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口号 > 这里是永城口号

这里是永城口号

时间:2020-04-02 12:50

永城人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商丘人

首先说明一下:无论他们说自己是商丘人还城人,都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讲并且属于谁都是没有太多实际利益的,因为他们都属于河南。

从这一点来说,对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是毫无疑义的,如果非要说个明白,除了佩服他们的执着,只能说明他们无聊。

下面转入正题。

明清时期,永城一直隶属归德府,也就是现在的商丘市,直至1996年才将永城市作为省直辖市(县级市),即便是作为直辖市,也是委托商丘市进行管辖。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将永城市升格为县级市,并且属河南省直辖——这也是永城人为什么说自己是永城人的原因所在(个人感觉,纯属虚荣心作祟)。

1、人为推进城市化的结果(政绩工程的产物)2、地下丰富的煤矿资源。

‘我心目中的永城’作文

被称为“豫东门户”的永城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以前就有人群在这里聚居,始名“永城”;史册上记载,永城曾被誉为“辣椒之乡”。

在这块土地上,我生于斯长于斯已20多载,从咿呀学语时就伴着永城一起成长,当我出落成一个大姑娘的时候,永城也已在商丘甚至于河南迅速崛起,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我目睹了永城的巨变,内心是万分感概。

近几年,在以“黑白经济”为龙头其它相关产业共发展的推动下,永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永城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又是优质面粉的生产地,05年获得了“中国面粉城”的称号,身为一个永城人我十分自豪,但是回想以前,谁曾敢想今天的永城发展的会如此迅速;十年,一晃而过,昨日,仿佛还在眼前。

新庄矿筹建之初,新城这个地方尚叫“谢庄”之时,第一批开拓者们能居住的只有菊花小区里的几栋楼房及光明路两旁零星的楼群,整个永城的交通运输只能依靠唯一的一条主干道——光明路。

通勤车就是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了,谁家能有辆“私家车”—自行车,就已经是个富裕户了。

人们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工人们披星戴月的去工作,晚上八点过后,人们没有任何休闲娱乐,整个城市一片寂静,只有光明路上的路灯懒懒的散发着一圏昏黄的光晕。

逢年过节的时候,如果能去趟老城都要乐上半天,那可是进县城啊!县城里总有那么多好吃的和新奇的玩意。

自从撤县设市以来,永城揭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一条条的大道逐渐修建起来,昔日担负着交通重任的光明路西段已经卸下重担,平坦而宽阔的中原路、硭山路、东方大道、欧亚大道上车水马龙;从铁路以北的明珠花园到沱河岸边的金瀚上河城,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单元房,自建的三层小洋房,新近流行的小高层,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平房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楼房,生活好了,犹如楼房的高度,一层更比一层高。

中、高档私家车飞驰而过,犹如城市动脉里流淌的血液,给这个城市增添了无限的动感和活力。

华灯初上之时,永城的夜生活也随之拉开了帷幕,“老先帅”附近的夜市摊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永兴街上停靠着成排的轿车,有携家带口出来吃饭的,有同事一起出来聚会的,好不热闹。

茶余饭后,热爱运动的人们聚集在广场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相爱的情侣们携手漫步于河边,年轻人们则吆三喝五的在“蓝海”等KTV歌房里高唱张扬着青春。

永城新城区内形成了以百花路、广场为中心,四条大道(南:上河大道,北:欧亚大道,东:中原路,西:硭山路)为辅的生活圏。

基本配套设施十分齐全,教育、医疗、购物、休闲已基本可以满足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先帅旗舰店的开业,更是拉开了永城人品位、精致生活的开端。

思路决定出路,“黑白经济”双发展的政策,使得这个新兴能源城市的经济一路上升,“黑色经济”强财政,“白色经济”富群众,现在又开始培植新的经济支柱“绿色经济”旅游业,硭山文化做为一个新的开发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处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为我们和外界的来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多的人知道了永城的存在,山东的“金瀚”被我们的发展潜力所吸引,于前年进驻永城。

保持自身的优势,我们还能吸引更多的外资来带动本市经济的发展。

我们做为永城人,既为目前这种大好景像自豪,更要居安思危,当我们这个能源城市的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的出路又在何方

