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意思
唐代著名文、思想家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思毁于随”,直译成白话文为:“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此语出于韩愈所撰的《进学解》,这是一篇与他的《师说》齐名的名篇。
我认为,此文的思想性不亚于《师说》 通过行家的介绍可知,《进学解》是韩愈的愤世嫉俗之作,充分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慨,对于我们了解旧时文人的遭际颇有助益。
但这里只想说说当今学子应该好好学习韩愈的治学和修德的精神。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体现了韩愈对治学和修德的深刻理解和执着理念. 韩愈所说的“业”,指的是读书、习文;“行”,指的是行事、立言。
这是他所强调的学者的主观修养的两个重要方面。
读书习文,必须勤奋刻苦、心无旁骛,始终精力充沛、专心致志,而把声色犬马、游戏玩乐置之度外,一旦沉湎于嬉戏,学业必定荒废,定会闲白少年头
他在《游箴》里说:“呜呼余乎
其无知乎
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
”忘了学业,就脱离了君子之道,离开成为小人也就不远了。
而行事立言必须坚持正道、合乎规范,出于污泥而不染,不去追随那些邪门歪道,一旦随波逐流、藏垢纳污,那就必然走向堕落
即使开头不错,也必然毁于一旦
作为正人君子,一言一行,都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沿正确的轨道前进。
作为坚持正道的人,经常感怀于“世风日下”,止于牢骚满腹,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我经常认为,我们应该管好我们的“微气候”,学习韩愈的态度,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正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可以虽死犹生。
韩愈之说仍为现代人所称道,即为明证。
与大家共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时时做到:老老实实治学,清清白白做人
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闲来无事,在网上乱看一通,突然看见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说得太好了,拜倒
本人不才,陆陆续续读了30年书,不过关于读书为什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确实是始终混沌。
小时候是被父母逼着读书;长大些为了将来赚多多钱读书;工作后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二是没背景没靠山,想要上升只有读书。
可是人总是要有点追求吧,天天在办公室浑浑噩噩,与同事明争暗斗,拿着也够吃饭的一份薪水,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自己一天天变老,直到退休的那一天。
真不甘心
而且但凡读了一点书,总该有点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吧。
现在的世道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太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就不能心态平和,心意烦躁必定难成大事。
所以人一定要立志高远,心胸开阔,觉得现实不如人意时,一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别人做不了的我做得了,别人做的了的我做的好,有这份自信时就没有人会小看你;二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多读些儒家经典。
千百年来孔子被尊为“致圣先师”不是没有道理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儒学的魅力。
虽然科技日益发达,但是如何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如何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儒家经典会给人提供很多的帮助。
心情烦躁时,多颂读些儒家经典,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会让人对现实的负面释然些,对暂时的得失超脱些,对将来的设想理智些。
回过头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是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非常能表达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可以说是对“为何而读书”这一问题的终极完美答案。
给人们认识天地的真理确立一个切实的理论体系,给百姓在世上的安身立命建立一套切实的思想和方法,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
做为一个读书人,你不觉得这四句话读起来非常有力,正是心中想说而未能说的那种感觉吗
不满于现状而又不知该如何改变,热血沸腾几天又归于浑浑噩噩,人除了穿衣吃饭,更需要精神追求,给自己定个高点的目标吧,然后配以切实可行的计划,坚持下去,坚信付出总有回报。
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也不枉来这世上为人一趟。
黄花岗烈士事略翻译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满清末造〕清朝末年。
清朝是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所以当时革命党人称它为“满清”。
〔险(xī)〕危险。
〔踬踣(zhìbó)者屡〕受过多次挫折。
踬踣,跌倒,这里指遭受挫折。
〔督署〕总督衙门。
〔菁(jīng)华〕精华,指最优秀的中坚分子。
菁,通“精”。
〔浩气四塞(sè)〕浩然正气,充满四面八方。
塞,充满。
〔久蛰(zhé)〕长期受压抑。
蛰,隐藏,这里指受禁锢和压抑,不得奋发。
〔排〕冲击,推挤。
〔以成〕因此而成功。
以,因。
〔直〕简直。
〔并寿〕一同长存。
寿,年岁长久,永存。
〔顾〕但是。
〔肇造〕开始建立。
肇,始。
造,建立。
〔变乱纷乘〕战乱连续不断。
变乱,战争或暴力行为所造成的混乱。
纷乘,纷纷而来,此起彼伏。
〔一(póu)土〕指坟墓。
一,一捧。
〔语焉不详〕文字不详细。
〔史载田横事〕史书上记载的田横的事迹。
田横,秦末人,齐国贵族。
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
汉朝建立后,他率五百余人逃往海岛。
汉高祖刘邦要他到洛阳,被迫前往,因不愿做汉朝的臣属,在途中自杀了。
那些留居海岛的五百壮士听到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了。
