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演讲稿
中华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 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绵不绝,这一人类的奇迹,其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坚忍不拔,自尊自信,仁爱厚德等等。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风雨吹打中,能屹立不倒,并重新迎来灿烂。
在中国的历史上,这种精神,大概在汉唐时达到一个高峰,此后是有所退化了。
这体现在作为中华民族主体部分的汉族精神有所退化,变得有些倾向于守成,满足于既有。
汉民族精神的退化,导致其即便有庞大人口和发达的经济,却仍容易被其他民族征服,比如宋被元灭,此后仅隔明朝一代,又被满族征服。
更严重的是,元和清两朝实行的对汉族歧视政策,进一步挫伤了汉民族的精神。
近代西方的入侵,使这种精神再次受伤。
当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即便如此,汉族精神的退化,仍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这种精神的退化,导致了国家的退步与落后,使得中国这个曾经伟大的国家,在近代西方入侵面前不堪一击。
这种精神的退化,还导致一些中国人至今还崇洋媚外,或在涉及少数民族问题时显得敏感。
好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始终流着自强不息的基因,在近代国破家亡的危难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被激发出来了,于是,中华民族开始了救亡图存,开始了奋发图强,开始了伟大复兴。
然而今天,我们是比以前富强了,但我们的精神却似乎在弱化。
我们一些精英分子,精神有些萎靡和颓废,在西方一时文明优势面前显得有些迷失和盲从,这与上世纪初国难当头仍不失民族自信心的许多知识分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每个民族,每一种文明,都有其长处。
西方的文明,也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但西方文明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比如,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基督教,就非常狭隘,上帝不许人民信仰别的神,否则就毁灭之;上帝对亚当夏娃实行的是愚民统治,不许他们获得智慧。
再比如,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对其他民族实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征服和屠杀,其凶残程度超过任何历史记载。
今天,我们是要学习西方文明中许多好的东西,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西方面前自惭形秽。
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其巩固征服与掠夺成果的遮羞布。
福山在《历史终结》一书中讲得很明白,西方人满足于自由民主,是因为这比征服殖民更能带来利益。
如果不能带来利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看看当今的伊拉克,阿富汗吧,这些被西方在自由民主旗帜下打烂国家,不正是西方文明狭隘和凶残一面的生动写照吗
相反,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传承更多的是这样一些故事,比如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神农氏教民稼穑,仓颉教人习字等等。
这些故事,反映出中国的先民们,愿意传授知识,开发民智,与他人分享文明的成果。
虽然中国在历史上也有征服,但中国人一般采取的也是和而不同,因俗而治的政策,不会去强行推行自己的文明。
在中国历史上,不会有西方式的十字军东征。
当前,西方文明因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已走到了危险的境地,西方文明需要反思和改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人尤其需要具有历史的洞察力和思考的独立性。
一句话,中国人需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果中国人没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就会沦为西方的附庸,也就不会有中国国家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复兴了。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崛起,首先是中国人精神的崛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演讲稿
毅然投入国家的经济建设,为国家的GDP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是出自哪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
”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
”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
中华不振啊
”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
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嘿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
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
”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哈哈哈
”
求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演讲稿。
要切合实际
中国崛起是华人民共和年来,在全球经济、政治、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增长。
由于中国拥有稳众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支出,因此经常被视为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
做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一席。
中国虽然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但是仍然有许多经济、社会、环境与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克服。
此外目前中国在联合国与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美国与过去苏联的程度。
编辑本段《有利因素》编辑本段地理 领域面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自然资源 - 中国蕴有很多天然资源,包括煤、石油与其他矿产。
以中国的河流分布和山脉走势来看,中国应该有发展水力发电的潜力。
气候 -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温带气候,是拥有最多温带地区的国家。
根据杰佛里·萨克斯 (Jeffrey Sachs)的报告,处于温带地区的国家有着较高的粮食产量,而且比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有着更低的疾病爆发机率,尤其是经由饮水与食物传染的地方性疾病。
藉著来自多馀劳动力所产生的创造力,地理上的优势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表现可以造成很大的影响。
温带气候对於经济发展的助益,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所提出,较晚则出现在大卫·蓝迪斯(David Landes)所写的《国家富穷论》(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中。
编辑本段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人口密度。
人口面积-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人口,2006年统计大约为13亿人,而全球的人口总数为65亿,中国占其中的20%。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每个家庭有一个子女,这项政策缓慢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推进了经济起飞和保障了妇女同儿童权益。
中国青年人(15岁-24岁)受教育指数为98.9%。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放缓了中国人口增长但同时使得中国人口逐渐老化(参见负面评价)。