问一个关于永城方言的问题

我就是永城人下面那个哥们发的那么多方言也是有出入的.其实永城那里的人说的根本就是江苏徐州话 什么不买虎之类 . 古时候豫东一直和江苏那么交流频繁 . 贸易比较多

永城属于什么地方

这里,曾留下人类早期文明蹒跚的脚步,丰富的古文物遗存,记载着龙山文化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神秘的断层。

  这里是汉兴之地。

汉高祖刘邦在此挥剑断蛇,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建立起400年汉室江山。

    这里是能源之都。

永煤集团、神火集团、裕东电厂三大航母级企业集团坐落境内,龙腾虎跃,成为华东工业重要的能源后方。

  这里是面粉之乡。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黄淮冲积平原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壤,使这里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2005年,这里又以规模庞大的现代面粉加工业赢得了“中国面粉城”的荣誉。

  这里是生态之城。

是河南省首家生态市建设试点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认定。

  这里,就是位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汇处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河南省永城市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处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汇处,永城被称为河南省的东大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

永城市历史悠久,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河南省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城市,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重要组成城市,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城市,河南省生态建设市,河南省卫生城市。

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华东工业的能源后方。

境内有200多家面粉企业,也是国家唯一授予“中国面粉城”称号的城市,永城拥有两家中国500强企业-永城煤电控股集团和神火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永城市分别入围2005、200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中小城市第11位。

永城总面积为206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0万人。

古诗词里的蝉的别称

蝉是大家都悉的一种鸣虫。

据孟先生的《中虫》一书介绍,它在古代的别名竟有三十五个。

在《诗经》中,蝉又称螓(音qín勤《卫风·硕人》)、蜩(音tiáo条《豳(音bīn宾)风·七月》)、螗(音táng唐《大雅·荡》);而在《尔雅》中,又多了十一种叫法,分别是螂蜩、螗蜩、蜻蜻、茅蜩、蝒(音miàn面)、马蜩、蜺(音ní倪)、寒蜩等(见《国学网〈十三经〉尔雅·释虫);扬雄的《方言》中,则又多出十种称呼,分别是蛉蛄、蟪蛄等。

其它尚有胡蝉(《尔雅注》)、蝘(音yǎn眼)(《礼记》)、蚱(音zhà炸)蝉(《本草纲目》)等多种别称。

鉴于蝉的别名过于古老,它的一些别名只能见于一些古文献中,简体字字词典内不予收录,只能了解个大概了。

一些繁体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包括繁体字本也没有收入,只能查古汉语大词典或《辞海》、《辞源》甚至借助于《康熙字典》的反切了。

现在电脑里一些繁体字也没有字库,打字也打不出来,很是麻烦。

说到这里,引出了一个题外话。

“汉字失了体,神仙不认的。

”现在看来,汉字简化是个方向,虽然适应了世界潮流,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1977年中国大陆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

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同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

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不仅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和许多字的笔画,而且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字体规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发挥了重大作用。

毋庸讳言,汉字过于简化,就失去了古汉字的造字本意。

那“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的造字法则至今还难以超越,还生造什么新字呀

难怪台湾甚至香港、澳门不承认大陆的第一批简化字,二简就更不用说。

大陆第二批简化字在推广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是推广不下去了,人们不仅对推广的简化字难以接受,还掀起了一股任意造字的的风潮,社会用字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只好取消了。

取消了这批简化字,虽然对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有所遏制,但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时也难以消除。

蝉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别名呢

大约有三个原因:首先当然是品种问题,不同的叫法标志着不同的品种。

二是由于方言不同,同一种蝉在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名字。

譬如说,蝉的幼虫在我的老家河南南阳称“爬叉”,而在河南永城被称为“知了猴”或“积了猴”,距河南永城以东100公里的的江苏徐州又称为“嗲(音diǎ)喽”。

“嗲喽”在徐州方言里有撒娇、使小性之意。

徐州话说“嗲喽”的表现是:“嗲嗲拉拉”、肉麻、起鸡皮疙瘩。

蝉的叫声单调、尖锐,音阶在高八度区间游走,是“嗲喽”行为的声音属性。

所以,方言有时有比普通话更形象的表现力和针对性。

再就是不同的时代,用一种蝉的名称也有变化。

扬雄的《方言》在释蝉时说得很清楚:“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其大者、其小者、其雌蜻、大而黑者、黑而赤者,等等,都有不同的名称。

