底。

  萨尔图区是大庆市的主要商业区。

经过多年努力,建成了东有中央商城、新村商贸、东风菜市场,南有万宝货物集散中心,西有百货大楼、秋林公司、金田商场、电脑商城、庆爱,北有草原、友谊装饰材料市场的中区市场群,形成了覆盖全区、辐射周边地区的商业发展新格局。

会战大街、冠群街、经六街等繁华商业大街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富祥酒楼、金帆国宴楼、明月美食广场、九龙潭美食城、狮子楼等各大饭店,九号院宾馆、大庆宾馆、百大宾馆、京和宾馆等,环境优雅,服务周到,是就餐、下榻、洽谈商务的理想选择。

  萨尔图区工业发展空间广阔。

辖区内有原油年产量1500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1\\\/9,占大庆原油产量1\\\/4的采油一厂和采油三厂、采油十厂等大型石油骨干企业和潜油电泵公司、总机械厂等油田专用设备生产企业;有大庆粤海晓雪啤酒有限公司、大庆塑料彩印公司、美食乐食品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地方工业企业,奠定了萨尔图区雄厚的工业基础。

为广纳八方客商,在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黄金地段辟建了面积为22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规划出电子产业区、机械加工产业区、化工产业区、商业服务区和行政办公区。

工业园区享受的所有优惠政策,诚招国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兴业,谋求发展。

  萨尔图区农业发展前景无限。

辖区内的春雷农业开发公司有土地总面积15万亩,其中草原苇塘面积90857亩,耕地面积25125亩,林地16000亩,水面22000亩。

公司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已建成3个养殖场及占地900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绿”牌粘玉米已获得国际;完成了450亩蔬菜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37栋43型高效节能温室生产的各类蔬菜已经投放市场。

其他农牧业项目进展迅速。

现已建成占地800亩有银杉、连翅等60多个品种的苗木培育基地和占地400亩有大雁、绒山羊、梅花鹿等禽兽的养殖基地。

萨尔图区将以建设城市型农业和卫星城镇为目标,努力把春雷地区建设成为我市东城区菜、肉、奶生产基地和城市型农业示范区。

  地理面貌  萨尔图区位于大庆市北部,东经125°1′,北纬46°35′。

“萨尔图”,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有月亮的地方”。

萨尔图区总面积是548平方公里。

全境南北长,东西狭窄。

东以龙凤区为邻,南与红岗区相连,西和让胡路区接壤,北同林甸县搭界。

萨尔图区1980年4月正式建区,现有人口31.4万人,流动人口21.5万。

随着大庆石油工业和市政建设的不断发展,萨尔图区已逐步成为大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

目前,区辖中省直单位48个,市直二级单位22个,中小学校67所。

全区共有9个,62个社区居委会。

  行政区划  萨尔图区辖9个街道:萨尔图街道、铁人街道、友谊街道、富强街道、拥军街道、会战街道、火炬街道、东风街道、东安街道。

共有51个社区。

  萨尔图街道 辖5个社区(红旗社区、卫民社区、勤奋社区、三环社区、胜利社区)。

  铁人街道 辖6个社区(铁人社区、奔腾社区、奔二社区、奔三社区、登峰社区、西宾社区)。

  友谊街道 辖3个社区(风华社区、百源社区、爱民社区)。

  富强街道 辖4个社区(中强社区、富强社区、丁香园社区、中林社区)。

  拥军街道 辖6个社区(五环社区、拥军社区、绿洲社区、八一社区、春雷社区、丰收社区)。

  会战街道 辖6个社区(站前社区、兴贸社区、东兴社区、多彩社区、会战社区、团结社区)。

  火炬街道 辖4个社区(火炬社区、慧园社区、颖园社区、萨北社区)。

  东风街道 辖8个社区(新星社区、同舟社区、光大社区、义耕社区、庆东社区、东旭园社区、北辰社区、宜民社区)。

  东安街道 辖9个社区(安民社区、翠庭社区、东安社区、安康社区、庆龙社区、府明社区、万宝社区、万隆社区、万兴社区)。

  交通通讯  萨尔图区交通便捷发达。

、、总站为进出大庆市的旅客和市内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滨洲铁路,301国道横贯区内,公园桥、铁人桥、东干线立交桥,纵横东西,横跨南北;双向8车道的世纪大道及数十条城乡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位于黑鱼湖附近的萨尔图机场正在建设中,预计2008年投入使用。

