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电影的名字国外的一部无厘头的喜剧电影
独裁者 The Dictator (2012)导演: 拉查尔编剧: ·拜伦恩 \\\/ Alec Berg \\\/ Jeff Schaffer\\\/ David Mandel主演: 萨莎·拜伦·科恩 \\\/ 本·金斯利 \\\/ 杰森-曼兹沃克斯 \\\/ 梅根·福克斯 \\\/ 安娜·法瑞丝 \\\/ 爱德华·诺顿类型: 喜剧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12-05-16(美国)片长: 99分钟又名: 大钝裁者(港) \\\/ 大独裁者落难记(台)独裁者的剧情简介 · · · · · · 阿拉底(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饰)是中东瓦迪亚共和国领导人。
一出生,他就开始了专制的统治。
他参加百米比赛,自己鸣枪自己跑,凡是跟随者统统被射杀。
他视察核武器实验室,对于不合心意的科学家统统铲除。
他接见外国元首,总习惯炫耀自己独特的腋臭。
他每每睡过一个明星,总习惯拍张裸照存在自己的王宫。
他荒淫无度,备受瞩目,用沾满了血腥的手握紧了权杖。
某日,他来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却意外被牧羊人将军(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出卖,后者竟然找了个山寨货作了他的替代者,成立了傀儡政府。
他眼看着那个脑残的李鬼在联合国大会上胡作非为,极度气愤。
他来到瓦迪亚驻美大使馆前示威游行,认识了收容难民有机食物女店主(安娜•法瑞丝 Anna Faris 饰)。
他隐姓埋名来到店中闹出很多笑话,后来他离店出走,意外遇到了昔日的下属,开始谋划重新夺取政权,阴错阳差之后,他爱上了那个女店主,并开始了复仇之旅……望采纳,谢谢~
美国现在的农产品主要是转基因产品对吗
很少项技术像转基因这样,让各点如此对立:矛盾的实验证据,对立的利益表达,莫衷一是的研究结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近日有专家发表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同样安全”等论点,让转基因的争议再起波澜。
如何对待转基因食品,世界各国态度不一,科学界也有很大分歧,或许这种争论将长久持续下去。
然而,对消费者来说,比争论更重要的是对转基因食品消费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到底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植物转基因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转基因离我们有多远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数据表明,28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
全球约81%的大豆、35%的玉米、30%的油菜都是转基因产品。
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介绍,目前国内的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是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番木瓜也有少量种植。
进口农产品有哪些是转基因品种呢
我国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
除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曾告诉记者,国内超过一半的油脂消费都是大豆油,90%的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大豆。
近日,“海南发现滥种转基因”引发舆论热议,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根据有关规定,农业部门开展农业转基因作物执法检查工作情况不一定非要对外公开。
这证明,中国有不少单位在秘密搞转基因作物,这引起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极大关注。
急于推广转基因作物的专家有句口头禅是“美国80%食品是转基因”。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文通过解读美国权威部门的数据和相关食品法规,看看“美国80%食品是转基因”这句话靠不靠谱,美国人究竟能吃到多少转基因食品。
美国转基因作物知道多少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3年美国各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10.26亿亩,约占美国农田总面积的一半,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 菜、苜蓿、木瓜和南瓜8种。