前者说的是地域差别,后面则是品种的不同。

南朝宋郑樵《尔雅注》在释蝉时说:“蜩,即蝉之异名,词辨蝉之类也。

”然后,对蝉的异名作出了详细解释。

再加上这几个原因常常搅在一起,越发使蝉的异名多了起来,结果引得注家们相互辩驳,一般读者也只好人云亦云,莫衷一是了。

明人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对前人的诸多说法有一辩证,现录之于后:“蝉,诸蜩总名也,皆自蛴螬腹蜟(音Yǜ育),变而为蝉;亦有转丸化成者,皆三十日而死。

俱方首广额,两翼留足,以胁而鸣,吸风饮露,溺而不粪。

古人食之,夜以火取,谓之耀蝉。

《尔雅》、《淮南子》、扬雄《方言》、陆机《草木疏》、陈藏器《本草》,诸书所载,往往混乱不一,今考定于左,庶不误用也。

夏月始鸣,大而色黑者,蚱蝉也,又名蝒(音miàn面)、曰马蜩,《豳诗》‘五月鸣蜩’者是也;头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蝉,《荡》诗‘如蜩如螗’者是也;具五色者曰螂蜩,见《夏小正》:并可入药用。

小而有文(纹)者曰螓,曰麦□(上札下虫,音zhá扎);小而色青绿者曰茅蜩,曰茅□(上截下虫);秋月鸣而色青紫者曰蟪蛄,曰□(左虫右召)□(左虫右撩去提手)曰蜓□(左虫右木);曰□(左虫右奚)□(左虫右鹿),曰□(左虫右多,音shé舌)□(左虫右决去两点水,音jué决);小而色青赤色者曰寒蝉,曰寒蜩,曰寒螀(音jiāng),曰蜺;未得秋风则□(上病框下音,喑的异体字,音yīn阴)不能鸣,谓之哑蝉,亦曰□(上病框下音,“喑”的异体字,音yīn阴)蝉;二三月鸣而小于寒螀(音jiāng江)者曰□(左虫右宁)母:并不入药。

”他将前人诸说加以分类,去其重复者,总结出蝉的九个种类。

他归类的标准有三点:一是形体大小,二是体色,三是时令,这就比较科学了。

清人陈淏子《花镜•养昆虫法》“鸣蝉”条上说,鸣蝉一名寒螀,夏曰蟪蛄,秋曰蜩,又楚谓之蜩,宋卫谓之螗,陈郑谓之蜋蜩,又名腹蜟。

雌者谓之疋,不善鸣。

乃朽木及蛴螬腹蜟所化,多折裂母背而生。

无口而以胁,鸣声甚清,亮而闻远,鸣则天寒。

头方有緌,两翼六足,能含气不食,应候守常,多息于高柳、桑枝之上,死惟存一壳,又名蝉蜕。

当然,如果以现代昆虫分类学的标准来衡量,李时珍的分法仍有其不足之处。

根据科学的分类方法,蝉有30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仅我国就有120种以上。

最常见者有蟪蛄、黄蟪蛄、花蟪蛄、鸣蜩、赭□(左虫右撩去提手)、蚱蝉、黄蚱蝉、□(左虫右刀,音diāo雕)□(左虫右劳,音láo劳)、夏至□(左虫右撩去提手)、鸣鸣蝉、寒螀(音jiāng江)、春蝉、茅蜩、红娘子等十多种。

与蝉有关的词组和成语典故不少。

像蝉联,亦作蝉连,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

蝉娟(古汉字的娟字是“虫”字旁)。

《庄子·达生》中记载的“佝偻承蜩”或“承蜩之巧”,比喻做事精专,全神贯注,方能成功。

两眼只盯着蝉的翅膀,别的什么也不去看。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寓意: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心无旁骛的认真做个一年半载,把别的诱惑、爱好暂时收敛和压抑一下,养成不被外界打扰的习惯,专注的去做一件事,那肯定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的。

佝偻老人的体质没有办法和一般人相比,但是他在捕蝉这件事情上却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专一和刻苦。

(原文: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

有道邪

” 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音júe,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 汉代刘向《说苑·正谏》中记载: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

