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读后感 > 肯尼迪家族读后感

肯尼迪家族读后感

时间:2013-11-23 16:36

肯尼迪家族为什么一直厄运缠身

肯尼迪家族堪称美国历史上最显赫、最古老、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族。

除了无与伦比的声望和地位,这个家族身上还笼罩着一个世界性的谜团:肯尼迪诅咒。

第二代族长是金融家约瑟夫·肯尼迪,曾任驻英大使,共育有9个儿女(4男5女)。

半个世纪以来,仿佛受到一种神秘的诅咒,这个发迹于新英格兰的家族命运多舛,其成员屡屡遭遇飞来横祸,不是重伤、死亡就是被各种丑闻所缠绕,从1941年开始到2009年间已经有近十位“肯尼迪”非自然性死亡。

如此多的“巧合”,也成为这个家族一个难解的谜团。

  咒语魔力缠扰肯尼迪家族60多年,惹来美国民间不少说法。

  说法一:20世纪70年代流传于美国南部,指肯尼迪家第二代掌门人约瑟夫·肯尼迪为了换取家族握有的政治经济大权,曾把灵魂卖给魔鬼。

尽管这一说法纯属迷信,但至今有些人对此仍深信不疑。

  说法二:美国作家兼传媒人克因曾撰文说,约瑟夫·肯尼迪在20世纪30年代曾任驻英国大使,1937年,老肯尼迪在乘船回美国的途中,同船有一位从纳粹魔掌逃出来的犹太牧师,而约瑟夫向船长抱怨,要求船长禁止犹太牧师等人在船上祈祷,结果那位犹太牧师给肯尼迪家族的所有男人下了一个诅咒:他们将遭悲惨的命运。

  说法三:约瑟夫·肯尼迪1937年到1940年间作为美国驻英大使,在此期间为避免美国卷入“欧洲战争”,他曾拒绝为500名被送进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犹太人派发签证。

1940年他回到美国,“肯尼迪诅咒”开始了。

澳洲希伯莱协会主席古特尼克法师称:“这是犹太人的诅咒,这是报应。

”  关于肯尼迪家族的诅咒,现在一般认为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老肯尼迪以残酷的方式,教育他的孩子们。

他子女很多,共9个孩子,5女4男。

几个男孩从小就有了定位:期望老大——小约瑟夫能成为美国总统,老二约翰由于体质不佳,将来可以做出版商或记者,这样就可帮助哥哥回击外界对他的攻击。

老三罗伯特要做律师,将担负起捍卫家族利益的重任。

幼子爱德华的前途尚未选定,需看发展。

杰奎琳对传记作者说,在这个发现中有几点令她特别感兴趣。

比如,在50%具有注意力分散特质的人中,DRD47R基因发生了一些变化,她的儿子约翰有可能就是如此。

在酗酒和吸毒者中,有这种基因的人也比没有不良习惯的人多。

而肯尼迪家族具有上述嗜好的人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乔(对约瑟夫的昵称)领导的不像是个家庭,更像是个足球队,他既是教练,又是经纪人,又是裁判。

罗丝的工作则是在孩子们身边喋喋不休,不断干涉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不惜任何代价取得每一项竞赛的胜利。

在《肯尼迪诅咒》一书中,还提出了坊间流传的另一种猜测:这个家族由于其难以见光的发家史和滥用权力的行为而受到神的惩罚。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亲子课外阅读指南针的读后感

