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系列的作文 600以上
李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
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不耐:“ 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
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
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 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
” 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
“ 磨针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
”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 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 对呀 ! 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
”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
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的。
这个成语也说成“只要工夫深,铁 杵磨成针”。
李白被人们称为 “ 诗仙 ” ,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 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
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 论要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呀
加油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少于50字小故事
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照这样来概括。
一次,李白在读书,还没有读完,就不耐烦丢下课本走了。
李白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努力磨铁杵,李白问她,老婆婆回答:“我要磨成针。
”李白恍然大悟,回到家专心完成学业。
请采纳哈
铁杵磨针成语故事50字数
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很纳闷,上前问:“您磨铁杵做什么
”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
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读完《铁棒磨成针》的读后感400字
《铁棒磨成针》有感今天上午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中国名人故事》,其中“铁棒磨成针”让我深受感悟。
讲的是李白童年时,有一次上课时,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跑回家了。
在回家的 路上,他看见一位老奶奶在小溪边拿着根铁棒在磨针。
这件事让他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做事总是半途而废,而不是勤奋刻苦。
记得有一次,妈妈要我和小姨学琴,我原来满高兴的,但是后来,作业越来越多,我便对妈妈一直推,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慢慢地我就不学琴了。
这次让我感到十分羞愧。
读过这篇故事以后,我决定要向李白那样痛改前非,把这个坏毛病从我身上消灭掉。
我决心用铁棒磨针的精神激励自己,加倍努力勤学,再苦再累我也要做到底,这才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我们做事,不能只靠小聪明,勤奋刻苦才是我们成功的基础。
我愿天下所有的少先队员,都能改掉这个毛病,会对你们的前途帮助会很大的。
青春逐梦演讲稿700字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
”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 “当然
”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