”有一位年轻的舍人,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

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

”少孺子回答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背后有一只螳螂啊;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要抓这只蝉,却不知道它的旁边有一只黄雀啊;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他所处的树下拿着弹弓正瞄准了他啊。

这三个小东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考虑隐伏在它们身后的灾祸啊

”吴王说:“您说得好啊

”于是停止用兵。

(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儒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

”乃罢其兵。

商丘名称的由来

这里,曾留下人类早期文明蹒跚的脚步,丰富的古文物遗存,记载着龙山文化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神秘的断层。

  这里是汉兴之地。

汉高祖刘邦在此挥剑断蛇,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建立起400年汉室江山。

  这里是能源之都。

永煤集团、神火集团、裕东电厂三大航母级企业集团坐落境内,龙腾虎跃,成为华东工业重要的能源后方。

  这里是面粉之乡。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黄淮冲积平原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壤,使这里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2005年,这里又以规模庞大的现代面粉加工业赢得了“中国面粉城”的荣誉。

  这里是生态之城。

是河南省首家生态市建设试点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认定。

  这里,就是位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汇处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河南省永城市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处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汇处,永城被称为河南省的东大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

永城市历史悠久,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河南省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城市,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重要组成城市,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城市,河南省生态建设市,河南省卫生城市。

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华东工业的能源后方。

境内有200多家面粉企业,也是国家唯一授予“中国面粉城”称号的城市,永城拥有两家中国500强企业-永城煤电控股集团和神火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永城市分别入围2005、200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中小城市第11位。

永城总面积为206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0万人。

   历史沿革  永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永城王油坊文化遗址表明永城的文明史距今有4000多年。

造律台萧何制定《汉律》,成为统制天下的法典。

境内有国家4A级“芒砀山文物旅游区”,陈胜墓、孔子避雨处、刘邦斩蛇处、郭塔、张飞寨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尤其是西汉大型王室陵墓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宛如地下宫殿,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最大的石室陵墓。

洞内壁画“四神云气图”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级别最高的壁画。

秦 时 期: 于此设、治“建成县”、“酂县”、“芒县”。

西 汉 时 期: 于此设、治“敬丘县”,“酂县”。

东 汉 时 期 : 于此地改置更名为设、治“临睢县”。

隋 (610年): 于此改置更名为“永城县”。

金元(1221年): 升为州,元至久二年(1265年)复降为县。

1945年 2月: 于此地改置更名为“雪涡县”、“雪枫县”。

1949年 3月: 复名“永城县”。

1996年10月 : 国务院撤销永城县设立省直管“永城市”。

(见《国务院公报》96年10月刊。

)   ⑴. “永城”的来历: 因县城屡遭水击而不破,故名永城。

取永远为城之意。

(《永城县志》)  ⑵.“建成县”: 秦置,故城位置在今永城东北35里陈集乡刘寨,隋城系依汉芒县旧址,今地面尚存东北城角,高于地表0.5米。

《永城县文物简介》1981年永城县文管会编著。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学社出版)亦将该城标于永城县东南。

  ⑶.“芒县”: 秦置,地处今永城东北35里芒山、陈集一带。

  ⑷.“敬丘县”: 汉初置敬丘县,东汉改为太丘县,晋县废城存。

地处今永城西北。

  ⑸.“酂县”: 秦置,地处今永城酂城一带。

永城地理编辑本段  永城处在东经115°58′~116°39′,北纬33°42′~34°18′之间,平均海拔33米。

市境的北、东、南及西南部分别与安徽省的砀山县、萧县、濉溪县、涡阳县、亳州市毗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河南省的夏邑县缘连。

沱河穿过西城区的北部和东城区的南部,芒砀山位于北部的芒山镇境内,主峰海拔高度159米。

311国道从中部东西贯穿境内,连霍高速公路从北部东西贯穿境内。

全境近似椭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31.9米,除西北有方圆16平方公里的芒砀山群外,大部分为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30C。

行政区划编辑本段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城市现辖11个镇、18个乡,744个行政村,3706个自然村。

所属乡镇有:演集镇、城关镇、 芒山镇、高庄镇、酂城镇、裴桥镇、马桥镇、薛湖镇、蒋口镇、陈集镇、十八里镇、城厢乡、候岭乡、黄口乡、新桥乡、双桥乡、王集乡、李寨乡、卧龙乡、龙岗乡、马牧乡、酂阳乡、太丘乡、顺和乡、条河乡、刘河乡、陈官庄乡、苗桥乡、茴村乡。

