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
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花了几天时间在富阳桐庐一带转了一圈归来,在大巴刚进入杭州市区的那一刻,我开始就对自己曾经幼稚的想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去别处寻找风景的想法感到万分懊悔。
江南之风景,杭州看遍就已足够。
离开了杭州来到富阳,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盯着你的荷包的私人景点,学生证还不能打折!!! 一路去了杭州野生动物园,富阳县上的鹳山公园,龙门古镇,桐庐的大奇山森林公园,富春江小三峡,具体见闻如下。
杭州野生动物园,门票:75元(学生票),★★★★ 分为两个部分:步行游览区、野生放养区(需要驱车前往)。
步行游览区中的动物普遍很困,也许是去得太早了(上午10点),也许是入冬了,动物们80%以上都是趴在地上晒太阳,丝毫没有要跟游客交流的意愿。
看完笼子里昏睡的动物,鹦鹉表演、大象表演、投喂猴子、环尾狐猴倒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一些。
接下来,驱车前往野生放养区,强烈建议自驾车游览,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停下来和斑马、长颈鹿、驼羊等生物近距离互动。
否则,只能做动物园的游览车前往,游览车途中不停靠(现在我怀疑是工作人员嫌麻烦,懒得停),所以找不到多少兴奋点。
最后,观看动物园马戏团表演,演员很卖力,效果很不错,推荐
鹳山公园,门票:免费,★★★☆ 鹳山公园也许不能算上一个目的地,它只是富阳县上一个并不大的公园,但是临着富春江,傍着小山坡,浸染了名士郁达夫的人文之风,早晨江上被太阳一照,金光闪闪,波光粼粼,因此虽说不上有“大美”,也算是小有韵味。
龙门古镇,门票:68元(可逃票),★★ 龙门古镇。
名字听着很霸气,宣传也做得很到位:“千年古镇”,“孙权故里”,“中国最大迷魂镇”神马的等等广告词,于是我就兴冲冲地去了。
古镇有个正大门,官方票价是68块,通常可以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抄小道进入景区,我们自己随便溜达了一下就找了条小路拐进去了。
转完一圈,实在是大失所望,为那些付出68元\\\/人的游客们抱不平。
按说我看过的古镇也不少了,家乡的郭洞、俞源,还有周边的南浔、宏村,都是货真价实的古村落,然而眼前的这个龙门镇,只能算是个破落的小山村吧,周围都是新建起的现代民居,古镇部分也是新旧建筑混杂。
保存尚好的几处古宅,也就是普通的厅堂和宗祠,你想看精美的木窗,或是雕花牛腿,还是古家具
抱歉,你真的来错地方了。
去之前也在网上做过调研,但是搜到的大多是好几年前的攻略,不知道是不是近些年来被破坏得比较严重了。
大奇山森林公园,门票:50元,★★★★★ 带着失望的心情,第二天一早就急匆匆地离开了龙门赶往下一站桐庐。
到了那边简单地吃了中饭,揽了一辆小面的就向大奇山奔赴过去。
一路上那司机简直着了魔了,一听到我们要去大奇山,一个劲地想要阻止我们:“大奇山一点都不好玩的,哪有白云源好玩,就一个小山坡,连水都没有,这么贵的门票简直浪费了⋯⋯”等云云。
由于对白云源和大奇山都并不熟悉,所以我们也有点心里没底,但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没有接受司机的蛊惑。
到了入口,买票,50块一张,没有学生票⋯⋯这让我们不免觉得有些失望。
上了山,一开始地势平缓,与杭州植物园并无异同,一路沿山阶而上,慢慢地开始渐入佳境。
发现那司机根本就是胡扯,大奇山是一座以水景取胜的山,山间有一条清流自山顶飞瀑一路湍流而下,水中有巨石和游鱼。
再往上,有多处碧绿深潭,其中一处水深达十米,却清可见底,更妙的是潭底还有大尾锦鲤和青鲤,悠游自在地在水中缓慢穿梭,时而游到水面上来取食,如同悬浮在空中一般。
第一次看到这般宁静的却能如此震撼人心的景致,我在潭边呆呆地站了很久⋯⋯一路上经历了几座铁索桥,木板桥,摇摇晃晃的刺激又有趣。
历经一个多小时后行至山顶,看到了传说中的飞瀑,一条白练从石壁上纵身跃下,其声轰然。
总体来说,大奇山风光不错,此行不虚。
富春江小三峡,门票:100元,★ 最后一站,到了富春江的小三峡。
之前听说它“不是漓江,胜似漓江”,便欣欣然前往,想体验一下泛舟江上,江上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感觉。
门票每人一百,依然没有学生票⋯⋯(据说那边很多的景点都是私人的,所以才不管你有没有学生证)当天早上大雾弥漫,一直到九点都没有散去,此时的我们却已经登上了一艘大游轮开始“泛舟”了。
但是由于能见度不高,无法看清楚江景全貌,一路下来不免有些兴味索然。
半个多小时候抵达严子陵钓台,下船参观。
岛上并无特别的景致,倒是有一些书法家提的石碑让我挺有兴趣的,无法细细观摩,便用相机快速地拍了下来。
期间岛上的小店店主一直用扩音喇叭宣传着自家的臭豆腐,可惜并没有人停下脚步来买单。
逛了一会便又登上大游船往龙门湾驶去,这才发现,其实早上出发的码头与严子陵钓台以及龙门湾之间,距离并不远,三者是一个环线。
所谓的龙门湾,就是一座很小的岛连着一座石桥,桥畔一座仿古的塔楼。
塔楼下面有忽悠你捐善款的假和尚,楼上几层则空空如也。
下了大游船,乘着小画舫绕小岛行驶了一圈,听导游讲了一些莫须有的典故,至此,整个小三峡之行便结束了
耗时不到两小时。
等着一大拨的团队游客离去后,我们孤独地站在石桥上,吹着冷冷的江风,江上依旧白雾弥漫,心底生出一股凄凉:这坑爹的景点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
不经历这一趟,我想我永远不会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钱塘江大潮资料和图片
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
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
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
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
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
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呢? 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
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
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
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只是少数,钱塘潮能荣幸地列入这少数之中,又是为什么?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
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
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
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