萨尔图区通讯设施全部实现程控化、数字化,通讯传输实现了宽通道,政府网、校园网、企业网连接城区各个角落,形成了有线、无线、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通讯网络。

  工业生产  萨尔图区工业生产发展空间广阔。

辖区内有采油一厂、采油三厂和采油十厂等大型石油骨干企业和潜油电泵公司、总机械厂等油田专用设备生产企业;有大庆粤海晓雪啤酒有限公司、晟凯毛纺有限公司、美食乐食品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地方工业企业,奠定了萨尔图区雄厚的工业基础。

在经济发展中,萨尔图区高举工业立区大旗,为广纳八方客商,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建设了面积为22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规划出电子区、机械加工产业区、化工产业区、商业服务区和行政办公区。

建成了5万平方米的兴荣工业广场,采光、排气、取暖等功能完备,属国家一类厂房,具有承载大中型项目生产能力,享受的所有优惠政策,诚招国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兴业。

  商业发展  萨尔图区经过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已建成了东有中央商城、新百大、东风菜市场,南有万宝货物集散中心,西有百货大楼、秋林公司、金田商场、电脑商城、庆爱商品批发城,北有草原、友谊装饰材料市场的中区市场群,形成了覆盖全区、辐射周边地区的商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各类市场、商业街已达近3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00多亿元。

  市 政 建 设  萨尔图区注重生态园林建设,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

几年来,拆除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1083处,16000多户60多万平方米。

配合市政府实施了铁西平房区动迁改造,解决了长期危害油田生产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影响城市形象的历史难题。

在城市建设上,改建拓宽了会战大街、中桥路、中三路、新中八路等道路140公里,建设办公、商服、住宅、油田生产等各类楼房3860栋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

在城市管理上,实施了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内容的“四化”工程,大力开展植树、复草还林,建设绿地,绿化居民小区。

  历史沿革  萨尔图区这块地方,从古代起就是我国北方民族历代部族的领属地。

据考古发现证明:距今六千年前的昂昂溪文化类型广布于松嫩平原,属新石器前期,而萨尔图区正位于松嫩平原中部,可见六千年前,此地就有人类活动。

下据民国时期及解放前后档案材料分述如下:  唐虞及三代(夏、商、周)属肃慎、秽貊之地。

肃慎,古族名,亦称息慎、稷慎,为满族的祖先。

商、周时,居住在不咸山(长白山)北,“东滨大海”,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从事狩猎。

周武王、周成王时,曾以苦(左加木旁)矢、石砮朝贡,臣服于周。

秦汉以后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民族,都和肃慎族有渊源关系。

秽貊,为东北地区三大民族(肃慎、夫馀、东胡)之一的夫馀族的祖先。

  秦、西汉时期,属秽貊之地。

  东汉、三国时期,属北夫馀。

两晋时期,属夫馀。

夫馀为秽貊的后裔,也叫扶馀、凫臾。

《三国志》载:“夫馀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黑龙江),方可二千里。

”玄菟郡,为汉武帝所置,置所在沈阳东郊上柏官屯;挹娄为肃慎的后裔,当时是夫馀的东邻,鲜卑,东胡族的一支,位于今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一带,为夫馀西邻;高句丽,朝鲜古国名,为夫馀南邻。

  后魏北齐时期,属勿吉北境。

北魏太和年间,勿吉灭了夫馀。

勿吉,古族名,来源于肃慎,为肃慎后裔,战国以后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林福,五代时称女真。

清代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即今日所称的满族。

  隋唐时期,属靺鞨黑水部。

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

原有众多部落,逐渐发展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黑水等七部。

其中黑水部位于最北方。

从北朝至隋时,靺鞨多次朝贡。

唐开元十年(722年)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入朝,唐玄宗任命他为勃利(伯力)州刺史。

  辽代,届东京道长春州。

辽为契丹族(鲜卑族的一支)所建,是与北宋、西夏同时并存的王朝。

疆域东北到日本海与黑龙江口,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以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宋接界。

  金代属上京路肇州。

金为女真族完额部所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

疆域东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与西夏接界;南以秦岭、淮河与南宋接界。

  元代,属斡赤斤分地。

一说属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封地。

  明代,属奴儿干都司朵颜卫。

  清代,属内蒙哲里木盟杜尔伯特旗固山贝子游牧地。

  清军进入中原以后,把东三省定为“国家肇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不许开发草原,要保持原有的游牧狩猎生活。

所以杜尔伯特旗境内,只在康熙年间于嫩江沿岸建立三个驿站,站丁开垦了小块农田。

其余部分均系未开垦的处女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8月28日),东清铁路破土动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竣工,正式通车,营业。