  乡镇简介   城关镇   位于永城西城区,总面积14.2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

镇政府驻利民居委会。

  2002年底,辖18个居委会(解放、塔东、塔西、岳山、中山、健康、人民、淮海、红旗、红学、胜利、西南、永和、花园、雪枫、利民、东方、白洋)、8个村(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南园、大营、马岗、董桥),41个村民组,22个自然村。

  演集镇   位于永城市东城区,面积59.8平方千米,总人口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

镇政府驻演集村。

  2002年底,辖8个居委会(车站、百花、永兴、沱滨、文化、菊花、月季、欧亚)、26个村(演集、黄庄、豆楼、胡阁、谢楼、曹楼、张大庄、陆楼、李楼、时庄、代王楼、关庄、李林、刘楼、刘庄、韩寨、梁油坊、天齐、朱小庄、丁楼、丰庄、武庄、胡楼、张楼、郭楼、李庄),250个村民组,210个自然村。

  高庄镇   位于永城市东部。

总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人。

镇政府驻高庄村。

  2002年底,辖31个村(高庄、程元、曹庄、王庄、陈庄、王楼、大厂、车集、贾庄、韩庄、郭寨、申楼、闫瓦房、坡里、黄李、谢庄、谢店、蒋洼、冀庄、前张、大张、孙楼、单庄、郭庄、黄屠、葛店、高台、邵庄、洪楼、周庄、练庄),271个村民组,154个自然村。

  陈集镇   镇政府驻陈集村。

2002年底,辖34个村(陈集、郭庄、刘寨、双楼、代井、大朱庄、东风、孟寨、丁西、丁东、侯庄、张莫庄、张王庄、刘楼、望庄、豆油坊、大陈庄、贾庄、张庄、王善庄、刘河、朱寨、胡井、赵楼、花园、李古洞、马古洞、汉陈、香庄、高庙、芦庄、松元、练油坊、练楼、姚楼、道南),307个村民组,169个自然村。

  薛湖镇   镇政府驻薛南村。

2002年底,辖35个村(薛南、曹大庄、薛北、朱坑、金顶、崔庙、康庙、陈小庙、徐营、侯楼、洪路口、聂庙、丁庙、程大庄、陈寨、董阁、宋楼、王桥、周阁、黄营、豆楼、聂四楼、董庄、班寨、李草楼、李庄、张七楼、洪寨、宋河、刘家庙、张白元、聂寨、候寺、陈楼、付楼),313个村民组,139个自然村。

  2005年,撤销滦湖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薛湖镇管辖。

  芒山镇   位于永城市北部。

总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5.3万。

镇政府驻雨亭村。

  2002年底,辖26个村(山城、前尧、后尧、僖山、夏庄、雨亭、磨山、周桥、张庄、柿元、马山、陶山、刘厂、关庄、朱厂、松元、大庄、刘庄、彭厂、郑楼、丁楼、赵楼、姜楼、陈楼、种庄、周庄),211个村民组,98个自然村。

  蒋口镇   镇政府驻蒋南村。

2002年底,辖33个村(蒋北、蒋南、张庙、赵庄、崔油坊、凡集、北李楼、后板桥、四口楼、张菜园、常湾、前板桥、西李楼、张洼、葛洼、蒋型坊、乔楼、车楼、张集、谢庄、南李楼、王庄、谢集、九千米、陈楼、北李庄、田水井、秦湾、张梨园、刘集、仟佛、洪楼、刘庄),282个村民组,170个自然村。

  酂城镇   位于永城市西部。

总面积70.6平方千米,人口5万。

镇政府驻酂东村。

  2002年底,辖33个村(酂东、王庄、双楼、龚庄、乔集、张庄、中楼、王楼、薛庄、宋庄、肖阁、菊庄、王寨、夏三楼、刘庄、袁庄、酂西、酂南、夏庄、侯寨、花园、丁阁、张楼、柏元、姑庵、丁桥、曹庄、五里、卞庄、马六、李集、肖楼、胡楼),284个村民组,146个自然村。

