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心得体会 > 本草纲目读后心得体会

本草纲目读后心得体会

时间:2014-04-10 16:16

人生必看的十本书

成功,是人生梦想的彼岸。

在通往彼岸的过程往往有一样必不可缺的必备品——挫折。

挫折是一种挑战一种尝试。

暴风雨使小草深根蒂固;蜿蜒使河流气壮山河。

只有历经挫折才能绽放耀眼夺目的光彩;只有勇敢面对,才能距成功更近一步;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成功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宝剑锋从磨刻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所以,挫折是人生的必备品。

如果你感受胜寒风凛冽的冬天,又如何迎接阳光明媚的春天呢

即使它漫长而又寒冷。

家喻户晓的贝多芬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史诗壮烈般的传奇。

艰苦的童年、爱情的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都在错残着这位伟人,可是这些仅仅是挫折的前奏。

1796年,贝多芬的听觉开始渐渐减弱,对常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而贝多芬作为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失去听觉,无疑是上天残忍地扼住了他命运的咽喉。

在这样沉重的挫折面前,贝多芬在痛苦中与病魔做斗争,几乎快要被击灭。

可是。

他用辛勤的汗水浇灭了那无情的烈火(命运的折磨);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岁月里,创造了他很多伟大的巨作。

一个不幸的人,一个深受贫穷、残废、孤独、折磨的人,上天给他痛苦,他却笑而应之,勇敢面对。

用自己的行动来创作让人感触的歌曲。

给人留下深刻而不可磨灭的印象。

贝多芬啊,一个传奇、伟大的人物。

你那勇敢面对挫折的精神、不被挫折所恐惧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是您鼓励了我们:生活中遇到小小的挫折要学会勇敢、要学会坚强,不要被这小小的打击所吓倒,不要轻言放弃……渐渐地,他那敢于斗争,不畏挫折,不轻易放弃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音乐家。

人们给他的音乐作品戴上了“音乐神父”的至尊荣誉。

但是,他的音乐作品果真具有超强吸引力,让人着迷吗

他的旋律、歌词真的打动人心吗

流传至今的《月光》是否真的比其他人的歌曲略胜一筹呢

——非也。

那究竟是什么让广大听众对他的歌曲如此痴迷、百听不厌呢

我想,是他勇于向命运挑战,坚强不屈的品格打动了大家,是他那敢于向命运挑战,坚强不屈的品格感染了大家,是他打败了死神的来临,用意志打动了大家。

不要忘记,这是贝多芬在与不幸的命运作战时写下的壮烈曲调。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这是列别捷夫的一句名言。

含有极其丰富的哲理,教人们如何以平静之心勇敢面对挫折、失败。

翻开历史的记录册,那一件件不惧挫折的事迹感动着我们,高士其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在23岁那年不幸身患脑炎而留下了十分严重的后遗症,以至于全身动弹不得,头部僵硬,动作艰巨,几乎面临瘫痪;1978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又彻底破坏了他的说话能力。

常人看来都认为是上帝在捉弄着自己的命运。

但他并没有被自己残躯的身体所吓倒,也从未被病魔缠身而又轻生念头,而是顽强地克服了病魔带来的种种困难,坚持用颤抖、有气无力的双手,忍着巨大的痛苦一笔一划地写作。

不知道这样过了多久,他终于完成了近百万字的创作。

他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的的子孙走上科技的道路。

人们也亲切地尊称他为“高士其爷爷”。

逝世后,随之被称为“中华民族英雄”。

高士其爷爷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终身不懈地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的事迹,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士其爷爷是科技工作者肩负向人民群众传播科学社会责任的代表,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对科技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他的一生和贝多芬几乎一样;受尽了上天的折磨,几乎快要在被击垮的边缘又赶走了死神的到临。

我曾无数次思考,大家同是人类,为何区别有如此之大

在同样的挫折、困难面前,有些表现得异常勇敢坚强,而有些人则胆小懦弱。

他们是如何使自己坦然面对挫折、失败的

在悲惨的命运中,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勇敢面对挫折的态度打动了上帝;怜悯了他们的一丝希望。

我想说:“这些勇敢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痛苦、挫折的人啊,你们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们炎黄子孙、千秋万代。

是你们用行动教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失败;是你们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们课堂上所领悟不到的人生哲理。