自此东清铁路沿线地区被沙俄帝国称为“中东铁路附属地”。

  由于沙皇俄国沿东清(中东)铁路线霸占大片土地作为“附属地”,各车站均设俄人行政机构,派兵驻守,进行殖民统治,形成了“国中之国”。

黑龙江将军达桂鉴于境内俄人势力越来越大的情形,为“防予侵占”,向朝廷建议采取移民“实边政治”,请求放荒开垦。

清政府准奏,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命齐齐哈尔副都统程德全到杜尔伯特旗出放荒务。

首先出放安达至林甸一段毛荒(包括萨尔图在内)208,418垧。

接放荒章程规定,令人开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设安达厅。

萨尔图改为安达厅第二区管辖。

  民国二年(1913)一月二十三日,安达厅改为安达县,属黑龙江省公署,萨尔图改为安达县西乡管辖。

  民国三年(1914)八月,黑龙江省下设三道,安达县属龙江道(道尹公署驻齐齐哈尔)。

”萨尔图仍归安达县所属。

  民国六年(1917),萨尔图火车站和所属街道归东省特别区管辖。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将东清铁路改为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或东省铁路;将东清铁路局沿线改为东省特别区,并于一九二三年三月一日设立了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

  伪满康德元年(1934)十一月一日,萨尔图站及街道隶属北满特别区管辖。

  康德三年(1936)一月,撤销北满特别区。

北满铁路沿线各车站归所在市、县管辖。

萨尔图为安达县第七区。

区公所设在今萨尔图大街西侧轻工局家属楼(当时区公所、警察分驻所、协和会都在一个大院内)处。

  康德四年(1937),原七区改为兴仁村,村公所设在原区公所处,属安达县第二区管辖。

  一九四六月三月,萨尔图解放,改为安达县第三区。

区政府设在萨尔图原伪满兴仁村村公所处。

  一九五六年三月,安达县第三区划分为两乡一镇:三发乡(乡址在今萨尔图区二小学对面原三区政府处)、三新乡(在让胡路四新)、萨尔图镇(镇址于今五金商店处)。

  一九五八年一月,安达县乡镇合并,将三新乡并入三发乡。

同年九月上旬将萨尔图镇、三发乡与红色草原牧场合并为红色草原人民公社。

社址设在萨尔图今牧工商联合公司前院。

  一九六O年四月二十九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安达县,建立安达市。

同年十二月七日,黑龙江省人委决定撤销红色草原人民公社,成立安达市萨尔图区。

区政府设在萨尔图铁路南 (习惯叫铁西)约半公里处原红色草原人民公社社址。

一为六一年移到今萨尔图大街西侧、萨尔图三道街南侧楼房(二层楼),即今区政府所在地。

  一九六五年一月,取消萨尔图区的建置,成立安达特区(对外仍沿用安达市名称)。

特区政府位于原大庆一中(现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对门,中隔会战路。

  一九六六年“文革”后,特区政府被“造反派”砸烂。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在萨尔图筹建红旗镇,位于原特区地址。

  一九六九年三月,正式成立红旗镇。

镇革命委员会设在今天桥北建设银行处,归大庆革命委员会领导。

一九七三年八月,筹建萨尔图区领导小组。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领导小组,迁回天桥南原安达市萨尔图区政府大楼。

一九七八年四月,正式成立大庆萨尔图区。

一九八0年四月,成立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政府。

  大事年表  本大事记年表按照时经事纬的写法,略记我区从一九O三年到一九八五年所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人文及自然等方面的大事、要事,以此来纵观本区历史发展概貌。

  一九O三年  七月十四日,横贯本区的中东铁路全线竣工,正式通车。

中东铁路,亦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旧指由哈尔滨东至绥芬河、西至满州里、南至大连的铁路为中东铁路。

原为帝俄所筑(1897一1903)。

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领,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后,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合办。

