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高手写个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演讲稿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说出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
这八个字语出《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同时,也是我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
“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意思是一个优秀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载育万物,并且能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天籁神韵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浸润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孔子竭力推行的“仁义礼智信”,还是孟子强调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者是墨子提倡的“兼爱”“非攻”、“节用”、“尚同”,等等等等„„都是我们每个人自幼耳熟能详、出口成诵的。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我们党得优良传统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到天安门广场的旌旗招展,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丰富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了永载史册的优良传统。
这就是坚定信念、万难不屈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这些精神既是我们党和我们整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保证我们继续胜利前行的传家法宝。
记得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曾经写过这样的句子:“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时代不再是过去的战火纷飞,而是繁荣、安定,几乎不需要我们随时准备着抛头颅、洒热血,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躺在先烈的功劳簿上歌舞升平、止步不前了呢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是我们最先触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复兴而奋斗”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的责任。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来面对大家空喊口号的,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成功也非一蹴而就。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更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们拥有才华四溢的青春,这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是我们的骄傲;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无权沉默,需要承担属于自己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因为我们知道未来就在自己手中,让我们同心协力,去拥抱明天,挑战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厚德载物演讲稿该怎么写
写那些事物
可以引申身边生活、工作的小实例,结合主题
怎么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演讲稿
怀揣信念,自强不息有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人在黑暗中不停止摸索,在失败中不放弃奋斗,在挫折中不忘却追求。
在它面前,天大的困难微不足道,无边的艰险不足为奇。
这种力量,叫做信念。
广告歌
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物而不争,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
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孔子说:水有五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万物,视为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视为有义;浩大无尽,视为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视为有勇;发源必自西向东,视为立志……围绕这个来展开就好了。
寻高手写个厚德载物,修辞立诚的演讲稿
..................................作为雷迪的飘一下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写一篇演讲稿,最好有名人的事例
不 厚德载物——清华大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
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
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 工作的人手中。
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
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
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
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
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
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我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
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我曾对人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
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
“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
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
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
《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
”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
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
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
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
《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
”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
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
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
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
”更是胡说八道。
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为人民服务”,都无不劝诫提倡人们从善。
从这个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善”的历史。
所谓“善”就是“好”,“善事”就是遵循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所做的“好事”。
最后我以“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与各位兴业同仁共勉,愿我们为荣誉、为国家多做“善事”,积“小善”为“厚德”。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而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则应该成为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
怎么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写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立自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神七发射成功时。
惟有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才能实现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