未经坎坷泥土的乡间小路,又哪知阳光大道的不易;未经严寒酷暑,哪有阳光明媚;未经历挫折和上天的考验,怎么能体会胜利与成功的喜悦。

挫折——人生必不可缺的日常必备品。

经典古今中外名著文学 推荐50部

1、推天道以明之书 《周易》2、高华宏阔的史诗典范 《荷马史诗》3、西方寓言的始祖 《伊索寓言》4、中国道家的开山之作 《老子》5、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 《诗经》6、兵家韬略之首 《孙子兵法》7、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8、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开山之作 《左传》9、第一部世界性通史著作《希腊波斯战争史》10、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政治哲学的著作《理想国》11、希腊理智最完美的纪念碑《几何原本》12、初学入德之门 《大学》13、孔子传授之心法 《中庸》14、儒学“内圣”走向的开启者 《孟子》15、游逍遥、达齐物的智慧结晶 《庄子》16、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17、印度心灵的镜子 《罗摩衍那》18、世界上所有民法典结构的基础《法学阶梯》1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0、开传统政治学体系之作《政治学》21、道教丹学之宗 《抱朴子》22、禅宗理论的基石 《金刚经》23、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 《水经注》24、古今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25、初唐政治的重要文献 《贞观政要》26、中国禅宗精神的精髓 《坛经》27、扶桑的空谷足音 《源氏物语》28、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29、历史与文学的完美体现 《资治通鉴》30、从地狱到天堂的旅程 《神曲》31、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 《窦娥冤》32、世界第一大奇书 《马可波罗游记》33、最受中国人推荐的英雄传奇《水浒传》34、包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的杰作《三国演义》35、驾驭与统治的教科书 《君主论》36、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天体运行论》37、阿拉伯世界的百科全书 《一千零一夜》38、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西游记》39、成就人生事业的大学问 《菜根谭》40、探索自我心灵与世界的距离 《蒙田随笔全集》41、舞台中的上帝 《莎士比亚全集》42、骑士风尚的飘逝 《堂吉诃德》43、东方医学巨典 《本草纲目》44、古今游记之最 《徐霞客游记》45、近代科学奠基之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6、现代实验科学的宣言 《新工具》47、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体系的代表作品 《伦理学》48、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 《日知录》49、花妖狐魅的笑影与诗情 《聊斋志异》50、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51、理性和自由的法典 《论法的精神》52、第一部百科辞书 《百科全书》53、世界政治学最著名的古典文献 《社会契约论》54、第一部产生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 《少年维特之烦恼》55、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国富论》56、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57、徜徉在幻想的天空 《格林童话》58、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红与黑》59、与《孙子兵法》齐名的一代巨著 《战争论》60、西方人口理论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 《人口原理》61、第一部用人类学材料写成的原始社会发展史 《古代社会》62、19世纪以前美学的高峰 《美学》63、梦回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童话》64、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 《简爱》65、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昆虫记》66、瞻望我们最遥远的过去 《物种起源》67、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 《资本论》68、雄浑磅礴的史诗般的生活画卷 《悲惨世界》69、汇兵迦奇谋方略之书 《三十六计》70、日神和酒神的至深本能 《悲剧的诞生》71、谆谆教诲中的睿智与光芒 《曾国藩家书》72、俄国革命的镜子 《安娜卡列尼娜》73、社会学理论的开山之作 《社会学原理》74、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源泉 《经济学原理》75、人类心灵的旅途 《梦的解析》76、东方宗教的神圣赞歌 《古檀迦利》77、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之源 《科学管理原理》78、民族脊梁的心血与灵魂 《鲁迅全集》79、宗教社会学合伦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80、意识流小说的旗帜 《尤利西斯》81、美国人民的“官方哲学”《实用主义》82、革新生命意识的文学经典 《追忆似水年华》83、现代西方经济崛起的动力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84、开启人生的一把钥匙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85、诠释最宝贵的生命历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86、随风而逝的爱情经典 《飘》87、人生的徘徊与轮回 《围城》88、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诗词》89、改变命运的必修学科 《经济学》90、系统集中地反映萨特本本论和伦理学思想 《存在与虚无》91、现代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教育过程》92、美国800多所大学管理学的教科书 《管理学》93、散发青春气息的现代经典 《麦田的守望者》94、光辉的生存法则和人生尊严 《老人与海》95、迎接未来世界的行动指南 《第三次浪潮》96、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的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97、美的回归与魅力 《美的历程》98、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正义论》99、21世纪的展望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00、人类灵魂的独特诠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中国古代的主要药典有哪些

(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

他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医学分科。

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3)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

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

③唐朝杰出医学家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⑤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北宋: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

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

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

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

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

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

(7)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李时珍一丝不苟地研究科学的故事

李时百草的故事(1)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湖广黄蕲州(今湖州县蕲州镇)人。

他出身于医学世家。

祖父是个走乡串户的铃医。

父亲李言闻,在乡间行医多年,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深受百姓爱戴。

李时珍受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喜爱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他经常向父亲请教,知道许多花草的知识,还经常讲给小伙伴听。

在父亲的引导下,李时珍读了图画本的《尔雅》。

此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词典,这本书内容丰富多彩。

李时珍熟读了书中的“释草”、“释木”、“释兽”、“释鸟”,等有关动、植物学方面的内容。

在封建社会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意识使人们看不起医生和商人,所以李时珍在幼年时不得不遵从父命,从塾师学“制义”(也就是八股文),走科举致仕的道路。

14岁应黄州府科试考中了秀才后,他更是集中精力,昼夜研习“四书”、“五经”认真练习八股文,为三年后的乡试做准备。

在家乡蕲州登船起程,沿江逆流而上,站立船头,望着两岸的风光,李时珍不禁想起杜甫的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他想,杜甫才华横溢,人品高尚,忧国忧民,同情百姓疾苦,身居乱世,仕途失意,再加之贫穷和疾病,一生潦倒。

