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牙日的演讲稿500字
《呵护牙齿,预防龋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保护牙齿,从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笑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符号,笑容的中心地带便是牙齿。
可见,拥有一口好牙,尤其是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它无疑会使你的笑容更加灿烂、更加自信。
因为牙齿的美观,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交际及外在观感。
在广东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有位经理和外商谈生意,本来是很有把握谈成的,可是结果却未达成协议。
事后得知,问题出在这位经理,他平时不讲究口腔卫生,满嘴黑黄色的牙齿,给人的印象极不愉快。
在外商看来,一位连自己口腔卫生都搞不好的经理,还能把一个企业搞好吗? 我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牙齿的好坏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我们要努力保护自己的牙齿,不受到细菌的侵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每位家长都盼望我们拥有一个健康人生、品质人生。
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呵护牙齿,预防龋齿”。
但是,同学们,活动再多,不如自己的行动。
保护牙齿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做到三点: 1. 每天早晚刷牙;2.使用保健牙刷;3.最好使用含氟牙膏。
下面,我来带大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牙刷在原位做前后、左右方向水平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毫米,然后顺着牙缝竖刷,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 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刷咀嚼面时,前后来回刷,刷上下牙的舌面时,可将牙刷头竖起,做上下的颤动。
依次移动牙刷到邻近的牙齿,重复同样的动作。
刷牙时应该按照一定顺序,每次移动牙刷应有适当的重叠,保证不遗漏每个牙面。
早晚两次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 还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在睡觉前刷牙后不要再进食;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不要“欺软怕硬”。
应该多吃一些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和一些坚果类的食物,刺激颌骨与牙齿同步发育。
同学们,我希望大家都学会来保护自己的牙齿,希望大家的牙齿都很健康,都露一个美丽而灿烂的笑容。
关于行为习惯的演讲稿
了孩子自己更。
各位家长,你孩子需们教育,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您的呵护。
学校和和谐配合才能培育出我们视听社会的新人才,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你们的孩子,让我们合作愉快!! 尊敬的家长:您好!祝贺您的孩子成为一年级学生,为使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请仔细阅读以下事项:2.五支削好的铅笔请和孩子一起准备,这样便于孩子记住自己的东西,养成爱护用品的习惯(铅笔不可削得太尖,以避免安全事故)。
带到学校来的衣物及其他用品也请尽量帮孩子记住标志。
3.请为孩子准备一个纸袋装小红旗、一个实用的文具盒。
4.不带零食和钱。
吃零食影响课堂纪律、破坏教室卫生、就餐好习惯难以养成,孩子因此受干部、任课老师、班主任、生活老师多重批评,更会影响其情绪。
若确有特殊情况,请先与生活老师交涉。
5.课本较厚,为保证能用完一学期,请先用厚纸包好后再用塑料书套套好,顺便考考孩子是否记住了书名。
6.7.带钝头剪刀、红纸,下周科技课用。
带橡皮泥、彩色笔、彩纸,下周艺术课用。
翻翻孩子的课本,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适时地帮孩子提前准备用品。
您的关注会给孩子的成长助一臂之力的! 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孩子一上学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
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它必然引起孩子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观,教育内容的加深,形象化教学方法的减少等等。
因此,只有做好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进入学校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健康向上地发展。
那么孩子入学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一、身体方面的准备 孩子未入学前,虽然家长和幼儿教师也向孩子传授知识,但同小学的上课,学习的要求与形式都不同,而且学习也不是孩子的义务,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但孩子一上学,学习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社会义务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天就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这要有较强的精力和耐力,需要有健康的体魄。
为此,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准备方面要做到: (1)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 (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情况,就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加快了生活节奏。
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4)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 (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
迷路找民警。
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6)入学前应带孩子到医院作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紧治疗,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二、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
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三)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四)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图书等。