美国93%的大豆是转基因,85%的玉米是转基因,82%的棉花是转基因。
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玉米是美国最主要的农作物。
美国农业部2013年12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共种植了4.86亿亩玉米,玉米总产量3310亿公斤。
大豆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农作物,2013年共种植了4.63亿亩大豆,大豆总产量830亿公斤。
美国有机食品不含转基因成分 美国早在1990年就出台了《有机食品法案》,该法案规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必须使用天然物质,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物质,农药和化肥不得检出(法律允许的除外)。
由于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该法案没有规定食品的转基因问题。
转基因作物获得商业批准后,美国农业部出台了《国家有机食品规范》作为《有机食品法案》执行细则的补充,规范要求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各个环节均不得感染转基因,甚至规定不得把在转基因农田里使用过的农机具用于有机作物的耕作。
根据美国食品安全中心的数据,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州,该州生产的有机食品占全国有机食品销售总量的40%。
该州甚至有5个县市宣布是“零转基因区”。
马萨诸塞州没有任何主要作物是转基因作物,该州的有机作物所占本州作物总量的比重是美国各州中最大的。
由于有机食品被国家立法规范,政府严格监管,只要食品上贴有“有机食品”标签,就能保证吃到不含转基因的原汁原味的传统天然食品。
美国非转基因食品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因为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获得政府的认证,且生产规范要求非常苛刻,所以,有机食品比较贵,虽然选择有机食品可以避免吃到转基因,但要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满足消费者以能接受的价格避免吃到转基因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食品公司开始生产非转基因食品,在食品上贴上“非转基因”或“不含转基因成分”的标 签。
非转基因食品只是对转基因说不,对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的物质并不做特殊规定,因此,价格比有机食品要便宜,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和生产有机食品一样,生产非转基因食品需要一系列的隔离措施确保不被转基因食品污染,这仍会让生产成本增加不少。
但由于食品贴上“非转基因”标签后会增加销量,增加的成本也很容易从增加的销量上获得弥补,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公司生产非转基因食品的一个激励因素。
2014年1月,美国大型食品公司通用磨坊宣布,该公司生产的“Cheerios”品牌的燕麦片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为了生产非转基因燕麦片,通用磨坊 投资数百万美元安装了全新的食品生产设备,并在存储和运输中保证与其他食品绝对隔离。
该公司同时宣布,虽然生产非转基因食品会增加成本,但公司并不提价, 以此营销战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
越来越多的食品公司加入到生产非转基因食品的行列里,SK食品国际经理理亚伦·斯凯博格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很多食品公司计划生产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因为这有市场需求。
” 最近几年,标有“非转基因”标签的食品市场份额在美国每年都以12.9%的增幅增长,照这一趋势,到2017年非转基因食品将占到30%的市场份额,如 果在这期间出台转基因食品标识法,非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份额有望会占到40%。
“非转基因食品计划”执行经理梅根·韦斯盖特说:“平均每周都有80个食品公 司加入‘非转基因食品计划’,因为想吃到非转基因食品的人越来越多。
” 这里需要说明,“非转基因”食品占30%,并不代表转基因食品占70%,因为还有相当份额的“有机食品”。
另外,很多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虽然不是转基因,但考虑生产成本和规范问题,并没有标识“非转基因”和“有机食品”。
