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门上的这8个字都是谁题写的
都 是近日,有网站帖出“亲笔题写的大学”一文,其中有人提到,“北京大学”校名是集字体而成。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大校史馆负责人。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北大题写校名一事毋庸置疑。
他介绍说,1949年12月12日,经校委会主席汤用彤、秘书长郑天挺同意,校委会秘书汪子嵩起草了给主席的信,请文书刘椿年楷书誊写后,送中南海毛主席办公处。
信中邀请毛主席在北大五十一周年校庆纪念日(十二月十七日,解放后的第一个校庆)之际为北京大学题写校名,以备制作新的校徽之用。
信中附寄了一张纸,纸上有文书刘椿年画的一个长11厘米、宽3.1厘米的长方形框,框下标注“北京大学”四个字,供毛主席写校名时作尺寸参考。
1950年3月17日,中共中央秘书室将毛主席为北大校徽的题字放在一信封内送给北大,并附言:“寄上毛主席为北大校徽题字,敬请收查。
” 据悉,的题字原件现存于北大档案馆。
参考资料: 。
清华西门高大的门楣上镌 刻着四个洒脱的大字“清华大学”,这是开国领袖 亲笔题写的。
1950年6月,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应清华 师生员工的请求,欣然挥毫,一连写了六个力透纸背的“ 清华大学”。
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的他,还在旁边谦虚地注 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
从此,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徽 就一直伴随着清华师生。
摘自与清华大学 (2001.04.29 新华网)
北大的学校师生万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北大的学校师生,并没有万里长征的。
可询问北京大学办公室、教务处。
以学校的说法为准。
北大师生“万里长征”的原因
狮山万里长城的原因,我想万里长征应该是他们回顾历史吧,缅怀先烈,他们才去万里长征的原因
每年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大概有多少
清华大学一年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000人左右。
例如:应届人数:2004年 3300人;2006年 3300人;2007年 3300人;2008年 3300人;2009年 3330清华北大一年毕业大概七千多吧
蔡元培在北大任教时的作为有哪些、、、、帮帮忙
曾经有一个调查说,全国用“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之类的八个字作为校训的有66所大学,如\\r北京理工大学\\r、华东电力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微博)、汕头大学、上海大学、\\r中国石油大学(微博)、太原理工大学等等。
这样的校训,完全是标语口号,没有丝毫的思想和文化,和村民委员会写在墙上的标语差不多不,也许会和某个村委会墙上写的标语一字不差呢。
这样“全国通用”的校训,从甲校拿到乙校同样适用,你真的说不出区别在哪里。
\\r 这样口号式的校训,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有问题。
这种校训的制定,在当初就是“为校训而校训”,可能是学校领导觉得需要这个东西,于是随便找几个时髦词语作为应景之用,而其产生的程序,也未必有什么严格的论证和征集,不过是几个官员随心所欲地拍板而已。
当然,这样随便采集几个时髦词语,也就不可能变成师生行动的指南,不可能在办学和教育中得到落实。
比较好的不过是新生入学时提到校训,此后,校训就远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和没有校训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标语口号式的校训,玩的是“追风政治”,其实早已名存实亡了。
\\r 校训,据《辞海》的解释,其含义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一所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己树起的一面旗帜,向世界宣示你这所大学的精神,你的办学宗旨,你的价值取向,你的行为准则,你的努力目标。
而作为校训的几句话或几个字,既有历史传承的意义,又有引领未来的功效;既体现一所学校的思想底蕴,又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内函。
对于大学生来说,校训也是母校留下的印记,属于大学记忆的一部分,应该融入学生的血液,铸成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一生的信条,实在不可马虎,以免误人子弟。
很多北大师生到一个寺庙,是哪一个寺庙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西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心地带,占地2,721,682平方米(4082.5亩)。
学校现有教职工15946人,31328名各类在校学生。
现有228个博士点、258个硕士点、104个本科专业,以及覆盖139个专业的35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现任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校长许智宏院士。
出自北京大学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