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稿二十四节气的介绍
O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
O各地时间。
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
大兴安岭的北部气候最冷,8月底就有霜。
东北大部部和内蒙及北疆多在9月份有霜。
1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0月有霜。
1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11月初有霜。
东部北纬30°、云南北纬20°的地区12月初有霜。
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要新年过后的1月份有霜。
O霜的形成。
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
O霜的作用机制。
“霜降杀百草”,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
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
O风俗。
有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这样可以御寒保暖和补益筋骨。
泉州人认为,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有些地方认为,霜降这天要吃杮子,整个冬天嘴唇不会裂开。
住在农村人到了这天会爬上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O演兵。
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
O赏菊。
此时也是菊花盛开之际。
民间往往会举行菊花会。
在霜降前采集好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
或搭个菊花塔。
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家人按照秩序鞠躬作揖拜过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和写诗作画。
O习俗。
各地还有送芋鬼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O进补。
民间认为秋补胜于冬补。
吃羊头羊肉煲和兔肉煲等有助于“头风”等疾病的治疗。
24节气广播稿
红领巾广播站播音稿;——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第期;【甲】当灿烂的阳光温暖整个校园,胸前的红领巾正迎;【乙】让我为你采撷一缕阳光,留住一丝清风,让金色;【甲】亲爱的同学们
;【乙】敬爱的老师们
;【甲】大家好
柳河中心小学校园之声广播在动听的音;【乙】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陈淑羽);【甲】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邢翠楠);【乙】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甲红领巾广播站播音稿——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第 期【甲】当灿烂的阳光温暖整个校园,胸前的红领巾正迎风飘扬。
【乙】让我为你采撷一缕阳光,留住一丝清风,让金色和红色印染辉煌。
【甲】亲爱的同学们
【乙】敬爱的老师们
【甲】大家好
柳河中心小学校园之声广播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又如期和同学们见面了
【乙】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陈淑羽)。
【甲】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邢翠楠)。
今天我们广播的主题是《二十四节气之霜降》【乙】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甲】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乙】每年的10月23日是中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甲】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乙】“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
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
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甲】接下来带给大家的是放飞梦想“中华魂”主题教育栏目。
【乙】首先请欣赏《知识库》向细内容见书P19。
【甲】接下来是《名言堂》P19——20【乙】好了,感谢您收听今天的红领巾广播节目。
让我们下次再会。
播音考试自备稿件拜托各位大神
呵呵,稿件我觉得还能帮得上你。
自备稿件最好选比较短的,能突出你自己的声色和特色的,比如说你喜欢体育呀,实事啊,政治啊什么的。
总之不要选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就对了,要不你可以说明下你需要什么类型的稿件。
最好说明什么方面的,我是播音的,我这里有很多播音稿,有什么能帮得上你的一定尽力而为。
先给你一篇时下热点的吧,前段时间刚念过的。
时下热点的。
员工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东大广播室现在开始为你播音。
今天是2009年8月23日,星期天,农历七月初四,我是罗腾锋。
今天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
天文专家解释说,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今天白天到夜间多云天气,气温24℃到30℃,东风2-3级。
下面首先为你带来今天的清晨寄语:摘自《演讲与口才》中刘劲刚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生命中的感动》。
生命中的感动 ------摘自《演讲与口才》 作者:刘劲刚 感动,是人生一笔莫大的财富,拥有感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翻书时,一片银杏叶悄然而落,上面写着“朋友,珍重”。
那是一片不平常的树叶,是高中时同桌送给我的。
当时我可能流过泪,枯黄的叶片上还有滴滴泪痕。
这让我想起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也许有人会说,生命中感动的事越来越少。
朋友,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你会发现,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当我们远行,穿上母亲为我们缝的衣服时,我们会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而感动;当我们听到远方朋友的一声问候时,我们会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情而感动;看到恋人的一个眼神时,我们会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恋情而感动。
步入山野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蓝天、白云。
采一朵小花,端详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整个人儿,心神俱爽,飘飘欲仙。
看到坠落的花瓣,我不禁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让我忘掉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静夜,踏着轻盈的脚步,独自徜徉在夜色下,微风吹拂,细雨飘飞,浪花起伏。
我仿佛融入了这无比美丽的自然中,心已被这朦胧的夜色、美妙的天籁深深陶醉与感动。
感动是什么?一万个人也许有一万个答案,然而,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清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清澈而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宁静而安详。
感动,如一轮温柔的明月,仰望明月,我们的内心变得温暖而惬意。
感动,如令人陶醉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宽敞。
感动是一首美妙的诗,感动是一幅绚丽的画。
感动是幸福,感动是快乐。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为心灵腾出一点空间去珍藏那足以让你回味一生的感动。
以下是今天时事要闻播报的主要内容: 1、来自《中国新闻网》8月22日的消息称: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在北京美国大使馆新闻处举行到任媒体会。
洪博培发表了履新感言并介绍了自己的家人。
洪博培还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中旬访华。
2、来自《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的消息:截至22日,台风莫拉克已造成全台153人遇难、464人失踪、45人受伤。
此外,新开部落和小林村还有506人被埋。
22起到24日,台湾地区降半旗3天,以示对因“莫拉克”遭受重创者的哀悼。
3、《南方都市报》8月22日电 由东方卫视,联合天津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深圳卫视,一起打造的“跨越海峡的爱心”赈灾晚会由六家卫视并机直播。
赈灾晚会共吸引了近百位演艺界和体育界人士齐聚北京,明星们现场接听观众热线,为救灾贡献一份力量。
截至晚会结束,共募得善款3.1亿元。
好了,朋友们,保持好你的心境,延续你的快乐,美好的一天从此刻开始。
今天的播音到此就要结束了,朋友们,我们下周再见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作文
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简介:立春:斗指东北。
太阳黄经为315度。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雨水: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330°。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惊蛰: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345°。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春分: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0°。
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是春季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清明: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15°。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谷雨: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30°。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立夏:斗指东南。
太阳黄经为45°。
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60°。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己。
太阳黄经为75°。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
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夏至:北斗指向乙。
太阳黄经为90°。
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小暑:斗指辛。
太阳黄经为105°。
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
太阳黄经为120°。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
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个节气雨水多;立秋:北斗指向西南。
太阳黄经为135°。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
太阳黄经为150°。
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
暑气就要散了。
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165°。
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斗指已。
太阳黄经为180°。
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195°。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斗指戌。
太阳黄经为210°。
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斗指乾。
太阳黄经为225°。
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小雪:斗指己。
太阳黄经为240°。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255°。
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斗指子。
太阳黄经为270°。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
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中班自然教案二十四节气寒露
“岁晚虫鸣寒露日西蝉噪古槐风今日4时33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寒露节气。
自此,露气重而稠,渐渐变得幽晦,天寒夜长,风气萧索,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
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