指南针读后感《心的指南针》爱德华,肯2009年8月25日与世长辞。

对,就是肯尼迪家族,他是家族中最小的孩子,。

这本书全部看下来,有点难,看了有一些时间,里面的名字很长,中间很多点,导致我经常分不清人物,要回头看。

现在也没嚼清楚。

他传奇的一生,以及家族的传奇,足可以载入史册。

-------父亲说:“泰迪,我想给你些建议,如果你照着建议做,以后的生活会过得更快乐些。

“永远不要偷听别人的电话,永远不要偷看别人的信,永远不要在意和你无关的评价,永远不要侵犯别人的隐私,这样你会省却大量的烦恼。

你现在还不能理解我的话,以后自然会明白。

”父亲的话给了泰迪心里上的指导。

人一定会长大,一定会遇到很多烦恼。

怎么应对这些,怎么判断这些,我觉得作为父亲,他给了很好的指导。

约翰肯尼迪,是爱德华肯尼迪的兄长,也是家族中唯一一位成功当上总统。

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哥哥是爱德华的榜样,他崇拜他,认可他。

罗伯特肯尼迪,也是爱德华肯尼迪的兄长,1968年6月6日遇刺与世长辞。

在他宣布竞选之后,遇刺。

这导致爱德华肯尼迪,在后来有机会参加竞选的情况下,退出竞眩因为家人承担了太多的压力和不幸。

四十年的参议员生涯,历经九任总统,参与2500部法律法规的制定,推动多个政治问题解决或和平推进,为民-主,民生,医疗,教育,咆哮国会,被誉为“美国雄狮”。

真正的王者。

这的确是个传奇,他们缔造了一个时代。

肯尼迪家族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与其财富、机遇、家教和宗教信仰不无关系,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与身俱来的理想,这种理想让他们情愿放弃安逸的生活,奔赴反法西斯战场;这种理想让他们渴望站在社会的底层,仰望普罗大众头顶的阴云。

”书中的有段话在我脑海里不停地翻滚“如果你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孜孜以求,你就很有可能出成绩。

当然一路上总会有暴风聚雨,你的努力也许无法立竿见影,但是只要你尽最大努力,保持一个正确的方向,成功就在前方”想到那天回家母亲的数落“你一会儿学英语、一会儿学日语、一会儿学法律,什么都没有学出个名堂来”,女儿也跟着附和“妈妈你没有去上日语课了吗?妈妈学什么都是鸡公龌屎头节硬,学什么都是开始积极,后来就没有音讯了”。

我心里很不愉悦。

也许是我的坚持不够,也许是我的努力不够、也许是我性格使然。

读了这段话。

使我很受启发,无论学什么只要我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孜孜以求,只要我用余生去努力。

我相信成功就在前方。

五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我浪费了很多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

“文-革”无所事事地坐在凉板上与院子里小伙伴闲聊、高中到南桐分校与同学辩论“张铁生”的考不考试、知青收工回来的夜晚与农民拉家常逮青蛙。

要是我那个时候多看几本文学名著、多读几本书。

也许我现在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也许我现在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不必费心地去对比它们的内容和高低,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崎岖不平和凄风苦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跟随心的指南。

”还有两年我就要退休了。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外婆”,要用我所学的文化知识去“研究孙”。

所以现在开始我就要抓紧时间多读书、多读文学名著、学习英语、日语充实自己。

约翰,用英语怎么说怎么写

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肯尼迪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声明显赫的名字上。

而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

如果罗斯柴尔德家族后来没有衰落的话,以6%的回报率计算,在15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家族的资产至少超过了50万亿美元。

  如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然大不如前,这有多方原因,不过主要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犹太家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竞争对手于此时趁势攻击和瓜分,罗斯家族丧失了其在全球的绝大部分资产,仅靠在英国和瑞士幸存的少量金融机构艰难恢复,并在战后逐步恢复元气。

目前的全球金融势力,还处在这个时期。

[编辑本段]罗斯柴尔德家族简介  罗斯柴尔德家族[1]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

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

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

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

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

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梅耶

哈佛骷髅会是什么

骷髅会、常春藤联盟及权力的秘密通道美国《纽约时报》年轻女记者亚利珊德拉·罗宾斯在她的畅销书《坟墓的秘密:骷髅会、常春藤联盟及权力的秘密通道》中,有一句话现在看来越来越有先见之明:“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很可能成为耶鲁大学‘骷髅会’会员的首次对决。

那就是现任总统小布什(1968届会员)接受参议员克里(1966届会员)的挑战。

”这种挑战还谈不上“骷髅会”的分裂或火并,或许只是表演给美国人看的有一个“智力魔方”。

因为“骷髅会”盛产的就是“阴谋”和“智力魔方”。

在秘密采访了100多位“骷髅会”会员,借鉴引用了近90本书籍和文件后,罗宾斯终于揭开了“骷髅会”的底盖。

经过172年的繁衍生息,从白宫、国会、各内阁大部、最高法院到中央情报局,权柄的花纹赫然就是“骷髅会”的会徽标志,“骷髅会”的成员可谓几乎无所不在。

“骷髅会”的家族成员逐渐控制了美国社会,并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完全封闭性和封建性的美国版贵族阶层。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一颗美国社会的“黑色心脏”,是它令美国成为了一个“阴谋论”风行四起的国度。

