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写螳螂的部分
5月20日,研究生党总支组织我班同学参观了抚顺的雷锋纪念馆。
通过参观,使我深受教育。
由此,也想到了很多,关于过去的雷锋,关于现在的我们……在雷锋纪念馆内。
我了解了雷 锋的生前事迹。
从雷锋小时候家里的小木桶、镰刀等东西,我看到了一个穷苦孩子的童年。
从雷锋的成长经历,使我了解到雷锋的思想是怎样一步 步走向成熟的,精神境界是怎样层层升华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但雷锋做到了,这个在旧社会受尽欺凌的孩子,在新社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是党和人民给了他新生的机会,他也用自己的满腔赤诚来回报党和人民。
或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生来就没有经历任何大苦深仇,生活太过安逸,又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灵魂已被金钱的铜臭熏染的麻木,在现今的社会里,像雷锋那样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在雷锋纪念馆里有一则报道,是同志在一次纪念雷锋同志的会议上所讲的话,他说,在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妇女怀抱着孩子站在拥挤的乘客中间,孩子在哇哇大哭,旁边一位青年则安然地坐在座位上装睡。
看到这一幕,公交车上的一位老人感慨地说:“雷锋叔叔不在了。
”当看到这里时,我的心震动了。
同志的这几句话无疑是在影射现代社会中人的道德滑坡现象。
这难道真的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思想境界吗
即使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雷锋这样的社会楷模,难道我们就连最起码的尊老爱幼都做不到吗
“学雷锋”不过是社会呼唤人类良知的一个口号,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这个口号,而只是在做人,做我们自己。
扪心自问,在这一方面我没有做过让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
有时在公交车上,当我给老人或小孩让座时,总会有人问我:“你是学生吗
”一次同一位老乡乘公交车,老乡给一位老人让座,旁边一位乘客对老乡说:“一看就知道你是老师,懂得尊老爱幼。
”似乎在这个社会中,只有教师和学生这两种与社会接触较少的人的思想里还存在“助人为乐”四个字。
那么其他人呢
难道他们的思想真的在利益的大染缸里浸泡的辨不清原来的模样
我相信,人性里善的一面一直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呐喊,但是当我们想做一件好事时,又怕被周遭的人讥笑为傻,于是,我们压抑着内心的热诚,把自己伪装成漠然的样子。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本应温情的世界渐渐变得冰冷,却没有勇气伸出温暖的手去感化哪怕一张麻木的脸。
终于有一天,当每一个人都变得无动于衷时,那首《让世界充满爱》岂不成了空想
雷锋纪念馆这样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应当多去几次。
也许它不能立刻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升华,但至少每一次都是一次对灵魂的净化,都会使我们反思自己。
逐渐地,我们的思想境界、道德觉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社会风气也会渐渐好转。
到那时,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