中国人口密度136人\\\/平方公里处在全球中等水平,低于韩国491人\\\/平方公里,高于美国30人\\\/平方公里。
以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密度较高,多为300人\\\/平方公里以上,西部则人口密度很低,多低于50人\\\/平方公里。
参见黑河-腾冲线。
编辑本段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深圳号驱逐舰。
军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拥有225万服役军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军队。
但是,中国军事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相比还是比较落后。
认识到解放军的缺点后,中国政府正在大力的改善解放军的装备和现代化技术,目前已在战机、战车、潜艇、雷达、卫星、航天等多方面可以和世界尖端技术媲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计划用大大增加的军事开支来发展“蓝海海军”(Blue-water navy)。
编辑本段外交政治 中国与联合国- 作为5个拥有否决权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国际影响 - 中国正在逐渐的增加他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以和一向控制国际舞台的西方国家抗衡。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实行的无意识形态外交,这种外交政策给中国在未来寻求外交帮助和与其他国家结盟留下了余地。
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跟以前相比大大增加。
东亚影响 - 中国大陆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经济的增长给与了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巨大影响力。
中国同时在朝鲜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领域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非洲影响 - 自1960和70年代,中国政府就大力推动发展和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的主要目的有赢得非洲国家在国际上的支持,在非洲大陆推广中国式的共产主义和与非洲国家上的贸易往来。
冷战以后,中国在非洲的目的就改为了贸易,投资和能源。
在2006年11月,中国在北京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共有48个非洲国家的领袖出席了这次论坛,再次显示出中国在非洲的巨大影响力。
非洲各国领袖都把中国当作自己国家发展的榜样。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中亚影响 - 根最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能源问题。
中国的石油公司已经在哈萨克斯坦的油田投资,中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准备建设一条从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中国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也以投资了水力发电计划。
上海合作组织也在中亚地区的政治和安全领域上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些学者相信,中国除了要和邻国搞好关系外,还要考虑边境安全的问题,因为边境安全是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中东影响 - 中东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它储藏着大量的石油,而且,中东地区的大部分人口都反对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中国看准了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以提供外交保障来换取中东国家向中国输送石油。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进口国,居美国之后。
中国政府现正尝试将中国进口的能源多样化,中国一半的石油来自中东,因为中东各国开始向西方国家以外寻找输送国,所以中国就成为他们的首选。
中国在过去一直和中东国家在战略方面上合作,大多数中东地区的先进武器都来自中国。
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巴勒斯坦是中东地区的关键性国家,在未来,这些国家可能会相继从中国得到安全保障,来抗衡美国在中东的霸权。
东南亚影响 - 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体现在文化上,经济上和政治上。
在2006年11月,中国和东南亚多国签署了关于自由贸易,文化交流,军事和安全合作的条款。
此次会议还讨论了中国与ASEAN在未来形成一个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合作的联盟的可能性。
编辑本段经济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GDP - 25年来,中国GDP指数都已每年至少9%的速度增长,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
在2005年,如果用市场交换额来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如以消费量来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
2006年中国GDP指数为8.8万亿美元。
同时,中国政府使3亿人口脱离贫困,而且使中国人均收入增长了8倍。
香港城市 - 中国有很多大城市,中国有17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
大多数这样的城市都有高速公路。
这些大城市都是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经济和文化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亚洲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还拥有着世界最繁忙的港口。
贸易 - 在过去4年,中国国际贸易以每年29.5%的速度增长。
在2005年,中国出口总量占世界的7.3%,进口总量占世界的6.3%。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3大贸易国(居美国和德国后)。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出口医疗器械和软件产品。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7年12月年为1.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会在北京举行编辑本段科技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科技研究国,花在科技上的开支仅次于美国,即上年的开支增加20%后,今年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开支预期将会有1360亿美元。
中国现今大约有926000位研究家,仅居美国之后。
自1998中国政府在科技研究方面所花的钱翻了三倍。
在2010年中国的工程博士数量可能会超过美国。
许多外国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研究中心。
太空科技 - 在19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发射卫星东方红进入太空,成为第五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独立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7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三个有能力以导弹摧毁人造卫星的国家。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了月球俱乐部的一员,中国政府更计划在2020年左右向太空发射一个空间站和执行一个登月计划。
编辑本段文化 文化 -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哲学。
在2000年,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很多中国演员如成龙、李连杰(美籍华人)、周星驰、巩俐、周润发、章子怡等得到了国际认可。
在美国NBA打球的姚明也逐渐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中国人。
同时,北京市、上海市将相继举行奥运会和世博会。
中国留学生总量已占到世界留学生总人数的14%,2004年到中国旅游人数为41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