而当今的明朝统治阶级整天纸醉金迷,百姓则是灾祸频频,朝廷日渐衰败,他预感自己的科考道路也不会如愿以偿。

看到岸边吃力拉船的纤夫,李时珍又想起父亲的严训,慈母的寄托。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个性倔犟的他感到,只有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奋力拼搏精神,才能帮助他干成一番事业。

三天囚徒般的乡试结束后,李时珍以平静的心态看到了落榜的现实。

他不悲不恼,而是转身来到武昌城内的书铺和药材市场,谦和、恭敬地向当地的药农和药商请教药物的生长习性、气味,以及主治的疾病等许多内容。

李时珍20岁时,得了一场大病。

开始是感冒发烧,浑身酸疼;后来发展到咳嗽日久不愈,胸部憋闷疼痛,呼吸急促,还大口大口地咳吐黄痰,皮肤也热得像火烤一般。

晚上睡不好觉,恶梦不断,多方医治不见效。

就在全家人为他的病着急时,他的父亲突然想起金元四大家的名著中,有一味“黄芩汤”,所治病症和他的病症很像。

于是亲自为他煎药。

服药后,李时珍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这件事后,李时珍感到只有治疗的药方与病症相符,效果才会如此神奇。

诊病用药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掌握的。

药理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只有脚踏实地,广泛涉猎,认真学习和研究,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17岁,20岁和23岁时,李时珍连续三次赴省城武昌参加乡试,结果都未能考取,名落孙山。

李时珍思想活跃,不适应那种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乏味、严重束缚人们思想的八股格式考卷。

同时考试也存在着弊端,例如行贿、代考、换卷、顶替等等。

所以当他23岁第三次落榜后,李时珍将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于医药方面了。

李时珍开始向父亲学医,继承家业。

与此同时,又受其父影响,开始收集当地特产药物的一些资料,虚心向药农和有经验的老医生请教有关药物的生长、采收、治病效验等方面知识。

有一次,李时珍听了一老者说蕲蛇酒能治愈麻风病的真实故事。

后来,他赶了几十里路,亲自找到这个已经痊愈的病人,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还对薪蛇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亲自捕蛇,对蛇进行解剖,尝试蕲蛇的气味药性。

他在对蕲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后,撰写了一本《蕲蛇传》。

李时珍重视对药物的实地考察,亲自动手,重视实践,这种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地治学态度,使他终生受益。

李时珍一边行医,一边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元四大家的名著,《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等等,他都把重点内容记作笔记,结合疑难之处写心得体会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致于后来使《本草纲目》一书罗列的各类参考书籍竟有八百多种。

23岁后,李时珍随父在蕲州城内的“玄妙观”为群众诊治疾病。

由于广泛地阅读各种本草书籍中的基本内容,对各种书籍中所记载药味的多少,编写方面的优缺点以及错误之处,李时珍已是了如指掌。

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诊治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也有了明显提高,李家父子的医名在当地享有很高声誉。

无论贫富远近、男女老少,凡是求医治病来的,他们都认认真真地诊治,而且大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如果遇到穷苦的百姓,父子二人还会把自己配好的药物无偿地送给病人。

于是李氏医门就有了“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的美名。

依靠精湛的医术,治愈了无数的各种病人。

与此同时,李时珍对医理、脉理、病原及药性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长年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感到准确无误地使用药物是治病的关键。

而对历朝历代的药物学著作的认真研究和比较,又使他发现其中对有些药物的记载并非完全正确。

比如将药物的功效记载错了,还是将形态相近而功用不同的药物鉴别不清的。

有些药店卖药时张冠李戴。

一次,拿错药的医生错将火硝当芒硝给病人服用,幸而李时珍及时发现,才救人一命。

李时珍决心重新写一部药学书。

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那些以炼丹为职业的道士们对李时珍恨之入骨。

《大明本草》上说水银无毒,《神农本草经》上说长期服用水银可以成仙。

可是李时珍不迷信,不盲从,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告诫人们:经过烧炼的丹药,确实可以当做外用药物来治疗某些疾病,如癣、疥、疮毒等等,但万不可内服,内服是对人体有害的。

水银进入人体能“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

” 李时珍曾因医术高明,被推荐来到太医院。

这是直属于皇宫的医药机构。

他发现皇宫里求仙炼丹的气氛比地方更浓。

嘉靖皇帝几乎不理朝政,整天与道士们混在一起,皇帝带头沉迷于炼丹、祈祷,医官、大臣也多是阿谀奉迎。

他感到心情郁闷,便常躲到贮存药材的生药库去看药。

这使他大开眼界。

生药库中尽是名贵药物,这里有全国各地的各种地道药材以及外国进贡的药物。

这难得的机会,使李时珍更加认真地对不同产地的药物进行比较,探讨各种生药的特征和性味,主治疾病的异同。

结合前人的本草书目,订正了不少古人的错谬之处,写了许多笔记。

在太医院当差,李时珍还研究了在地方上难以见到的针灸铜人。

这为他以后的医学创作积累了翔实的资料。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