〔史迁之善传(zhuàn)游侠〕司马迁善于为游侠作传。
史迁,指司马迁,因为他做太史令、著《史记》,后人称他为“史迁”。
游侠,好交游,讲义气,能替人解除危难的人。
《史记·游侠列传》生动地描绘出游侠们的性格特点。
〔滋可痛已〕更加可悲痛啊。
滋,益,更加。
〔海滨〕邹鲁的字。
他追随孙中山革命。
孙中山逝世后,他成为另一派的人物。
〔丐〕请求。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此时,我正因为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
贼,指军阀。
〔贼氛方炽〕敌人的气焰正盛。
炽,旺。
〔杌陧(wùniè)〕(国家)倾危不安。
〔视清季有加〕比清朝末年还厉害。
视,比。
季,这里指一个朝代的末了。
〔主唱〕主张、倡导。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孙中山的革命学说。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主张实现民族独立,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政权归全民所有,实行地方自治)、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五权宪法,主张把政治分为政权和治权两种:人民有政权,可以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法律;政府有治权,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
根据这种原则制定的宪法叫做“五权宪法”。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比三十年前更是加倍重大。
〔国人〕全国的人。
〔继述〕继承,接续。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xù)〕并且用。
(此文)来勉励读这本书的人。
勖,勉励。
本文题为序,但并非介绍或评论书的本身,而是借论史论世,以“勖”国人。
文章以“痛逝者”之情和“勖”国人之理贯穿全篇,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其中记述辛亥广州起义、烈士墓碣的修建和“烈士事略”的编纂,评介广州起义的历史价值等,无不饱含着“痛逝者”和“勖”国人的深情,催人奋进。
本文恰当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通过比较烘托,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文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国民的敌人斗争,受到的挫折不止一次,其中死伤的惨重,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17日)围攻两广总督衙门这次最大。
我党的优秀分子,一下子毁灭了,这个损失可以说太大了。
可是这次战斗,烈士的鲜血横飞,正气充满四方,草木为他们悲伤,风云因此而变色,全国人民长久沉默的反抗之心,这才大大振奋起来。
长时期所积蓄的怨愤,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势不可当。
不到半年武昌大革命因而成功
这次广州起义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震惊,使鬼神哭泣,和武昌革命并存。
但是,从民国建立以来,变乱一个接着一个发生,黄花冈上的烈士坟墓,仍然湮没于荒烟乱草之间。
拖延到民国七年,才修建了坟墓和石碑;民国十年,才开始编纂烈士的事迹。
可是这七十二位烈士,有的有记载而文字不详细,有的仅留下姓名而没有事迹(的记载),甚至有的连姓名也无从考查,好像历史上记载田衡的事迹一样,即使善于为游侠作传的司马迁,也不能为五百人一一立传,这是很可悲的事。
邹海滨先生,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冈烈士的事迹请我作序。
当时我正为了讨贼之事在桂林统帅部队。
看看国内形势,敌人气焰正盛,(国家)倾危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三十年前所主张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是各位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来争取的,这些(主张)不能实行,仍然像原先那样。
因此我这次出征所担负的责任,比三十年前更加重大。
如果全国人民都能用先烈的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帮助我完成这项重大任务,实现我们理想的、真正的中华民国,那么,这一部开国的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就可永垂不朽
否则,不能继承先烈遗志并发扬光大,却仅仅对他们的事迹发些感慨,这确实是我们还未死的人的耻辱了
我写这篇序,既是哀痛死去的人,又是用来勉励读这本书的我国人民。
【请教】如何真正有效率的被课文
加强自己的记性啊。
你要更改自己每天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记性的。
首先每天做过的东西要晚上复习一遍,隔天早上再复习,就连琐碎事都要记住。
最好市场带本笔记,重要的都记录起来。
(不要认为废话,这帮了我很大的忙)第二就是态度,读文章时,要很认真,就像自己被吸入进整个文片的故事当中,记住课文的每一段情结。
第三,除了锻炼外,不妨吃些能集中注意力的食物,像人参果实,人参,或丞燕的巧智菁华露。
第四,加强练习,开始有一段作文限定在三分钟背起,然后加强至两段限定在五分钟背好,再加到一篇文章限定在一小时马上背好,等能够加到了三篇文章在五小时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减短限定时间了。
(这是我的朋友教我的,她说她在练习时由于太快超越五小时三篇文章,所以她那段时期很压力,很辛苦)如果你选别人的,分我可以不拿,不过希望你试一试我的意见。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意思
新概念第一册适合刚入门、零基础的学员学习。
学习对象可以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或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这阶段的学生对单词有一定的基础,能分析辨别单词的概念。
您可以看下关于新概念第一册的简单介绍:第一册:英语初阶(FIRST THINGS FIRST) 【读者对象】: (1)零起点的英语学习者 (2)小学高年级学生或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3)欲在短期内掌握英语基础的学习者(4)英语入门级培训班的学员 (5)参加PETS一级B和二级考试的考生【】: (1)达到初中或高中一年级的英语水平 (2)掌握英语初级语法 (3)应对一般的日常对话 (4)掌握800至1500个单词如果觉得答案符合要求还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