契普多墨西哥烧烤连锁店2013年宣布,该公司旗下的1550家连锁店铺拒绝使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主料和辅料,并把转基因大豆油换成非转基因葵花籽油。
在美国,转基因作物大多在工业化的大型农场里生产,小型农场大多在农业协会注册成会员种植非转基因作物,在当地农贸市场上直接向消费者出售,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崔永元制作的纪录片《转基因报告》里就有这样的镜头,在当地农贸市场上很容易买到可靠的非转基因农副产品。
从“价格查询码”可分辨水果蔬菜是否转基因 美国转基因水果蔬菜只有木瓜和南瓜(转基因甜菜用作制糖),消费者根据价格查询码(PLU codes)就可分辨出是否是转基因水果蔬菜。
如果价格查询 码是四位数字,就表示是传统作物;如果价格查询码是五位数字且开头第一个数字是“8”,就表示是转基因作物;如果价格查询码是五位数字且开头第一个数字是 “9”,就表示是有机作物。
中国进口的水果大都有价格查询码。
但有的中国专家错误地解说:价格查询码没有强制性,也不存在喷农药、转基因和杂交区别。
其实,价格查询码是由国际农产品标准协会制定的,主要是为超市便于对其销售的水果蔬菜进行商品信息管理、收款和价格查询。
价格查询码数据库里都是四位数 字,因为设计之初上还没有转基因食品和贴标签的有机食品。
后来,为了区分,便用数字“8”表示转基因食品,数字“9”表示有机食品,把“8”和“9”加到 原来的价格查询码前面,这样,凭借一组数字就可以方便地区分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和有机食品。
例如,用传统方法种植的小个木瓜(单个重 量小于500克)的价格查询码是“4052”,用传统方法种植的大个木瓜(单个重量大于或等于500克)的价格查询码是“4392”。
如果是转基因木瓜, 则转基因小个木瓜的价格查询码就是“84052”,转基因大个木瓜的价格查询码就是“84394”。
如果是用有机方法生产的,则有机小个木瓜的价格查询码 是“94052”,有机大个木瓜的价格查询码“94394”。
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及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深入,转基因的一些危害逐步被发 现,美国人抗议转基因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孟山都公司早就推出转基因土豆,但遭到消费者的抵制,以麦当劳为首的快餐连锁店拒绝采购转基因土豆,很 快,转基因土豆便在美国市场销声匿迹,在美国不会吃到转基因土豆。
美国人一年都吃些啥
根据美国农业部2011年9月30日发布的《2009年美国主要食品消费构成》,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消费小麦粉61.05公斤,玉米14.92公斤,大米9.62公斤,燕麦2.09公斤,大麦0.32公斤,黑麦粉0.23公斤。
在这些主食里,只有玉米有转基因作物。
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消费各种肉79.43公斤,其中牛肉26.45公斤,鸡肉25.4公斤,猪肉21.05公斤,火鸡肉6.08公斤,羊肉0.45公 斤;鱼类和贝类7.17公斤;鸡蛋246.1个(约15.38公斤),其中带壳鸡蛋172.9个,加工鸡蛋73.2个;乳制品275.38公斤,其中液态 奶83.3公斤,冰激凌89公斤,奶酪14.88公斤,余者为其他乳制品;黄油2.22公斤,其他食用油33.43公斤;食糖59.29公斤,其中蔗糖和 甜菜糖29.49公斤,玉米糖29.8公斤;可可豆2.5公斤;咖啡豆4.13公斤;花生米2.95公斤;脱壳树坚果1.68公斤。
综合上述数据,美国人一年吃掉主食88.23公斤,副食106.2公斤,吃掉的主副食品共计194.43公斤。
由于美国从国家层面上没有转基因食品标识法,生产和销售转基因食品的企业谁也不会主动标识转基因,理由很简单,这除了增加成本外,也会让产品滞销,因为 多数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忧虑。
由于转基因食品就与非转基因食品混杂在一起销售,直接统计转基因食品的销售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美 国转基因作物的生产情况以及美国人的食谱,能估算出美国人一年内能吃到多少转基因食品。
美国人吃的转基因主食有限 《国际金融报》2014年1月13日报道称,美国大部分中产阶层出于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相当排斥转基因食品,连美国第一家庭也不例外,米歇尔·奥巴马直接出面,鼓励全国民众食用天然有机食品,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美国食品安全中心在2007年6月发布了一个题为《美国农业新认识》的报告,报告称,很多人认为美国充斥着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但真实的情况是,美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只有四种作物是转基因(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籽),许多州的主要作物并非是转基因。