九一八事变后全为日本所占。

这里指的是绥芬河到满州里的路线。

这条路线全长为1,483公里。

  同年,萨尔图被帝俄划为中东铁路局车站周围特别用地,属铁路局附属地。

俄国人开始进入我区,从事畜牧业和乳制品业。

  一九0五年  清政府实行“实边政治”,命齐齐哈尔副都统程德全将军到杜尔伯特旗出放荒务,首先出放安达至林甸一带毛荒(包括萨尔图)208,418响,令人开垦。

土地权回归祖国。

当时萨尔图属杜尔伯特旗。

  一九0六年  二月,设安达厅,萨尔图改为安达厅二区管辖。

  一九三二年  建成萨尔图第一所私塾(私立学校),位于缴家店(原毛子坟)。

只有一间房,在炕上读书,一个姓张的老师教二、三十人。

  一九三四年  日本人进入我区,萨尔图火车站及街道划归北满洲帝国特别区管辖。

  建立萨尔图第一所小学校——萨尔图国民小学校,即今萨区第二小学的前身。

校址在今创新商店东侧。

  萨尔图成立第一个私人卫生所——槐三诊疗所,开办者为费荣廷,西医外科。

  一九三八年  十月某日下冰雹,平地一巴掌厚,约三寸左右。

对谷子、高粱、大豆等农作物造成严重 损失。

  一九四0年  秋,伪军王伯从日伪军中拉出了“一支队伍,在我区王家围子至富家围子一带,与日军打了一仗,从下午三、四点钟一直打到半夜。

打死一个日本军官,连夜离境,去向不明。

  一九四二年  八月十五日,本区遭到冰雹的袭击,下雹时间为一天一夜,庄稼被毁坏,禽、兽被打死、冻死无数。

  九月本区又遭受历史上罕见的黑风侵袭。

当时,黑风怒吼,房屋倒塌,给人民生命财产 造成很大损失。

  一九四五年  八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一九四六年  三月,萨尔图区解放,划为安达县第三区。

  十一月十三日,萨尔图火车站遭到一百多名土匪偷袭,被车站守卫人员击退。

  一九四六年  安达县党组织在本区建立了第一个联合党支部,共有党员15名。

  五月,在萨尔图西大庙枪毙8名土匪。

  十一月,本区进行土地改革。

  同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农林部萨尔图种畜场成立。

  一九四八年  四月,本区组织了30人的支援解放战争前线的担架队。

  四月末,土地改革运动结束。

  年底,本区基本上肃清了土匪和暗藏的国民党特务。

  一九四九年  三月,开始建立农村合作化互助组。

  夏季,本区发生虫灾,粮食减产四成以上。

  七月,成立第一个中西药合作社,只有两名中医看病,无西医。

  同年,安达县工会在本区设立第一个工会办事处。

  一九五O年  冬,30人参加赴朝作战,其中有5人光荣牺牲。

抗美援朝,全区人民捐献人民币2,900元。

  一九五一年  十月二十一月,区机关和各村政府,开展了“三五反运动”,历时一年结束。

  同年,区委开展了整党活动,有117名党员参加。

  一九五二年  本区开展了镇压反革命活动,镇压了罪大恶极的伪村长张洪斌。

  本区成立了第一个卫生所——安达县第三区卫生所。

  一九五三年  十月,召开了安达县第三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一九五四年  五月,区机关进行了精减机构。

  一九五六年  三月,本区划为两乡一镇(三发乡、三新乡、萨尔图镇)。

  三月末,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四月份先刮两次大风,接着60天无雨。

七月份,连续降雨。

旱涝成灾,给农业造成很大损失。

  六月,成立黑龙江省安达县萨尔图气候服务站,大庆地区开始了气象工作。

  同年,还开展了肃反运动  一九五七年  九月,整风运动开始,到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结束。

  一九五八年  成立安达县红色草原人民公社卫生院。

这是萨尔图区第一所卫生院  一九五九年  萨尔图区成立第一所中学—一安达县第四中学。

  十月,石油会战小组决定在我区境内打萨43、49、66、68等调整探井。

  一九六0年  一月十三日,省委书记李范五等同志来我地视察。

  同月,石油会战小组决定在我区境内增加萨12、 64、 9 2探井。

  三月十一日,我区境内第一口探井——萨66井正式自喷出油。

”  三月十六日,大庆会战领导小组决定将会战中心移到萨尔图,北进喇嘛甸,开辟生产试验区。

拿下二百口生产试验井,争取全年给国家拿出六、七十万吨,力争一百万吨的石油大会战。

  三月二十二日,王进喜带领一一O五钻井队(标杆钻井队),当时叫一二六二队,来大庆参加会战。

  四月十四日,王进喜领导一二O五钻井队开始打萨55井,四月二十二日钻完。

这是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后叫铁人一口井,现已成为我市的名胜之一。

  五月,探明我区境内有43个小油层,油层有效厚度达3 0~4 0米,埋藏在1200米左右的地下。

  同月,探定我区境内有480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并从中部划定30平方公里开辟生产试验区。