在伊拉克“后战争”时代依然硝烟弥漫的今天,在伊拉克正在打响“二次战争”的国际猜想逐渐成为现实的现在,重新观摩美国“骷髅会”的内在肌理和其不断制造出的“阴谋”,你或许会明白战争背后的许多东西,因为美国打响的许多战争背后的理由都不是所谓的“公理和正义”,而是大家族、大集团的利益使然

耶鲁学生罗素创建美国版“骷髅会”19世纪初,欧洲的德国快速腾飞,引得许多美国大学生前往留学。

耶鲁大学生威廉·亨廷顿·罗素也在1831年来到德国进修。

威廉·亨廷顿·罗素出身美国著名的罗素家族,该家族拥有美国最大的鸦片走私集团“罗素公司”,号称“鸦片帝国”。

威廉·亨廷顿·罗素的堂兄就是“罗素公司”的大老板、鸦片贩子塞缪尔·罗素。

威廉·亨廷顿·罗素是美国耶鲁大学1833届毕业生,是当年度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代表,他后来成为康涅狄格州立法机构成员和该州国民警卫队的一位将军。

在德期间,罗素结识了德国一个名叫“骷髅会”的秘密会社的头目。

这个会社是欧洲18世纪一个臭名昭著的先知组织的魔鬼式派生物,不过该会社的宗旨、会员精神以及严格的入会条件和组织方式,给罗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32年,罗素回到耶鲁大学,他决定创立一个比耶鲁大学其它会社或兄弟会更加仪式化、更加秘密、更加提倡共济会式团结互助宗旨的会社。

随后罗素纠集了班上最有前途的同学阿方索·塔夫脱(阿方索·塔夫脱后来成为国防部部长、总检查官、驻澳大利亚公使、驻俄罗斯大使,其子威廉·塔夫脱后来成了第27任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是“骷髅会”1887届会员。

)正式创办美国版的“骷髅会”。

罗素和阿方索·塔夫脱都是首届会员(1833届)。

入会条件苛刻 “骷髅会”172年共有2500个幽灵根据罗素和阿方索·塔夫脱制定的入会条件,被征选的会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出身美国东部豪门,家世显赫,最好是从英国移民、带有贵族血统的家族成员;中学阶段最好在美国贵族寄宿学校上过学,具有团结精神,善于恪守秘密;爱好体育,具有体育竞争精神,最好有军队服役经历,具有“斯巴达”式的战士气质;征选对象是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毕业那一年正好加入“骷髅会”),每届会员名额为15名。

同时活着的“幽灵”不超600名另外会社初期还有种族和性别的限制,比如犹太人和黑人不能入社,女性不能入社(1991年才准许女性入社)。

由于每届会员名额为15名,所以到目前的172年发展历史中,“骷髅会”一共才向美国社会输送了大约2500个贪婪攫取着权力和财富的“幽灵”,并保证同时活着的“幽灵”一般不会超过600名。

根据上述规则,你才会明白美国现任总统为什么会被自己的父亲送到贵族寄宿学校读中学,以及他本来没有运动天赋还拼命加入耶鲁大学校棒球队,甚至最后还上下钻营当上了校棒球队的队长。

看来都是在为加入“骷髅会”作准备。

一旦成为正式会员,也就等于获得了以后进入美国上层社会的敲门砖和通行证,因为新会员不仅会被传授如何跨进国家权力机构的知识,毕业时还能得到以往那些骷髅兄弟们的花名册,这一排排的名字简直就是通往权力和财富之路平步青云的登天梯。

由于参加“骷髅会”的基本都是美国名头很响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布什家族、庞蒂家族、哈里曼家族、洛德家族、菲尔浦斯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塔夫脱家族、古德伊尔家族、佩恩家族和惠特尼家族等等。