美国人的主食里只有玉米存在转基因,美国人一年吃掉玉米14.92公斤,根据美国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共有3.09亿人,这样,我们就算出美 国全国每年吃掉玉米46.1亿公斤。
而美国玉米总产量为3310亿公斤,其中非转基因玉米占15%,即496.5亿公斤,美国人吃掉的玉米仅占非转基因玉 米的9%,占玉米总产量的1%。
所以说,美国人完全可以避免吃到转基因玉米,况且,美国人最喜欢吃的甜玉米过去一直没有转基因产品,直 到2012年孟山都公司才推出了转基因甜玉米,但美国大型超市Whole Foods 和Trader Joe's等都宣布拒绝销售转基因甜玉米,所以, 转基因甜玉米在美国的市面上并不多见。
在90%的美国人讨厌转基因食品的今天,很容易理解,美国生产的非转基因玉米应该首先作为主粮供 给国内市场,由于美国全国作为主粮吃掉的转基因玉米不到美国生产的非转基因玉米的一成,况且美国生产的转基因玉米大部分出口或作为饲料及工业原料,美国人 吃到转基因玉米有限。
美国最主要的主食还是面包,面包用小麦粉制作,而美国没有转基因小麦,所以说,美国每年吃的61.05公斤小麦粉不会是转基因。
可见,美国人一年能吃到的转基因主食非常有限。
美国人吃的转基因副食主要来自大豆油 在副食方面,美国没有批准供人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家畜、家禽和鱼类。
读者可能关心,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动物,其肉、蛋或奶是不是也是转基因。
早在2007 年2月,欧盟通过对19个独立研究案例指出:“家畜实验大规模的研究显示,迄今仍无法在鸡、牛、猪或鹌鹑的组织、流体或食用产品中侦测出来自转基因植物的 重组DNA片段或蛋白质。
”如果欧盟的这一结论没有被新的研究证据推翻,这说明,美国人吃的肉、蛋和奶不会有转基因。
其实,美国肉牛大部分在牧场放养,在美国完全可以吃不是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牛肉,这样的牛肉通常标上“100%牧草喂养”的标签。
羊肉也是如此。
美国种植的大豆虽然93%是转基因,但美国人食用的豆奶来自转基因大豆的并不多。
美国最畅销的“Silk”豆奶在2010年就加入了“对转基因说不计划”,坚持用非转基因大豆生产豆奶。
美国绝大多数豆腐也是用非转基因大豆制作的。
人们最关心的转基因大豆油里是否含有转基因。
其实,大豆油如果能达到100%的纯度,是不会含有转基因的,但是,由于现有的技术很难做到如此高的纯度, 故此,大豆油或多或少地含有转基因。
1999年,欧洲委员会的报告也证实,在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精炼大豆油中,能够检测出转基因成分。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2013年国内消费食用大豆油60.55亿公斤,平均每个美国人消费19.6公斤。
如果美国的大豆油含有转基因成分,美国每年消费的19.6公斤的大豆油,大概是美国吃到肚子里的主要的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
美国人一年最多吃到0.41公斤的转基因水果 在水果方面,美国只有木瓜有转基因产品。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木瓜的主要产区是夏威夷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也有少量木瓜种植。
在夏威夷州种植的木瓜中,82%是转基因。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的数据,在2008年到2010年,美国平均每年的木瓜产量为1439.3万公斤,还不到世界木瓜总产量的0.13%。
美 国市场上的木瓜主要靠进口。
2011年,美国进口木瓜1.44566亿公斤,同年出口木瓜39.82万公斤,出口的木瓜基本上都是夏威夷的转基因木瓜。
由 此我们可以算出,美国每年消费木瓜总量大致为1.54977亿公斤,每个美国人一年吃0.5公斤木瓜。
而每个美国人一年消费芒果1公斤,菠萝2.59公 斤,香蕉11.61公斤,苹果6.99公斤。
可见,即使市场上的木瓜82%是转基因,美国人吃到的转基因木瓜也仅有0.41公斤。
又因为美国只有转基因木 瓜,也就是说,美国人一年最多吃到0.41公斤的转基因水果。
在蔬菜方面,美国的转基因蔬菜只有南瓜,但美国农民种植转基因南瓜的非常稀少。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全国生产了3.4亿公斤南瓜,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消费南瓜仅2公斤,差额部分为进口南瓜补足。
所以说,美国人基本上吃不到转基因蔬菜。
美国人吃的转基因食品份额被“挺转派”放大了 有人常偷换概念,把美国种植的玉米和大豆80%以上是转基因说成了美国人吃的食品80%以上是转基因。