  同月,全省赛畜大会在本地举行。

  六月,生产试验井开始投产。

  十月,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迁到我区,驻在现二号院内。

  十二月成立安达市萨尔图区文教科。

  一九六一年  一月,成立安达市萨尔图区妇女联合会。

  三月,本区先后5次刮大风,给农业造成很大损失。

  四月,出现干旱,连续60天无雨。

  七月,连续降雨,造成农田大面积涝灾。

  一九六二年  五月八日,我区境内的大庆油田中区一号注水站发生一起重大火灾。

大火烧了两个多小时,造成经济损失160余万元。

  五月十日十八点五十五分.我区遭暴风骤雨的袭击。

采油一厂家属房全部被风吹掉;井下作业处攻关大队房盖塌下,三人受伤;采油指挥部60亩麦地遭受冰雹灾害。

  同年,石油会战指挥部成立了运输中站,始发站设在我区境内大庆一中旧址,填补了我市公路客运空白。

  一大六三年  七月某日,大雨成灾,一次降雨量达150毫米。

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损失。

  十二月,我区岳广德参加了北京召开的全国财贸战线劳动模范、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座谈会,在中南海受到刘少奇主席的接见。

  一九六四车  五月,萨区四清运动开始。

  同月,为给油田让路,萨区进行了第—决移民。

  七月,萨尔图电影院落成,开始放映。

  一九六五年  一月三十日,成立安达特区,取消萨尔图区的建置。

  一九六六年  三月,萨区进行第二次移民。

  五月,周恩来总理来大庆并视察了丰收卫生所。

  六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各机关受到冲击。

  一九六八年  三月至六月,本地干旱严重,造成粮食减产。

  十一月,在萨尔图筹建红旗镇。

  一九六九年  三月九日,成立红旗镇革委会。

  十二月,本区下大雪,冻死奶牛数百头。

  一九七一年  九月二十四日,本区发生地震,震级为4.1级.  一九七三年  一月,红旗镇党委开展了整风运动。

  十二月,取消红旗镇,成立萨尔图区筹建领导小组。

  一九七六年  九月,全区人民开展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活动。

  十月六日,全区人民举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一九七七年  四月,全区开展揭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罪行活动。

  一九七八年。

  四月,正式成立大庆萨尔图区。

  区委落实了党的各项政策,全区有465人得到平反昭雪。

  一九七九年  十一月,全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技术练兵活动。

  十二月,开展了扫盲活动,全区有1169人参加。

  同年,本区接管了市养老院、火葬场。

  一九八0年  二月,成立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政府。

  同年,本区接管了大庆市福利厂。

  一九八一年  八月十五日,在我区境内建成大庆市儿童公园。

  同年,萨尔图区成立了科技科。

  一九八二年  一月十三日,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小学教育的决议》。

  三月十日,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动员全区人民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 动的决议》  七月,人口普查,全区共有人口 172,747人。

  同年,萨区政府被评为黑龙江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一九八三年  三月,为了支援灾区,全区居民积极开展了捐献活动。

  六月,全区人民开展学习《文选》活动。

  七月,开展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活动。

  十二月,按市委要求,在全区党员、群众中开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动。

  一九八四年  一月,萨尔图区撤消了农林科,成立大庆市萨尔图区农工商公司。

  三月,中共大庆市萨尔图区委改选,迷出区委书记:王玉田,副书记:阎宝良、尤铁壁。

区委常委由王玉田、阎宝良、尤铁壁、张德全、评福民、马瑞岩六人组成  四月,召开了大庆市萨尔图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选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于长海,副主任:张启华、邢国章、陈抢元;区长:阎宝良,副区长:张德全、黄亚公、岳广德;区人民法院院长:李凤桐;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德润。

  四月,召开了政协萨尔团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选出政协主席:戴景岳,副主席:李惠昌、钟显清、唐成志、邹大纪、陈俊,常委23人。

  九月,召开了全区团员第三次代表大会。

选出团委书记:肖凤鸣,常委7人,委员19人。

  一九八五年  一月,工交系统进行体制改革,成立萨尔图区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后改为萨尔图区地方企业公司。

  六月,萨尔图区机关正式开始整党,这是大庆市的第二批整党。

历届国家领导人谁是从村官出来的

现任中共中央、国务院最高领导人上大学前分别在陕西、安徽农村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1969-1975年 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  1976-1978年 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此外,1970年代的政治局委员、副总理陈永贵常年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