  裴桥镇   位于永城市西南部。

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人口5.6万。

镇政府驻裴桥村。

  2002年底,辖29个村(裴桥、任楼、王阁、孙母庄、朱庄、胡小寨、和顺、田楼、张店、前老家、李阁、梁堰、程庄、刘井、夏平楼、夏桥、周阁、崔庄、苏楼、邵庄、杨楼、盐店、苏沟、书案、刘庄、万楼、黄楼、乔庄、赵楼),243个村民组,185个自然村。

  马桥镇   镇政府驻马北村。

2002年底,辖30个村(马北、郑庄、洪寺、何庄、阎庙、梅庙、马南、庞楼、陈庄、陈湾、小苏庄、田楼、庞庄埠、刘楼、沈楼、侯寨、王桥、孙庄、同沟、马彭、常集、武庄、王庄、朱庄、洪沟、唐庄、李庄、铁塔、菜园、果园),289个村民组,196个自然村。

  十八里镇   镇政府驻十八里村。

2002年底,辖19个村(十八里、曹庄、祝庄、成楼、单阁、彭楼、陈楼、孙元、刘岗、七里店、郭李庄、三座楼、王双楼、十里庙、柘树、望堂、李窑、大李庄、陈土楼),131个村民组,67个自然村。

  城厢乡   乡政府驻戚庄村。

2002年底,辖19个村(戚庄、北郝、刘岗、韩庄、高余庄、李林、张楼、程楼、王楼、高玉楼、南郝、李庄、八里庙、冯寨、张庄、张大庄、洪岗、任楼、八里庙?),203个村民组,131个自然村。

  候岭乡   位于永城新市区南部,新城工业开发园区坐落境内。

人口5.1万人。

乡政府驻十八里村。

  2002年底,辖28个村(侯岭、方庄、程营、孟庄、张井、柏山、李口、施庄、蔡元、高楼、韩二庄、孙庄、大王庄、草庙、陈庄、亓庄、钟庄、呼东、呼中、呼西、二十里、十八里、谢楼、酒店、蒋阁、化庄、任湖、解庄),233个村民组,138个自然村。

  茴村乡   乡政府驻东街村。

2002年底,辖24个村(东街、南街、西街、张石桥、刘营、苗阁、代庄、邓庄、盛营、杨庄、汪庄、岳庙、谭桥、苗庄、位老家、李楼、刘元、翟庄、吕店、杨套楼、老阎楼、韩楼、崔庄、张大楼),235个村民组,104个自然村。

  苗桥乡   位于永城最东部。

总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

乡政府驻张楼村。

  2002年底,辖20个村(新庄、梁海、水寨、陈大庄、周集、汤庙、苗北、曹楼、张楼、高楼、屈庄、苗南、李黑楼、韩阁、杨楼、武庙、黄土楼、花园、药店、黄楼),156个村民组,86个自然村。

  刘河乡   乡政府驻刘河村。

2002年底,辖27个村(刘河、訾楼、竹元、棘古同、王楼、尹楼、杨各子、郭洼、窦石桥、大秦集、王集、豆官坑、丁庙、万善庵、李庄、刘集、位庄、朱楼、倪阁、孙厂、孟集、姜庄、祖楼、刘小尧、武楼、周庄、谢楼),234个村民组,198个自然村。

  滦湖乡(已经撤销)   乡政府驻李井村。

2002年底,辖16个村(李井、郭长庄、张大庄、张路口、张营、阎庄、张楼、朱庄、余楼、郭楼、刘松元、练楼、代河、吴瓦房、单河、李楼),133个村民组,67个自然村。

  2005年,撤销滦湖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薛湖镇管辖。

  条河乡   乡政府驻李楼村。

2002年底,辖27个村(李楼、排集、肖庄、冯庄、王石庄、种寨、郑楼、祝庄、吴营、侯庵、宗楼、李各、翟营、王山、堤湾、王庙、水库、东侯庙、西侯庙、贾洼、徐山、条河、邵山、鱼山、李双楼、邸楼、郭集),227个村民组,87个自然村。

  顺和乡   乡政府驻东街村。

2002年底,辖29个村(东街、西街、高新庄、高双庙、张庄、赵庄埠、夏楼、吕小楼、玉皇、丰沃、李大庄、蔡小街、蔡庄、后六子、梁庄、朱庄、房集、韩庄、王庄、高平房、蒋大庄、刘木匠庄、高口、姬庄、赵洼、赵营、刘古同、赵路口、洪菜园),245个村民组,145个自然村。