所以该会一直鼓励大家尽量内部通婚联姻,一来可以继续维持“蓝血”(即贵族血统)的纯净性,二来可以合力打造“骷髅会王朝”的权力和财富联盟。

“骷髅会”诡异入会仪式:亲吻骷髅头大谈性史“骷髅会”的会社标志是一个人类头盖骨和两节肢骨,上面撰写“322”的阿拉伯数字字样,具体涵义是:32表示成立于1832年,后面的数字2表示是德国“骷髅会”的第二分会。

该社信奉的偶像是海盗女神(海盗一般也是在海盗船上挂骷髅旗),意思大概是所有入了“骷髅会”的成员,就好像上了一条贼船,必须信守生死与共的情操,必须做到“齐荣辱、共存亡”,所以“骷髅会”的成员在内部说到“骷髅会”时,一般也称“死亡兄弟会”。

入会会员必须赞同海盗行径,欣赏并致力于通过“阴谋”达到攫取国家权力、制造“世界新秩序”的目的。

该会还有一个主要宗旨,那就是协助会员获得权力和财富。

“骷髅会”禁止成员对外透露内部的任何事情,入会仪式相当诡异。

新会员在第一次进门时,会有一个年长的“骷髅会”的会员接待,这个人将一个头盖骨放在新会员肩膀上,同时用低沉的声音说:“你会一生都接纳头骨和骨骼吗

”答是的人准许进入。

早期的入会会员还必须在泥浆中赤裸着全身进行摔跤,据说代表的意思是“在旧的世界中死亡”和“在新的世界中重生”。

秘密成会员相互要挟的利器据说新会员加入时,不仅要亲吻骷髅头,还得全身脱光光躺在棺材内,对所有的兄弟公开自己的性爱秘密。

由于每个人都已经没有秘密可言,或者说秘密成了每个人相互要挟的利器,所以保证了秘密的永远不见天日。

一旦被“骷髅会”接纳,新会员必须把“骷髅会条令”当作自己做人做事的第一守则,刚入会时,新会员还会得到一张一万五千美元的支票和一尊结婚时可以用得上的大座钟,同时他们可以每周四和周日自由出入“骷髅会”位于耶鲁大学校园内的“神庙”(位于著名的耶鲁高街)。

但是他一旦步入由“骷髅会”所营造的“后耶鲁社会”后,他就必须把自己所得财富的十分之一捐给“骷髅会”,是之谓“十税一”。

最初,“骷髅会”举行秘密聚会是在一个租借来的会所,后来考虑到隐私问题并凭借不断积聚的财富,到了1856年,一座位于耶鲁高街的仿希腊和埃及的神庙式建筑落成,这是“骷髅会”正式的会址总部。

这座神庙式建筑高三层,设有地下室,由褐色条石建成,藤蔓盘绕,没有窗户,既像神庙又像坟墓,所以会员把它称作“墓园”或称“神庙”屋顶可以停靠多架直升机,建筑风格给人一种阴沉、森严、古典、保守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感觉,同时还有一种卑微感。

小布什爷爷偷骸骨当“贡品”在墓园的西大厅的拱形围墙上,镌刻着一句由罗马字母写就的话,大概意思是:“谁是凡人,谁是智者

无论是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

”据说这里还陈放着一副小布什的爷爷当年入会时偷来的印第安酋长的骸骨。

“骷髅会”给美国带来“政治黑死病”“骷髅会”最终的发展趋势是成为美帝国背后的“隐形帝国”和“新宫廷”,它势必会传染古典宫廷的共有“政治黑死病”———宫廷阴谋,并最终使美国变成一个“阴谋论”风行四起的国家。

在“骷髅会”兴起后的美国历史上,有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和事件,最著名的就是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中情局涉及国际制毒贩毒和走私军火、美国背叛萨达姆打响海湾战争等事件,如果往前追溯,还包括为什么二战快结束时在基本不需要使用原子弹的情况下,美国为什么还是扔下了两颗原子弹等。