美国是农业强国,但他们生产的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 大豆有二到五成出口,剩下的有相当一部分用作生产生物燃料等工业原料,真正能被美国人吃到肚子里的转基因食品无论如何也达不到80%。
例如,美国农业部2013年12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共种植了4.86亿亩玉米,玉米总产量为3310亿公斤。
在这3310亿公斤玉米中,用作饲 料杂料1370亿公斤,占41%;用作生产乙醇(燃料酒精)1230亿公斤,占37%;出口380亿公斤,占12%;剩余的330亿公斤用于制糖、淀粉、 酿酒等,占10%。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美国人一年能吃到转基因主食很有限,能吃到的转基因水果不到半公斤,能吃到转基因蔬菜的几率很低。
如果在烹饪中不使用大豆油,美国人完全可以避免吃到转基因。
可见,说“美国80%食品是转基因”是“挺转派”放大了美国转基因食品的普及程度和市场份额,想证明连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美国都在吃转基因,说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以此阻止政府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管制,充当利益集团推广转基因作物的吹鼓手。
美国实地调查 此前,崔永元曾亲身赴美考察转基因情况。
结果表明,即使在美国本土,专家学者们大多对转基因技术呈保守态度,而非国内学者们那般大力推广。
普通民众也表示能自主选择的情况下,不会选择转基因食品。
部分超市会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
家庭农场都不愿选择转基因食物进行种植。
关于二战
当然是罗伯特卡帕了,他不光是二战最优秀的战地记者,甚至可以说是有记载以来最优秀的战地记者,卡帕的经典的一句话“如果你的作品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场还不够近”,最后这哥们越战时被一个地雷炸死了,遗憾 1936年 西班牙内战,卡帕在西班牙战场拍摄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这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作品以《西班牙战士》、《战场的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标题发表,立刻震动了当时的摄影界,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
和卡帕一起到西班牙采访的还有他的年青女友,德藉女摄影家葛尔德·达娜。
他们共同奋不顾身地出没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达娜不幸死于坦克履带下。
悲伤的卡帕,从此永远凝视关注着战场。
他一生的摄影创作多取材于战争。
他把照相机作为揭露战争的武器。
卡帕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
1937年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第二年卡帕与《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一同约定赴延安采访,但是到了西安,受到国民党的阻挠,卡帕未能成行,当时他是抗日战争中唯一能在中国战区采访的盟军战地记者。
他在上海等地,拍摄了许多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的新闻照片,公诸于世,后又去英国、北非、意大利进行摄影采访。
1944年 他随联合国部队开辟第二战场,参加了在法国北部诺曼第的登陆战,拍摄了极为精彩的报道照片. 1946年卡帕与波兰籍的西摩和法国籍的布勒松在纽约相聚。
他们组成了“梅根”摄影通讯社,在巴黎和纽约设办事机构。
后来陆续加入一些其它著名摄影家,如美国的罗嘉,瑞士的比索夫等。
在“梅根社”成立后的三十年中西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大事,都有他们的摄影记者在场。
他们以忘我的热情,甚至不惜以鲜血和生命深入到第一线去拍摄,为新闻摄影的形式和内容树立了新的典范。
1954年卡帕不顾亲友的劝阻,悄悄来到越南战场。
他用照相机反映了《越南的悲剧》(卡帕的最后一幅作品题名),不幸误踏地雷身亡,时年四十一岁。
1954年6月25日,美国各晚报都登出卡帕的死讯。
第二天《每日新闻》用大标题报道“关于卡帕之死”,纽约各地电视台,电台和时报也以极大篇幅刊登报道,一致赞扬他是一个最勇敢的战地摄影家。
为了纪念他,世界上曾举办十三次卡帕个人作品展览,许多有世界影响的摄影书刊都介绍过他。
卡帕的作品在美国,英国,法国出版过专集。
1955年 美国《生活》杂志和“海外记者俱乐部”设立了“罗伯特·卡帕金质奖”,用以鼓励在新闻摄影上有成就的摄影记者。
1966年 美国成立了“关心人的摄影基金会”,以纪念卡帕及其它梅根社牺牲了的摄影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