  太丘乡   乡政府驻太丘村。

2002年底,辖20个村(太丘、刘楼、崔楼、齐阁、后韩庄、邱庙、洪庄、吴圩、张牌坊、曹庙、杜庄、黄桥、洪小楼、丁庄、万庙、胡小厂、石庄、石槽、许河、六湾),194个村民组,97个自然村。

  酂阳乡   乡政府驻酂北村。

2002年底,辖30个村(酂南、酂北、酂西、常庄、盛楼、吴庄、母阁、牌坊、乔霍楼、凡庄、宋庄、乔楼、崔庄、练楼、代营、陈阁、李庄、杨庄、翟楼、马楼、张线庄、六湾、陈楼、王楼、柳元、蔡集、孟桥、油坊、刘庄、黄盆厂),225个村民组,112个自然村。

  马牧乡   乡政府驻马牧村。

2002年底,辖30个村(马牧、桑李庄、东霍、两口、乔楼、赵庄、西霍、郑西、丁寨、荣庄、丁老家、候洼、南董楼、程阁、歧麦、丁大庄、卜南、丁三楼、郑寨、西董楼、棠林、霍土楼、付小楼、五子楼、郑东、丁路口、卜北、王庄、马庄、宋王庄),233个村民组,109个自然村。

  龙岗乡   乡政府驻龙岗村。

2002年底,辖28个村(龙岗、唐庄、贺庄、徐楼、华佗、王楼、魏庄、孔湾、杨楼、秦楼、白元、蔡楼、马阁、屈庄、陈古同、孙楼、韩庄、位楼、王石栏、张集、米庄、天齐、孟楼、王阁、楚庄、杨庄、孟李楼、田楼),306个村民组,164个自然村。

  卧龙乡   乡政府驻洪福村。

2002年底,辖22个村(洪福、黄庄、潘老家、潘双庙、高胡楼、李庄、位桥、潘桥、杨大庄、丁楼、浑河、潘楼、王庄、刘园、余庄、刘楼、王元、伊庄、石桥、王行、宗桥、夏朱元),192个村民组,113个自然村。

  双桥乡   乡政府驻双桥村。

2002年底,辖25个村(双桥、王店、李林、杨岗、王香楼、碱荒、李珍庄、贺孙楼、魏洼、桑楼、孙瓦房、刘阁、大位庄、何楼、孙楼、张阁、王炉营、小王庄、汤楼、曹沟寺、邓楼、张桥、徐庄、乔洼、赵洼),225个村民组,125个自然村。

  王集乡   乡政府驻王集村。

2002年底,辖17个村(王集、崔营、余庄、庄楼、李岳楼、任楼、李沟、乔楼、郭庄、曹庄、凡营、闫庄、郭桥、八口楼、刘老家、蔡阁、石营),152个村民组,88个自然村。

  李寨乡   乡政府驻李寨村。

2002年底,辖21个村(李寨、苏小庄、徐庄、曾楼、关庄、余庄、支庄、丁唐、苏暗楼、张迁、庞庄、陈庄、麻冢、二郎、大李家、苏李家、苏阁、唐楼、彭庄、魏庄、苏楼),178个村民组,118个自然村。

  新桥乡   乡政府驻新桥村。

2002年底,辖18个村(新桥、曹桥、秦庄、江庄、张寨、马庄、韩六子、胡寨、胡道口、蒋庄、前刘营、孙庄、侯楼、朱楼、甘城、小刘庄、荣庄、温油坊),187个村民组,112个自然村。

  黄口乡   乡政府驻黄口村。

2002年底,辖20个村(黄口、顿桥、赵楼、丁楼、李平楼、李当庄、大刘庄、老家、木楼、大寨、陈楼、曹楼、成庄、许庄、胡庄、田庄、何桥、闫王庄、白庄、道庄),175个村民组,100个自然村。

  陈官庄乡   乡政府驻陈官庄村。

2002年底,辖14个村(陈官庄、胡庄、黄松林、李门庄、刘集、郭楼、堌尚、潘窑、陈庄、杨寨、左寨、张大庄、王庄、李庄),113个村民组,56个自然村。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