作为一个“隐形帝国”,“骷髅会”制造并实施“阴谋论”有其深层原因。

比如在肯尼迪遇刺这个“谋杀国王”宫廷剧里,“隐形帝国”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制造美国这个国家政治肌体的外伤,制造美国民众的心智伤害和多重病态人格,破坏这个国家价值观的同一性和内聚性,最后制造一个更加多元、更加混乱和迷惘、更加下坠的美国社会,并用“骷髅会”家族的价值观引导和重塑美国社会,最终制造两个美国:少数富人的美国和多数穷人的美国。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打击“骷髅会”反被打击“骷髅会”的“崇高宗旨”据说是打造“世界新秩序”,但肯尼迪总统身上表现出革新气质并不为封闭保守的“骷髅会”家族所接受,相反,这种革新气质和随后作出的国家行动甚至触及和危害到了“骷髅会”家族的利益。

同时肯尼迪家族由于不是“骷髅会”的家族成员,势必出现利益冲突,而肯尼迪总统不断上升的民望和不断扩张的政治人脉,令“骷髅会”家族紧张和恐惧。

于是,一个“谋杀国王”的宫廷剧上演了

“骷髅会”家族针对美国民众发起的这场“谋杀国王”的心理战,事实证明至少成功了一半,美国社会以后的发展轨迹和心路历程表明,这个国家正在陷入“骷髅会”用权力、财富和话语权织就的捕杀之网,一种以“迷幻药、摇滚和性”为根茎的恶之花正在美国“茁壮成长”。

之所以说“骷髅会”这场“谋杀国王”的心理战至少成功了一半,是因为随后的尼克松总统逐渐看清了“骷髅会”的面目,于是尼克松启用基辛格,借助于越南战争的失败,开始了对“骷髅会”会员的大规模清洗,清洗首先从“骷髅会”的另一个“总部”中央情报局开始,理由是中央情报局在越南战争中情报工作不可饶恕的失败。

“骷髅会”也陷入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低潮期。

尼克松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骷髅会”家族暂时退出权力中心和不得势,不能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陷入了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大衰退。

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失业率急剧攀高,银行利率飙升,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被迫宣布美元脱离金本位的世界固定汇率金融体系。

美国就是在这个时候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必须承认的是,尼克松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势力,这从他当初被迫提名老布什作为自己的副总统竞选伙伴就可以看出。

所以最后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一败涂地直至含泪搬出白宫。

1975年秋天,上任后的美国总统福特将基辛格请下了台,同时下台的还有基辛格的政治盟友国防部长詹姆斯·斯科勒辛格,以及中情局局长威廉·科尔比,代替他们上台的分别是拉姆斯菲尔德和老布什。

“骷髅会”迎来了自己的政治回潮。

海湾战争:一石数鸟的世界级阴谋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乔治·布什(老布什)在得克萨斯建立了一家名叫“萨帕塔”的石油公司,主要在得州和墨西哥开采石油,在30多岁的时候就积累了百万家财。

乔治·布什能够建立这家石油公司,全倚仗“骷髅会”长老级人物、父亲的同届会员尼尔·马龙的支持。

为了感激这个长老兼恩师,乔治·布什给自己的小儿子取名叫尼尔·马龙·布什,感激之情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萨帕塔”石油公司开打的第一口海上钻井平台,是为科威特政府开打的,布什家族和科威特的石油利益关系可谓历史深远。

虽然后来为了从政,乔治·布什不再出面打理自己的石油公司,但是他仍是该公司股票的主要受益者,并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治权力为“萨帕塔”石油公司牟取商业上的便利。

人们或许会明白乔治·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插手并发动1991年的海湾战争了。

其实这还远远不是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根据后来美国不断揭示出来的资料和文件显示,乔治·布什之所以发动海湾战争,背后是“骷髅会”大家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发动海湾战争,是“骷髅会”大家族一石数鸟的世界级阴谋。

在这个世界级阴谋中,引诱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然后彻底击败萨达姆这个不驯服者,打击欧佩克对世界石油价格的控制,将伊拉克作为自己“新殖民主义势力范围”的前哨并最终瓦解和重塑中东石油体系,把石油当作未来世纪的战略武器并由此控制西方国家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最终回到“骷髅会”的最高宗旨:打造世界新秩序,实现“骷髅会”的大世界计划,实现“骷髅会”家族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和价值实现,可谓设计精巧,一环扣一环,讳莫如深。

人们或许会明白美国为什么在几乎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发动“无理由之战”,为什么小布什要努力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因为上次提供给“骷髅会”会员家族的服务并没到位。