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
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
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
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
它是儿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求知欲是儿童力求认识、探索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
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是什么”、“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求知欲的表现。
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去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
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
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
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 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
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许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自己就可以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促进迫切上学的愿望。
(二)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而是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地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当回事。
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
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做小动作,而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等。
所以,入学前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
如早晨起床穿袜穿鞋,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
如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拿出课本和铅笔合,等待老师上课。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
对将入学的孩子说来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所以孩子入学前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如下的学习习惯: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 (2)看书时坐姿端正的习惯; (3)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的习惯; (4)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 (5)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的习惯。
四、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入学这意味着孩子从家里到了学校,开始了集体生活。
在集体生活中与许多人接触交往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磨擦和矛盾,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呢? 要求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要求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平等相处,平等待人,不逞强、不霸道,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打架骂人;教育孩子关心和爱护集体,遵守班级的纪律;培养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品德。
五、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和教师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正规教育的专门机构,也是他们获得,度过宝贵学习时光
讲文明从我做起演讲稿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
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
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具体的,你可以参照www,liyi51,com 网站上,上面有很多文明礼仪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作文刷牙怎么写
刷牙争位记已经很晚了,我也该上床睡觉了。
大家一定知道在睡觉之前要刷牙。
我要刷牙去了,正看到妈妈也赶来要刷牙。
我们互相看到对方,就开始快走起来。
我跟妈妈说:“妈妈你还是放弃吧,你比不过我这个小猪那么灵活
”妈妈突然快跑了起来,说:“看看到底谁是青春亮丽的赢家
”“妈妈你赖皮,我也要赖皮。
”我说。
于是,我也快走了起来。
我和妈妈同时到达了水池,妈妈说:“乖宝宝,让妈妈一下吗
”妈妈这句话说得好肉麻,我都要吐出来了。
但是我是不会被肉麻的话给击败的,我立刻说:“不是有一句尊老爱幼的话,妈妈你应该先让小孩。
”妈妈立刻说:“我是一个老人,老人比小孩还值得让,你快让我
”我说:“妈妈你好年轻哦,你好美哦
”妈妈被我的马屁给制服了,妈妈让我先刷牙。
嘿嘿,这次刷牙争位赛还是我赢了,真高兴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演讲稿的题目怎样写
健康大使演讲稿--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从预防儿童龋齿的角度来呵护孩子的口腔健康。
我汇报的题目是,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笑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符号,笑容的中心地带便是牙齿。
可见,拥有一口好牙,尤其是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它无疑会使你的笑容更加灿烂、更加自信。
因为牙齿的美观,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交际及外在观感,不能“明眸皓齿”常常是很多人心中的“暗伤” 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
从社会意义上讲,它还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
在当今的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更频繁了,口腔健康、牙齿洁白已成为人们职业选择、配偶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每位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人生、品质人生。
