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煤矿事故案例教育宣讲 演讲稿。
【摘要】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特别是对风险系数较高行业的生产一线员工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生产一线中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然后为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
【关键词】安全;一线员工;提高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安全意识的负面类型有以下几种:“混沌性”:工作消极被动,浑浑噩噩地生产,思想深处存在生死由命的想法,这种安全意识于文化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
“自恃型”:多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老”字辈员工,自恃久经沙场,在工作中无所顾忌,他们发生事故可能性很大。
“任务型”:为了保生产,赶任务,加班加点连续作业,超负荷运转,以至安全意识每况愈下,导致发生事故。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一线的安全形势亦愈发严峻,近年来,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像石油管线爆炸、煤矿爆炸、化学气体泄漏等,这些事故严重威胁着普通群众的人身安全。
下文将分析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一线员工安全意
关于煤矿安全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
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上下关联、环环相扣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
事故的发生,多因安全意识淡漠,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安全管理不严,尤其是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等等,几乎所有的事故都反映出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缺失,表现出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尚存很大的缺陷,我们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够完善
“安全就是效益,以安全为主,以安全为旨,以安全为重”,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1、首先要勤于学习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与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和严反三违;2、勤于检查与考核,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
一线岗位安全隐患和死角多,习惯性违章较普遍,如果只在形式上讲安全,那么即使是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得不到本质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永远不能得到本质提升
如果每位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就能筑起安全的大堤。
3、时刻关注安全,人人都将安全铭记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规程之章,守安全生产之法
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
不要抱有任何饶幸心理,或许一次小小的不经意的违章,就会造
如何引导员工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理念的转变
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文档,文库中也有,为您粘贴其中一篇: 目前,各企业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单位“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正,活动的目的就是真正使全体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保证安全”转变。
如何才能实现安全意识的转变呢
我认为必须从培养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入手,只有全员自我安全意识得到加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自我安全意识需要不断规范行为养成,现就如何加强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1 自我安全意识的内涵、实现途径和目的 自我安全就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排除外界影响,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始终自觉运用自身安全业务、技术技能,保证自身全过程安全生产的一种工作状态。
无论管理是严是松、监督是强是弱、环境是优是劣,是单独工作还是群体作业,都能自觉根据自身情况和现场实际,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实现自我安全要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是必须不断加强安全、业务知识学习。
三是必须不断加强业务技能训练。
四是必须按章作业、按规程施工、按程序操作。
五是必须自觉服从安全管理、接受监督。
自我安全的目的就是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
培养员工自我安全意识是事关企业发展、事关家庭幸福、事关稳定的核心工作,可以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自身安全,为保证家庭幸福和谐创造条件;可以使企业不受安全事故的影响,能够集中精力抓发展,为保证企业发展的和谐奠定基础。
可以减少社会对企业安全状况的担心,提升企业的外部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因此,只要每一名员工都能做好自我安全,就能够把和谐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也就一定能够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2 培养员工自我安全意识的主要手段 培养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需要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要以增强员工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为动力,着重从教育引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员工的行为,使人人争做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保证安全的本质安全人。
2.1 加强对员工自我安全意识的教育引导,使广大员工对自我安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人知道应该如何做、不能如何做,逐步形成一种自我安全的良好习惯。
教育引导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抓好警示教育:要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者本单位、班组、个人因缺乏自我安全造成事故,通过板报、横幅、光盘、邮件等宣传载体,让职工从思想上有一个警示。
二是抓好典型教育:选择在自我安全上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让他们讲自己的经验、教训,增强教育的效果。
2.2 实现员工的自我安全,不仅要使员工从思想上有一个认识,还要从业务上提高能力,使员工们做到不仅想安全,而且会安全。
提高业务能力,要强化培训,严格考勤、考试及考核制度。
一是抓好日常学习。
充分利用好每天的班前会和每周安全活动时间,加强安全业务技能学习,特别是针对本单位现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如何应对现场危险因素,熟练掌握危险辨识控制对策。
二是抓好对员工要实行定期培训,实行教考分离,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抓好技能竞赛活动。
要运用好技能竞赛这一有效载体,通过广泛发动、物质激励等手段,提高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每一名员工的业务技能。
2.3 强化有效监督,离开了监督,人的自觉性就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要自觉做到自我安全必须有强有力的外力支撑,否则,自觉的行动在一定范围内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会完全改变。
培养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还必须强化监督检查。
对自我安全意识差、违章违纪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发现一次就按规定处罚一次,不能因情分而“下不为例”,决不能因为没有造成事故而姑息迁就。
3 培养员工自我安全意识应把握的问题 培养员工自我安全意识必须提炼一套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核心安全文化理念。
培养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应当根据员工文化层次、阅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提炼一套易懂、易记,能被大家所接受的核心安全文化理念,通过核心安全理念的培育,利用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全体员工对核心安全理念的认识,达到提高全员自我安全意识的目的。
培养员工自我安全意识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特别是自我安全意识的培养这种解决思想问题的东西,更需要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的。
培养员工自我安全意识必须做到齐抓共管。
培养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不能只靠安全部门说服教育,也不能靠群监部门搞活动,更不能只靠行政手段一罚了之来解决。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多种形式、方方面面的工作共同来完成。
既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也要有行政处罚手段作辅助,两者缺一不可。
它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需要每一名职工、家属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全体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生产坚不可摧的防线。
4 结论 培养员工自我安全意识使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我们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开拓思路、持之以恒,是企业每位员工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保证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企业安全可控,才能促进我们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主要内容
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工作中影响事故的原因一般可归结为“人、机、环境”三个主要因素,人是三个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人的安全行为很大意义上取决于人的安全意识,因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
如何提高安全意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宣传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生产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使大家时刻牢记“责任重于泰山”的教导,提高人们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我要安全的自觉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为创建平安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是建立安全考核制度。
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确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安全与生产出现矛盾时,要坚决执行安全第一的原则。
建立和健全安全考核机制,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检查和考核,考核时要做到深入、细致、全面,考核的结果要与企业和个人的先进评比、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三是做好预防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生产工作更是如此。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查找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类事故隐患苗头,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时时事事都有所警觉,保持良好的安全心态。
四是做好教育工作。
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是提高安全意识的基础。
既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严格落实好三级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