布什和克里对决 “骷髅会”又一个“智力魔方”?“骷髅会”之于美国社会,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早已成为美国社会的“黑色心脏”,而且从追求权力和财富最初宗旨出发,就已经奠定美国现代政治生活典型的政商二元结构,如果加上“知识权力”的控制,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笼罩了美国社会的“金丝网”。

“骷髅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十分形象地概括出了这个号称全球民主典范的美国社会权力核心的典型本质:那些制定美国国家政策和社会游戏规则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完全封闭性和封建性的贵族阶层,一个保守的权力秩序捍卫组织,一个具有亚宗教性的新“骑士团”。

解开“骷髅会”的底盖,你会发现,从白宫、国会、各内阁大部、最高法院到中央情报局,权柄的花纹赫然就是“骷髅会”的会徽标志;从金融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再到洛克斐勒、卡耐基、福特等美国三大基金会,“骷髅会”的成员几乎无所不在。

如果说政、商算是一个国家的实体性权力的话,那么从1880年开始由“骷髅会”会员建立的“美国历史学会”、“美国心理学学会”和“美国经济学学会”,则基本控制了美国国家主导思想的论述,如果再算上对美国媒体的控制的话,几乎所有的“知识权力”(软性权力)都尽在“骷髅会”会员掌控之中,“知识权力”说到底是一个可以产生无限魔力并最终魔化美国乃至世界的“智力魔方”。

对于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出现的耶鲁大学“骷髅会”会员的首次对决,即现任总统小布什(1968届会员)接受参议员克里(1966届会员)的挑战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想象“骷髅会”在走向分裂。

布什家族代表的是超级富人们的利益,而克里要充当美国中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的利益代言人,这种分裂与其说是“骷髅会”自身的分裂,不如说是美国的分裂。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愤怒的美国正在形成”,一个两分的美国已经存在,那就是“少数富人的美国”和“多数穷人的美国”。

至于克里能在分裂的道路上走多久,换句话说克里能够表现出多大的真诚,值得我们怀疑,虽然他喊出了取消对年薪20万美元的人的减税计划,但他竞选也需要“骷髅会”里的大家族的赞助。

或许小布什和克里的对决,是“骷髅会”的又一个“智力魔方”。

美国“骷髅会”精英谱威廉·H·塔夫脱(1878届会员)1908年至1912年任美国第27任总统,1921年至1930年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例既当过总统又当过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人),还是美国卡耐基协会的托管人。

在他手中,“骷髅会”进入自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亨利·史汀生(1888届会员)美国著名的战略家,“骷髅会”第一黄金时代的实施者。

1911年至1913年任陆军部长。

1928年至1929年任驻菲律宾总督。

1929年至1933年任国务卿。

在他从政的30多年间,为7位美国总统服务过,他们分别是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伍德罗·威尔逊、加尔文·库林奇、赫尔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及杜鲁门等总统。

史汀生简直是一个权力炙手可热的政坛不倒翁,在他的手中,“骷髅会”里的大家族正式开始了美国社会政商二元结构的开创,惠特尼家族(铁路和军火产业)、庞蒂家族(铁路和金融产业)以及哈里曼家族(铁路和金融产业)的势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和强化。

乔治·布什(1948届会员)即老布什,“骷髅会”中布什家族的主要成员,1988年至1992年的美国总统,儿子乔治·沃克·布什(1968届会员)是现任美国总统。

乔治·布什的父亲普雷斯科特·布什是(1917届会员),乔治·布什的叔叔乔治·赫尔伯特·布什也是“骷髅会”会员(1927届)。

阿沃罗尔·哈里曼(1913届会员)美国早期著名的铁路家族哈里曼家族的主要成员,从二战期间美驻苏联大使,到美国国务院官员,再到越南战争停战谈判时美方首席谈判代表,阿沃罗尔·哈里曼任职颇多。

罗伯特·A·洛威特(1918届会员)曾担任美国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和国务卿,属“骷髅会”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大人物之一,把持美国政坛将近40年。

亨利·卢斯(1920届会员)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帝国的创建者,著名的“美国世纪”教条的鼓吹者。

亨利·P·达沃森(1920届会员)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主要的合作者和美国金融网络的幕后领军人物。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