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广告词 > 大年小年是周全广告词

大年小年是周全广告词

时间:2015-05-12 03:59

高考大小年 是什么意思啊

(今年是大年还是小年啊)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大小年 现象其实有点类似于市场规律。

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会参照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别是上一年在当地的分数线。

根据考生普遍的报考心理,如果上一年某高校录取分数特别高,当年考生就会因为担心录取难度增大而改报其他学校,从而导致该校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降低;反之,下一年的考生又会争相填报,抬高其录取分数线。

这就形成高校录取的大小年现象。

但是,大小年现象并非特别明显或者规律,它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如果考生能够正确把握大小年现象,找出规律,就可以再志愿填报中避开高峰(大年),寻找低谷(小年),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使用手册:大小年只能作为志愿填报的“药引”,不可过量,否则会物极必反。

TIP 1. 高校录取过程中是否存在大小年现象,需要考生结合往年录取信息,并综合学校多方情况全面判定,地理位置、学校改名、院校升级等都会成为影响高校录取走势的因素。

而不应该道听途说,凭感觉轻易判断,而判定时,考生也最好研究高校连续3年在当地的录取走势。

TIP 2. 如果能够基本确定高校录取的大小年走势,那么考生就应该对大年和小年,确定不同的报考策略。

遭遇高校录取大年时,应该审时度势,确定自己的报考行为:即至少利用三年以上的学校录取平均分,确定学校的录取分数曲线变化,避开“大年”,找准“小年”使自己能够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TIP 3. 把握大小年现象能给考生志愿填报带来意外,但它也不是确保被录取的灵丹妙药。

很多时候运用大小年现象报考,不能收到两全其美的结果,只能是一种只能保证学校无法保证专业的“幸运”罢了,因为好的专业都在第一志愿被考分较高的考生占有了。

所以运用大小年现象报考,只能勉强进入某个学校,而专业大多只能是相对冷门的专业了,这对特别向往某所学校的考生比较适用。

TIP 4. 高校录取中的“大小年”情况,有时并非呈规律性变化,即上一年是“小年”的话,而下一年未必会出现“大年”,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时甚至会出现连续两个“大年”或“小年”。

此外,并非每所学校都会出现大小年现象,也未必同一所高校在每个省都出现大小年现象。

尤其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每年报考人数很多,录取分数也很高,录取中就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即使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省的录取情况不同,是否出现大小年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考生必须至少研究三年高校录取情况才能有大致判断。

TIP 5. 大小年现象最好用来选择保底志愿,最重要的是把第一志愿的文章做好。

2005年江苏文科考生晓艳,高考573分,高出当年一本线13分。

其实早在考前晓艳和父母就决定不管成绩如何,一律只考虑省内院校,而晓艳也对南京师范大学情有独衷。

经过查询,2004年南师录取最低分575分,与当年一本线持平,而自己今年比一本线高13分,通过这样的比较,晓艳觉得自己报南师绰绰有余。

可是正当她要将南师作为第一志愿时,班主任的一席话惊醒了陶醉在喜悦中的晓艳。

“若按去年的情况以你可以报南师,但录取形势每年都不一样。

你是复读生,尽量不要去冒险,要求稳妥,能走尽量走。

”于是晓艳认真查询了南师往年的录取分数,发现学校在录取时的确存在“大小年”现象,而2004年恰好是“小年”。

于是晓艳觉得2005年肯定是“大年”,她最喜欢的法学专业近几年录取分数竟然高出一本线30~40分。

后来她将目光锁定在江南大学上。

认真查阅江南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她惊喜地发现,江南大学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在江苏生的录取分数线与一本线持平。

以晓艳高出一本线13分的成绩,报考江南大学是十拿九稳的事,再说,江南大学还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了。

因此,她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上填上了江南大学。

虽然这样,她也不敢轻视二本志愿,她选择南审,南财等作为自己的第二梯队,以防万一。

晓艳一向对法学比较感兴趣,因此专业选择没太费劲。

但为了保险,晓艳在江南大学的专业栏里是选择了“服从调剂”。

事实正如晓艳所料,自己毫无悬念地被江南大学法学专业录取。

而当年南师法学专业录取的最低分也要591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满意的话请选择采纳,这样可以为更多的网友服务,如果不满意,请继续补充;如果想要咨询更加多,请加我为问问好友,有事直接向我求助即可,谢谢。

高考招生大小年是啥意思

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这从其每年的高考录取分中便可看得出来。

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高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现象,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大小年”现象。

高考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就是某个或某些学校的招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很大。

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高出许多,直接结果是当年的录取分数线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

由于这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一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再报考该校了,带来的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下来,人们将其称之为“小年”。

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上一年的录取分不高,可能报考的人又多了……如此循环,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起伏十分明显,就形成了所谓的“大小年”现象。

高考的大年小年什么意思啊

有什么具体含义呢

大年就是录取分数高;小年就是录取分数低,一般的规律就是一年高一年低,类似波峰波谷。

比如去年是大年,大家看这个学校比同类学校分高那么多,今年报考这个学校的人自然就少了,就形成了小年,就是录取分数比同档次学校低

2020年是大年还是小年

公元2020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

农历庚子年(鼠年),闰四月,共384天。

21世纪第2个10年的最后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高考里说的“大年”、“小年”现象是什么意思

每所高校每使在同一个省,录均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把这象称之为“大小年”.  也就是说,录取分数可能一年高一年低。

从报考心理来讲,当报考学校过去录取分数线较高时,很多考生会选择放弃报考该校,而报考另一所投档线较低的学校。

  由于实际招生数量有限,不可能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被录取,往往是报考的考生越多,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越高;反之,报考的考生越少,则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越低(当然,这种“低”是有限度的,考生必须达到学校所处招生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李鸿章对联中“祈寿年”,“祈大年”,“祈新年”哪个是正确的

上联:过小年,过大年,年年都过下联:盼今天,盼明天,天天开心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