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孩子的幼年抓起,“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首先,孩子在恒牙长齐之前要靠乳牙来咀嚼食物,像盘子一样的门牙会把食物切断,想锥子一样的尖牙会帮忙撕开食物,像石臼一样的大牙会把食物磨碎, 20颗乳牙象20个小伙伴一样,非常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咀嚼功能,为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儿童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第二,乳牙可以协助发音,大家都知道,若缺少了前牙,说话不拢音、漏气,口齿不清楚,乳牙期正是宝宝学习发音和讲话的主要时期,健康的乳牙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使你的孩子变得伶牙俐齿。
第三,健康的乳牙还有利于宝宝颌骨的正常发育和面部的美观,为恒牙萌出预留间隙,诱导恒牙正常萌出,为孩子一生的牙齿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拥有健康的乳牙,不仅会使你拥有一个明眸皓齿、唇红齿白、健康活泼的宝宝,也会使孩子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幸福的人生。
因此,我们说,爱护牙齿,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那么,儿童患龋的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龋齿的罪魁祸首是黏附在牙齿表面的一层凝胶状细菌性薄膜,被称为牙菌斑。
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牙釉质便会遭到破坏形成牙洞,也就是蛀牙。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大家告诉我,这句话对不对呀
这句人们口口相传的俗语只对了一半,暴露了大家对牙病认识的误区。
其实,除了引起撕心裂肺般剧烈的疼痛外,如果龋病不及早防治就可能引发牙髓病、根尖病、牙列不齐等畸形,影响恒牙发育以及儿童语言能力等,还是引发胃病、心脏病、关节炎等全身疾病的“导火线”,是身体健康的“隐匿杀手”。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几十年以后甚至一生当中,有28颗义气的牙齿为他支撑门面,那么,从今天起,就应该为它们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长和生存环境。
应该说,牙疼就是病,早防早治真聪明。
有一口好牙才有好身体,好未来
当您80岁仍然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时候,相信您会由衷地感叹:牙好,胃口就好
儿童时期是奠定一口好牙的关键时期。
应该以预防为主,未雨绸缪,防病于未然。
那么,怎样进行牙齿保健,预防儿童龋齿呢
想要让您的孩子拥有美丽健康的牙齿吗
绽放迷人笑容,护牙爱牙五部曲从现在开始
一是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家庭中要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要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保健牙刷,并注意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要教会孩子科学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孩子早晚两次刷牙的习惯。
二使用含氟牙膏 但家长朋友们注意了,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使用含氟牙膏,4~6岁的孩子要在家长的指导下慎重使用,高氟地区的孩子最好不使用含氟牙膏。
目前市场上的含氟牙膏,成人和6岁以上的儿童使用,有良好防龋齿作用。
刷牙时应注意不得将牙膏吞进腹中,最好每次只使用黄豆粒般大小,最多不超过1厘米,而不能像电视广告中播放的挤满整个牙刷。
儿童用含氟牙膏的时候,要用儿童牙膏,不要与成人牙膏混用,因为目前出售的成人牙膏基本都含氟,且含氟量比儿童牙膏高。
长此以往,体内摄氟量会增加,甚至可导致氟牙症(俗称黄斑牙)。
三是要进行窝沟封闭。
在“大牙”上存在着很多“沟壑”——这就是窝沟,它们凹凸不平可以增加咀嚼功能,但是也比较容易储藏食物残渣和细菌,不容易清洁进而导致龋齿。
而“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安全的“流体树脂材料”将这些沟壑填充,如同给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其不能藏匿残渣和细菌,从而减少蛀牙。
做窝沟封闭的最佳时间是磨牙萌出后的一年之内,一般来说,牙齿有患龋倾向的或者爱吃零食的儿童应当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具体时间是: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窝沟封闭后还应当好好刷牙,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应当重新封闭。
四是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让孩子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在睡觉前刷牙后不要再进食;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不要“欺软怕硬”。
家长应该给孩子多吃一些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和一些坚果类的食物,刺激颌骨与牙齿同步发育。
五是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治疗龋齿。
提倡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健康检查,做到早防早治。
上面介绍了五个方面的牙齿保健保洁方法,其实,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掌握科学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牙齿保洁习惯。
下面,我来带大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将刷头放于牙颈部,毛束与牙面成45度角,毛端向着根尖方向,轻轻加压,使毛束末端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在沟外、并进入邻面。
牙刷在原位做前后、左右方向水平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毫米,然后顺着牙缝竖刷,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 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刷咀嚼面时,前后来回刷,刷上下牙的舌面时,可将牙刷头竖起,做上下的颤动。
依次移动牙刷到邻近的牙齿,重复同样的动作。
刷牙时应该按照一定顺序,每次移动牙刷应有适当的重叠,保证不遗漏每个牙面。
早晚两次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 韩愈的《赠刘师服》中有两句诗我特别喜欢,“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裁”,我把它送给各位共勉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爱牙、护牙开始,呵护我们的孩子
让他们露出洁白的牙齿,展开自信的微笑,放飞美好的希望,拥抱旭日东升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